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書
01. 王定理,《 中國畫顏色的運用與製作 》,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3
02. 王秀雄,《 台灣美術發展史論 》,台北:歷史博物館,1995
03. 王毅,《 中國民間藝術論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04. 王慶豐,《 中國吉祥圖說 》,東方大學出版社,1990
05. 王強,《 會館戲台與戲劇 》,文津出版社,2000
06. 于非闇,《 中國畫顏色的研究 》,台北:華正書局1987,
07. 田自秉,《 中國工藝美術史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08. 李仲元,《 紋飾典 故》,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
09. 李蒼彥,《 中國吉祥圖案 》,台北:南天書局,1988
10. 李奕興,《 彰化節孝祠彩繪藝術 》,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
11. 李奕興,《 台灣傳統彩繪 》,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
12. 李奕興,《 林圯埔彩繪 》,南投:竹山鎮公所,1998
13. 李奕興,《 鹿港天后宮彩繪 》,彰化:凌漢出版社,1998
14. 李奕興,《 台灣民俗彩繪 》,台北:漢光出版社,1998
15. 李奕興,《 鹿港龍山寺彩繪 》,彰化:彰化縣文化局,1998
16. 李奕興,《 府城彩繪陳玉峰 》,台北:雄獅美術出版社,2002
17. 李奕興,《 元昌行彩繪與木雕藝術 》,彰化:凌漢出版社,1999
18. 李乾朗,《 台灣古建築彩繪 - 莊武男畫師作品研究 》,台北:燕樓古建築出版社,2001
19. 李乾朗,《 台灣廟宇裝飾 》,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2
20. 李欽賢,《 台灣美術閱覽 》,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21. 李允鉌,《 華夏意匠 》,台北:龍田出版社
22. 李廣元,《 東方色彩研究》,黑龍江美術出版社,1994
23. 李誡(宋),《 營造法式 》,台北:台灣商務
24. 何培夫,《 台南市寺廟門神彩繪圖集 》,台南:台南市政府,1987
25. 何俊壽,《 中國建築彩畫圖集 》,天津大學出版社,1999
26. 曲方,《 吉祥圖案資料 》,上海書畫出版社,1989
27. 仲富蘭,《 圖說中國百年社會生活變遷 》,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
28. 杉浦康平,《 亞洲的圖像世界 》,台北:雄獅美術出版社,1998
29. 杉浦康平,《 造型的誕生 》,台北:雄獅美術出版社,,2000
30. 沈柔堅,《 中國美術辭典 》,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
31. 杜仙洲,《 中國古建築修繕技術 》,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4
32. 杜而未,《 鳳麟龜龍考釋 》,台灣商務印書局,1966
33. 吳振聲,《 中國建築裝飾藝術 》,文史哲出版社,1979
34. 吳山,《 中國工藝美術大辭典 》,南京:江蘇美術,1988
35. 祁英濤,《 中國古代建築的保護與維修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36. 林瑞雄,《 中國傳統建築施工工具及施作方法之調查研究 》
37. 林育德,《 記憶版圖 》,臉譜出版社,2002
38. 林會承,《 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 》,藝術家出版社,1994
39. 周大正,《 敦煌壁畫與中國畫色彩 》,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
40. 范和鈞,《 中華漆師藝術 》,中華叢書
41. 烏丙安,《 從「吉祥」說起 》,東方大學出版社,1990
42. 程萬里主編《 中國建築形制與裝飾 》,台北:南天書局,1991
43. 徐明福 / 蕭瓊瑞合著,《 雲山麗水 》,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
44. 徐雯,《 中國雲紋裝飾 》,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
45. 施弘晉,《 台灣宗教建築中的門神彩繪 》,美育,第45期,13-2,199446. 馬瑞田,《 中國古建彩繪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47. 梅森( George Henry Mason),《 記憶裡的中國 》,講義堂出版有限公司,1992
48. 高琦華,《 中國戲台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49. 席德進,《 台灣民間藝術 》,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2
50. 野崎誠近,《 吉祥圖案題解 》,天津,1928
51. 陳琪、張小平,《 徽州古戲台 》,遼寧人民出版社,2002
52. 梁思成,《 營造法式注釋卷上 》,台北:明文書局,1984
53. 曾永義 等,《 鄉土的民族藝術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8
54. 張馭寰主編,《 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史 》(二),北京科學出版社,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3
55. 張抒,《 中國幾何形裝飾 》,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
56. 張恩耀,《 中國古建築裝飾彩繪工程技術速算速詢卡 》,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3
57. 張惠菁,《 掌中乾隆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2
58. 雷圭元,《 中國圖案作法初探 》,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79
59. 蔡耀煌,《 油漆工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60. 喬繼堂,《 中國吉祥物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61. 劉文三,《 台灣宗教藝術 》,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
62. 趙立德,《 清代古建築油漆作工藝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
63. 聞人軍,《 考工記導讀圖譯 》,明文書局,1990
64. 唐家路、潘魯生,《 中國民間美術學導論 》,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
65. 樓慶西,《 中國傳統建築裝飾 》,台北:南天書局,1998
66. 錢定一,《 中國民間美術藝人志 》,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
67.《 禮記 》,山東友誼出版社,2000
68.《 尚書 》,山東友誼出版社,2000
69.《 中國美術全集 》,台北:錦繡出版社,1993
70.《 黃虎旗的故事 / 台灣民主國文物圖錄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2002
71.《 老明信片 / 風俗篇 》,新華書店上海發行所,1996
二、研究報告
01. 李奕興 等,《 台灣傳統彩繪先賢鹿港畫師柯煥章研討會研討手冊 》,彰化:鄉土藝術文教基金會,2000
02. 李奕興,《 第一級古蹟鹿港龍山寺正殿建築彩繪調查研究報告書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未刊本),2001
03. 李奕興,《 第一級古蹟鹿港龍山寺戲台建築彩繪調查研究報告書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未刊本),1999
04. 李奕興 等,《 台灣傳統彩繪先賢畫師郭新林鹿港研討會研討手冊 》,彰化:鄉土藝術文教基金會,1999
05. 李乾朗,《 台灣傳統建築彩繪之調查研究/以台南民間彩繪畫師陳玉峰及其傳人之彩繪作品為對象 》,行政院文建會,1993
06. 李乾朗,《 傳統營造匠師派別之調查研究 》,1993
07. 台大土研所,《 澎湖天后宮之彩繪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5
08.《 文化資產維護研討會專輯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9
09.《 台灣傳統建築彩繪技藝保存傳習計畫研擬暨李漢卿先生彩繪作品初步整
理研究規劃報告草案 》,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1996
10. 成大歷史系與建築系合編,《 府城傳統畫師潘麗水作品之研究 》,台南:台南市政府,1996
11.《 新竹縣北埔姜氏家廟彩繪紀錄 》,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02
12.《 傳統建築彩繪技藝保存與傳習計畫第一階段報告書 》,台南:台南縣文化局,1998
三、論文
01. 李乾朗〈 台灣古建築樑架彩畫運用包巾圖案之繪法 〉,p.188-203,《 第四次古蹟修護技術研討會專輯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2
02. 李淑惠,《 台灣傳統建築彩繪之美麗與哀愁 》,台南: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研究所,199703. 李天鐸,《 台灣傳統廟宇建築裝飾之研究 - 木作雕刻彩繪主題之意義基礎與運用原則 》,台中: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199804. 李漢卿,〈 民間彩繪演變芻論 〉,《 兩岸民俗文化學術討論會 》,1999
05. 唐曉蘭,《 台灣寺廟繪畫藝術 》,台北: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06. 蘇玲香,《 台灣傳統建築彩畫色彩之初步研究 》,台南: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1985
07. 徐明福,〈 台灣古蹟修護匠師制度建立及運作知探討〉,p.140-157《 第七次古蹟修護技術研討會專輯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
08. 徐七冠,《 潘麗水寺廟門神畫作之研究 》,台南: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199709. 蘇盈龍、陳維峰等,《 台灣美術史 》,台南:官田:國立台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1999
10. 薛雅惠,《 台灣傳統彩繪裝飾意涵之研究 - 以台南地區畫師為例 》,雲林: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研究所,199911. 陳美玲,《 鹿港郭春江(柳司)民宅彩繪研究 》,桃園: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199912. 車文明,《 二十世紀戲曲文物的發現與曲學研究 》,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
四、雜誌
01. 李乾朗,《 台灣古建築樑架彩繪運用包巾圖案之繪法 》,行政院文建會,1992
02. 徐七冠,《 守護臺灣廟宇--神話、門神、潘麗水 》,炎黃藝術,第75期,p.58-65,199603. 馬瑞田,《 明清古建築彩繪的演變與發展 》,空間雜誌特別增刊:室內設計,第1期,p.233-240,1994
04. 凌志四主編,《 台灣人民俗第三輯 》,台北:橋宏,2000
05. 蕭瓊瑞,《 府城民間傳統畫師專輯 》,台南市政府,1996
06. 簡榮聰,《 臺灣民俗彩繪之美 》,臺灣史蹟,第36期,57-76,200007.《 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計劃研討會成果紀實 》,彰化:施金山文教基金會,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