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中文部份:
中華名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民78)。各國教科書比較研究。台灣書店印行。
王文科(民79)。教育研究法。五南圖書公司。
田以麟編著(民84)。今日韓國教育。新華書局,頁120-160。
江霞(2000)。課程改革與發展的比較研究。江蘇教育出版社。頁128-181。
李大光等編著(1996)。新加坡教育。廣東教育出版社,頁24-33,88-92。
李文政(民88)。教科書在學校政治社會化中的功能。國教世紀,185期,頁35-41。李坤崇,鄭育萍(民90)。日本、中國大陸、我國高級中學課程之比較。
李聰明等譯(民83),日本財團法人教科書研究中心原編。教育課程的國際比較(總論篇)。頁1-124,368-400,413-431。教育部出版。
呂美芳譯(民83),日本財團法人教科書研究中心原編。教育課程的國際比較(理科篇)。頁1-24,55-90,135-292。教育部出版。
沈珊珊著(民89)。國際比較教育學。正中書局。
林寶山(民80)。美國教育制度及改革動向。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頁175-218。
洪志明(民90)。八十九學年度暑期班上課教材。未出版。
洪雯柔(民89)。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台北:楊智文化。香港考試局。香港中學考試規則及課程(2000)。香港中學考試規則及課程(2003)(英文版)。
香港考試局。香港高級程度會考考試規則及課程(2000)。香港高級程度會考規則及課程(2003)(英文版)。
翁春和等(民81)。大陸小學教育政策與教育內容之研究(自然組)。
翁春和等(民82)。大陸初中教育政策與教育內容之研究(化學組)。
翁春和等(民83)。大陸高中教育政策與教育內容之研究(化學組)。
陳達松(2000年)。日本高中綜合理科教育課程的改革。課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五期,頁59-61。
孫啟林著(民84)。戰後韓國教育研究。新華書店,頁270-294。
陳木城(民89)。 台灣地區教科書發展的回顧與前瞻。刊於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三)。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印。
郭保章、梁英豪、徐振業著(1993年)。中國化學教育史話。江西教育出版社。
郭鴻銘(民85)。大陸高中物理科教育內容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996.9,4(5),頁112-127頁35-41。
教育部(民84)。高級中學課程標準。
許良榮,李田英(民84)。科學史在科學教學的角色與功能。科學教育月刊,第179期,頁15-27。梁榮財(民84)。台灣地區四十年來高中化學教科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許佳蓉(民90)。以科學學習心理學比較中日國中理化教科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光雄(民79)。英國國定課程評析。載於各國中小學課程比較研究,頁379-400。
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民80)。教育研究法。師大書苑發行。
黃浩炯等編著(民85)。香港教育。廣東教育出版社,頁38-47,204-231。
黃嘉雄(民87)。課程。載於陳奎喜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海旺(1999年)。中、日、韓三國高中化學課程比較。課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五期,頁52-55。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教中心編印(民78)。高級中學化學課程改進研究計畫(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教中心編印(民79)。高級中學化學課程改進研究計畫(三)。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教中心編印(民87)。高級中學科學課程教材改進研究計畫 研究資料(地球科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教中心編印(民88)。高級中學科學課程教材改進研究計畫 研究資料(地球科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教中心編印(民88)。高級中學化學課程改進研究計畫(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教中心編印(民89)。高級中學化學課程改進研究計畫。八十九年度高級中學化學課程教材改進研究。
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編(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化學教學大綱(供試驗用)學習指導。人民教育出版社。
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編(1990年)。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化學教學大綱(修訂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楊思偉主編(民89)。韓國的教育與社會文化。商鼎文化出版社,頁80-84
楊思偉主編(民88)。日本的教育。商鼎文化出版社,頁10-35,80-107。
楊思偉主編(民88)。大陸教育。商鼎文化出版社,頁71-102。
歐用生(民89)。教科書評鑑與選擇,載於新世紀的教育展望。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頁507-519。
瞿保奎(民77)。課程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聯合報。民國91,4,25。社論。
21世紀中國課程研究和改革發展,網址:www.pep.com.cn/kechengyanjiu/17.htm
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印(民89)。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http://www.trd.org.tw
外文部分 :
Ausubel,D.P.(1968).Eductional Psychology:A congnitive view. New York,Hoit,Rinehart and Winston.307-319.
California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1998).Science Content Standards for California for Public Schools,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Twelve.High School Grades 9-12 Chemistry.Page 195-226.
Garrison,J.W. & Lawwill,R.S.(1993).Democratic science teaching:A rol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se.29-39.
Hoge.J.D.(1986).Improving the Use of Elmentry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274-528.
Klopfer,L.E. & Watson,F.G.(1957).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high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The Science Teacher ,October,264-265;292-293.
M.J.Chambliss & R.C.Calfee(1999).Textbooks for learning (nurturing children’s minds).London:Blackwell.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 Association(1964).Theory into action NSTA .
Oldroyd,D.R.(1977).Teaching the histry of chemistry in New South Wales secondary schools .The Australian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23(2),9-22.
Showalter,V.M.(1971).A model for the structure of science,Education Research and Council of America Cleveland Ohio 1-12.
Yager.R.(1991).Aligning science textbooks with new goals of science education.
文部省(平成元年,1989)。高等學校學習指導要領「理科」。
文部省(平成11年,1999)。高等學校學習指導要領「理科」。
伊神大四郎編(1984)。三定現代理科教育法。明治圖書。
高橋景一、山極 隆、江田 稔 編(平成2年,1990)。改定高等學校學習指導要領的展開。明治圖書。
日本文部省。www.monbu.go.jp.
英國課程機構。www.qca.org.uk(the 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香港考試局。www.hkea.edu.hk:8002/zh/default.htm.
新加坡教育部。http//:www.moe.edu.sg.
新加坡課程標準。www.moe.edu.sg/exams/syllabus/s-a-2002.htm.
韓國文教部。http//:www.moe.go.kr/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