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2 16: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徐必堂
論文名稱:《格林童話》中有關「禁令」故事之分析
指導教授:張湘君張湘君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國民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2
中文關鍵詞:格林兄弟格林童話禁令心理分析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9
  • 點閱點閱:223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8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5
摘 要
「禁令」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有著一層密不可分的關係,「禁令」與「人性」間亦有著矛盾與複雜的一面,有待我們進一步去破譯與解讀。本論文以《格林童話》中與「禁令」有關的故事作為研究的對象,透過對文本的研究分析,以心理分析的觀點切入,試著剖析「禁令」故事的內涵與潛在意義,並從故事中關於「人性的探討與試驗」、「故事中象徵的意涵與經營」以及「故事人物角色的功能分析」等面向,做出分析與討論,以作為日後研究或教學上之參考與建議。
經由研究分析所得之結果,主要有下列幾點:
壹、關於禁令故事中的人性探討方面
一、好奇心的誘惑與考驗
在「禁令」的故事中,似乎並不鼓勵兒童「過度的好奇」與「屈從於好奇心的行為」。故事尤其對好奇的天性多所壓抑與限制,其目的似乎在提醒兒童讀者必須控制與抵抗自身好奇心的誘惑,任由好奇心驅使的結果,往往會導致自身不可知的危險與折磨。
二、貪吃的後果
故事經常顯示:貪吃往往會誤事,甚至潛藏著讓人失去性命的危險因子。另一方面,它也暗示著選擇食物可吃或不可吃以及該吃或不該吃的重要性,因為毫無節制或不經辨別就放縱嘴饞的慾望,往往會對自己不利。
三、人性貪婪的一面
在許多與「禁令」有關的童話故事中,經常就是以描寫不擇手段獲取財物的貪婪本性為主題,警告人們過度的貪婪,可能導致不幸的後果。另外,對貪婪的描繪,並不只是對財富的貪得無饜而已,其它還包括了對自己身分所產生的不滿以及對社會地位的汲汲追求。
貳、關於禁令故事中象徵的意涵方面
一、性的象徵
含有性暗示的童話故事通常並不是將焦點集中在性的本身,而是探討「過早的性行為」、「對性的過度好奇」或「過早發生的性」的問題。童話故事在處理這些有關的訊息時,經常使用「象徵」式隱諱的手法來傳達,讓性暗示的部分在孩子較為成熟時以及身心準備充分時,再行體會。
二、死亡的象徵
在童話故事中,經常會出現某一人物被禁止說話的情節,根據佛洛依德對夢境的象徵分析結果來看,「不能說話」或「啞」乃是死亡的象徵。出現在童話故事裡的死亡是一種「假相」,但緊隨著死亡之後,往往就是甦醒與再生。「再生」或「復活」代表著他們藉由靜態的等待過程,從而獲得智慧與成長,同時也象徵著人類的精神永遠不向死亡低頭的意義。
三、《格林童話》中的暴力與殘酷
現代人對《格林童話》過於殘酷的批評,其實是忽略了人性中兇殘的本質以及人類過去的發展歷史。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忽略了口述童話的特質與故事插畫所帶來的影響。童話故事離不開人性,自然無法避開這方面的描寫,其所呈現的每個可怕畫面,無非是要我們從中學習如何避開這些缺陷,克服這些人性中的弱點,進而超越這些缺陷與弱點,發揮人性光明與善良的一面。
參、關於禁令故事中的角色分析方面
一、巫婆角色的分析
在「禁令」的故事分析中發現,巫婆或後母所扮演的功能,全部都是負面與邪惡的。故事在處理巫婆或後母的角色時,往往一味地醜化或強調後母惡的一面,而完全忽略了她們好的一面,可能抹煞了現實生活中善良和好心的後母。
二、老人角色的分析
童話故事中的老人,他們的角色刻劃經常被忽略或是遭到淡化的處理,而成為填補背景的人物。顯然這些老人角色只是「功能性」的,完成其功能便退出舞台。這種對老人角色的簡化與不重視,也可能間接導致兒童讀者對現實老人的忽略與輕視態度,影響是深遠的。
三、老么角色的分析
老么所扮演的功能主要是拯救,這和一般所認為的兄弟間的鬥爭或姊妹間的相互嫉妒情節,似乎不大相同,雖然偶有些負面的描述,但畢竟只是少數。在這些故事中,焦點仍是過於集中在老么角色的身上,而忽略了其它兄弟姊妹的描寫,他們通通成為陪襯與突顯老么的角色,有時還得扮演負面的角色。這對現實家庭中的哥哥姐姐們來說,似乎有欠公平,對他們的自我概念與認知恐有不良的影響。
本研究最後將歸納整理上述之研究結果與發現,並作成結論,期對父母家長、教育工作者、童書出版及創作者、政府教育機構以及後續研究者等,提供相關具體之參考與建議。
Abstract
Forbiddance has been closely related to our life. Additionally, forbiddance has a contradicting and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with human nature, awaiting our exploration and explanation. From a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this thesis investigated the implicit meanings of those Green’s fairy tales that are related to forbiddance in terms of three aspects — human nature, symbolic meanings, and role analysis. It is expected that information on this thesis will contribute to future research and teaching.
I. Human nature
1. Curiosity
Those forbiddance-related fairy tales do not seem to encourage “over curiosity” and “behaviors out of curiosity” of children. The stories tend to suppress and confine the curiosity nature, with the purpose of reminding child readers that they should control and resist the temptation of curiosity; driven by curiosity would result in unexpected danger and disaster.
2. Gluttony
Those stories show that indulging in eating often leads to negligence, and even the danger of losing one’s lif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ories imply the importance of choosing food as edible or not, and as should- or should-not-be-eaten, because indulging in eating without thinking or restraining often ends up doing harm to oneself.
3. Greed
Many forbiddance-related fairy tales are about the greedy nature of using various unfair and ruthless means to gain wealth, warning people that greed will lead to distressing result. In addition, the greed depicted in the fairy tales involves not only greed for wealth, but also the dissatisfaction at one’s status and avid pursuit of social position.
II. Symbolic meanings
1. Sex
Stories with sexual hint usually do not focus on the sex itself, but instead on the discussion of issues of early sexual behavior and over curiosity to sex. When the fairy tales deal with this type of information, they use symbolic, implicit way to convey information, allowing the sexual hint to be understood when children grow up with a ready mind and body.
2. Death
It happens a lot in fairy tales that one is not allowed to speak. According to Freud’s analysis of dream, cannot-speak or dumb represents death. Death in fairy tales is a psudo-phenomenon and is followed by awakening and reliving. Reliving and resurrection represent that they acquire wisdom and growth through the static waiting process, as well as that human beings will never surrender to death.
3. Violence and cruelty
The criticism of cruelty on Green’s fairy tales in fact overlooked the barbarous part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previous human history. Another important reason is that we neg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ken fairy tales and influence of storybook illustrations. As fairy tales cannot go without human nature, the description of barbarous human nature is inevitable. The terrible scenarios in the stories mean to teach us to avoid the defects, overcome the weakness, and further exert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III. Role analysis
1. Witch
Analysis of “forbiddance” stories found that the role of witches or stepmothers is negative and evil. The stories tend to uglify or emphasize the negative side of stepmothers and neglect their good side, which may be unfair for nice and merciful stepmothers in real life.
2. Elder people
The role of elder people in the fairy tales is usually ignored or depreciated as background figures, suggesting that the elder people’s roles are function-oriented and thus they disappeared after they had achieved their functions. Such simplification and disregard of elder people may have profound influence on child readers by causing them to look down upon the elderly.
3. Youngest child
Even though there are occasionally some negative descriptions, the role played by the youngest child is usually to save, which seems to b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impression of fighting between brothers or envying between sisters. Those stories tend to focus on the youngest child and place little emphasis on other brothers and sisters, who become the background, and sometimes negative, figures to contrast the youngest child. This may have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self-concept and self-recognition of sisters and brothers in real life.
This thesis finally summarized the aforementioned results and findings to draw conclusions. 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thesis will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help parents, educators, writers and publishers of storybooks,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古代童話的定義與特色………..………………………………….. 6
壹、「童話」的定義…..……………………………………………………. 6
貳、古代童話的意涵……………..………………………………………. 10
參、古代童話的特色………………………………………………………. 12
第二節 「禁令」故事的意義與探討….…………………………………… 19
壹、「禁令」故事的定義………………………………………………….. 19
貳、「禁令」在故事中的功能與形式…………………………………….. 21
第三節 象徵的意義與象徵語言的本質……………………………………. 24
壹、象徵的定義……………………………………………………………. 24
貳、夢境、文學與象徵……………………………………………………. 25
第四節 童話對兒童的價值與教育上的應用………………………………. 31
壹、童話與教育的關係……………………………………………………. 31
貳、童話對兒童的價值………………………..…………………………. 32
參、童話在教育上的應用………………………………………………….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歷程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0
壹、文獻分析法……………………………………………………………. 40
貳、文本分析法……………………………………………………………. 40
第二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42
壹、研究流程………………………………………………………………. 42
貳、資料的整理..………………………………………………………….. 43
第四章 「禁令」故事分析與探討
第一節 禁令故事的分類與分析……………………………………………. 44
壹、「禁令-違反」型…………………………………………………….. 45
貳、「禁令-執行」型…………………………………………………….. 50
參、「禁令」故事在教育上的啟示……………………………………….. 54
第二節 禁令故事中的人性探討……………………………………………. 59
壹、「禁令」與「人性」………………………………………………….. 59
貳、好奇心的誘惑與考驗…………………………………………………. 61
參、貪吃的後果……………………………………………………………. 63
肆、人性貪婪的一面………………………………………………………. 64
伍、小結……………………………………………………………………. 66
第三節 禁令故事中象徵的意涵……………………………………………. 67
壹、生之本能-性的象徵…………………………………………………. 67
貳、不能說話-死亡的象徵………………………………………………. 79
參、嗜血與吃人-《格林童話》中的暴力與殘酷………………………. 85
第四節 禁令故事中的角色分析……………………………………………. 91
壹、巫婆角色的分析………………………………………………………. 91
貳、老人角色的分析……………………………………..………….…. 103
參、老么角色的分析…………………………………….………………. 10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13
壹、關於故事分類與分析方面……………………………….……….… 113
貳、關於人性探討方面……………………………….……………….… 114
參、關於故事象徵意函方面………………………….……………….… 115
肆、關於角色分析方面………………………….…………………….… 117
第二節 建議……………………………………………………………….. 121
壹、給家長的建議……………………………………………………….. 121
貳、給教育工作者的建議……………………………………………….. 123
參、給童書創作者與出版業界的建議………………………………….. 125
肆、給政府與教育機構的建議………………………………………….. 127
伍、給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128
陸、結語………………………………………………………………….. 128
參考書目
壹、中文著作部分………………………………………………………….. 129
貳、英文著作部分.…………………………………………………………. 135
附錄一:普羅普民間故事敘事功能一覽表…………………………………… 136
圖表目次
表4之1 禁令故事統計一覽表………………………………………………. 44
表4之2 禁令故事分類表……………………………………………………. 45
表4之3 巫婆與後母角色分析表……………………………………………. 99
表4之4 老人角色分析表……………………………………………………. 104
表4之5 老么角色分析表……………………………………………………. 109
參考書目
壹、 中文著作
一、專書部份
于佳琪譯,森省二著(1999)。《探索成人世界的童話故事》。中和市:駿達。
于佳琪譯,森省二著(1999)。《探索成人世界的童話故事:童話看人生(2)》。中和市:駿達。
王溢嘉(1981)。《精神分析與文學》。台北市:野鵝出版社。
王溢嘉(1983)。《夢的世界》。台北市:野鵝出版社。
王溢嘉(1994)。《夜間風景-夢》。台北市:野鵝出版社。
王溢嘉(1995)。《古典今看-從孔明到潘金蓮》。中和市:野鵝出版社。
代紅譯,格林兄弟原著(1999)。《格林童話狂想曲》。台北市:21世紀文化出版社。
朱侃如譯,Joseph Campbell著(1998)。《千面英雄》。台北市:立緒文化。
宋碧雲譯,Edith Hamilton著(1998)。《希臘羅馬神話故事》。台北市:志文出版社。
李緒鑒(1995)。《禁忌與惰性》。台北市:幼獅。
李 揚(1996)。《中國民間故事型態研究》。汕頭大學出版社。
李寶琳(2000)。《台北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閱讀文化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淑珺譯,Sheldon Cashdan著(2001)。《巫婆一定得死-童話如何形塑我們的性格》。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旭譯,格林兄弟原著(2001)。《揭開格林童話原始全貌》。中和市:大步文化。
里約譯,格林兄弟原著(2000)。《格林童話奇幻精選集》。台北市:希代出版社。
呂俊、高申春、侯向群譯,Sigmund Freud著(2000)。《夢的解析》。台北市:米娜貝爾出版公司。
林碧楨譯(1986)。《兒童的好奇心》。台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幼教輔導叢書之二十一。
林文寶(1990)。《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台東:國立台東師院。
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合著(1996)。《兒童文學》。台北市:五南。
林守為(1982)。《童話研究》。台北,自刊本。
林 良(1989)。〈童話的特質〉。見《兒童文學論述選集》。台北市:幼獅。
林守為(2001)。《兒童文學》。台北市:五南。
林耀盛(2001)。〈必死的女巫、不朽的女巫〉。見李淑珺譯。《巫婆一定得死-童話如何形塑我們的性格》。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邵迎生等譯,Sigmund Freud著(2000)。《圖騰與禁忌》。中和市:知書房。
《兒童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89)。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兒童文學論述選集》(1989)。台北市:幼獅。
吳曉東(2000)。《象徵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吳春田(2001)。《低年級學童在故事教學中的讀者回應》。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汛濤(1989)。《童話學》。台北市:富春文化。
洪汛濤(1989)。《童話藝術思考》。台北市:千華。
相澤博(1992)。《童話的世界》。台北市:萬象文庫。
胡慶生(2001)。《聖經故事》。台北縣中和市:華文網。
徐更高譯,C.Clement著(1988)。《馬克思主義與心理分析》。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徐珞、余曉麗、劉冬瑜譯,格林兄弟著(2001)。《格林童話故事全集》。台北市: 遠流。
涂歆平譯,小澤俊夫、田中安男作(2002)。《格林童話幻想紀行》。台北市:台灣麥克股份有限公司。
祝士媛(1989)。《兒童文學》。台北:新學識。
逄塵瑩、何建忠譯,Marthe Robert著(1995)。《原始故事與小說起源》。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陳永寬譯,Terence Hawkcs作(1989)。《結構主義與符號學》。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陳正治(1988)。《童話理論與作品賞析》。台北市師範學院國教輔導叢書之十四。
陳正治(1990)。《童話寫作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蒲青(1994)。《中國本土童話鑑賞》。台北:駱駝出版社。
陳佩琦(2000)。《1989-1999年台灣地區兒童圖畫書中兩性角色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湘君、葛琦霞(1999)。《開放教育總動員:25本童書教學活動設計》。台北市:天衛。
張湘君、葛琦霞(2000)。《生命教育一起來:童書創意教學》。台北縣新店市:三之三文化。
《眼中有孩子心中有未來-90上海兒童文學研討會論文集》(1991)。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國立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編輯(1998)。《台灣地區(1945年以來)現代童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市:東師院兒童文學所。
陸 揚(1998)。《精神分析文論》。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
常若松(2000)。《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郭靜晃、吳幸玲(2001)。《親子話題》。楊智文化出版。
畢班.克利斯克編著(2001)。《西洋巫婆的魔法術》。正海出版社。
馮川、蘇克編譯,Carl Gustav Jung著(1990)。《心理學與文學》。台北市: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馮建國(2001)。《曹文軒《根鳥》之原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林統(1979)。《兒童文學的認識與鑑賞》。台北:作文。
彭雙俊(2001)。〈深層探究格林童話的潛在意義〉。見里約譯《格林童話奇幻精選集》。台北:希代出版社。
舒雨、唐德億譯,格林兄弟著(2001)。《格林童話全集》。台北市:小知堂。
葉頌壽譯,Erich Fromm著(1999)。《夢的精神分析》。台北市:志文出版社。
萬建中(2001)。《解讀禁忌:中國神話、傳說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鳳芯譯,Perry Nodelman著(2000)。《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台北市:天衛文化。
廖卓成(2002)。《童話析論》。台北市:大安出版社。
齊霞飛譯,Charles Perrault著(1997)。《貝洛民間故事集》。台北市:志文出版社。
齊霞飛譯,格林兄弟著(1999)。《格林成人童話》。台北市:志文出版社。
趙天儀等著(2000)。《兒童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永和市:常春文化。
鄭石岩(1985)。《心理分析與教育》。台北市:遠流。
鄭秋水譯,Albert Mordell著(1990)。《心理分析與文學》。台北市:遠流。
鄭任瑛(1996)。《以普羅普的觀點探討格林童話中童話象徵與拯救情節主題的意義》。中國文化大學西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海等譯,Stith Thompson著(2001)。《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上海:文藝出版社。
蔣韜譯,Robert H.Hopcke作(1997)。《導讀榮格》。新店市:立緒文化。
蔡尚志(1996)。《童話創作的原理與技巧》。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鴻鈞譯,Carl Gustav Jung原著(1990)。《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台北:結構群文化。
薛絢譯,Anthony Stevens著(2000)。《夢:私我的神話》。台北市:立緒文化。
羅婷以(2001)。《西洋圖畫書中的女巫形象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雲壽、劉鋒杰(1995)。《文學象徵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嚴韻譯,Anne Llewellyn Barstow著(1999)。《獵殺女巫》。台北市:女書文化。
二、期刊著作部分
王 林(2001)。〈論童話文學的奇幻美〉。兒童文學學刊,6(下),頁108-123。
古佳艷(1995)。〈法律與格林兄弟的《兒童與家庭故事集》〉。中外文學,24(3),頁37-58。
古佳艷(1999)。〈論一九九三年貝侯《故事集》英譯本〉。中外文學,27(11),頁25-35。
何文靜(1999)。〈中古晚期西方對巫術的迫害〉。菁莪季刊,11(2),頁40-53。
李慕如(1986)。〈兒童文學與語文教學〉。國教天地,67,頁3-8。
李貞德(1999)。〈《獵殺女巫》讀後〉。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2,頁19-22。
林 良(1985)。〈兒童文學的「文學價值」和「教育功能」〉。師友月刊,215,頁1-3。
林文寶(1997)。〈我國近代童話的演變與反挫〉。東師語文學刊,10,頁101-137。
林清江(1997)。 〈從社會化歷程論各級教育的重點〉。師大教育研究集刊,19,頁109-129。
林愛華(1999)。〈童話世界裡看中、德文化〉。東吳外語學報,14,頁263-283。
林愛華(2002)。〈童話的情色-性、懷孕、亂倫〉。世界文學,4,頁54-75。
林愛華(2002)。〈格林童話之現代解讀〉。東吳外語學報,17,頁1-22。
周英雄(1987)。〈童話故事小紅斗篷的讀法〉。當代雜誌,9,頁。
逄塵瑩(1983)。〈從心理分析論小說創作〉。中外文學,22(2),頁102-125。
施常花(1988)。〈兒童讀物在教育性讀書治療的應用與實施〉。國教月刊,34(7),頁9-15。
涂永清譯,Jeam-Michel Sallmann著(1993)。 〈女巫之研究〉。西洋史集刊,5,頁101-116。
陳正治(1989)。〈童話的敘述觀點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0,頁229-242。
陳正治(1990)。〈童話的主題研究〉。國教月刊,36(7),頁38-45。
陳正治(1996)。〈童話〉。見林文寶等著《兒童文學》。台北市:五南。
陳正治(1998)。〈談童話人物的創造〉。中國語文,6,頁58-64。
陳健宏譯,Sigmund Freud作(1992)。〈作家與幻想〉。中外文學,21(6),頁56-63。
陳儒修(1999)。〈女兒的凝視:電影中的父女情結〉。藝術學報,64,頁121-127。
張子樟(1992)。〈西洋童話中老三角色的研究〉。幼兒教育學報,1,頁105-120。
張兆瑋(1993)。〈童話故事中後母之角色調查研究〉。傳習,11,頁223-232。
張湘君(1983)。〈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對兒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6,頁285-307。
張湘君(1993)。〈兒童讀物中老人角色之研究〉。台北師院學報,6,頁163-183。
張湘君(1996)。〈台北市立圖書館「林老師說故事」活動調查研究〉。台北師院學報,9,頁129-170。
張湘君(1996)。〈童書需要女性革命-女性角色的現代化應從童書開始〉。國民教育,36(3),頁32-34。
張湘君(1998)。〈童書的女角色需要現代化〉。兩性平等教育季刊,3,頁119-122。
許建崑(1998)。〈古典童話的閱讀策略〉。師友,377,頁61-65。
鹿憶鹿(2002)。〈不能翻身的後母角色-從二十四孝到灰姑娘故事中的後母〉。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頁243-258。
曾曬淑(2000)。〈巫術、圖像、裸體:宗教改革前Baldung Grien的女巫繪畫〉。視覺藝術,4,頁1-32。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頁5-42。
劉淑瑩(1989)。〈讀書治療法在國小的運用〉。國教世紀,頁49-52。
劉鳳芯譯,Peter Hollindale作(1999)。〈意識型態與兒童書〉。中外文學,27(11)。頁4-24。
廖卓成(1997)。〈論格林童話的不當內容〉。兒童文學與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師範學院,頁55-68。
廖卓成(1998)。〈貝洛生平及其童話〉。台北師院學報,11,頁199-222。
廖卓成(2002)。〈論童話的情節設計〉。台北師院語文集刊,7,頁187+189-218。
賴麗琇(1989)。〈格林童話與我們的兒童文學〉。東方雜誌復刊,20(7),頁43-49。
羅 漁(1997)。〈西洋中古史:女巫的遭遇〉。歷史月刊,117,頁16-25。
貳、 英文著作部分
Bettelheim, Bruno. The Uses of enchantment: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fairy tales. New York:Vintage Boks,1989.
Hunt, Peter.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literature. London:Routledge,1998.
Kamenetsky, Christa. The Brothers Grimm and their critics. Athems:Ohio University Press,1992.
Lang, Andrew(Ed). Perrault’s popular tale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88.
Mueller, Gerhardo. W. The Crimin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Grimms’ Fairy Tales. Fairy Tales and Society:Illusion, Allusion, and Paradigm. ED. Ruth B. Bottigheimer. Philadelphia:U of Pennsylvania P,1989.
Propp, V.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c1968,1979 printing.
Tatar, Maria. The hard facts of the Grimms’ fairy tales. Princen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1987.
Zipes, Jack. Fairy tales and the art of subversion. New York:Routledge,
199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沈六(1998), <社會學習論的道德發展觀與教育> ,《公民訓育學報》7: 27-66。
2. 吳明隆(1998), <國小學童家庭結構、學業成就及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 ,《訓育研究》37(4): 35-54。
3. 江美玲(1996), <少年犯罪行為問題之探討及對策> ,《訓育研究》35(3): 53-62。
4. 江南發(1995), <青少年自我中心主義與偏差行為> ,《教育資料與研究》7: 2-9。
5. 王淑女(1999), <大眾傳播媒體對青少年暴力行為的影響> ,《犯罪學期刊》4: 53-81。
6. 王淑女(1996), <電動玩具與青少年偏差行為> ,《犯罪學期刊》2: 99-124。
7. 王淑女(1995b), <校園暴力行為之社會學分析> ,《學生輔導通訊》37: 50-59。
8. 王淑女(1995a), <青少年的休閒活動與偏差行為> ,《社區發展季刊》72: 105-125。
9. 王淑女(1994b), <家庭暴力對青少年暴力及犯罪行為的影響> ,《社區發展季刊》68: 191-209。
10. 李瞻(1989), <大眾傳播與青少年犯罪> ,《理論與政策》3(4): 128-134。
11. 李景美、黃惠玲、苗迺芳(2000), <青少年物質使用之社會學習及社會連結因素研究-以在學生為例> ,《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0: 17-34。
12. 呂民璿、莊耀嘉(1992), <單親家庭與青少年違規犯罪行為> ,《東海學報》33: 247-284。
13. 吳博修(1994), <單親家庭、家庭社會動力與青少年犯罪> ,《社區發展季刊》68: 73-77。
14. 吳武典(1997), <國中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 ,《教育心理學報》29: 25-49。
15. 周愫嫻(1995), <正式與非正式社會控制對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嚇阻效果> ,《犯罪學期刊》1: 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