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5 08: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春娥
論文名稱:我國上市電子業公司員工分紅入股費用化之研究
指導教授:楊清溪楊清溪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會計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會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6
中文關鍵詞:員工分紅員工認股權員工入股計劃
外文關鍵詞:stock bonusnon-payment stock dividendstock option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35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我國電子業公司皆採取無償配股的高紅利方式,且以「面值」入帳,因此公司配發的新股,是否未產生任何的成本支出,而僅是股東權益科目的移轉,造成膨脹公司的資本額,稀釋股價除權價值及往後每股獲利,而傷害股東之權益呢?另近日由於美國接二連三的企業弊案,使得員工選擇權制度成為外界大加撻伐的對象,同時也造成我國的員工分紅入股制度連帶的成為討論焦點。基於上述的問題,本研究欲探討不同的人口統計變項與我國員工分紅入股制度的會計處理、股東權益影響、公司經營績效的認知程度為何?不同的人口統計變項與我國員工分紅問題的看法,作更進一步之探討。
  彙整相關文獻,並針對有關美國員工分紅規範的美國會計委員會第25號意見書及美國財務會計準則第123號公報作分析,並探討員工分紅入股制度的功能及為何主張員工分紅費用化的理念。進而就我國員工分紅入股制度與美國員工入股計畫作比較,並分析我國員工分紅入股與美國的員工認股權證之差異處。
  以480位投資人、上市公司員工、會計師及學校專業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根據實際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卡方檢定、單因子變數分析及費雪法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經過395份有效樣本之實證後,本研究發現性別在各項度的認知程度並無顯著差異;身份類別、教育程度與員工分紅入股會計處理的認知程度有顯著差異;年齡、身份類別、教育程度與員工分紅入股對股東權益影響的認知程度有顯著差異;身份類別、教育程度與員工分紅入股對公司經營績效影響的認知程度有顯著差異。在不同的人口統計變項與員工分紅問題的各項看法上亦有顯著的一些差異性存在。
  Most companies in electronic industry in Taiwan adopt the policy of non-payment stock dividend, and also record it by taking the term of “face value”. The researcher wonders if the distribution of new stocks does not bring any actual expenditure of cost but only produces the transfer of stockholder’s equity accounts. The result of accounting treatment probably generates the following impacts:
(1)The capital stock will be overstated
(2)The value of ex-right stock and EPS will be diluted
(3)The stockholder’s equity will be damage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above problems, the author gathered,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related literatures including the regulations of employee’s bonus in APB Opinion No. 25 and SFAS No. 123. Meanwhile, the research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issues:
(1)The functions of the employee’s stock ownership plan.
(2)The concepts of employee’s stock bonus as an expense.
(3)The comparison between employee’s stock bonus system in Taiwan and employee’s stock ownership plan in the US.
(4)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mployee’s stock bonus in Taiwan and employee’s stock option in the US.
Questionnaires are used to collect data from various professional fields including CPA, investors, faculty in universities and employees in the companies registered in Taiwan Stock Exchange.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are 395. Statistics analyses employed ar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Chi-Square test and ANOVA.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In terms of perceptions on various item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2)In terms of perceptions regarding employee’s stock bonus as an expens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status and educational degrees.
(3)In terms of perceptions on the influence of employee’s stock bonus on stockholder’s equity,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ages, status and educational degrees.
(4)In terms of perceptions concerning the influence of employee’s stock bonus on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compani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status and educational degrees.
(5)Viewpoints in related to employee’s stock bonu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demography variable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二節 研究的問題與目的
第三節 研究限制
第四節 研究架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我國員工分紅入股入股制度及規劃原則
第二節 員工分紅入股制度的功能
第三節 員工分紅費用化之理念
第四節 美國財務會計相關公報
第五節 我國與美國員工入股計畫會計處理
第六節 我國員工分紅入股制度與美國員工入股計畫之比較
第七節 我國員工分紅入股與美國的認股權證的差異處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果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一:問卷內容
表目錄
表2-1 我國員工分紅入股制度及法源依據彙總表
表2-2 ESOP與我國員工分紅入股制度的比較
表2-3 我國員工分紅入股與美國的認股權證的差異分析表
表3-1 民國88年到90年間上市電子業在TEJ資料庫中公司碼為23XX的
公司在員工紅利狀況一覽表
表3-2 上市電子業公司代碼為23XX在88-90年間員工分紅發放狀況
表3-3 問卷回收狀況一覽表
表4-1 員工分紅入股制度的認知程度量表
表4-2 不同人口統計變項與員工分紅入股的認知之敘述統計
表4-3 男女別與會計處理的認知程度
表4-4 不同年齡與會計處理的認知程度
表4-5 不同身份類別與會計處理的認知程度
表4-6 不同教育程度與會計處理的認知程度
表4-7 男女別與股東權益影響的認知程度
表4-8 不同年齡與股東權益影響的認知程度
表4-9 不同身份類別與股東權益影響的認知程度
表4-10 不同教育程度與股東權益影響的認知程度
表4-11 男女別與公司經營績效影響的認知程度
表4-12 不同年齡與公司經營績效影響的認知程度
表4-13 不同身份類別與公司經營績效影響的認知程度
表4-14 不同教育程度與公司經營績效影響的認知程度
表4-15 男女別與員工分紅問題的看法
表4-16 不同年齡與員工分紅問題的看法
表4-17 不同身份類別與員工分紅問題的看法
表4-18 不同教育程度與員工分紅問題的看法
表4-19 受測者對於員工配股贊成應限制一定期間之統計表
表5-1 男女別與員工分紅問題的看法
表5-2 不同年齡與員工分紅問題的看法
表5-3 不同身份類別與員工分紅問題的看法
表5-4 不同教育程度與員工分紅問題的看法
圖目錄
圖1-1 研究架構圖
圖3-1 員工分紅發放狀況統計圖
圖3-2 研究架構
王保進(2000),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
公司。
王健安(1998),高科技產業員工分紅入股制度的影響與設計,產業金融季刊,100期,91-92頁。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文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吳明穎(1999),我國高科技產業經營績效之研究-以上市電子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惠玲、陳正倉(2000),應用統計學,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胡孝忠(2002),半導體業分紅入股制度與員工行為關係的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范姜如(2001),台灣電子資訊公司分紅入股措施對員工生產力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心怡(2001),員工分紅配股與認股選擇權之會計及租稅問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馬嘉應、薛明玲、黃志雄(2000),員工分紅入股之會計處理與財稅影響(上),會計研究月刊,178期,134-139頁。
馬嘉應、薛明玲(2000),員工分紅入股之會計處理與財稅影響(下),會計研究月刊,179期,67-71頁。
張仲岳(1999),員工紅利及董監酬勞對股價影響之研究,1999當代會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國立台北大學會計系。
張淑雯(2000),員工分紅入股資訊之市場反應-以台灣上市電子公司為例,東吳大學會計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建忠(2001),員工分紅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旭清(1998),員工分紅入股制度的功能,勞工行政,第121期,47-52頁。
董廣平(1998),解開半導體業傾銷危機,會計研究月刊,151期,22-39頁。
鄭丁旺(2002),中級會計學下冊(第七版),台北,鄭丁旺。
鄭淑芬(1999),員工紅利最適配股率之研究-以台灣上市電子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鐘惠珍(2002),員工分紅制度探討,會計研究月刊, 202期,54頁。
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APB),1972,Opinion No.25:Accounting for Stock Issued to Employees。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1995,SFAS No.123:Accounting for Stock-Based Compensation。
Kieso, D.E., and J. J. Weygandt. 1998.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9th ed. New York: Wiley.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