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01: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曾國明
研究生(外文):Kuo-Ming Tzeng
論文名稱:日治時代楠梓仙溪中游地區的土地開發與區域特色之形塑
論文名稱(外文):The Land Cultivation and Formation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Nan-Zi-Sian river mid-stream region During the Japanese-Ruled Period
指導教授:翁國盈翁國盈引用關係吳進喜吳進喜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uo-Ying WongJinn-Shii W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地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5
中文關鍵詞:日治時代楠梓仙溪中游杉林崁頂甲仙土地開發區域特色
外文關鍵詞:Janpanese-ruled periodNan-Zi-Sian river mid-streamShanlinKandingJiasianLand Cultivation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147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本研究將楠梓仙溪中游地區的歷史脈絡分成清代、日治時代兩個階段,探討這樣一個清代邊陲地帶,於國家與資本力量進入後有何轉變。而依據「血緣和地緣」、「社會網絡」、「空間組織」之研究概念,試著由基礎的土地維生部門切入,進一步於人地關係下探究維繫人群活動的機能關係為何,最後說明人群關係下,其展現區域的空間組織與型態。
以下就將本文的研究成果分為:一、土地利用的變遷;二、血緣和地緣與社會網絡;三、空間組織與型態。藉這三項針對研究目的解釋本文的研究成果。
一、土地利用的變遷
清代時,大武壠四社平埔族於山林原野地上,單純地利用自然資源進行採集活動,並且為了公廨的祭祀活動,整個社群會集結狩獵。又或與南鄒族群交易食物,以補其不足。再者,四社平埔與客家人於農墾地上,更突顯出兩者維生方式的差異。四社平埔多以旱田耕作為主,因此依賴雜糧與陸稻為主食。但客家人則熟知農事,藉水圳灌溉出許多良田沃土,因此客家人有較穩定的水稻作糧食來源。而清代時土地利用幾全以自給自足為要。
日治後,因政府藉著地權分配的過程,使日資會社的力量進入,原有的農墾地便區分出會社地與民有地兩類。其一,會社地上自營農場因製糖需要,大規模招來臨時工與僱工,並組成工班輪流照顧蔗作農事。其二,民有地因被會社收買,農民入不敷出,又或著地主要累積財富,所以土地利用部分轉向種植經濟作物。然甘蔗價格較低,於昭和中業後,月眉新庄一帶農民有改種香蕉的趨向。此外,薑黃與苧麻價格有時高漲,農民亦藉此農務,增加現金。最後於林野地上,會社亦有製腦與植林的經濟利用,這也使得楠梓仙溪中游地區的邊際土地,進一步有大規模的開發經營。
而土地利用的變遷,象徵資本力量與商品交易打開了研究區原本較封閉的維生方式,也帶動人群關係的轉變。
二、血緣和地緣與社會網絡
清代時,四社平埔與客家人均是從外處移居進楠梓仙溪中游地區,因此剛開始會頗依賴血緣關係作聯繫。如客家人農耕放伴團體,往往會以宗族親屬關係互相幫助收稻,祭祀上一個角頭會以「人家厝」作信仰中心。而四社平埔比社群更小的單位,也應是血緣關係作聯繫。但另一方面為了防衛或其它需要,有聯合數個庄頭與角頭的地緣性組織出現。像客家人有水圳團體或武裝團體;平埔族則數聚落合成一社群,以利從事公廨祭祀與狩獵。
日治後,因土地利用方式有了改變,許多人群關係也產生質變。其一,稻作放伴團體逐漸轉變為計時易力的換工團體。其二,在不同土地利用的收益下,地主或產業負責人憑藉著資金、技術與田地的優勢,使自我資本累積,成為新的地方領袖。其三,國家力量與地方領導階層的結合,使得楠梓仙溪中游地區產生許多層次分明的社經組織,如過去的武裝團體變成派出所和保甲、私塾變學校、換工團體被農事實行組合組織起來等。
換言之,人群關係已非原始依賴血緣和地緣的關係,乃是順著許多新的社經組織產生人群聯繫,而這聯繫機能乃是配合地方領導階層彼此間交織出的社會網絡而運作。
三、空間組織與型態
清代時,客家人與四社平埔分居楠梓仙溪的左右岸,偶有衝突。再者,彼此間的聚落大多為孤立的空間單元,居民的生活領域小。整個中游地區形成較為封閉的空間型態。
日治後,國家與資本力量衝擊下,居民藉著行政體系建立與參與社經團體,使得研究區完整成為三層制的空間型態。並且加上農務、市場、交通、學校與警察派出所的機能結構,進一步型塑大小空間組織聯繫緊密的區域特色。
This thesis study land cultivation process from Ch’ing dynasty to Japanese-Ruled Period in Nan-Zi-Sian river mid-stream region, on the frontier of Kaoshiuang .In order to restructure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we selected the power of Japanese-Ruled government in Taiwan and private Japanese corporations project to Nan-Zi-Sian river mid-stream reg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land cultivation before Japanese-Ruled in Nan-Zi-Sian river mid-stream region, was a process of long-term interaction between Contonese(客家人) and plain aborigines, and that of 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life-style in both shores of Nan-Zi-Sian river mid-stream. Despite the fact that Nan-Zi-Sian river mid-stream region had been developed for a long time , the high limitation of unstabl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al self-subsistent economy, which compelled the phenomena as individual isolated settlement and scattered space.
After 1895, the colonialists accelerated a new growth of development of land cultivation in the mid-stream region. Modern cane-sugar refinery , camphor and afforestation enterprises established in this area. Moreover, after private Japanese corporations invested in mid-stream region, they not only had changed the land-use of the hillside around this area , but had controlled the land operation and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 crowd relationship also change.
Under the powerful control of new style land cultivation and enterprise , many landowners and gentry appeared. They became local leaders. Local leaders almost took charge of leaders of important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s. The important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s became the formation of space of jiezhuangmin, the space of jingchaguan , and the space of buluomin.With agriculture , market ,school ,traffic and police system developed, Nan-Zi-Sian river mid-stream region greatly was structured. Finally, this area had changed the frontier and established tightly contact to other region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文獻回顧………………………………………………………………3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研究目的、方法…………………………………………8
第二章 清代的土地開發與人群活動 ……………………………………11
第一節 自然環境背景 ………………………………………………………11
第二節 清代的土地墾殖 ……………………………………………………24
第三節 清末的地與人關係 …………………………………………………38
第四節 小結 …………………………………………………………………51
第三章 日治時代的土地開發………………………………………………52
第一節 行政體系的建立與地權分配 ………………………………………52
第二節 會社地的開墾與林野經營 …………………………………………72
第三節 民有地的土地利用 …………………………………………………89
第四節 小結…………………………………………………………………105
第四章 日治時代的地與人關係和人群組織 …………………………106
第一節 不同土地利用之收益比較與地方領導階層的形成………………106
第二節 社經組織的空間型態與內涵………………………………………117
第三節 區域特色的型塑……………………………………………………136
第四節 小結…………………………………………………………………154
第五章 結論……………………………………………………………………155
參考文獻…………………………………………………………………………158
附錄………………………………………………………………………………167
壹、中文
史料
不著撰人,1959,台案彙錄甲集,臺灣文獻叢刊3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59,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叢刊5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15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63,臺灣府輿圖纂要,臺灣文獻叢刊18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必昌,1961,重修台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瑛曾,1963,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46,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12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璽,1962,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56,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洪麗完,1996,台灣古文書‧專輯(下),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連橫,1979,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128,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曾振名、童元昭,1999,噶瑪蘭、西拉雅古文書,臺北:臺大人類系。
黃淑,1957,臺海使錄,臺灣文獻叢刊4,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n.d.,臺拓檔案,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舊慣慣調查會,1963,台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150,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總督府,n.d.,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盧德嘉,1960,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7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謝金鑾,1962,續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40,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藍鼎元,1958,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1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專書
中央氣象局,1995-2001,氣候資料年報:第一部分地面資料,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王嵩山、汪明輝、浦忠成著,2001,臺灣原住民史:鄒族史篇。
王鑫,1999,臺灣的地形景觀,台北:渡假。
甲仙鄉公所,1983,甲仙鄉誌,高雄縣:甲仙鄉公所。
石萬壽,1991,甲仙鎮海軍墓勘查研究,臺北:內政部。
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臺灣篇,東京:日清印刷株式會社。
伊藤重郎,1939,台灣製糖株式會社史,東京: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東京出張所。
何春蓀,1975,臺灣地質概論,臺北市:經濟部。
吳文星,1996,臺灣開發史,台北:空大。
杉林鄉公所,1984,杉林鄉誌,高雄縣:杉林鄉公所。
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臺北:臺灣省文獻會。
林滿紅,1998,茶、糖、樟腦與晚清台灣,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憲文,1956,日據時代台灣經濟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林熊祥、陳正祥,1955,臺灣省通志稿土地氣候篇,臺北:臺灣省文獻會。
施添福,1982,台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部門,台北,台灣師大地理系。
施添福,1987,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台北,台灣師大地理系。
施添福,1996,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宜蘭市: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施添福,2001,臺灣行政區的沿革,姜善鑫編輯,揭開福爾摩沙的面紗─臺灣的人文地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頁1-26。
施添福、吳進喜,1997,高雄縣聚落發展史,高雄:高雄縣政府。
柯志明(2000),番頭家,台北: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1935,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臺北: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類學研究室。
郭寶章,1989,育林學各論,台北:國立編譯館。
陳正祥,1997,臺灣地誌,臺北:南天。
陳其南,198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
楊選堂,1952,臺灣之樟腦,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溫吉,1957,臺灣番政志,臺北:臺灣省文獻會。
溫振華,1997,台中縣蔗廍研究,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溫振華,1997,高雄縣平埔族史,高雄:高雄縣政府。
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1989,台灣地區雨量紀錄,臺北: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
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2000,台灣水文年報,臺北: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
臺灣糖業公司,1996,臺糖五十年,台北: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王洛林監譯,2000(1938原著),臺灣抗日運動史1-4冊(譯自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志第二篇),臺北:海峽。
臺灣舊慣調查會,2001,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中研院民族所編譯),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蔣丙然,1954,臺灣氣候誌,台北:台灣銀行。
簡炯仁,2000,屏東平原客家「六堆」聚落的形成及其社會變遷,收於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頁1-66。
鐘壬壽,1973,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常青。
鹽見俊二,1954,日據時代台灣之警察與經濟,台灣經濟史初集,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127-147。
凃照彥,1993,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1984,高雄縣山坡地土壤調查報告,南投:省政府。
Richard Hartshorne著,黎樵譯,1981,地理學性質的透視(Perspective on the Nature of Geography),北京:商務印書館。
Richard L. Morrill,薛益忠譯,1990,社會的空間組織,台北:幼獅文化。
期刊論文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1994,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台灣風物44卷1期,頁197-234。
王崧興,1973,論地緣與血緣-濁水大肚兩溪流域漢人之墾殖與聚落,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期,頁21-31。
石萬壽,1986,乾隆以前南部客家人的墾殖,臺灣文獻第37卷4期,頁69-90。
吳文星,1987,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上),臺灣風物37卷1期,頁1-31。
吳進喜,1995,高雄地區的平埔族及其聚落,史聯雜誌24期,頁93-124。
李文良,1996,日治時期台灣林野整理事業之研究-以桃園大溪地區為中心,台大史碩。
施添福,198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67-92。
施添福,2001,日治時代台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台灣史研究8卷1期,頁1-39。
陳漢光,1963a,高雄縣匏仔寮平埔族家族構成,臺灣文獻第14卷1期,頁128-133;
陳漢光,1963b,高雄縣阿里關及附近平埔族宗教信仰和習慣調查,臺灣文獻第14卷3期,頁159-172。
楊萬全,1997,高屏溪流域和屏東平原的水資源,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7期,頁81-104。
陳春聲,1996,三山國王信仰與臺灣移民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期,頁61-114。
蔡慧玉,1998,一九三O年代台灣基層行政的空間結構-以「農事實行組合」為例,台灣史研究5卷2期,頁55-100。
盧嘉興,1956,臺南縣下番社地名考,南瀛文獻第四卷上期,頁1-14。
盧嘉興,1965,大武壠地方考,南瀛文獻10期,155-173。
簡炯仁,2002,大武壟芒仔芒社與高雄縣六龜鄉荖濃溪流域的拓墾,台灣風物52卷1期,頁127-192。
學位論文
汪明輝,1990,阿里山鄒族傳統社會的空間組織,臺灣師大地理碩論。
李錫祥,1997,金門地區血緣聚落的社會空間組織,臺灣師大地理碩論。
林佳慧,2002,臺南縣南化鄉菜寮溪流域人文生態系統的變遷,臺灣師大地理碩論。
邱瑞杰,1996,由安全與防禦的觀點探討清末關西地區散村的空間型態,淡江大學建築碩論。
陳怡碩,2002,日治時代玉井盆地的農林土地開發,臺灣師大地理碩論。
許淑娟,1991,蘭陽平原祭祀圈空間組織,臺灣師大地理碩論。
游重義,1997,臺灣拓殖株式會社之成立及其前期組織研究,臺灣師大歷史碩論。
楊幸雪,1995,漢人血緣聚落的分化與整合:以彰化縣溪湖鎮湖仔內地區為例,臺灣師大地理碩論。
楊為宗,2002,高屏溪洪水演算水文特性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碩論。
葉金惠,1992,日本殖民經濟體系下臺蕉問題研究,臺灣師大歷史碩論。
蔡幸娟,1995,臺灣樟腦生產與天然樟樹林地空間消長的研究,臺灣師大地理碩論。
顏秀玲,1991,澎湖群島吉貝村和赤崁村漁撈活動的空間組織,臺灣師大地理碩論。
龔琪嵐,2002,楠梓仙溪流域與荖濃溪流域地形之演育研究,高雄師大地理碩論。
楊淑玲,1994,桃園台地之水利社會空間組織的演化,臺灣師大地理碩論。
貳、日文
山口藍,1941,暴騰の薑黃とは如何なる作物なりや,台灣農會報2卷1號,頁40-50。
大久保源吾編,1931,全島水利組合職員錄,台北:全島水利組合職員錄發行所。
小野田快雄,1938,高雄州下農事實行組合的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不著撰人,無年代,田收穫及小租調查,不著出處。
不著撰人,無年代,收穫及小租調查,不著出處。
甲仙庄,1934,甲仙庄要覽,高雄:甲仙。
伊藤正彥,1998,中國史研究の「地域社會論:方法的特質と意義,歷史評論582,頁18-29。
杉林庄,1933,杉林庄要覽,高雄:杉林。
林肇,1935,バナナ界早わかり,高雄:經政春秋社臺灣支社。
松下芳三郎,1924,台灣樟腦專賣志,台北: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
和崎一,1942,高雄旗山郡に於ける苧麻の栽培,臺灣農會報第4卷5月號,頁61-65。
河野道忠,1920,臺灣地方制度要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南部紳士錄,1907,南部臺灣紳士錄─蕃薯廳,台南:台南新報社。
美濃庄,1938,美濃庄要覽,高雄:美濃。
高雄ニイタカ社編,1939,高雄州下官民職員錄,高雄,高雄ニイタ カ社。
高雄公論社,1938,民風作興會,高雄:高雄公論社。
高雄州,各年度,高雄州統計摘要,高雄:南報商事社。
高雄州知事官房文書課,各年度,高雄州統計書,高雄:高雄州知事官房文書課。
高雄州產業調查會,1936a,高雄州產業調查會農業部資料,高雄:高雄州產業調查會。
高雄州產業調查會,1936b,高雄州產業調查會林業部資料,高雄:高雄州產業調查會。
旗山郡役所,1933、1934、1937、1939,旗山郡要覽,高雄:新盛文印刷所。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1926,台灣官有林野整理事業報告書,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1928,全島公設消費市場調,臺北,台灣總督府文教局。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5,台灣之魚菜市場,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21,理蕃誌稿,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地方自治協會,1937,台灣街庄職員錄,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
臺灣銀行總務部調查課,1918,臺灣ノ苧麻業,臺北,臺灣銀行。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1924,臺灣官有林野整理事業報告,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
臺灣總督府國勢調查部,1922,第一回國勢調查要覽表,臺北:松浦 屋印刷部。
臺灣總督府國勢調查部,1933,國勢調查結果中間報,臺北:松浦屋印刷部。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5,臺灣林野調查事業報告,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5,臺灣林野調查事業報告,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6,臺灣の芎蕉,臺北:盛文社。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1,農業基本調查書4:主要農作物生產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2,農業基本調查書2:耕地分配及經營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3,農業基本調查書5:台灣農家經濟調查第二報,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9a,農業基本調查書23:主要農產物經濟調查─甘蔗,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9b,農業基本調查書24:主要農產物經濟調查─香蕉,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5、1938、1941,臺灣の農業,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7,農業基本調查書39:耕地貸經濟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41,農業基本調查書41:耕地所有並經營狀況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1936,臺灣の甘蔗,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1936,臺灣的糖業,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糖務課,1914-1943,臺灣糖業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糖務課。
蕃薯廳,各年度,蕃薯廳統計書,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臨時土地調查局,1902,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第二回事業報告,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臨時土地調查局,1905,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第四回事業報告,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90,臺灣私法,臺北:南天。
舊慣會,1905,調查經濟資料報告上卷─薑黃,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
參、英文
David Faure(1986),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Ian Hodder(1978),Social Organisation and Human Intera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Tentative Hypothese in Terms of Material Culture,Ian Hodder (ed.)‚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USA:University of Pittsburgh‚pp.199-269.
Maurice Freedman(1970),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Lodon:Athlone。
Paul Richards(1978),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West Africa ― notes for historians and archaeologists,Ian Hodder (ed.)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USA:University of Pittsburgh,pp.271-289.
R.J. Johnston(1973),Spatial Structure,Lodon:Methen & Co.
Skinner G. William(1977),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USA:Stanford University.
Skinner G. William(1965),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USA: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WEN-HSIUNG HSU(1980),Frontier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Disorder in Ch''ing Taiwan,Rpnald G. Knapp(ed.),China''s Island Frontier: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台北:南天,pp.87-105.
WM. Campbell(1972),Formosa under the Dutch,臺北:成文。
肆、官報和地籍、戶籍資料與地圖
臺南縣報、蕃薯廳報、阿緱廳報、高雄州報。
土地測量局,日治時代一千二百分之一月眉、杉林段地籍圖。
旗山地政事務所,日治時代土地台帳:月眉段(共1509地番)、杉林段(共706地番)、新庄段(共479地番)、茄苳湖段(共698地番)、十張犁段(共882地番)、東大邱園段(共693地番)、東阿里關段(共1096地番)。
杉林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長資料彙總表、戶口調查簿。
甲仙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長資料彙總表、戶口調查簿。
內政部,2000,1/25000經建版地形圖。
內政部,1991,五千分之一相片基本圖。
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1/50000地形圖。
臨時土地調查局,1904,臺灣堡圖。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2000,台灣地質圖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2(昭和七年),1/15000,甲仙油田地形及地質圖。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3. 彭瑞金,〈打下第一鋤,撒下第一粒種籽---賴和與臺灣新文學〉,《國文天地.第7卷第5期》,1991年10月,頁12-16
2. 2. 林瑞明,〈石在, 火種是不會絕的---魯迅與賴和〉,《國文天地.第7卷第4期》,1991年3月,頁18-24
3. 盧嘉興,1956,臺南縣下番社地名考,南瀛文獻第四卷上期,頁1-14。
4. 陳春聲,1996,三山國王信仰與臺灣移民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期,頁61-114。
5. 施添福,198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67-92。
6. 吳進喜,1995,高雄地區的平埔族及其聚落,史聯雜誌24期,頁93-124。
7. 吳文星,1987,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上),臺灣風物37卷1期,頁1-31。
8. 石萬壽,1986,乾隆以前南部客家人的墾殖,臺灣文獻第37卷4期,頁69-90。
9. 王崧興,1973,論地緣與血緣-濁水大肚兩溪流域漢人之墾殖與聚落,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期,頁21-31。
10. 5. 陳明柔,〈前進! 向著那不知到著處的道上---由賴和小說中的人物悲歌談起〉,《問學集.第2期》,1991年12月,頁71-79
11. 8. 陳芳明,〈賴和與臺灣左翼文學系譜--殖民地作家的抵抗與挫折〉,《聯合文學.第126期》,1995年4月,頁128-144
12. 10. 周慶塘,〈賴和抗日文學作品探析〉,《牛津人文集刊.第1期》,1995年10月,頁41-67
13. 13. 陳兆珍,〈試論賴和詩中之抗議精神〉,《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第7期》,1997年7月,頁249-289
14. 16. 陳昭瑛,〈一根金花: 論賴和的(一桿「稱仔」)〉,《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第9期》,1998年3月,頁23-36
15. 19. 〈從賴和到呂赫若:一桿「稱仔」與牛車之比較〉,徐士賢,《世新大學學報.第8期》,1998年10月,頁25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