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6 16: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德凱
論文名稱:論網際網路涉外民事案件之國際管轄權
指導教授:林一山林一山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海洋大學
系所名稱:海洋法律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4
中文關鍵詞:網際網路管轄權國際管轄權最低接觸不便利法庭
外文關鍵詞:Internetjurisdiction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minimum contactsforum non convenie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8
  • 點閱點閱:8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普及,電子通訊的成本及效能亦相對應的改善。事實上,網際網路不僅對全世界人們產生根本的影響,亦對現存許多法制結構造成了重大的挑戰。以電腦為基礎的全球通信切斷了國家領域的界限,創造了人類活動的一個新領域。
當這樣的電子通訊破壞了真實世界中地理的界限時,新的界限僅存在於由真實世界分離出的一個建構在電腦螢幕與密碼的虛擬世界中。在這樣一個完全不同的網際空間,這些新的界限實有必要性及可能性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種新的法律規範及法制架構。
傳統以國家領域為基礎的法律,其立法體制及實行效力在這種新的環境下受到嚴重的衝擊,當網際空間的存在超越了國與國的界限時,到底何種法律在何種條件下可被加以適用?而且即使這些問題被解決,此等法律又如何被執行?
目前世界各國通常盡可能將管轄權作擴張之解釋,但各國若毫無限制地不斷擴張管轄權,基於網路無國界之特性,將造成每一個國家皆可能將該國之法律,強行適用至全世界之結果,勢必形成法律與經濟秩序的嚴重衝突。因此,管轄權之行使並非可得無限擴張,而必須有其限制。本論文以網際網路上涉外民事紛爭之國際管轄權問題為中心,試圖釐清網際網路的虛擬世界中管轄應如何合理分配。
笫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 5
笫五節 預期結果 6
第二章 網際網路之概念及其對法律的衝擊 7
第一節 網際網路之濫觴與發展 7
第二節 網際網路重要名詞概念 10
第一項 電腦網路與網際網路 10
第二項 IP位址與通訊協定 12
第三項 網域名稱 12
第四項 網路服務提供者(ISP) 14
第五項 網際空間 15
第三節 網際網路之法律特性 16
第一項 跨國性與疆界不確定性 17
第二項 距離概念非絕對性 18
第三項 開放性與管制困難性 18
第四節 網際網路上涉外民事法律問題的主要類型 20
第一項 網際網路上之侵權行為 20
第二項 網際網路上之契約行為──以電子契約為中心 26
第五節 小結 30
第三章 涉外民事案件國際管轄權之基礎理論 33
第一節 管轄權與國際管轄權之概念 33
第一項 管轄權之概念 34
第二項 國際管轄權之概念 35
第二節 國際管轄權之類型 36
第一項 依決定國際管轄權所之規範形式來區分 36
第二項 依決定國際管轄權所依據之原則來區分 37
第三項 依國際管轄權表現之型態來區分 38
第三節 國際管轄權行使之基礎 40
第一項 當事人之住所 40
第二項 當事人之國籍 41
第三項 當事人之合意 42
第四項 單一之行為或結果 42
第五項 事業活動或營業行為 42
第六項 判決之實效性 43
第七項 內國國民之保護 43
第八項 預測可能性 44
第九項 弱勢者與被害者之保護 44
第十項 海牙公約草案特別禁止之管轄原因 45
第四節 國家管轄權決定基準之學說 46
第一項 逆推知說 46
第二項 類推適用說 47
第三項 修正類推說 (管轄分配說) 48
第四項 利益衡量說 49
第五項 新類型說 49
第五節 小結 50
第四章 我國司法之國際民事案件管轄權 53
第一節 概說 53
第二節 我國法中民事管轄權之相關規範 54
第一項 民事訴訟法中管轄權之規定 55
第二項 消費者保護法中管轄權之規定 59
第三節 我國法院對國際管轄權相關問題之裁判 60
第一項 以國際管轄權作為國內管轄之前提 60
第二項 國際管轄合意之拘束力 61
第三項 對不便利法庭原則之態度 66
第四節 小結 71
第五章 美國法中網際網路民事案件之管轄 73
第一節 美國法中管轄權之概況 73
第一項 概說 73
第二項 美國法中管轄權之意義及基礎 75
第三項 美國法中管轄權行使之限制 82
第二節 美國法中域外管轄權之實務及原則 84
第一項 概說 84
第二項 最低接觸原則 88
第三項 全國性接觸理論 94
第四項 商業流動性理論 95
第五項 不便利法庭原則 96
第三節 美國之網際網路民事案件管轄實務 99
第一項 概說 99
第二項 美國對網際網路民事管轄權之判斷原則 101
第四節 小結 109
第六章 相關問題之分析與檢討 113
第一節 網際網路與全球化對國家主權之影響 113
第一項 網際網路推動全球化之發展 115
第二項 網際網路及全球化對國際管轄權之衝擊 116
第三項 網際網路推動全球化造成國家主權之弱化 118
第二節 網際網路活動之法律規範 119
第一項 肯定網際網路活動應受既有法律制度規範者 120
第二項 否定網際網路活動應受既有法律制度規範者 121
第三項 小結 122
第三節 我國法中網際網路民事案件之管轄 122
第一項 網際網路侵權行為案件之管轄 123
第二項 網際網路契約行為案件之管轄 125
第四節 網際網路管轄法發展之趨勢 129
第一項 訴訟外之網路交易爭端解決機制 129
第二項 ABA全球網際空間管轄計畫 132
第三項 海牙公約初步草案 135
第五節 小結 139
第七章 結論 141
參考文獻及書目 i
附錄 一
參考文獻及書目
一、中文部份
(一) 書籍
1. 吳嘉生,智慧財產權之理論與應用,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二○○二年十月初版二刷。
2. 周天等,網路法律高手,書泉出版社,二○○二年四月初版。
3. 周天等,數位科技與法律,書泉出版社,二○○○年十二月初版。
4. 朱正忠、張景勛,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九年六月版。
5. 邱文寶譯,Constance Hale編,網路誌典,經典傳訊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
6. 巫宗融譯,數位法律─網際網路的管轄與立法、規範與保護,譯自:Borders in Cyberspace:Information Policy and the 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遠流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初版。
7. 馮震宇,網路法基本問題研究(一),學林文件事有限公司,一九九九年七月版。
8. 陳家駿等,網路vs.法律,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中心,一九九九年二月版。
9.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一) 基本理論 一般侵權行為,自版,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初版,第六六頁。
10. 電子商業答客問(FAQ),經濟部商業司,民國八十八年六月版。
11. 丘宏達,現代國際法,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七年十月再版。
12. 國際私法理論與實踐(一).劉鐵錚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九八年九月版。
13. 劉鐵錚、陳榮傳,國際私法論,三民書局,一九九八年八月增訂初版。
14. 許慶雄、李明峻,現代國際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一九九八年一月初版四刷。
15. 劉鐵錚等,國際私法論文集,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五年九月版。
16. 王鐵崖,國際法,北京:法律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八月一版。
17. 羅明通等,電腦法(上)(下),群產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三年十一月版。
18. 蘇遠成,國際私法,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五版二刷。
19. 陳治世,國際法,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十月初版二刷。
20. 邱聯恭,司法之現代化與律與程序法,三民書局,一九九二年四月初版。
21. 沈克勤,國際法,臺灣學生書局,民國八十年十月增修八版。
22. 姚瑞光,民事訴訟法論,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八十年八月版。
23. 劉鐵錚,國際私法論叢,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年三月修訂版。
24. 陳隆修,國際私法管轄權評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初版。
(二) 論文
1. 謝宏明,網際網路法律問題管轄權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七月。
2. 邱文翰,網路民事紛爭之管轄權問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七月。
3. 蔡元仕,網際空間與涉外民事裁判管轄之決定,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七月。
4. 蔡馥如,網路管轄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一月。
5. 熊愛卿,網際網路個人資料保護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七月。
6. 徐維良,國際裁判管轄權之研究─以財產關係事件為中心,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7. 郭豫珍,涉外民事之國際管轄權的確定,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四月。
(三) 期刊、專文
1. 柯澤東,論世界貿易組織、全球化及其對國際私法之影響,月旦法學,第八十九期,民國九十一年十月
2. 徐克銘,從國際法觀點論刑事管轄權基礎之屬人原則,法律評論,第十~十二期合刊,第二至十五頁。
3. 馮震宇、黃珍盈、張南薰,從美國電子交易法制論我國電子簽章法之立法,政大法學評論,第七十一期,民國九十一年九月,第一八五至二三六頁。
4. 賴來焜,Internet國際私法之「網址法原則」,軍法專刊,四十八期,民國九十一年九月,第三十六至四十九頁。
5. 陳銘祥,建構網際網路的法律規範架構,月旦法學,第八十七期,民國九十一年八月,第二二九至二三五頁。
6. 陳榮傳,網際網路行為的涉外法律問題,月旦法學,第八十四期,民國九十一年五月,第二四一至二五二頁。
7. 朱軍,國際互聯網絡環境中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國際私法問題,網絡經濟與法律論壇第一卷,中國檢察出版社,二○○二年二月第一版,第四○一至四二一頁。
8. 馮震宇,論電子商務之法律保護與因應策略,月旦法學,第八十期,民國九十一年一月,第一七三至一九五頁。
9. 陳啟垂,英美法上「法院不便利原則」的引進--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修正草案增訂第十條「不便管轄」的評論,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三十期,民國九十一年一月,第五十一至六十頁。
10. 陳榮傳,虛擬世界的真實主權,月旦法學,第七十七期,民國九十年十月,第一五四至一六一頁。
11. 劉靜怡,從美國法制經驗看網際網路時代的反托拉斯法:政府管制介入科技創新發展的迷思﹖,政大法學評論,第六十七期,民國九十年九月,第二二七至二八八頁。
12. 郭佳玫,論現行網路交易爭議解決的法律問題--兼談線上爭端解決機制(Online ADR),科技法律透析,笫十三卷第六期,民國九十年六月,第十七至三十頁。
13. 陳銘祥,綜論網際網路的法律規範,月旦法學,第七十二期,民國九十年五月,第一四八至一六一頁。
14. 劉靜怡,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從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的成形與發展看網際網路公共資源分配和標準制定統籌管理機制的政策與法律問題--一九九八至二00一年的國際趨勢觀察和省思,第三十卷第六期,民國九十年一月,第九十五至一六三頁。
15. 杜維武,美國關於資訊授權與管轄權相關問題,資訊法務透析,民國八十八年八月,第四十至七十頁。
16. 楊靜宜,網路管轄權爭議問題之初探,資訊法務透析,民國八十八年六月,第十六至二十九頁。
17. 陳純一,美國國家豁免實踐中有關外國侵權行為管轄問題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六十一期,民國八十八年六月,第四七九至四九九頁。
18. 杜維武,美國關於資訊授權與管轄相關問題(下),法令月刊,第五十卷第三期,民國八十八年四月,第二十二至三十四頁。
19. 杜維武,美國關於資訊授權與管轄相關問題(上),法令月刊,第五十卷第三期,民國八十八年三月,第十九至二十八頁。
20. 許兆慶,美國現代選法理論簡析--政府利益分析理論,法律評論,民國八十八年三月,第七至十六頁。
21. 馮震宇,論網路電子商務發展與相關法律問題 (下),月旦法學,第三十七期,民國八十七年六月,第二十八至三十八頁。
22. 馮震宇,論網路電子商務發展與相關法律問題 (上),月旦法學,第三十六期,民國八十七年五月,第七十一至八十三頁。
23. 楊佳政,美國與國際間對電子商務規範的發展現況──網際網路管轄權(摘自EXPO’98/2/10/98 J.T.Westermeier演講),資訊法務透析,民國八十七年四月,第十七頁以下。
24. 馮震宇,論網路商業化所面臨的管轄權問題(下),資訊法務透析,民國八十六年十月,第十一至二十一頁。
25. 馮震宇,論網路商業化所面臨的管轄權問題(上),資訊法務透析,民國八十六年九月,第十八至二十六頁。
26. 陳啟垂,民事訴訟之國際管轄權,法學叢刊,第四十二卷第一期,民國八十六年四月,第七十五至八十六頁。
27. 許兆慶,英國及國協國家侵權行為新選法規範簡析,軍法專刊,第四十三卷第四期,民國八十六年四月,第三十一至四十一頁。
28. 馮震宇,從雅虎網址名稱案件論網址名稱之爭議與未來發展(上),資訊法務透析,民國八十六年四月,第二十五至三十頁。
29. 許兆慶,歐陸諸國涉外侵權行為新選法規範簡析,法學叢刊 ,第四十二卷第一期,民國八十六年一月,第四十六至六十二頁。
30. 陳榮傳,涉外管轄合意之效力問題,月旦法學,第八期,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第六十二至六十三頁。
31. 陳榮傳,涉外管轄合意的準據法,月旦法學,第七期,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第三十九至四十頁。
32. 曾陳明汝,美國現代選法理論之剖析與評估,法律評論 ,民國八十四年二月,第十三至二十三頁。
33. 曾廣善,「正當程序」條款與「最低度接觸」法則──論美國法院對民事案件被告行使「長臂管轄權」之理論與實務(下),軍法專刊,第三十七卷第五期,民國八十年五月,第二十至二十二頁。
34. 曾廣善,「正當程序」條款與「最低度接觸」法則──論美國法院對民事案件被告行使「長臂管轄權」之理論與實務(上),軍法專刊,第三十七卷第四期,民國八十年四月,第二十三至三十四頁。
35. 馬漢寶,國際私法案件之處理,軍法專刊,第二十八卷,第十一期,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
36. 賴文智,淺談TWNIC網域名稱爭議處理機制,下載自:http://www.is-law.com/專文發表/NET/淺談TWNIC網域名稱爭議處理機制.htm (visited 15 April,2003)。
二、英文部份
(一) Books
1. Jeffrey H.Matsuura , Security, Rights, and Liabilities in E-Commerce , Artech House , (2002).
2. Kurt M.Saunders , Practical Internet Law for Business , Artech House , (2001).
3. J.Dianne Brinson …[et al.] , Analyzing E-Commerce & Internet Law , Prentice-Hall, Inc , (2001).
4. F.Lawrence Street and Mark P.grant , Law of the Internet , Lexis Law Publishing , (2000).
5. Jeffrey H.Matsuura , A Manager’s Guide to the Law and Economics of Data Networks , Artech House , (2000).
6. Thomas J. Smedinghoff (editor) , Online Law : The SPA’s Legal Guide to Doing Business on Internet ,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 (1996).
(二) Articles
1. Brian E. Daughdrill, Poking Along in the Fast Lane on the Information Super Highway: Territorial-Based Jurisprudence in a Technological World, 52 Mercer L. Rev. 1217, Summer,(2001).
2. Anderson, Tyler, An Analysis Of Personal Jurisdiction And Conflict Of Laws In The Context Of Electronically Formed Contracts, 37 Idaho L. Rev. 477 (2001).
3. Bicknese, Frederick H., Websites And Personal Jurisdiction: When Should A Defendant''s Internet Selling Activities Subject It To Suit In A Plaintiff-Buyer''s State ? , 73 Temple L. Rev. 829 (Summer 2000).
4. Burns, Joseph S. & Bales, Richard A., Personal Jurisdiction And The Web, 53 Me. L. Rev. 29 (2001).
5. Cantrell, Melissa K., The Taming Of E-Health: Asserting U.S. Jurisdiction Over Foreign And Domestic Websites, 103 W. Va. L. Rev. 573 (Summer,2001).
6. Gasparini, Louis U., The Internet And Personal Jurisdiction: Traditional Jurisprudenc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Under The New York Cplr, 12 Alb. L.J. Sci. & Tech. 191 (2001).
7. Lee, Thomas R., In Rem Jurisdiction In Cyberspace, 57 Washington Law Review 97-144 (January, 200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3. 馮震宇、黃珍盈、張南薰,從美國電子交易法制論我國電子簽章法之立法,政大法學評論,第七十一期,民國九十一年九月,第一八五至二三六頁。
2. 2. 徐克銘,從國際法觀點論刑事管轄權基礎之屬人原則,法律評論,第十~十二期合刊,第二至十五頁。
3. 1. 柯澤東,論世界貿易組織、全球化及其對國際私法之影響,月旦法學,第八十九期,民國九十一年十月
4. 廖鳳池(民88)。班級輔導活動的教學模式。學生輔導,64,36-47。
5. 黃德祥(民79)。青少年憤怒、敵意與社會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13,271-303。
6. 吳秀碧(民88)。角色扮演與團體輔導。學生輔導,64,26-35。
7. 李佩怡(民88)。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第152,3152-3156。
8. 何長珠(民88)。班級團體的動力性輔導。學生輔導,64,8-25。
9. 王朝茂(民81)。學校衝突問題之探討。教育文粹,21,106-126。
10. 井敏珠(民84)。國小兒童人際關係與學校輔導策略。學生輔導,36,52-55。
11. 4. 賴來焜,Internet國際私法之「網址法原則」,軍法專刊,四十八期,民國九十一年九月,第三十六至四十九頁。
12. 5. 陳銘祥,建構網際網路的法律規範架構,月旦法學,第八十七期,民國九十一年八月,第二二九至二三五頁。
13. 6. 陳榮傳,網際網路行為的涉外法律問題,月旦法學,第八十四期,民國九十一年五月,第二四一至二五二頁。
14. 8. 馮震宇,論電子商務之法律保護與因應策略,月旦法學,第八十期,民國九十一年一月,第一七三至一九五頁。
15. 9. 陳啟垂,英美法上「法院不便利原則」的引進--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修正草案增訂第十條「不便管轄」的評論,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三十期,民國九十一年一月,第五十一至六十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