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5.14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3 09: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鴻儒
研究生(外文):LEE,HUNG-JU
論文名稱:《周易》爻變思想研究
指導教授:孫劍秋孫劍秋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6
中文關鍵詞:周易爻變陰陽時空感應天人合德
外文關鍵詞:Chou YiYao BianYin-YangSpace and TimeReactionMan and Nature Unite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2
  • 點閱點閱:6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周易》──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源頭,其所以能夠緜延數千年而不衰者,在於所具備的行為指導功能(占筮)與哲學理論架構(義理);而此「行為指導功能」與「哲學理論架構」,無疑皆發端於所擁有的「變動」特質──來自《易》卦六爻的陰陽變化與剛柔相推。因此,對《周易》來說,「占筮」是其外在的表現形式,而「爻變」則是其根本的精神內涵。透過對「爻變」的探究與分析過程,生命的本質──不斷創造的歷程,即可獲得完全的彰顯。
本文在論述上主要從四大部分進行。第一部分──《周易》爻變思想的萌起與開展。首先從周人的「天命靡常」概念與「卜筮」觀入手,並分析《左傳》、《國語》中所載爻變筮例;接著逐步探討以闡釋《易》道變動精神為內涵的先秦著作──《彖傳》,以及京房、荀爽、虞翻等漢魏《易》學家的「爻變觀」。第二部分──《周易》爻位變化的基本原理。藉由對《周易》經(爻辭、卦名)、傳(如《彖傳》、《繫辭傳》等)的分析、比對與歸納,以檢視《易》卦六爻在陰陽變化與剛柔相推的過程中,所具有的三種基本變化原理──「規律性」、「統合性」及「結構性」。第三部分──《周易》爻位變化的玄妙義蘊。在天地間,萬事萬物的各種奇幻變化,常是超越人類理性與知性所能掌握的範疇;而就其整體性而言,固有不可分割、動搖者,且彼此間普遍存在著聯繫、發展的互動關係;對《易》卦六爻的變化來說,也是這樣。因此,透過對「爻位變化」內部結構的認知,吾人可進一步探討以陰陽為主體的《易》道變動精神,其所蘊涵的「整體」、「感應」與「共性」思維,而實現《說卦傳》所說的「窮理盡性」。第四部分──《周易》爻變思想的終極關懷。《周易》「爻位變化」所綻放出來的「變通」思想,非僅是「哲理」而已,其終極關懷是以「致用人生」為目的。在透過對《周易》經、傳的分析與探究之後,吾人可以確實掌握到「爻變」思想──先人高度智慧的展現,具有審視吉凶變化、施行人倫教化與澄明國家政治等社會功能;而其所蘊涵的「憂患意識」與「生生思想」,不僅是對生命的高度尊重與積極關懷,更能打破世俗所謂「人定勝天」的迷思,而促使人類與天地萬物和諧共處,達到天人合德的境界。
“Chou Yi” is the source of ancient Chinese hilosophy thinking. The reason for its ability to extend and not weake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s because of its having the ability to guide behavior (Chan Shi) and its philosophical theory structure (Yi Li). In addition, the “behavior guidance ability” and “philosophical theory structure” undoubtedly start on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a “change” coming from the “Yi” six stick symbols of Yin-Yang change and hard-soft thinking. Thus, for “Chou Yi,” “Chan Shi” is its external formal manifestation while “Yao Bian” is the basis of the meaning of its spirit. By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Yao Bian,” the nature of life─and its continuing creative process─the fullness of its meaning can be manifested.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main parts. The first part deals with the ince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ou Yi” Yao Bian thinking. We start the investigation from the Chou people’s “Mandate of Heaven Mo Chang” and “Bu Shi” ideas. Then, we analyze Yao Bian examples from “Zuo Chuan” and “Guo Yu.” Next, the thesis will clearly expound on the “Yi” doctrine’s spirit of change as included in the first Qin work “Tuan Chuan” as well as ideas of Han-Wei dynasty “Yi” scholars Ching Fang, Xun Shuang, and Yu Fan regarding “Yao Bian.” The second part tackles the basic Yao position change concepts in “Chou Yi.” Through “Chou Yi” Jing (Yao dictionaries and divinatory names) and Chuan (“Tuan Chuan,” “Xi Ci Chuan” and others), we analyze, compare, and categorize “Chou Yi” content based on “Yi” six stick symbols in the Yin-Yang and hard-soft process that have the three basic change concepts, “pattern,” “integrative,” and “structured.” The third part deals with the esoteric meaning of “Chou Yi” Yao position changes. In the world, the various strange changes that occur usually are beyond the scope of man’s reason and knowledge. Taken as a whole, it is inherent, undivided, and immovable while they are usually inter-connected and develop with each other. It is the same with the “Yi” six stick symbol changes. Thus, by know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Yao position changes,” we can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Yin-Yang’s subjective “Yi” doctrine of change as well as the meaning of its “entirety,” “reaction,” and “generality” that reveals the “Qiong Li Chin Hsing” as said in “Shui Gua Chuan.” The fourth part studies the ultimate consequences of “Chou Yi” Yao Bian thought. The idea of “accommodation” coming from “Chou Yi’s” “Yao position change” is not a mere “philosophy”; rather, its ultimate consequence is to be “applied to man’s life” as a goal. Through analyzing and investigating the books of “Chou Yi,” we can have a definite idea of “Yao Bian” concept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high intelligence of ancient people who see changes in good and evil, applying humanitarian ethics, and manifesting the national political function in society. In addition, the meanings of “consciousness of suffering” and “lasting ideas” are not only something closely respected and of concern in man’s life, but they also break the myth of what the world considers as “man’s triumph over nature.” This will allow for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everything in nature, achieving a world where man and nature are unite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3
第二章 《周易》爻變思想的萌起與開展 ……………………………7
第一節 《周易》爻變思想的萌起……………………………………8
壹 天命靡常……………………………………………………9
貳 周人的卜筮觀………………………………………………12
參 《左》、《國》筮例 ………………………………………17
第二節 《周易》爻變思想的開展 …………………………………25
壹 《彖傳》的爻變觀 …………………………………………26
貳 京、荀的爻變觀……………………………………………30
參 虞翻的爻變觀………………………………………………38
第三章 《周易》爻位變化的基本原理………………………………47
第一節 爻位變化的規律性…………………………………………47
壹 上下一體……………………………………………………48
貳 內外成章……………………………………………………52
參 輾轉相承……………………………………………………57
第二節 爻位變化的統合性…………………………………………61
壹 名實相符……………………………………………………61
貳 虛實相參……………………………………………………65
參 象徵涵攝……………………………………………………70
第三節 爻位變化的結構性…………………………………………74
壹 時間結構……………………………………………………75
貳 空間結構……………………………………………………79
參 時空密合……………………………………………………83
第四章 《周易》爻位變化的玄妙義蘊 ……………………………87
第一節 爻位變化所蘊涵的整體思維………………………………87
壹 陰陽和諧……………………………………………………88
貳 象數與義理的融合…………………………………………92
參 理氣歸元……………………………………………………97
第二節 爻位變化所蘊涵的感應思維………………………………101
壹 文化傳播的限制 …………………………………………101
貳 共性與歷時性 ……………………………………………105
參 原型的啟發 ………………………………………………109
第三節 爻位變化所蘊涵的共性思維 ……………………………114
壹 實質與象徵 ………………………………………………114
貳 平行中心論 ………………………………………………117
參 生命質性的發揚 …………………………………………122
第五章 《周易》爻變思想的終極關懷 ……………………………127
第一節 社會功能的實踐 …………………………………………127
壹 審吉凶 ……………………………………………………128
貳 行教化 ……………………………………………………132
參 明治道 ……………………………………………………140
第二節 人類智慧的圓滿 …………………………………………148
壹 體憂思患 …………………………………………………149
貳 明道致用 …………………………………………………153
參 生生不息 …………………………………………………158
第六章 結論……………………………………………………………163
附表 ………………………………………………………………………169
主要參考書目 ……………………………………………………………177

【主要參考書目】
一、易學專書
〔古代著作〕(依作者所屬朝代順序排列)
京房易傳 漢‧京 房 著 四庫全書本 子部‧術數類
周易正義 魏‧王弼 晉‧韓康伯注 唐‧孔穎達疏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
周易集解 唐‧李鼎祚 著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東坡易傳 宋‧蘇 軾 著 四庫全書本 經部‧易類
漢上易傳 宋‧朱 震 著 臺北 成文出版社 1966年
周易本義 宋‧朱 熹 著 臺北 大安出版社 1997年
周易玩辭 宋‧項安世 著 四庫全書本 經部‧易類
易雅 宋‧趙汝楳 著 四庫全書本 經部‧易類
易筮通變 宋‧雷思齊 著 四庫全書本 經部‧易類
周易爻變易縕 元‧陳應潤 著 四庫全書本 經部‧易類
周易劄記 明‧逯中立 著 四庫全書本 經部‧易類
易學象數論 清‧黃宗羲 著 四庫全書本 經部‧易類
周易象辭 清‧黃宗炎 著 四庫全書本 經部‧易類
春秋占筮書 清‧毛奇齡 著 四庫全書本 經部‧易類
周易筮考 清‧李 塨 著 四庫全書本 經部‧易類
周易淺釋 清‧潘思榘 著 四庫全書本 經部‧易類
周易集解纂疏 清‧李道平 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年
六十四卦經解 清‧朱駿聲 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年
〔現代著作〕(依出版年份先後排列)
先秦漢魏易例述評 屈萬里 著 臺北 學生書局 1969年
周易探源 李鏡池 著 北京 中華書局 1982年
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 戴璉璋 著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89年
周易古筮考 尚秉和 著 北京 中國書店 1990年
易學哲學史 朱伯崑 著 臺北 藍燈文化 1991年
易經變化原理 唐 華 著 上海 上海社會科學院 1993年
易學窺餘 李周龍 著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3年
緯書集成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 輯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周易縱橫談 黃慶萱 著 臺北 東大圖書 1995年
周易經傳溯源 李學勤 著 高雄 麗文文化事業 1995年
納甲筮法 劉大鈞 著 濟南 齊魯書社 1995年
易經古歌考釋 黃玉順 著 成都 巴蜀書社 1995年
易學大辭典 張其成 主編 臺北 建宏出版社 1996年
易理新研 孫劍秋 著 臺北 學生書局 1997年
象數與義理 張善文 著 瀋陽 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7年
中華第一經 宋會群‧苗雪蘭 著 開封 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7年
象數易學研究 劉大鈞 主編 濟南 齊魯書社 1997年
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 曾春海 著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7年
易經的生命哲學 李渙明 著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7年
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
余敦康 著 上海 學林出版社 1997年
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 牟宗三 著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8年
帛書《易傳》初探 廖名春 著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8年
帛書周易研究 邢 文 著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8年
周易與現代文化 鄭萬耕 趙建功 著 北京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
易辭新詮 程石泉 著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
周易大傳今注 高 亨 著 濟南 齊魯書社 2000年
易理新研(新版) 孫劍秋 著 臺北 學生書局 2000年
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 廖名春 著 濟南 齊魯書社 2001年
周易彖象傳義理探微 黃沛榮 著 臺北 萬卷樓圖書 2001年
易學史發微 潘雨廷 著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1年
周易參同契研究 蕭漢明 郭東升 著 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1年
周易辭典 呂紹鋼 主編 臺北 漢藝色研 2001年
周易學說 馬振彪 遺著 張善文 整理 廣州 花城出版社 2002年
二、相關著作
〔古代著作〕(依作者所屬朝代順序排列)
經類
爾雅郭注 晉‧郭 璞 注 臺北 新興書局 1995年
尚書正義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
毛詩正義 漢‧毛亨傳 鄭玄箋 唐‧孔穎達疏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7年
禮記注疏 漢‧鄭玄注 唐‧孔穎達疏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7年
周禮注疏 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疏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7年
春秋左傳正義 晉‧杜預注 唐‧孔穎達疏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7年
穀粱傳 晉‧范寧集解 唐‧楊士勛疏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
孟子正義 漢‧趙岐注 宋‧孫奭疏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7年
論語正義 魏‧何晏注 宋‧邢昺疏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7年
說文解字注 漢‧許 慎著 清‧段玉裁 注 臺北 書銘出版社 1997年
大戴禮記解詁 清‧王聘珍解詁 臺北 漢京文化 1987年
孟子正義 清‧焦 循 撰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年
周禮正義 清‧孫詒讓 撰 北京 中華書局 2000年
禮記集解 清‧孫希旦 撰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爾雅義疏 清‧郝懿行 著 四部備要 經部 小學類
玉函山房輯佚書補遺 清‧馬國翰 輯 京都 中文出版社 1990年
經義考 清‧朱彞尊 著 臺北 中研院文哲所1997年
經學通論 清‧皮錫瑞 著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9年
國朝漢學師承記 清‧江 藩 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8年
史類
國語 吳‧韋 昭 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史記 漢‧司馬遷 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年
漢書 漢‧班 固 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年
隋書 唐‧魏 徵 等撰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年
舊唐書 後晉‧劉 昫 等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年
資治通鑑 宋‧司馬光 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年
新唐書 宋‧歐陽脩、宋祈 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年
通志 宋‧鄭 樵 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5年
子類
山海經 晉‧郭 璞 注 北京 京華出版社 2000年
齊民要術 後魏‧賈思勰 撰 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上元鄧氏群碧樓藏明鈔本)
二程遺書 宋‧二 程 著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
朱子語類 宋‧黎靖德 編 北京 中華書局 1999年
雲笈七籤 宋‧張君房 著 四庫全書本 子部‧道家類
河洛理數 宋‧陳摶著 宋‧邵康節述 瀋陽 瀋陽出版社 1994年
莊子鬳齋口義校注 宋‧林希逸 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年
困學紀聞 宋‧王應麟 著 四庫全書本 子部 雜家類
日知錄 清‧顧炎武 著 蘭州 甘肅民族出版社 1997年
白虎通疏證 漢‧劉向著 清‧陳立疏證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年
荀子集解考證 唐‧楊倞注 清‧王先謙集解 臺北 世界書局 2000年
東西均注釋 清‧方以智 著 北京 中華書局 2001年
集類
文選 梁‧蕭統編 唐‧李善注 臺北 華正書局 1995年
容齋隨筆 宋‧洪 邁 著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
吳文正集 元‧吳 澄 撰 四庫全書本 集部
澹園集 明‧焦 竑 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9年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清‧清聖祖 著 四庫全書本 集部
全唐詩 清‧清聖祖 御定 四庫全書 集部 總集類
復禮堂文集 清‧曹元弼 著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
桴亭先生文集 清‧陸世儀 著 光緒25年大倉唐氏京師刊本
陸稼書先生文集 清‧陸隴其 著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叢
書集成簡編》) 1965年
榕村語錄 清‧李光地 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5年
劉熙載文集 清‧劉熙載 著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0年
書目提要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 清‧紀 昀 等著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年
〔現代著作〕(含古書今註及民國以來著作,依出版年份先後排列)
經類
禮記校證 王夢鷗 著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76年
清初的群經辨偽學 林慶彰 著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0年
春秋左傳注 楊伯峻 注 臺北 洪葉出版社 1993年
韓詩外傳箋疏 屈守元箋疏 成都 巴蜀書社 1996年
甲骨文字學 李 圃 著 上海 學林出版社 1997年
論語今讀 李澤厚 著 合肥 安徽文藝出版社 1998年
甲骨文簡論 陳煒湛 著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
經典與解釋 陳少明 著 廣東 人民出版社 1999年
讀經示要 (新版) 熊十力 著 臺北 明文書局 1999年
史類
文史通義校注 清‧章學誠著 葉 瑛校注 臺北 漢京文化 1986年
中國歷史講話 熊十力 述 臺北 明文書局 1994年
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典籍卷 王 勇 等編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
列女傳(新譯) 黃清泉 注釋 陳滿銘 校閱
臺北 三民書局 1996年
走出疑古時代 李學勤 著 瀋陽 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7年
中國法律思想史 楊鴻烈 著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8年
中國上古祭祀文化 傅亞庶 著 東北 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9年
日本社會文化概覽 周昌松 著 北京 中國書籍出版社 2000年
先秦諸子繫年 錢 穆 著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1年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郭沫若 著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子類
古巫醫與六詩考 周策縱 著 臺北 聯經出版社 1986年
列子集釋 晉‧張 湛注 楊伯峻集釋 臺北 華正書局 1987年
呂氏春秋校釋 秦‧呂不韋著 陳奇猷校釋 臺北 華正書局 1988年
莊子纂箋 錢 穆 著 臺北 東大圖書 1993年
春秋繁露義證 漢‧董仲舒著 蘇 輿 義證 北京 中華書局 1996年
鹽鐵論校注 漢‧桓寬著 王利器 校注 北京 中華書局 1996年
抱朴子外篇校箋 晉‧葛洪著 楊明照 校箋 北京 中華書局 1996年
中國人的精神 鄭 剛 著 廣東 旅游出版社 1996年
超越神話‧緯書政治神話研究 冷德熙 著 北京 東方出版社 1996年
神話人格──榮格 馮 川 著 武漢 長江文藝出版社 1997年
原型批判與重釋 程金城 著 北京 東方出版社 1998年
淮南鴻烈集解 漢‧淮南王編 劉文典集解 安徽大學出版社 1998年
韓非子新校注 戰國‧韓 非著 陳奇猷校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說苑校證 漢‧劉向著 向宗魯校證 北京 中華書局 2000年
中論校注 魏‧徐幹撰 徐湘霖校注 成都 巴蜀書社 2000年
管子房注釋解 唐‧房玄齡注 陳慶照等釋解 濟南 齊魯書社 2001年
心智的誤區 詹鄞鑫 著 上海 教育出版社 2001年
神秘的榮格 楊韶剛 著 黑龍江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神秘的原型 施春華 著 黑龍江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集類
王弼集校釋 樓宇烈 校釋 北京 中華書局 1999年
朱熹詩詞編年箋注 郭 齊 箋注 成都 巴蜀書社 2000年
〔翻譯著作〕(依出版年份先後排列)
心理學與文學 瑞‧榮 格 著 馮川、蘇克 編譯
──臺北 久大文化 1994年
榮格的生活與工作 英‧芭芭拉.漢娜 著 李亦雄 譯
──北京 東方出版社 1998年
萊布尼茲和儒學 美‧孟德衛 著 張學智 譯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8年
可理解的榮格 美‧哈里.A.威爾默 著 楊韶剛 譯
──北京 東方出版社 1998年
東洋冥想的心理學 瑞‧榮 格 著 楊儒賓 譯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0年
榮格‧靈魂的現實性 日‧河合俊雄 著 趙金貴 譯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
未發現的自我 瑞‧榮 格 著 張敦福 譯
──北京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2001年
被遺忘的語言 美‧埃里希.弗羅姆 著 郭乙瑤、宋曉萍 譯
──北京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2001年
三、期刊論文
帛書六十四卦跋 張政烺 著 文物 1984年第三期
從商周八卦數字符號談筮法的幾個問題
張亞初、劉雨 撰 周易研究論文集 第一輯
左傳、國語的周易說通解 高 亨 著 周易研究論文集 第二輯
周易大傳通說 高 亨 著 易學論著選集 長安出版社
從易經到易傳 余敦康 著 易學論著選集 長安出版社
易象探源 高 明 著 易學論著選集 長安出版社
易經的憂患意識 高 明 著 孔孟學報 第四十五期
周易筮法原無「之卦」考 美‧夏含夷 著 周易研究 1988年 第一期
略論周易的卦變 陳恩林 著 周易研究 1988年 第二期
《易》的象、數、義、理一體同源論
成中英 著 周易研究 1990年 第一期
憂患人生的卓越指南──周易與人生哲理
陳望衡 著 周易研究 1994年 第三期
帛書《要》釋文 廖名春 著 國際易學研究 第一輯
帛書《易之義》釋文 廖名春 著 國際易學研究 第一輯
周易六爻變化形式的研究 林 錚 著 學人 第九十六期
易經哲學的時空觀 高懷民 著 華岡文科學報 第十六期
易經占筮性質辨說 季旭昇 著 中國學術年刊1982年第四期
周易時觀初探 黃慶萱 著 中國學術年刊1989年第十期
周易位觀初探 黃慶萱 著 中華易學 1996年第十二期
周易變的思想研究 趙中偉 著 臺北 輔大博士論文 1994年
周易爻變與「得位」、「中正」說 李勤德 著 廣州師院學報1995年第四期
略說卦變 呂紹綱 著 中國文化月刊 第一九二期
榮格心理學的現象學構成識度 施春華 著 心理學探新論叢 1999年
易經中的醫學萌芽 蕭漢明 著 濟南國際周易討論會論文集
北京 文化藝術出版社 1991年
郭店簡書的天人之辨 丁四新 著 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年
天人三式──郭店楚簡所見天人關係試說
龐 朴 著 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年
孔子的易教(11)──周易大象傳「自然之道」與「人文之德」義理條釋
賴貴三 著 孔孟月刊 2002年 第三期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