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壹、 中文著作
一、專書部份
于佳琪譯,森省二著(1999)。《探索成人世界的童話故事》。中和市:駿達。
于佳琪譯,森省二著(1999)。《探索成人世界的童話故事:童話看人生(2)》。中和市:駿達。
王溢嘉(1981)。《精神分析與文學》。台北市:野鵝出版社。
王溢嘉(1983)。《夢的世界》。台北市:野鵝出版社。
王溢嘉(1994)。《夜間風景-夢》。台北市:野鵝出版社。
王溢嘉(1995)。《古典今看-從孔明到潘金蓮》。中和市:野鵝出版社。
代紅譯,格林兄弟原著(1999)。《格林童話狂想曲》。台北市:21世紀文化出版社。
朱侃如譯,Joseph Campbell著(1998)。《千面英雄》。台北市:立緒文化。
宋碧雲譯,Edith Hamilton著(1998)。《希臘羅馬神話故事》。台北市:志文出版社。
李緒鑒(1995)。《禁忌與惰性》。台北市:幼獅。
李 揚(1996)。《中國民間故事型態研究》。汕頭大學出版社。
李寶琳(2000)。《台北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閱讀文化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淑珺譯,Sheldon Cashdan著(2001)。《巫婆一定得死-童話如何形塑我們的性格》。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旭譯,格林兄弟原著(2001)。《揭開格林童話原始全貌》。中和市:大步文化。
里約譯,格林兄弟原著(2000)。《格林童話奇幻精選集》。台北市:希代出版社。
呂俊、高申春、侯向群譯,Sigmund Freud著(2000)。《夢的解析》。台北市:米娜貝爾出版公司。
林碧楨譯(1986)。《兒童的好奇心》。台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幼教輔導叢書之二十一。
林文寶(1990)。《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台東:國立台東師院。
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合著(1996)。《兒童文學》。台北市:五南。
林守為(1982)。《童話研究》。台北,自刊本。
林 良(1989)。〈童話的特質〉。見《兒童文學論述選集》。台北市:幼獅。
林守為(2001)。《兒童文學》。台北市:五南。
林耀盛(2001)。〈必死的女巫、不朽的女巫〉。見李淑珺譯。《巫婆一定得死-童話如何形塑我們的性格》。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邵迎生等譯,Sigmund Freud著(2000)。《圖騰與禁忌》。中和市:知書房。
《兒童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89)。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兒童文學論述選集》(1989)。台北市:幼獅。
吳曉東(2000)。《象徵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吳春田(2001)。《低年級學童在故事教學中的讀者回應》。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洪汛濤(1989)。《童話學》。台北市:富春文化。
洪汛濤(1989)。《童話藝術思考》。台北市:千華。
相澤博(1992)。《童話的世界》。台北市:萬象文庫。
胡慶生(2001)。《聖經故事》。台北縣中和市:華文網。
徐更高譯,C.Clement著(1988)。《馬克思主義與心理分析》。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徐珞、余曉麗、劉冬瑜譯,格林兄弟著(2001)。《格林童話故事全集》。台北市: 遠流。
涂歆平譯,小澤俊夫、田中安男作(2002)。《格林童話幻想紀行》。台北市:台灣麥克股份有限公司。
祝士媛(1989)。《兒童文學》。台北:新學識。
逄塵瑩、何建忠譯,Marthe Robert著(1995)。《原始故事與小說起源》。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陳永寬譯,Terence Hawkcs作(1989)。《結構主義與符號學》。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陳正治(1988)。《童話理論與作品賞析》。台北市師範學院國教輔導叢書之十四。
陳正治(1990)。《童話寫作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蒲青(1994)。《中國本土童話鑑賞》。台北:駱駝出版社。
陳佩琦(2000)。《1989-1999年台灣地區兒童圖畫書中兩性角色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湘君、葛琦霞(1999)。《開放教育總動員:25本童書教學活動設計》。台北市:天衛。
張湘君、葛琦霞(2000)。《生命教育一起來:童書創意教學》。台北縣新店市:三之三文化。
《眼中有孩子心中有未來-90上海兒童文學研討會論文集》(1991)。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國立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編輯(1998)。《台灣地區(1945年以來)現代童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市:東師院兒童文學所。
陸 揚(1998)。《精神分析文論》。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
常若松(2000)。《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郭靜晃、吳幸玲(2001)。《親子話題》。楊智文化出版。
畢班.克利斯克編著(2001)。《西洋巫婆的魔法術》。正海出版社。
馮川、蘇克編譯,Carl Gustav Jung著(1990)。《心理學與文學》。台北市: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馮建國(2001)。《曹文軒《根鳥》之原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傅林統(1979)。《兒童文學的認識與鑑賞》。台北:作文。
彭雙俊(2001)。〈深層探究格林童話的潛在意義〉。見里約譯《格林童話奇幻精選集》。台北:希代出版社。
舒雨、唐德億譯,格林兄弟著(2001)。《格林童話全集》。台北市:小知堂。
葉頌壽譯,Erich Fromm著(1999)。《夢的精神分析》。台北市:志文出版社。
萬建中(2001)。《解讀禁忌:中國神話、傳說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鳳芯譯,Perry Nodelman著(2000)。《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台北市:天衛文化。
廖卓成(2002)。《童話析論》。台北市:大安出版社。
齊霞飛譯,Charles Perrault著(1997)。《貝洛民間故事集》。台北市:志文出版社。
齊霞飛譯,格林兄弟著(1999)。《格林成人童話》。台北市:志文出版社。
趙天儀等著(2000)。《兒童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永和市:常春文化。
鄭石岩(1985)。《心理分析與教育》。台北市:遠流。
鄭秋水譯,Albert Mordell著(1990)。《心理分析與文學》。台北市:遠流。
鄭任瑛(1996)。《以普羅普的觀點探討格林童話中童話象徵與拯救情節主題的意義》。中國文化大學西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鄭海等譯,Stith Thompson著(2001)。《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上海:文藝出版社。
蔣韜譯,Robert H.Hopcke作(1997)。《導讀榮格》。新店市:立緒文化。
蔡尚志(1996)。《童話創作的原理與技巧》。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鴻鈞譯,Carl Gustav Jung原著(1990)。《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台北:結構群文化。
薛絢譯,Anthony Stevens著(2000)。《夢:私我的神話》。台北市:立緒文化。
羅婷以(2001)。《西洋圖畫書中的女巫形象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嚴雲壽、劉鋒杰(1995)。《文學象徵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嚴韻譯,Anne Llewellyn Barstow著(1999)。《獵殺女巫》。台北市:女書文化。
二、期刊著作部分
王 林(2001)。〈論童話文學的奇幻美〉。兒童文學學刊,6(下),頁108-123。
古佳艷(1995)。〈法律與格林兄弟的《兒童與家庭故事集》〉。中外文學,24(3),頁37-58。古佳艷(1999)。〈論一九九三年貝侯《故事集》英譯本〉。中外文學,27(11),頁25-35。何文靜(1999)。〈中古晚期西方對巫術的迫害〉。菁莪季刊,11(2),頁40-53。李慕如(1986)。〈兒童文學與語文教學〉。國教天地,67,頁3-8。李貞德(1999)。〈《獵殺女巫》讀後〉。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2,頁19-22。
林 良(1985)。〈兒童文學的「文學價值」和「教育功能」〉。師友月刊,215,頁1-3。
林文寶(1997)。〈我國近代童話的演變與反挫〉。東師語文學刊,10,頁101-137。林清江(1997)。 〈從社會化歷程論各級教育的重點〉。師大教育研究集刊,19,頁109-129。
林愛華(1999)。〈童話世界裡看中、德文化〉。東吳外語學報,14,頁263-283。林愛華(2002)。〈童話的情色-性、懷孕、亂倫〉。世界文學,4,頁54-75。
林愛華(2002)。〈格林童話之現代解讀〉。東吳外語學報,17,頁1-22。周英雄(1987)。〈童話故事小紅斗篷的讀法〉。當代雜誌,9,頁。
逄塵瑩(1983)。〈從心理分析論小說創作〉。中外文學,22(2),頁102-125。施常花(1988)。〈兒童讀物在教育性讀書治療的應用與實施〉。國教月刊,34(7),頁9-15。涂永清譯,Jeam-Michel Sallmann著(1993)。 〈女巫之研究〉。西洋史集刊,5,頁101-116。
陳正治(1989)。〈童話的敘述觀點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0,頁229-242。
陳正治(1990)。〈童話的主題研究〉。國教月刊,36(7),頁38-45。陳正治(1996)。〈童話〉。見林文寶等著《兒童文學》。台北市:五南。
陳正治(1998)。〈談童話人物的創造〉。中國語文,6,頁58-64。陳健宏譯,Sigmund Freud作(1992)。〈作家與幻想〉。中外文學,21(6),頁56-63。
陳儒修(1999)。〈女兒的凝視:電影中的父女情結〉。藝術學報,64,頁121-127。張子樟(1992)。〈西洋童話中老三角色的研究〉。幼兒教育學報,1,頁105-120。張兆瑋(1993)。〈童話故事中後母之角色調查研究〉。傳習,11,頁223-232。
張湘君(1983)。〈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對兒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6,頁285-307。張湘君(1993)。〈兒童讀物中老人角色之研究〉。台北師院學報,6,頁163-183。
張湘君(1996)。〈台北市立圖書館「林老師說故事」活動調查研究〉。台北師院學報,9,頁129-170。
張湘君(1996)。〈童書需要女性革命-女性角色的現代化應從童書開始〉。國民教育,36(3),頁32-34。張湘君(1998)。〈童書的女角色需要現代化〉。兩性平等教育季刊,3,頁119-122。
許建崑(1998)。〈古典童話的閱讀策略〉。師友,377,頁61-65。
鹿憶鹿(2002)。〈不能翻身的後母角色-從二十四孝到灰姑娘故事中的後母〉。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頁243-258。
曾曬淑(2000)。〈巫術、圖像、裸體:宗教改革前Baldung Grien的女巫繪畫〉。視覺藝術,4,頁1-32。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頁5-42。劉淑瑩(1989)。〈讀書治療法在國小的運用〉。國教世紀,頁49-52。
劉鳳芯譯,Peter Hollindale作(1999)。〈意識型態與兒童書〉。中外文學,27(11)。頁4-24。
廖卓成(1997)。〈論格林童話的不當內容〉。兒童文學與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師範學院,頁55-68。
廖卓成(1998)。〈貝洛生平及其童話〉。台北師院學報,11,頁199-222。
廖卓成(2002)。〈論童話的情節設計〉。台北師院語文集刊,7,頁187+189-218。
賴麗琇(1989)。〈格林童話與我們的兒童文學〉。東方雜誌復刊,20(7),頁43-49。羅 漁(1997)。〈西洋中古史:女巫的遭遇〉。歷史月刊,117,頁16-25。
貳、 英文著作部分
Bettelheim, Bruno. The Uses of enchantment: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fairy tales. New York:Vintage Boks,1989.
Hunt, Peter.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literature. London:Routledge,1998.
Kamenetsky, Christa. The Brothers Grimm and their critics. Athems:Ohio University Press,1992.
Lang, Andrew(Ed). Perrault’s popular tale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88.
Mueller, Gerhardo. W. The Crimin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Grimms’ Fairy Tales. Fairy Tales and Society:Illusion, Allusion, and Paradigm. ED. Ruth B. Bottigheimer. Philadelphia:U of Pennsylvania P,1989.
Propp, V.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c1968,1979 printing.
Tatar, Maria. The hard facts of the Grimms’ fairy tales. Princen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1987.
Zipes, Jack. Fairy tales and the art of subversion. New York:Routledge,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