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丁金松(民90)。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決定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如哲(民87)。教育行政學。五南。
王月美(民90)。國小校長課程領導之個案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前龍(民84)。國小道德科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淑芬(民90)。打造新世紀課程的新圖像: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特色與教學策略。國民教育,41(5),頁33-40。朱宏志(民80)。公共政策。台北:三民書局。
李子建、黃顯華(民85)。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台北:五南出版社。
李宏輝(民88)。一位國小自然科實習教師的教學信念之個案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杜美智(民86)。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呂若瑜(民83)。我國社會科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宗立(民89)。學校行政決策。高雄:麗文。
吳清山(民80)。學校行政。心理出版社。
吳清山、林天佑(2001)。知識經濟。http://www.bsps.ttct.edu.tw /002/%B1%D0%A8|%B7s%A6W%B5%FC/%AA%BE%C3%D1%B8g%C0%D9.htm。
邱祖賢(民85)。哈伯瑪斯的批判理論在我國教育政策制定的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林水波、張世賢(民79)。公共政策。台北:五南書局。
林幸台、張文啟、張正夫、羅敏文(民87)。高中數理資優學生與一般學生興趣類型之比較研究。載於特殊教育中心特殊教育研究集刊,16,頁367-378。
林幸姿(民86)。國小階段教師參與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碧雲(民90)。轉化課程的試煉─兩性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周淑卿(民88)。論九年一貫課程的「統整」問題。載於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
周蓮清(民90)。新舊之間─談國小「社會科」課程的轉型。國教輔導,40(4),頁15-20。周德禎(民88)。教育人類學導論:文化觀點。台北市:五南。
洪玉真(民90)。一位幼稚園教師的教師信念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范信賢(民84)。文化霸權的運作機制:國小教師學校生活世界的探討。清華大學社會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范信賢(民89)。教師身份認同與課程改革:後殖民論述的探討。國教學報,12,275-286。胡幼慧(民8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出版社。
施良方(民86)。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高雄:麗文。
馬信行(民87)。教育科學研究法。台北:五南。
徐超聖(民86)。校長的課程與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自主。發表於國立台北師院「開放社會中的學校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北師院。
高新建(民80)。國小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莊明貞、梁成一(民89)。現任視障教育專業知能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月刊,18,105-125。
教育部(民8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教育部。
教育部(民9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教育部。
教育部(民90)。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教育部。
陳添球(民78)。國民小學教師教學自主性之研究:一所國民小學日常生活世界的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程健教、林美淑(民89)。九年一貫社會科新課程綱要探討。國教輔導,39(4),頁2-10。張文嘉(民91)。高中音樂教師專業知能需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曾錦達(民91)。知識擷取。教育資料研究。45。頁43-46。張淑芳(民82)。我國國小課程標準修訂之決策過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嘉育(民8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張潤書(民84)。行政學。台北:五南。
彭明輝(民88)。社會領域的課程規畫與內容。載於九年一貫課程研究會論文集(上)--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與學習領域(三)社會。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
黃光雄(民77)。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民85)。課程統整的理念與作法。課程與教學。58-98。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蔡清田(民88)。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書局。
黃志成、游家政(民87)。國民小學教科書選用的問題。課程與教學季刊,1(1),57-76。黃永和(民87)。課程實施的三種觀點及其對課程改革的啟示。教師之友,39(1),14-21。黃政傑(民76)。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民80)。課程設計。台北:東華書局。
黃政傑(民87)。建立優良的教科書審定制度。課程與教學季刊,1(1),1-16。黃政傑(民88)。課程改革。台北:漢文書局。
黃炳煌(民88)。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社會科課程改革,發表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教系於民國八十八年五月七日舉辦之一九九九年亞太地區課程改革國際學術研討會。黃雅瑛(民90)。國小教師課程決定及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雯琳(民9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決定的個案研究:以一所「學校社區化」之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瑞琴(民8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營杉、郭崑謨、吳智、陳明璋、盧峰海、蔡明宏(民79)。企業政策。國立空中大學。
葉堂宇(民86)。政策支援系統。台北:商鼎文化。
楊百世(民90)。社會學習領域新舊課程之比較。公教資訊,5(2),頁19-25。楊德東(民91)。教師專業對話之建立才是提昇學生能力的保証。載於聯合報民意論壇。http://www.eje.edu.tw/ejedata/kying/2002927165/910928.htm.
楊蕙菁(民90)。國小性別平等教育統整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以身體意象主題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劉軍寧(1992)。權力現象。臺灣商務印書館。
榮泰生(民81)。策略管理學。華泰書局。
蔡清田(民89)。課程決策之評析:以台灣地區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為例。發表於中國北京課程教材研究所「內地、台灣和香港義務教育課程之比較研究學術研討會」。北京:課程教材研究所。
歐用生(民85)。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民89)。學校本位課程改革─爭議與回應。國民教育,40(3),頁2-9。潘慧貞(民90)。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角色與任務之研究─以盛世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甄曉蘭(2001)。從課程組織的觀點檢討統整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課程與教學季刊,4(1),1-20,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出版。薛瑞君(民88)。教師本位課程發展。國教之友。5(2)。21-27。顏銘志(民85)。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二、英文部分
Blow,D.L.(1999).A study of the roles parents play in the share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de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60(5).(University microfilms No.AAT9929136)
Danny,L.J.(1989).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王昭正、朱瑞淵譯),台北:弘智出版社(民88)
Griffin,G.,&Hukill,H.(Ed.).(1982).Alternate perspectives for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in teacher education.(R&D Report No.9019)Texas Univ.,Austin,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23578)
Hopely,D.L.(1991).Faculty and adminstrative perceptions concerning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at rural Arizona community colleges.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52(4).(University microfilms No.AAT9125885)
Klein,M.F.(1991).The politics of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issues in centralizing the curriculu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ichael,Q.P(1990).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出版社(民84).
Nelson,T.G.(1982).Educatior’s beliefs and understandings abou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 resource for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54(04).(University Microfilms No.AAT9322702)
Richard,E.P(1992).詮釋學(Hermeneutics)(嚴平譯).台北:桂冠出版社(民81)
Synder,L.,Bolin,F.&Zumwalt,K.(1992).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In P.W.Jackson(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pp.402-435).New York:MacMillan.
Tunney,K.(1996).Growing Stronger: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ponsibility.diversity in the classroom series,number three.Saskatchewan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434888)
Tyler,R.W.(Ed.).(1980).Parent involvement in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critique and comment.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191596)
Walter,Gail,A.(1983).Special education programs in district 27:teacher activity,student activity,student time on task,and program structure.(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3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