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及相關書目 一、中文部分 人事行政局 1997《三十而立:人事行政局三十周年專輯》台北:人事行政局。 日本外國公務員制度研究會 2000《歐美國家公務員制度概要-美、英、德、法之現狀》,人事行政局編譯,台北:人事行政局。 日本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2000《各國行政改革之動向》,人事行政局編譯,台北:人事行政局。 王怡宜 1999〈政府再造與新省制建構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崇斌 2000〈運用「策略性控制」鬆綁公務機關人事管理之研究〉,收入《研究發展得獎作品選輯》(第20輯),台北:人事行政局,頁65 ~ 90。 丘昌泰 1997〈重建全民導向的文官体制:政府再造運動的啟示〉,收入《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11輯),台北:銓敘部,頁 1 ~ 23。 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史美強 1998〈從政府再造觀點評析「中央政府機關組織基準法」(草案)〉,收入《跨世紀政府再造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興大學法商學院。 江大樹 1997a〈人事行政機構組織與職權之調整〉,收入蕭全政等《重建文官体制》,台北:業強出版社,頁25 ~ 66。 1997b〈合理區隔公職人員法制〉,收入蕭全政等《重建文官体制》,台北:業強出版社,頁283 ~ 345。 1997c〈我國文官政策價值觀的演進方向〉,《考銓季刊》,12期,頁44 ~ 52。 1997d《國家發展與文官政策》,台北:憬藝有限公司。 江丙坤 1998〈談政府再造-法制再造推動計畫〉,《研考雙月刊》,22卷3期,頁28 ~ 34。 1999〈日本的行政再造〉,收入詹中原等《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頁553─586。 2000〈法制再造之成果與檢討〉,《研考雙月刊》,24卷2期,頁11 ~ 18。 江明修 1997《公共行政學之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江明修、許文傑、梅高文 2001〈各國行政改革之比較及其對我國之啟示-面對千禧年政黨輪替後的新思惟〉,收入《新世紀的行政理論與實務:張潤書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台北:三民書局,頁39 ~ 83。 江明修、蔡金火、梅高文 1999〈第三波政府再造之道〉,《人事管理》,35卷12期,頁4─20。 江岷欽、劉坤億 1999《企業型政府-理念、實務、省思》,台北:智勝文化公司。 江漢光 2001〈精神心理衛生的警訊〉,聯合報(2001.5.11, 341)。 西尾隆(Takashi Nishio) 2002〈強化專業績效之人事制度:日本的經驗〉收入《二十一世紀文官體制發展國際會議論文集》,台北:考試院。 朱楠賢 1998〈組織結構與編制自由化之設計〉,《研考雙月刊》,22卷3期,頁53 ~ 65。 朱鎮明 2001〈新公共管理之政治哲學研究-台灣經驗檢視〉,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行政院 2001〈全國行政革新會議結論〉(台九O研綜字第0011077號函)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1999《日本中央省廳等改革基本法暨日本行政改革會議最終報告(中譯 本)》,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2000《政府再造運動》,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考試院 1997《文官制度與跨世紀國家發展系列研討會專輯》,台北:考試院。 1998《文官制度與國家發展研討會會議實錄》,台北:考試院。 1999a《八十八年全國人事行政會議會議實錄》,台北:考試院。 1999b《公務人力資源發展會議會議實錄》,台北:考試院。 2002a《考試院統計提要》,台北:考試院。 2002b《建國九十年之考銓制度》,台北:考試院。 2002c《考試院業務簡報》,台北:考試院。 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 1983《中華民國銓敘制度》,台北:正中書局。 李中興 1993〈柯林頓的政府改革計畫〉,《美國月刊》,8卷12期,頁81-97。 李光雄 2001〈論政府變遷下常任文官肆應之道〉,《考銓季刊》,27期,頁31 ~ 37。 李英明 2001〈政府改造 多點治理 少點統治〉,聯合報(2001.11.5,15版)。 李華民 1991〈行政院設置人事行政專責機關之回顧與展望〉,《人事行政》,97期,頁41-48。 1993《人事行政論》,台北:中華書局。 1996《現行考銓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逸洋 2002〈落實政府再造,建構卓越公務人力團隊〉,《人事月刊》,34卷2 期,頁3 ~ 5。 李濬寧 1957〈中國公務員任用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鴻榮 2001〈政府再造須兼顧理性與可行性〉,聯合報(2001.10.29,15版)。 呂振興 1996〈台灣地區行政革新經驗之深層解析〉,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呂盈良 1998〈五C政府再造理論在台灣民營化政策上的應用〉,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鴻德 1998〈創造顧客滿意 提昇國家競爭力-顧客導向的政府再造〉,《研考雙月刊》,22卷4期,頁31 ~ 36。 吳定 1997〈職務列等及相關人事法制通盤檢討規劃之研究〉,台北:銓敘部。 1999《公共政策》,台北:華視出版公司。 吳瓊恩、李允傑、陳銘薰 2001《公共管理》,台北:智勝文化公司。 吳瓊恩、張世杰 1999《英國公務人員訓練制度及法規》,台北: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林水波 1999a《政府再造》,台北:智勝文化公司。 1999b《公共政策論衡》,台北:智勝文化公司。 林秀蓮、陳麗華 2000〈職稱簡併與職務列等相關問題之檢討〉,《公務人員月刊》,49期,頁 4 ~ 11。 林紀東 1987《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台北:三民書局。 林博文 2001〈建構政府再造的優質行政文化-新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人事月刊》,33卷5期,頁14 ~ 23。 林德芳 1999〈英國行政改革理論與現象檢證〉,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施能傑 1994〈公務人力資源的激勵與發展:政策、問題與對策〉,收入蕭全政等《重建文官体制》,台北:業強出版社,頁123 ~ 192。 1999《美國政府人事管理》,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2000〈機要人員不是常任文官〉,中國時報(2000.12.4, 15版) 2002〈政府改造對台灣人民的意義〉,2002.11.27 台灣大學國家展研究所專題演講講義。 施嘉明 2002〈在考試院未達成的心願〉,《考選周刊》,872期,頁3。 范美慧 1997〈政府再造之研究-以美、英、日經驗及我國實施方式分析〉,台灣大學商學系,碩士論文。 范祥偉 1997〈當前英國文官制度發展之研究〉,《人事行政》,122期,頁50-66。 政治大學 1998《「政府再造與國家發展」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政府再造推動委員會 1998〈政府再造推動計畫〉,台北:政府再造推動委員會。 孫本初 2000〈美國政府績效評估制度之研析-以政府績效與成果法案(GPRA)為例〉,《研考雙月刊》,24卷2期,頁27 ~ 36。 2001《公共管理》,台北:智勝文化公司。 孫本初、江岷欽 1999《公共管理論文精選Ι》,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孫本初、劉坤億、范祥偉 2000〈英、紐、澳、美政府再造經驗對我國的啟示〉,《考銓季刊》,24期,頁2 ~ 32。 高孔廉 2001〈政府再造 簡併組織 簡化流程〉,聯合報(2001.10.26,15版)。 高安邦 1997《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徐有守 1996a《考銓新論》,台北:商務印書館。 1996b〈考試院之地位與委員遴選〉,《考銓季刊》,5期,頁64─70。 1997《考銓制度》,台北:商務印書館。 1999《考試權的危機-考銓制度的腐蝕與改進》,台北:商務印書館。 翁興利 2000〈政黨輪替後對政府再造之期許〉,《考銓季刊》,23期,頁 48 ~ 53。 陳水扁 2000〈政府再造白皮書〉,台北:作者自印。 2001〈二十一世紀公務人員生涯發展國際會議開幕講詞〉,《考選周刊》,844期,頁1。 2002〈二十一世紀文官體制發展會議開幕講詞〉,《考選周刊》,891期,頁1。 陳力維 1999〈當代我國政府再造之研究〉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利 1999〈我國現行文官考試制度之研究-政府再造之觀點〉,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庚金 1969〈我國現行公務人員任用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貴 1996〈中華民國、美國、英國三國文官制度改革之比較研究〉,收入彭錦鵬編《文官體制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頁1 ~ 42。 2002a〈公務人員再造的省思〉,《公務人員月刊》,68期,頁2 ~ 3。 2002b〈我國公務人員激勵問題的探討〉,《人事月刊》,35卷5期,29─36。 陳春生 1989〈孫中山的文官制度理論〉,收入《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4輯),台北:銓敘部,頁41 ~ 72。 1996《台灣憲政與民主發展》,台北:月旦出版公司。 1998《中華民國憲法原理》,台北:明文書局。 2002〈行政院組織調整之評估〉,自由時報(2002.3.31,13版)。 陳明照等 2001〈企業精神如何在政府部門實踐〉,收入《九十年度中高層主管培訓班出國專題研究報告》,台北:人事行政局,頁1 ~ 141。 陳英明等 1999〈各國政府因應新局之組織型態〉,收入《八十八年度中高階主管培訓班出國專題研究報告》,台北:人事行政局,頁1 ~ 87。 陳德昇 2002〈中共「國務院」機構改革:進程與挑戰(1998-2001)-政府再造觀點〉,《研考雙月刊》,3卷1期,頁105 ~ 152。 許文龍 2001〈政府改造的五大原則〉,自由時報(2001.10.26,15版)。 許世雨 2000〈新公共行政與新政府運動之辯証與比較〉,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 許南雄 2002《各國人事制度》,台北:商鼎出版社。 許濱松 1993《各國人事制度》,台北:華視出版公司。 2000〈從職務列等調整論我國公務職位職務列等應有之興革〉,《立法院院聞》,28卷5期,頁31─39。 郭峰志 2002《走出憂鬱王國》,台北:健行文化出版公司。 莫永榮 1998〈建構企業型政府之研究〉,收入《研究發展得獎作品選輯》(第27輯),台北:人事行政局,頁831 ~ 899。 1999〈企業型政府之組織與人力再造策略研究〉,收入《研究發展得獎作品選輯》(第28輯),台北:人事行政局,頁333 ~ 400。 張世賢、陳恆鈞 1998《比較政府》,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典齊 1998《情緒、思緒與生活脫序》,台北:健行文化出版公司。 黃台生 2001〈英國新的政府機制-執行機關〉,《考銓季刊》,25期,頁55 ~ 68。 2002〈英國布萊爾的現代化政府〉,《考銓季刊》,22期,頁61─81。 黃俊英 1998〈以企業精神推動政府再造〉,《研考雙月刊》,22卷3期,頁46 ~52。 姬長城 1999〈人事法制鬆綁化之研究〉,收入《研究發展得獎作品選輯》(第28輯),台北:人事政政局,頁1 ~ 40。 程本清 2000〈我國公務人員人事管理改革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曾介宏 2000〈行政機關臨時人力資源管理體制再造之釐探〉,收入《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14輯,台北:銓敘部,頁207─246。 曾明發 2001〈政府機關機要人員進用制度改革之探討〉,《考銓季刊》,27期,頁67~81。 彭錦鵬 1996〈文官體制彈性管理理念-美國經驗及其啟示〉,收入彭錦鵬主編《文官體制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頁43 ~ 77。 2000〈英國政署之組織設計與運作成效〉,《歐美研究》,30卷3期,頁89 ~ 134。 2002〈政府再造應宏觀果斷〉,自由時報(2002.5.4,15版)。 詹中原 1998a〈政府再造:革新「行政革新」之理論建構〉,收入《文官制度與國家發展研討會會議實錄》,台北:考試院,頁519 ~ 552。 1998b〈國家競爭力與企業精神政府〉,《研考雙月刊》,22卷4期,頁6 ~ 18。 1999《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楊朝祥 1998〈推動政府再造 迎接新世紀〉,《研考雙月刊》,22卷3期,頁10~14。 趙其文 1996《人事行政學-兼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華泰書局。 趙俊人 2002〈政府改造及組織變革之探討〉,《立法院院聞》,30卷7期,頁87─102。 劉光華 2001〈從政府再造觀點檢視我國文官體制〉,《考銓季刊》,27期,頁17 ~ 30。 劉坤億 2001〈英國政府治理模式變革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 劉昊洲 2001〈建立政務人員法制之研究〉,《考銓季刊》,28期,頁67─87。 葉俊榮 2002〈政府改造 從理念出發〉,中國時報(2002.3.27,15版)。 葉維銓 1998〈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政府服務-論政府再造〉,《研考雙月刊》,22卷3期,頁35 ~ 45。 銓敘部 1994《銓敘行政報告書》,台北:銓敘部。 1999《銓敘統計年報》,台北:銓敘部。 2000《改進人事制度專案研究報告(三)》,台北:銓敘部。 2001《銓敘統計年報》,台北:銓敘部。 蔡良文 1994〈文官考選功能之調整與執行方向〉,收入蕭全政等《重建文官体制》,台北:業強出版社,頁67 ~ 122。 1998《行政中立與政治發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9《人事行政學-兼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0〈政黨輪替與文官體制之發展〉,《考銓季刊》,23期,頁17 ~ 47。 潘麗雲 2000〈日本行政改革及公務員制度改革〉,收入《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14輯,台北:銓敘部。 鄧雅仁 2000〈「政府再造」政策執行之分析:兼論中央與地方政策執行互動之關係〉,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全政 1994〈文官政策的時代意義與改革方向〉,收入蕭全政等《重建文官體制》,台北:業強出版社,頁1 ~ 24。 1998〈企業家精神對文官体系之啟示〉,收入《文官制度與國家發展研討會會議實錄》,台北:考試院,頁 298 ~ 324。 蕭萬長 1998〈政府再造的做法與展望〉,《研考雙月刊》,22卷3期,頁3 ~ 9。 蕭銓 1999〈公共行政學公共理論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 盧建旭 1998〈政府再造中公務人力資源規劃管理的檢討〉,《研考雙月刊》,22卷4期,頁37 ~ 52。 鄭國泰 1997〈新公共管理在行政革新中的困境與實踐〉,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魏啟林 1998〈建構「人力及服務再造」的願景〉,《研考雙月刊》,22卷3期,頁18 ~ 27。 謝登旺 1999〈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謝瑞智 1994《修憲春秋:整個修憲過程的記實》,台北:文笙書局。 關中 1997《文官制度的檢討與發展》,台北:民主文教基金會。 顧慕晴 2001〈新公共管理論下公民倫理論的強化:新公共服務的理念〉,收入《當前文官體制重要問題之探討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考試院。 蘇彩足 1997《各國行政革新策略及措施比較分析》,台北:正中書局。 (二)英文部分 Argyris, C. & Schon D. A. 1996,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I: Theory, Method, and Practice. New York: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Government 1997, ACT Public Service: Customer Service Standard, Canberra, Australia. Barzelay, M. 1992, Breaking Through Bureaucracy: A New Vision for Managing in Governmen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ston, Jonathan and Jane Pallot 1997, Linking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Developments in the New Zealand Public Sector,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Vol.16,No.3. Boston, Jonathan 1996, Public Management: The New Zealand Model, Auckland, New Zea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andenburger, A. and Nalebuff, B. 1996, Co-opetition, NY: Currency Doubleday. British Council 1997, Governance and Law: Issue 4, UK: The British Embassy/High Commission. Caiden, G 1969, Administrative Reform, Chicago, Ill.: Aldine. 1982, “Reform or Revitalization”, in G. Caiden and H. Siedentopf(eds)Strategies for Administrative Reform, Lexington, Mass.: Lexington Books. 1991, Administrative Reform Comes of Age, New York, N. Y.: Walter de Gruyter. Caiden, Gerald 1994, “Administrative Reform American Style”, Public Administrative Review, Vol.54, No.2. Caiden, Gerald, A. Halley, and D. Maltais 1995, “Results and Lessons Form Canada’s PS2000”, Publice.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Vol.15, No.12 Carroll, James 1995, “The Rhetoric of Reform and Political Reality in the 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Public Administrative Review, Vol.55. Clinton, B. and A. Gore 1994, Putting Customers First: Standards for Serving the American People,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95, Putting Customers First’95,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Drewry, G. and T. Butcher 1991, The Civil Service Today, 2and ed., Oxford, U.K.: Blackwell. Efficiency Unit 1988, Improving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the Next Steps, London, U.K.: HMSO. Elling, Richard 1994, “The Line in Winter: An Academin Assessment of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State and Local Public Service”, Public Adminiatrative Review, Vol.54, No.2. Fox, Charles 1996, “Reinventing Government as Postmodern Symbolic Politics”, Public administrative Review, Vol.56, No.3. Frederichson, George 1996, “Comparing the Reinventing Government Movement with the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ve Review, Vol.56,No.3. Gore, A. 1993, From Red Tape to Results: Creating a Government that Works Better & Costs Less, New York, N.Y.: A plume Book. 1994, Creating a Government that Word Better & Cost Less, Washington D. 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95, Common Sense Government,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96a, The Best Kept Secrets in Government, New York, N.Y.: Rondom House. 1996b, Reinvention’s Nest Steps: Governing in Balanced Budger Wrold,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Hammer, Machael, and James Champy 1993, Reengineering Corporation, New York, N.Y: Harper Collins. Hammer, Machael, and Steven Stanton 1995, The Reengineering Revolution, New York, N.Y.: Hapers Collins. Hood, Christopher, 1991, “A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Reas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69, spring. Kamensky, John 1996, “Role of the ‘Reinventing Government’ Movement in Federal Management Reform”, Public Administrative Review, Vol.56, No.3. Kettl, Donald 1995, “Building Lasting Reform: Enduring Questions, Missing Reforms” in Donald Kettl and John Dilulio, eds, Inside the Reinvention Machine:Appraising Government Reform,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Lan,Z.and D.Rosenbloom 1992, “Pubic Administration in Transi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52. Lynn, L. E., Jr. 1996, Public Management as Art, Science, and Profession. New Jersey: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Inc. Osborne, D. and Gaebler, T. 1992, Reinventing Government: 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 M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ampany. Osborne, D. and Plastrik, P. 1997, Banishing Bureaucracy: The Five Strategies for Reinventing Government. Mass: Addison-Wesley. Peters, G. 1996, The Future of Governing: Four Emerging Models. KS: Uninersity of Kansas. Rainey, H. G. 1997,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Public Organizations. (2n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Rao, T. V. 1996,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nterventions, Strategies. London: Sage. Roberts, N. C. & King, P. J. 1996, Transforming Public Policy: Dynamics of Policy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Schmidt, W. H. & Finningan, J. P. 1992, The Race Without A Finish Line: America’ Quest for Total Quali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Shafritz, J. and Russell, W. 1997, Introduc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NY: Longman. Wamsley, G. L. et al. 1996, Refound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