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考 文 獻
鄭利榮(1984):魚的資源學。國立編譯館,台北,頁34~35。
鄭利榮(1989):海洋漁場學。徐氏基金會,台北,頁155。
李國添等(1990):海洋漁場學下冊。國立編譯館,台北,頁44~48。
李嘉亮(1990):台灣常見魚類圖鑑。戶外圖書生活股份有限公司,台北,頁94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情報研究所(1991):國外漁業概況。科學出版社,北京,頁112~125
鄭森雄等(1991):水產概論(下)。華香園出版社,台北,頁324~327。
叢子明、李挺(1993):中國漁業史。中國科技出版社,北京, 102~109,162~163。
闕壯狄(1993):大陸漁業現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台北,頁26-28。
李英周(1994):東海底魚漁業資源研究之回顧與展望。兩岸海洋漁業發展研討會專輯,中國水產協會,台北,頁72。
樂美龍(1994):東黃海漁業資源狀況何有關管理措施的探討。兩岸海洋漁業發展研討會專輯,中國水產協會,台北,頁35~37。范建得(1994):我國參與國際漁業組織可行性評估(2)政治與法學的考量。第一屆漁業政策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北,頁4-24~4-38。
胡念祖(1995):國際間加強管理高度洄游及跨界魚群趨勢對我國遠洋漁業影響之研究。第二屆漁業政策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北,頁1-21~1-32。
范建得(1995):沿岸國對鄰接公海漁業資源管理權擴張趨勢之研究。第三屆漁業政策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北,頁3-1~3-15。
胡念祖(1995):國際漁業法體制之演進趨勢與轉變:兼論我國因應之道。第三屆漁業政策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北,頁1-18~1-33。
蔣國平譯(1996a):中國大陸與韓國漁船在日本近海違法作業情況。國際漁業資訊,頁41。
蔣國平譯(1996b):日本200浬經濟水域之對策。國際漁業資訊,頁41。
李國添(1996):兩岸漁業資源及作業海域共同利用可行性評估。臺灣省農林廳漁業局委託,台北,頁25~92。
歐慶賢譯(1996a):日本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附帶提出之三項法案。國際漁業資訊,頁41。
歐慶賢譯(1996b):日本希望中韓合作進行漁業管理。國際漁業資訊,頁43。胡念祖(1996a):我國參與區域及次區域漁業組織之策略研究。第四屆漁業政策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北,頁1-31~1-35。
胡念祖(1996b):我國參與區域及次區域漁業組織之策略研究。第四屆漁業政策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北,頁1-31~1-35。
胡念祖(1996c):自東亞地區管理200海浬經濟海域立法趨勢看兩岸應有之互動。第三屆漁業政策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北,頁2-3~2-49。
葉顯椏(1996):東海陸棚底棲資源利用之回顧與展望。兩岸漁業交流座談會專輯,中國水產,台北,頁99。
尹章華(1997a):海洋法概要。文笙書局,台北,頁1-1-3,1-1-4。
尹章華(1997b):海洋法法令彙編。文笙書局,台北,頁1-32,1-35。
葉建宏、吳金鎮、歐慶賢、歐錫祺(1998):東黃海漁業資源管理共同研究。行政院農會漁委託,台北,頁25~92。
劉燈城譯(1998):長江大洪引發日本海沿岸海水淡化。國際漁業資訊,頁74。
歐慶賢譯(1998):日韓簽署新漁業協定。國際漁業資訊,頁74。
李冠廷譯(1998):韓「中」漁業協定對韓國三疣梭子蟹漁業造成打擊。國際漁業資訊,頁77。
黃異(1999) :漁業法規。渤海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頁11~87
黃異(2000):海洋秩序與國際法。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頁477~545。
劉子藩(2000):東海伏季休魚效果分析。浙江省海洋學院學報,19:145~146。
歐慶賢等(2000):大陸伏季休漁制度及其對我國之影響研究評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台北,頁9~25。
程家驊等(2000):東海區海洋漁業資源及其作業結構特點的分析。中國水產,3:44~45。
中國水產(2000):中日就新漁業協定生效問題達成協議。中國水產,3:3-5。
劉統錦(2000)。中日漁業協定六月一日生效。中國水產,4:4-5。
劉統錦(2000):中日就2000年漁期在兩國水域作業的對方漁船的漁獲配額及作業條件達成協議,中國水產。6:7-9。
歐慶賢等(2001a):漁業政策與法規。大陸漁業資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台北,頁65~82。
歐慶賢譯(2001b):「中」韓漁業協定迫使韓國退出東海。國際漁業資訊,頁101。
歐慶賢譯(2001c):日本實施新「中」日漁業協定關聯對策事業。國際漁業資訊,頁101。
劉燈城譯(2001):日本實施「暫定措施水域沿岸漁業等」之新申報制度。國際漁業資訊,頁107。
蔣國平譯(2001):日本自民黨成立東海、黃海問題,議員懇談會。國際漁業資訊,頁110。
王冬夢(2002):淺談閩東漁場暨閩東北外海漁場鯖魚的開發利用。現代漁業信息,17:12。
邱宏達(2002) :現代國際法。三民書局,台北,頁11~287
周成瑜(2003):維護漁民在東海作業安全之國家義務。新漁業雜誌,135:10-12。
新漁業雜誌(2003):東海漁場導火線。新漁業雜誌,134:4-7。
片岡千賀之(2003):東海・黄海をめぐる漁業秩序と資源管理。http://www.ha2.seikyou.ne.jp/ home/jsan/shigen.html 。
鄭衛東(2003):舟山漁民轉產轉業難度分析。http://www.zhoushan-info.net.cn/ techtopic/zsyy/zsym.htm
俞存根(2003):我國近海漁業資源衰退深層問題及可持續發展對策。http://www.interoutstandingthesis.com/ nklw1/ nk00049.htm。
胡安慶(2003):富麗漁村與發展休閒農業文化。
http://www.fa.gov.tw/tfb5/188/fe188e2c.htm。
海洋台灣(2003):中國打壓台灣漁業,政府應謀對策。 http://www.oceantaiwan.com/foot/mag/007/007008.htm。
中國農業信息網(2003):沿海捕撈漁民轉產轉業開局良好。
http://www.agri.gov.cn/gndt/t20030424_79004.htm。
黃良敏(2003):公海漁業國際管理及發展趨勢。
http://www.xminfo.net.cn/xmkj/993/kj99319.html。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2003):國際漁業組織。
http://www.nftec.com/fuwu/showCT.asp?ID=259&SubLanmu=xingzhengJG。
涂勳(2003):兩岸農業交流現況與展望。http:// www.npf.org.tw/monthly/00205/theme-0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