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崇一(民79)。台灣居民的休閒生活。台北市:東大出版社。
王美芬(民78)。單親青少年休閒狀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行政院主計處(民76)。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時間運用調查報告分析。
行政院主計處(民81)。中華民國八十一年臺灣地區國民休閒生活調查報告分析。
余嬪(民88)。休閒活動的選擇與規劃。學生輔導雙月刊,60,20-31。李明榮(民86)。從生活型態看休閒文化演進。師友月刊,366,4-9。宋明順(民81)。休閒與工作─大眾休閒時代的衝擊。社會教育學刊,21,1-19。呂建政(民83)。開展休閒教育的幾個問題。訓育研究,33-3,21-28。呂建政(民83)。休閒教育的發展。台灣教育月刊,523,18-20。
李美枝(民73)。女性心理學。台北市:大洋出版社。
周海娟(民73)。臺灣地區居民休閒活動的選擇與類型─社會學的次級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林東泰(民82)。台北都會地區青少年休閒認知與態度研究。社會教育學刊,21,59-114。林東泰(民83)。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清山(民74)。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務。輔大出版社。
高俊雄(民84)。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徐華藝(民86)。現代學分一忙裡偷啃術。師友月刊,366,1。
徐蒲玲(民76)。台北市國小學童性別、年級、學業成績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其休閒活動類型影響之調查研究。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修慧蘭(民74)。台北市就業者的休閒狀況與休閒倫理觀。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連婷治(民87)。台北縣國小教師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莊斐瑜(民80)。台北市高中(職)學生休閒學習情況與休閒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
梁愛玲(民80)。台北市雙薪家庭家庭休閒與家庭生命週期關係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曹天瑞(民91)。原住民國中學生休閒活動現況之研究─以宜蘭縣泰雅族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彰儀(民78)。工作與休閒: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的現況與理論。台北市:淑馨。
陳美玲(民86)。從成人發展觀點探討嘉義地區成人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及其相關因素。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中雲(民9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坤鄉(民80)。國中學生休閒活動狀況之調查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7,129-169。張春興(民84)。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酒雄、邱祖賢、鍾蔚起、郭丁熒、羅瑞玉、楊景堯等人(民84)。青少年對休閒活動看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1,107-144。黃郁宜(民73)。國中學生在學期間校外生活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文真(民75)。台北市國中學生休閒生活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玫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振球(民5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施。教育學報,1,549-692。黃富順(民74)。成人的學習動機─成人參與繼續教育動機取向之探討。台北市:復文書局。
程紹同(民86)。優質休閒、超值人生。師友月刊,366,15-19。游家政(民76)。台北縣市國民中小學中高年級兒童在學期間校外休閒活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詹棟樑(民80)。工業生活中的休閒教育。成人教育雙月刊,2。
楊國樞、張春興(民74)。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市:桂冠出版社。
楊國樞、張春興(民74)。成人心理學。台北市:桂冠出版社。
廖榮利(民81)。休閒教育與國家發展─成人教育與國家發展。台北市:師大書苑。
廖榮利(民67)。從幼到老的行為發展與心理衛生。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文菁(民82)。台北市民家庭休閒生活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潘怡然、蔡逸凡、韓佳玲(民84)。屏東地區國小學童寒暑假生活安排狀況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報,94-134。
蔡培村(民80)。從教育的價值談休閒生活(二)。載於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印),教師的休閒生活。台北:台中。
蔡素琴(民87)。兒童休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素琴(民88)。培養兒童積極、正向的休閒態度─從父母與教師的影響談起。學生輔導雙月刊,60,46-57。賴哲民(民78)。台北市國小兒童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謝文真(民90)。公務人員休閒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地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應敏真(民78)。夫妻休閒活動的安排與婚姻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明訓(民88)。桃園縣國小六年級學生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行政院「推動國民旅遊卡措施」草案(政治綜合)(民91年6月6日)。中國時報,第6版。
過勞中風變植物人【醫衛保健】(民91年7月20日)。台灣時報,第21版。
軍中士官服勤過勞致死【社會新聞】(民91年8月5日)。中國時報,第18版。
派出所主管執勤過勞猝死(民91年10月14日)。中華電視公司,晚間新聞。
消防大隊長執勤心飢梗塞猝死(民91年12月 4日)。中國電視公司,晚間新聞。
Dumazedier, J.(1974). Soci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Elsevier.
Fishbein, M., & Ajzen, I.(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A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7(1),61-84.
Henderson, K. A. & Bialeschki, M. D.(1983). An analysis of selected characterisitics, leisure attitudes, and receation participation of women employed in leisure services. ED233968.
Iso-Ahola, S. E.(1979). Basic Dimensions of Definitions of Leisur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1(1),28-39.
Jackson, R. G.(1973). A Preliminary Bicultural Study of Value Orientations and Leisure Attitud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5(3),10-22.
Jackson, R. G.(1988). Leisure Constrains:A Survey of Research. Leisure Sciences,10(3), 209-211.
Kando, T. M.(1980). Leisur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ransition(2nd ed.). London : Mosby Company.
Kelly, J. R.(1990a). Leisure and Aging:A Second Agenda. Society and Leisure,13 (1) ,145-167. Kelly, J. R.(1990b). Leisure. Prentice-Hall, Inc.
Kaplan, M.(1975). Leisure:Theory and Policy. New York.
Murphy, J.(1974). Concepts of Leisure.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Neulinger & Breit(1971). Attitude Dimensions of Leisure:A Replication Study.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 3(1),108-115.
Ragherb, M. G., & Breard J. G.(1982). Measuring Leisure Attitud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4(2),128-140.
Henderson, K. A.(1991). The contribution of feminism to an underst -anding of leisure constraint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3(4), 363-377。
Coleman D. (1993). Leisure based social support, leisure dispositions and healf.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v25,35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