一、 中文部分
教育部(民89):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蘇育任(民89):九年一貫制課程的自然科新式教學法簡介。進修學訓,23-37。
張春興、林清山(民8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柯啟瑤(民90):改革自然科教學的第一步。翰林文教雜誌網路版─第5期。劉秀嫚(民87):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公民訓育學報第七輯,285-294。江新合、唐偉成(民88):開發科學創造力的V-Map教學策略實徵研究。科學教育學刊,第7卷,第4期,369-391。魏明通(民76):科學探究教學法。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王靜如(民86):科學概念形成之改革。國教天地,121期,20-25。徐新逸(民87):情境教學中異質小組合作學習之實證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第36卷,第1期,30-52。黃政傑、林珮璇(民89):合作學習。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千倖(民86):讓合作學習增進班級的向心力。科學教育,38卷1期,49-53。
顏嘉億(民89):合作學習之經驗分享。國教天地,第138期,27-32。陳嘉成(民87):合作學習式概念構圖在國小自然科之教學成效。教育與心理研究,第21期,107-128。程上修(民89):運用合作學習及創造思考問題解決策略於高一氣象學習之成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何寶珠(民78):心理學與哲學在科學教育上的應用-概念圖與V圖的理論製作與應用。科學教育月刊,第120期,16-23。許書琅(民79):高工化工群學生蒸餾概念形圖之研究。國立彰化師大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章正(民89):運用V-Map式教學策略於國小低年級實驗課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余其俊(民89):應用V-map教學策略於國中理化科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千倖(民85):有效的小組討論教學。師友,第11期,44-49。
林進材(民88):教師教學信念與決定和教學實施與效能。中等教育,第50卷,第3期,9-21。
高敬文(民88):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胡幼慧(民89):質性研究。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溫世頌(民67):教育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鍾聖校(民88):自然與科學課程教材教法。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郭重吉(民90):迎接二十一世紀的科學教育。教學科技與媒體,3-11。孫春在(民90):教育軟體開放程式碼設計。台北:國科會科教處。
于富雲(民90):從理論基礎探究合作學習的教學效益。教育資料與研究,第38期,22-28。婦女論壇(民91):合作思考與認知發展。http//lorum.yam.org.tw/women/backinlo/story/data.htm
二、 英文部分
Ault, C. R.,Novak, J. D. & Gowin, D. B.(1988). Constructing Vee Maps for Clinical Interviews on Energy Concepts. Science Education, 72(4),489-500.
Denzin, N. K.(1978),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2 nd ed.).New York:McGraw-Hill.
Jick, T. D.(1979), Mix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Triangulation in Ac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4:602-611.
Novak, J. D. & Gowin, D. B.(1984):Learning How to Learn.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aget, J. Psychology and epistemology. New York: Viking Press, 1970
Shulman, L. S.(1987).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 1, 1-22.
Slavin, R. E.(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Celin Roger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primary school, N. Y.:K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