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丸山薰。(民88)。硬式網球。台北:聯廣圖書。
王苓華。(民80)。網球發球的步法-Foot-up V.S Foot-back,成大體育研究集刊,第一輯,55-57頁。李劍如。(民79)。網球反手拍單手擊球與雙手擊球動作比較,成大體育,24期,78-82頁。
李劍如。(民85)。1996年溫布敦網球冠軍決賽分析,成大體育研究集刊,第三輯,79-83頁。
李建平。(民92)。國內優秀男子網球選手單打技術型態與發球對比賽勝負關係之研究。台北:天明出版社。
巫宏榮。(民91)。教練指南。台北:中華民國網球協會。
林瞭祿。(民88)。網球單打技術型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林憲聰。(民86)。硬式網球運動- -握拍法之探討,獨立研究專輯,第六期,55-60頁。
林育田。(民90)。網球單打基本戰術之探討,北體學報,第九期,255-266頁。
林坤燃。(民88)。網球平擊式發球之生物力學分析。私立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培元。(民89)。網球雙手正拍擊球之探討,政大體育研究,第十二期,51-55頁。
林永安。(民83)。網球發球不同慣用手選手之球路與落點之比較與探討,台灣體育,73期,39-47頁。
林永安。(民83)。不同擊球位置探討網球發球之球路與落點,中台醫專學報,8期,217-289頁。
林建勳。(民89)。網球選手在競爭還境中的自我互動過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清泉。(民77)。網球發球理論與技術研究。台北:體育出版社。
張清泉。(民84)。網球雙手反拍與單手反拍擊球動作之探討,大專體育,第二十二期,126-133頁。張廣義譯。(民77)。網球訓練大全。台北:銀禾文化。
徐弘譯。(民70)。網球王柏格。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希林。(民91)。知名科技史學者艾傑頓來訪,中國時報,5月5日,第十四版。
陳瑞台。(民86)。網球比賽實用戰略與戰術,成大體育研究集刊,第三輯,43-60頁。
陳智仁。(民85)。世界四大網球公開賽男子單打決賽得分技術之差異研究,中原學報,24期,53-60頁。許樹淵。(民84)。一九九二年奧運網球單打比賽技術成績分析,中華體育,第三 十四期,59-66頁。許樹淵等。(民89)。網球技術理論與實際。台北:中華民國網球協會。
黃俊清。(民82)。網球平擊式發球之運動學分析。國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黃永賢。(民82)。一九九三年英國溫布頓網球賽男子單打決賽分析研究,成大體育,27期,54-59頁。
楊明山。〈民71〉。慶祝建國七十年─同森巧克力杯全國網球排名錦標賽,網球世界,10期,14-21頁。
劉一民。(民80)。運動哲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劉中興。(民87)。華裔網球名將張德培發球與接球表現之探討,大專體育,第三十六期,90-95頁。
蔡明松。(民86)。大專男子網球單、雙打比賽技術效率分析。台北:王冠出版社。
謝麗娟。(民89)。不同步法網球發球的動力學參數比較,北體學報,第七期,228-236頁。
魏玉珍譯。(民87,2月)。超越強力網球的國度。國際網球雜誌中文版,第二十一期。台北:長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魏玉珍。(民89,2月)。20世紀20位最偉大的網球員。國際網球雜誌中文版,第三十八期。台北:長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蘇福仁。(民82)。網球運動─握拍法之探討,北體學報,第二期,85-96頁。蘇榮基。(民88)。身高因素對網球發球表現的影響,大專體育,43期,119-126頁。英文部分
Bodo, Peter. (1998). The New Net-Rushers. Tennis, February 1998.
Groppel, L. (1992). High Tech Tennis, Champaign, Illinois: Leisure Press.
Higdon, David, (1998). Over Power Tennis, Tennis, February.
Roy Emerson (1975). Tennis: How to play, How to win. Philadelphia: W.B.Saunders Company.
Van Der Meer, Dennis (1998). 21st Century Tennis Tennis, March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