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82.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11 02:5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梁莉娜
論文名稱:非營利組織財務基金委外經營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utsourcing of Fund Management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指導教授:黃營杉黃營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Dr.Huang, Ying-S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7
中文關鍵詞:投資組合委外經營行為投資組合理論
外文關鍵詞:PortfolioOutsourcing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27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金融機構存款利率跌落歷史相對低點,讓多數仰賴孳息充當經費的非營利組織面臨營運困難之窘境,皆認為利率頻跌幅度已衝擊到組織發展與業務的推動,甚至可能出現「負儲蓄」的情形,當愈來愈多的非營利組織營運陷入困境,則原可彌補營利部門凡以利潤為考量及政府部門以照顧多數公眾為目標所產生的偏差與不足的功能將大幅喪失,進而對長遠健全的社會發展投下重大變數;因此若能將非營利組織的投資業務,委託給專業的投資理財機構,藉以增加非營利組織投資獲利機會,應有助於維持非營利組織的營運收入來源,此為本文主要研究方向。本研究運用行為投資組合理論(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中認為人非理性且投資需求不同,應考慮不同投資人的風險偏好、特定目標來建立持股,進行適當的投資;透過非營利組織投資管理的原則與目標,擬訂六種投資標的進行實證研究,以平均報酬率、標準差、變動率與高低差為觀察值,投資比率及投資組合為調整變數,評估投資組合之效率及委外經營之可行性,所獲結論說明如下:投資組合一般性分析結果,非營利組織財務基金無論是自行經營或委外經營,設若目前國內存款利率持續下跌趨勢,非營利組織之財務管理應適度改變資金配置,保守者可以投入較多資金在債券型資產,積極者則可增加權益型資產並減少定存比例。委外經營之可行性分析結果,以股票指數報酬率及股票型共同基金報酬率作為權益型資產之比對分析,衡量相對積極之非營利事業管理者委外經營的可行性,雖然風險值稍高但長期績效仍具優勢下,委外經營可行性成立,惟在委託前應慎選基金操作風格適宜者,藉以規避風險。評估相對保守的管理者委外經營之可行性,由於債券型資產平均報酬率,風險值標準差、穩定性指標高低差等數值呈現差距有限,不遜於專家所投資的債券型共同基金,因此委外經營可行性在此模型中不成立。惟委外經營係由具有財務管理的專業與風險控管能力的專家操作,此外近一年(2001)資料顯示,債券型基金報酬率已高於十年期公債利率報酬率,因此命題雖不成立,但委外經營之議題確可提供非營利組織主管參考。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步驟 3
第貳章 非營利組織之樣態分析 5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之定義 5
第二節 非營利組織之概況分析 7
第三節 財務管理運用與相關稅法之規定 14
第四節 投資管理之原則與目標 21
第參章 文獻探討 25
第一節 相關投資工具之分析 25
第二節 資產配置理論與文獻之探討 41
第三節 委外經營相關文獻之探討 50
第肆章 實證研究與設計 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8
第二節 研究變數的定義 60
第三節 資料來源與樣本設計 63
第四節 衡量方法 69
第五節 研究限制 70
第伍章 實證研究結果與分析 71
第一節 投資組合之一般性分析 71
第二節 委外經營之可行性分析 79
第陸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7
附錄一:非營利組織主管機關業務範圍一覽表 89
附錄二:非營利組織財產總額管理使用方式相關法令表 90
參考文獻 94
圖 表 目 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 4
圖3-1 投資組合管理流程圖 51
圖4-1 研究架構 58
圖4-2 操作流程圖 59
圖5-1 模型一:年平均報酬率與標準差比較圖 73
圖5-2 模型二:年平均報酬率與標準差比較圖 75
圖5-3 模型三:年平均報酬率與標準差比較圖 77
圖5-4 模型四:股票型共同基金平均報酬率資料 80
圖5-6 模型五:債券型資產報酬率比對分析 84
表 格 目 錄
表2-1 非營利組織資金資源利用率 17
表2-2 非營利組織與營利組織事業性質差異 22
表2-3 非營利組織與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目標之異同 23
表3-1 非營利組織可投資工具之比較表 40
表4-1 逾三十年台灣地區之景氣循環表 63
表4-2 樣本期間股票市場多空頭表 63
表4-3 利率型投資工具之相關係數矩陣 65
表4-4 代表性投資項目 66
表4-5 共同基金樣本資料一覽表 66
表4-6 共同基金年度淨值一覽表 67
表4-7 共同基金年度報酬率一覽表 68
表5-1 模型一:投資工具年度報酬率一覽表 73
表5-2 投資工具之相關係數一覽表 74
表5-3 模型二:投資組合報酬率一覽表 75
表5-4 模型三:投資組合報酬率一覽表 77
表5-5 模型四:積極成長(科技)股票型共同基金報酬率一覽表 81
表5-6 模型四:成長(收入)股票型共同基金報酬率一覽表 81
表5-7 模型五:債券型共同基金報酬率一覽表 84
一、 中文部份
1. 王文中,EXCEL於資料分析與統計學上的應用,博碩文化,1999.10。
2. 王金英,非營利機構的財務管理,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1999,頁85-92。
3. 江明修,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1994,頁27-29。
4. 余佩珊譯,杜拉克著,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
5. 吳啟銘,退休基金資產配置模式探討暨決策形成過程,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專題研討會,1997,頁77。
6. 吳嘉慶,退休基金之資產配置,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8。
7. 吳壽山,我國各種社會型基金管理與運用之分析與檢討,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我國各種長期社會性基金管理及運用)研究報告,1999。
8. 李松杰,退休基金管理運用與委託經營之配置策略,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0。
9. 李禮孟,美國基金會相關法規的幾點說明,亞洲協會,1997。
10. 杜榮瑞、薛明玲,非營利機構的財務管理,財稅研究,25卷,1993,頁35。
11. 官有垣,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財團法人的法令規範,中國行政評論,第10卷第一期,2000,頁75-110。
12. 官有垣,非營利組織的董事會角色與功能之研究:以全國性社會福利相關的基金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學報,1998,頁1-49。
13. 邱顯比、陳松男,退休基金管理及運用之研究,中央銀行外匯局與財政部證期會委託研究,2001。
14. 高郁惠,給個別投資人的理財建議-以國內代客操作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1。
15. 涂榮君,退撫基金證券投資組合之風險值估計,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9。
16. 張在山譯,Kotler著,非營利組織的策略性行銷,台北:授學出版公司,1991,頁472-473。
17. 張桂莉,資產配置之最適策略,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0。
18. 梁偉康,社會服務機構-行政管理與實踐,台北:集賢社,1990。
19. 許崇源,我國非營利組織責任及財務公開問題研究--非營利組織應加強資訊公開並研訂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主計月刊,2001.10,頁43-47。
20. 郭敏業譯,ROBERT A.HAUGEN著,新財務-打破效率市場迷思,台北市:智勝文化出版,2001。
21. 陳安琳、李文智,非營利組織基金管理績效之研究,非營利組織之經營管理與社會角色論文集,台北:亞洲基金會,1999,頁263-305。
22. 陳金貴,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瑞興圖書公司,1994,頁34-37。
23. 陳美伶,統一財團法人主管機關可行性之研究,台北,法務部出版,1991。
24. 陳素真,我國退休基金委外經營風險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01。
25. 陳惠娜,非營利組織基金投資之穩定性研究-以共同基金為例,私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1。
26. 陳惠馨,財團法人監督問題之探討,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5,頁209-212。
27. 陳登源,退撫基金投資哲學與運用概況,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監理委員會,1998。
28. 陳順宇、鄭碧娥,STATISTICA手冊(Ι):基本統計,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1999。
29. 喜馬拉雅文教基金會,台灣300家主要基金會,台北:喜馬拉雅文教基金會,2000。
30. 閔志清,台灣基金資產配置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8。
31. 黃介良,退休基金的投資策略及其資產配置,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季刊,第五期,1997,頁14-21。
32. 黃世鑫、宋秀玲,我國非營利組織功能之界定與課稅問題之研究,臺北:財政部賦稅改革委員會,1989。
33. 黃秀媛譯,Gary and Thomas Gilovich著,半斤非八兩-跳出理財的心理限阱,天下文化,2000.9。
34. 黃明煜,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與運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997。
35. 黃德舜,融資策略差異性:非營利組織資源依賴的動態性-以基金會為例, 第一屆非營利組織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南華大學管理學院暨中正大學管理學院主辦,2000,頁8-1~8-17。
36. 楊朝成,長期性社會公益基金投資股票及房地產可行性之探討,保險專刊,第35輯,1994,頁106-117。
37. 劉承愚、賴文智、陳仲嶙,財團法人監督法制之研究,台北: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出版,2001。
38. 劉繼仁,投資人全權委託之投資策略,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1。
39. 樊國綱,全權委託之機制與檢討,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研究報告,2001。
40. 鄭讚源,統一捐募運動管理之研究,台北:內政部委託研究,2000。
41. 謝劍平,財務管理/新觀念與本土化,台北市:智勝文化出版,1997。
42. 龔怡霖,行為財務學-文獻回顧與未來發展,國立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1。
43. 中央銀行http://www.cbc.gov.tw/
44. 中華民國投信暨投顧公會,http://www.sitca.org.tw
45. 台灣證券交易所,http://www.tse.com.tw/home.htm
46. 台灣證券暨期貨基金會,http://www.sfi.org.tw/
47. 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http://www.sfc.gov.tw/
48. 財團法人喜瑪拉雅基金會http://www.himalaya.org.tw/hf1.htm
二、 英文部份
1. Bielecki,T.R., S.R. Pliska, and M. Sherris, “Risk sensitive asset alloc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21, 1998.
2. Bierman, Harold Jr, “Portfolio allocation and the investment horizon,”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Vol: 23 Iss: 4, Summer 1997, pp.51-55.
3. Bierman, Harold Jr, ” A utility approach to the portfolio allocation decision and the investment horizon,”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Vol: 25 Iss: 1Fall 1998, pp.81-87.,
4. Brianton Geoffrey ,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Derivatives “,1997, pp.431- 469.
5. Brinson, Gary P., Brian D. Singer and Gilbert L. Beebower,” Determinants of Portfolio Performance II: An Update.”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Vol: 47 Iss: 3, May-June, 1991.pp.40-48.
6. Brocato, Joe, and Steed, Steve. "Optimal Asset allocation over the business cycle." Financial Review, August 1998, pp. 129-148.
7. Chabotar, K. J. , "Financial Ratio Analysis Comes to Nonprofits, "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Vol.60,1989,pp.188-208
8. Franklin Fant, L, O Neal, and Edward S, “Do you need more than one manager for a given equity style? ”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Vol: 25 Iss: 4, Summer 1999, pp.68-75.
9. Fry Jr., Robert P. ,” Nonprofit Investment Polici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1998.
10. Grinblatt, M. and S. Titman, and R Wermers, "Momentum Investment Strategies, Portfolio Performance, and Herding : A study of Mutual Fund Behavio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5,1995,pp.1088-1105d
11. Hansmann, Henry B., “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 26, Apr.1980,pp.835-901
12. Hodgkinson, Virginia A., Richard W. Lyman,and Associateso,”The Futur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challenges,changes,and policy considerat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 — Bass, 1989.
13. Jegadeesh, Narasimhan, “Advances in behavioral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e, Vol: 50 Iss: 1, Mar 1995, pp.396-400.
14. Kahneman, Daniel and Mark W Riepe, “Aspects of investor psychology,”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Vol: 24 Iss: 4, Summer 1998, pp.52-65.
15. Kingma, B. r. "Portfolio Theory and Nonprofit Financial Stability,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Vol.22,1993, pp.105-119
16. Koskrosidis Yiannis A. & Duarte,Antonio M.”A Scenario-Based Approach to Active Asset Allocation” 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Winter 1997, pp.74-85
17. Markowitz, Harry M, Felix Schirripa, and Nan D Tecotzky “A more efficient frontier,”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Iss: Special Theme: Derivatives &Risk Management Supplement, May 1999, pp.99-108.
18. Moore, G. "Business Cycles, Inflation, and Forecasting, 2nd ed." Ballinger Publishing Co., Cambridge, MA, 1983.
19. Olsen, Robert A, ” Behavioral financ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ock-price volatility,”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Vol: 54 Iss: 2, Mar/Apr 1998, pp.10-18.
20. Shefrin, H. and Meir Statman. “Behavioral capital asset pricing theory, ” Journal of financ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29 Iss.3 September ,1994, pp.323-349.
21. Shefrin, H. and Meir Statman. “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 unpublished paper, Santa Clara University,2000.
22. Shim,Jae K.& Joel G. Siegel, ”Financial Management for Nonprofits”, N.Y.: McGraw — Hill Companies. 1997, pp.4
23. Shim Jae K., & Joel G. Siegel “Financial Management for Nonprofits”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cGraw-Hill Companies,1997.
24. Statman, Meir,” Behavior finance: Past battles and future engagements,”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Vol: 55 Iss: 6, Nov/Dec 1999, pp.18-27.
25. Treynor, J. L. ”How to Rate Management of Investment Funds? ” Harverd Business Review, Vol. 43,1965, pp. 63-75
26. Wolf, T.,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nc.199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