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文獻
1.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2),《國父全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2.中華民國易經學會(1998),《第十四屆國際易學大會大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易經學會。
3.王晉光(1999),《論語孟子縱言》,台北:台灣書店。
4.王輝耀(1994),《孟子的人生哲學》,台北:揚智。
5.王宗文(1995),《中國文化之深層結構》,台北:新文豐。
6.王讚源(1996),《墨子》,台北:東大。
7.王開府(1999),《四書的智慧》,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8.王雲五(1970),《先秦教學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9.田秋野、周維亮(1979),《中華鹽業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0.司馬遷、裴駰、司馬貞、張守節(1979),《新校本史記一百三十卷》,台北:鼎文。
11.江雪齡(1996),《邁向廿一世紀的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12.沈宗翰、趙雅書等(1979),《中華農業史--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3.杜維明(1990),《儒學自我意識的反思》,台北:聯經。
14.杜維明(1998),《儒學發展的弘觀透視-新加坡1988儒學群英會輯》,台北:正中。
15.沈百先、章光彩等(1979),《中華水利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6.阮 元(1956),《曾子注釋》,台北:新興。
17.李光耀(1998),《李光耀回憶錄1923-1965》,台北:世界。
18.李光耀(2000),《李光耀回憶錄1966-2000》,台北:世界。
19.李 旭(1995),《孔子的人生哲學》,台北:揚智。
20.李恭蔚(2000),《世界史通論》,高雄:春暉。
21.李丹郎(1986),《易經哲學及應用原則》,台南:李丹郎。
22.李時珍(2000),《本草綱目》,台南:世一文化。
23.吳弘一、沈清松、趙金祁(1999),《人文社會科技的展望》,台北:台灣書店。
24.吳瓊恩(1985),《儒家政治思想與中國政治現代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25.吳 康(1967),《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6.范 曄、李 賢(1978),《新校本後漢書九十卷》,台北:鼎文。
27.周紹賢(1973),《孟子要義》,台北:文景。
28.周群振(2000),《儒家義理通詮》,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29.韋政通(1997),《儒家與現代化》,台北:水牛。
30.韋政通(1984a),《儒學與現代世界》,台北:東大。
31.韋政通(1984b),《儒學與現代中國》,台北:東大。
32.南懷瑾(1988),《易經雜說-易經哲學之研究》,台北:老古文化。
33.馬持盈(1979),《史記今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34.徐宇辳(1998),《周易漫談》,台北:宋林。
35.高 明(1983),《儒家思想與中華文化研究論集》,台北:黎明。
36.孫小金(2001),《孔子》,香港:中華書局。
37.孫中山(1924),《三民主義》,中國廣州: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
38.唐林泉(1979),《孟子政治思想新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39.張廷榮(1973),《易經講義》,台北:易學研究雜誌社。
40.張善文、馬重奇,(1998),《周易漫談》,台北:頂淵。
41.陳立夫(1969),《唯生論》,台北:正中。
42.陳立夫(1975),《生之原理》,台北:正中。
43.陳立夫(1971),《孔子學說對世界之影響:第一輯》,台北:復興書局。
44.陳立夫(1972),《孔子學說對世界之影響:第二輯》,台北:復興書局。
45.陳立夫(1973a),《孟子之政治思想》,台北:中華書局。
46.陳立夫(1973b),《戰時教育行政回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47.陳立夫(1975),《易學應用之研究第一輯》,台北:台灣中華。
48.陳立夫等(1976a),《孔孟學說與現代思想》,台北:中華民國孔孟學會。
49.陳立夫(1979b),《四書章句速檢》,台北:世界。
50.陳立夫(1979),《孔子學說與中華文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51.陳立夫等(1980),《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52.陳立夫(1981a),《國父道德言論類輯》,台北:東大。
53.陳立夫(1981b),《人理學》,台北:台灣中華。
54.陳立夫(1982),《易學應用之研究第二輯》,台北:台灣中華。
55.陳立夫(1983a),《陳立夫儒學研究言論集》,台北:復興書局。
56.陳立夫(1983b),《人理學研究》,台北:台灣中華。
57.陳立夫(1984),《中華文化之科學解析》,台北:中華文物供應社。
58.陳立夫(1986),《孟子之道德倫理思想》,台北:正中。
59.陳立夫(1989a),《我的創造、倡建、與服務》,台北:東大。
60.陳立夫(1989b),《從根究起》,台北:三民。
61.陳立夫(1994),《成敗之鑑》,台北:正中。
62.陳立夫(1996),《四書道貫》,台北:世界。
63.陳大絡(1989),《孔子的政治思想》,台北:正中。
64.陳烈甫(1985),《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台北:台灣商務書局。
65.陳柏達(1973),《佛陀與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較》,台北:新文豐。
66.陳正茂、林寶琮(2001),《世界文化史》,台北:新文京開發公司。
67.陳 秦、裴松之(1978),《新校本三國志六十五卷》,台北:鼎文。
68.許慎著、段玉裁注(1980),《圈點段注說文解字》,台北:南嶽。
69.曹美秀校對(1994),《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
70.國際儒學聯合會學術委員會(1999),《儒學與工商文明》,北京:師範大學。
71.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1987),《人文教育十二講》,台北:東大。
72.黃光雄(1995),《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73.黃俊傑(1990),《沈宗翰先生年譜》,台北:巨瀛。
74.黃俊傑(2002),《孟子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75.郭齊家(1990),《中國教育思想史》,台北:五南。
76.郭為藩(1995),《教育改革的省思》,台北:天下文化。
77.程兆熊(1985a),《道家思想》,台北:明文。
78.程兆熊(1985b),《中華園藝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79.程兆熊(1988),《儒家教化與國際社會》,台北:明文。
80.葉繼業(1981a),《孟子思想研究》,台北:黎明。
81.張鐵君(1974),《儒家學說在今日》,台北:幼獅。
82.曾文星(1996),《華人的心理與治療》,台北:桂冠。
83.董光壁(2002),《易學與科技》,台北:大展。
84.楊祖陶、鄧曉芒(2001),《康德三大批判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
85.蔡仁厚(1987),《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台北:文津。
86.蔡仁厚(1998),《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87.劉昭民(1985),《中華天文學發展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88.趙春梅(1994),《倫理精神與中國社會現代化》,北京:北京出版社。
89.鮑 風(2001),《儒家智謀》,嘉義:千聿企業社。
90.趙良五(1991),《中西數學史的比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91.鄭家棟(1995),《當代新儒學論衡》,台北:桂冠圖書。
92.閻 韜(1994),《孔子與儒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局。
93.蕭功秦(1988),《儒家文化的困境》,台北:五南。
94.鍾茂其(1998),《易學初階》,台北:武陵。
95.謝仲明(1986),《儒學與現代世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96.台灣中華(1985),《中國歷代經籍典》一至八冊,台北:台灣中華。
97.韓福光、華仁、陳澄子(1999),《李光耀治國之鑰》,台北:天下遠見。
98.譚遠平(1991),《孔孟政治思想與我國政治民主化》,台北:眾望文化事業。
99.嚴慶祥(1999),《孔子學說與現代思想》,台北:董氏基金會。
100.金容美(2000),《論語學的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01.陳淑雲(2001),《孔子仁的思想之形成與應用》,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02.曾怡嘉(2002),《先秦至漢初儒家孝道思想之演變》,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03.張靜嚳(1995),<何謂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彰化師範大學:中部地區科學教育簡訊,第三期,10月,頁25。104.王健文(1994)<先秦儒家的教育理念>,《通識教育季刊》,新竹: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1卷4期,頁18。貳、相關資料
1.Anthony Giddens原著,張家銘等譯(1997),《社會學上冊》,台北:唐山。
2.Chrestopher Philips 原著,林雨蒨譯(2003),《蘇格拉抵咖啡館-哲學新口味》,台北:台灣商務書局。
3.Joseph Needham 原著,陳立夫主譯(1971),《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一冊》,台北:台灣商務書局。
4.Joseph Needham 原著,陳立夫主譯(1973),《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二冊》,台北:台灣商務書局。
5.Thomsa Nagel原著,黃惟郁譯(2002),《哲學入門九堂課》,台北:究竟出版社。
6.Han Sung-Ioo (1991),Changing Values in Asia:Their Impact on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新加坡:Gap Janan Co,.ltd.
7.Howard,L. Boorman(1967):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New York and Lond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63-611)
8.Jerome Cavanaugh(1982):Who’s Who in China 1918-1950。Hong Kong: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9.北村正光(1973):Who’s Who in China Volume 4。東京:龍溪書舍。
10.梅根悟(1955),《世界教育史》,東京:新評論株式会社
11.http://www.britannica.com
12.http://www.big5.xinhuanet.com
13.http://www.liberty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