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1. 王文英、高婉容,〈策略與智慧資本管理制度之連結─以一入口網站為例〉《會計研究月刊》,第204期,民國91年11月,頁74-84。2. 王忠宗,目標管理與績效考核:企業與員工雙贏的考評方法,日正企管顧問,民國90年7月。
3. 王泳泓,〈平衡計分卡與其他管理系統制度之關連與延伸運用〉,《會計研究月刊》,第202、203期,民國91年9、10月。
4. 王崇斌,運用「策略性控制」鬆綁公務機關人事管理之研究,收錄於《人事行政研究發展得獎作品選輯第二十九輯》,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民國89年6月。
5. 王韡康,文教財團法人績效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6. 朱道凱 譯,Robert S. Kaplan & David P. Norton(1996)原著,平衡計分卡─資訊時代的策略管理工具,台北:臉譜,民國88年6月。
7.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民國91年9月,《行政院暨地方各及行政機關九十二年實施績效獎金計劃作業手冊》,第3頁。
8. 司徒達賢,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遠見,民國88年9月。
9. 李允傑,〈公部門之績效評估〉,《人事月刊》,第29卷第4期,民國88年月,頁4 -14。10. 李昆林,〈TQM績效衡量工具〉,《管理雜誌》,第277期,民國86年7月,頁33-。11. 李昆林,〈關鍵與整合--全面品質管理、知識管理、學習型組織之結合〉,《管理雜誌》,第327期,民國90年9月,頁194-198。12. 李昆林,關鍵與整合之知識管理,台北:中衛發展中心,民國90年9月。
13. 李建華,〈績效衡量─標竿制度與激勵做為之探討〉,《今日會計》,第62期,民國84年12月,頁1-8。14. 李應平,〈尋找癥結 建立指標--從美國慈善機構評鑑標準談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會訊》,第20期,民國90年4月,頁12-13。15. 李田樹 譯 Gary Hamel等原著,不確定性管理,台北:天下遠見,民國89年11月。
16. 李茂興 譯 Subhash C. Jain(1997)原著,行銷策略,台北:揚智,民國89年12月。
17. 李茂興 譯 Stephen P. Robbins(2000)原著,組織行為,台北:揚智,民國90年3月。
18. 李芳齡 譯 C.K. Prahalad等原著,企業策略,台北:天下遠見,民國90(1)年2月。
19. 李芳齡 譯 Peter Senge等原著,變革之舞─持續「學習型組織」動力的挑戰與策略(下),台北:天下遠見,民國90(2)年9月。
20. 李芳齡、余美貞 譯 Peter F. Drucker(1974)原著,杜拉克--管理的實務,台北:天下雜誌,民國91年2月。
21. 呂育一,非營利組織績效指標之研究─以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1年6月。22. 呂育一、徐木蘭,〈非營利組織績效指標之研究--以文教基金會為例〉,《臺大管理論叢》,第5卷第1期,民國83年2月,頁165-188。23. 何喻方 譯 Carl W. Stern & George Stalk,Jr.編,大策略,台北:寰宇,民國88年3月。
24. 余佩珊 譯 Peter F. Drucker(1990)原著,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台北:遠流,民國83年8月。
25. 余坤東,〈組織變革活動系絡與變革成效之探討〉,《輔仁管理評論》,第6卷第2期,民國88年9月,頁1-21。26. 巫宗融 譯 Peter F. Drucker等原著,突破性思考,台北:天下遠見,民國90年2月。
27. 吳安妮,〈非營利組織下之管理控制系統〉,《會計研究月刊》,第79期,民國81年4月,頁71-74。
28. 吳安妮,〈策略性導向全面思考 個人及產業評估需努力 績效評估新趨勢〉,《會計研究月刊》,第133期,民國85年12月,頁11-。29. 吳安妮,〈績效評估之新方向〉,《主計月報》,第530期,民國89年2月,頁43-52。30. 吳安妮,〈策略為焦點的組織--平衡計分卡式的公司如何在新企業環境中取勝(一)∼(六)〉,《會計研究月刊》,第185∼189期,民國90年3∼8月。
31. 吳安妮,〈管理技術整合之大時代〉,《會計研究月刊》,第191期,民國90年10月,頁12-15。
32. 吳安妮,〈剖析智慧資本〉,《會計研究月刊》,第204期,民國91年11月,頁57-66。33. 吳怡銘,〈組織變革管理指標〉,《能力雜誌》,民國90年8月,頁46-51。
34. 吳嘉陵、謝忠武,〈公務人力發展機構的變革管理〉,《公教資訊》,第5卷第1期,民國90年3月,頁1-17。35. 吳嘉陵、謝忠武,〈公務人力發展機構績效指標之釐定〉,《公教資訊》,第5卷第3期,民國90年9月,頁1-11。
36. 吳思華,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臉譜,民89年9月三版。
37. 林大容 譯 Leif Edvinsson & Michael S. Malone(1997)原著,智慧資本─如何衡量資訊時代無形資產的價值,台北:麥田,民國88年2月。
38. 林玫瑩 譯 Robert Fritz 原著,零阻力管理,台北:經典傳訊,民國90年7月。
39. 林勝結,無形資產與企業價值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7月。40. 周旭華 譯 John P. Kotter等原著,變革,台北:天下遠見,民國89年2月。
41. 姚蕙君,政府績效管理之理論與實務─英美實務探究與我國現況分析,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0年。42. 范祥偉、王崇斌,〈政府績效管理:分析架構與實務策略〉,《中國行政評論》,第10卷第1期,民國89年12月,頁155-182。43. 施純菁 譯 Charles Handy 原著,組織寓言─韓第給管理者的21的觀點,台北:天下遠見,民國87年9月。
44. 施能傑,〈政府的績效管理改革〉,《人事月刊》,第26卷第5期,民國87年月,頁35-53。45. 柯佳蕙,〈變革促動注意要點〉,《會計研究月刊》,第186期,民國90年5月,頁16-17。46. 孫本初,〈課責與績效管理〉,《人事月刊》,第29卷第3期,民國88年月,頁28-32。47. 孫本初,〈美國政府績效評估制度之研析--以政府績效與成果法案(GPRA)為例〉,《研考雙月刊》,第24卷第2期,民國89年4月,頁27-35。48. 孫本初,〈多元評估模式探討之研究〉,《人事月刊》,第31卷第5期,民國89年11月,頁8-19。49. 孫碧霞 等譯 Sharon M. Oster(1995)原著,非營利組織策略管理,台北:洪葉,90年7月。
50. 翁崇雄,〈期望服務與服務績效影響服務品質評量之研究〉,《臺大管理論叢》,第9卷第1期,民國87年12月,頁153-176。51. 高文麒、蔡淑娟 譯 Thomas H. Davenport等原著,資訊科技的商業價值,台北:天下遠見,民國89年11月。
52. 高翠霜 譯 Peter F. Drucker等原著,績效評估,台北:天下遠見,民國89年4月。
53. 徐木蘭,〈360度績效評估是政府部門的胎盤素〉,《考銓月刊》,18,民國88年月,頁28-32。
54. 許士軍,導讀:走向創新時代的組織績效評估,收錄於高翠霜 譯 Peter F. Drucker等著《績效評估》,台北:天下遠見,民國89年4月。
55. 許史金 譯,知識管理推行實務,台北:商周,民國90年2月。
56. 陳千玉 譯 Edgar H. Schein(1992)原著,組織文化與領導,台北:五南,民國85年5月。
57. 陳國嘉,績效管理─全面提升利潤的評估制度,台北:書泉,民國90年。
58. 郭建中 譯 Robert N. Lussier 原著,管理學,台北:揚智,民國89年12月。
59. 郭進隆 譯 Peter M. Senge(1990)原著,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天下文化,民國83年7月。
60. 張玉文 譯 Peter F. Drucker等原著,知識管理,台北:天下遠見,民國89年2月。
61. 張茂芸 譯 Regina E. Herzlinger等原著,非營利組織,台北:天下遠見,民國89年11月。
62. 張碧惠 譯 Guy Benveniste原著,合成21世紀,台北:書華,民國87年2月。
63. 張火燦,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民國85年7月。
64. 張苙雲,組織社會學,台北:三民,民國75年12月。
65. 張逸民,EMBA企業經營策略,台北:華泰,民國91年7月。
66. 張馨月,無形資產評價模式探討與實證研究,元智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
67. 張清濱,〈教育組織績效評估的基本概念〉,《台灣教育》,第504期,民國81年12月,頁7-17。
68. 張進德,〈從管理觀點探討如何使用績效卓越〉,《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2卷第10期,民國85年10月,頁48-69。
69. 莫菲 譯 Karl Erik Sveiby 原著,無形資產致勝策略,台北:圓智,民國88年12月。
70. 連郁菁,以智慧資本觀點建構知識管理績效評估指標之研究─以管理顧問業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71. 彭育成 譯 遠藤泰弘 原著,企業績效管理秘訣,台北:暖流,民國79年2月。
72. 黃佳瑜 譯 Russell L. Ackoff(1999) 原著,交響樂組織,台北:大塊文化,民國90年6月。
73. 黃佳玲,〈責任中心制度對經營績效衡量之貢獻〉,《今日會計》,第55期,民國82年12月,頁37-56。74. 黃建銘,〈組織績效指標的運用─英國經驗之探討〉,《人事行政》,第127期,民國88年2月,頁70。
75. 黃同圳、許宏明,〈高科技產業的教育訓練制度與組織績效之相關性研究〉,《科技管理學刊》,第1卷第1期,民國85年6月,頁57-83。76. 黃同圳,〈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化程度與組織績效關係探討〉,《輔仁管理評論》,第5卷第1期,民國87年3月,頁1-18。77. 黃同圳,績效評估與管理,收錄於李誠主編--《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台北:天下遠見,民國89年1月,頁103-137。
78. 黃榮護 主編,公共管理,台北:商鼎文化,民國89年1月第二版。
79. 傅靜 譯 Chris Argyris等原著,有效溝通,台北:天下遠見,民國90年2月。
80. 楊長林、黃靜蓮,〈應用平衡計分卡於系所整體績效衡量〉,《管理會計》,第57期,民國90年7月,頁1-30。81. 勤業管理顧問公司 譯 Steven M. Hronec 原著,非常訊號─如何做好企業績效評估,台北:聯經,民國87年6月。
82. 廖月娟、陳琇玲 譯 Peter Senge等原著,變革之舞─持續〈學習型組織〉動力的挑戰與策略(上),台北:天下遠見,民國90年9月。
83. 鄭秀姿,企業建立職能體系與推動360度回饋評量之個案研究─以中租迪和公司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84. 劉秀娟、湯志安 譯 Lawrence S. Kleiman(1997) 原著,人力資源管理─取得競爭優勢之利器,台北:揚智,民國87年10月。
85. 劉錦龍,〈科技研發績效評估之探討〉,《研考雙月刊》,第18卷第5期,民國83年10月,頁21-31。86. 盧娜 譯 Charles L. Gay & James Essinger原著,企業外包模式,台北:商周,民國90年6月。
87. 賴文珍 譯 Dave Ulrich(1997)等原著,人力資源管理的未來,台北:商周,民國91年2月。
88. 戴文年 譯 Gareth Morgan(1986) 原著,組織意象,台北:五南,民國83年7月。
89. 謝國松,〈過程與結果並重的最高原則─淺談企業經營績效評核與控制〉,《會計研究月刊》,第133期,民國85年12月,頁17-23。90. 謝福燈,〈從企業經營績效考核理念探討科技研發績效評估的有關問題〉,《今日會計》,第62期,民國84年12月,頁14-42。91. 謝麗秋,美國聯邦政府 政府績效與成果法之研究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0年。92. 鍾惠珍,〈淺談智慧資本之管理、評價與發展〉,《會計研究月刊》,第204期,民國91年11月,頁44-56。93. 鍾漢清 譯 Peter R. Scholtes(1998)原著,戴明領導手冊,台北:麥格羅‧希爾(台灣),民國88年1月。
94. 蕭煥鏘,〈員工績效缺口之診斷與因應策略〉,《人事管理》,第36卷第6/7期,民國88年7月,頁18-33。二、外文文獻
1. Ames, P. (1991) Measures of merit Museum News, 55-56.
2. Ames, P. (1990) Breaking new ground─measuring museums’ merit.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9) :137-147.
3. Bud, R. (1991) Measuring a museum’s output, Museums Journal January:29-31.
4. Carter,N. et al.(1992) How organizations measure success : the use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government(London:Routledge)
5. Caton ,J. (1991) Setting standards, Museums Journal January:34-35.
6. Davies,S. W.(1999) Visionary leadership and missionary zeal, In:Moore,K. (ed), Management in Museums(London:The Athlone Press)pp.108-132.
7. Lee, C. (1996) Performance appraisal-can we ‘manage’away the curse?, Training 33(5):44-59.
8. Lebas, M. J. (1995)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995(41):23-35.
9. Lord, B. & Dexter, G. (1997) The Manual of Museum Management (London:The Stationery Office)
10. Murphy,K. R. & Cleveland,J. N.(1995)Understand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Social, Organizational and Goal-based Perspectives(Sage).
11. Sheppard, B. (2000) Do museum make a difference? Evaluation programs for social change, Curator 43(1): 63-74.
12. Toni, A. D. & Tonchia, S. (2001)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model,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 & Production Management 21(1/2):46-70.
13. Upchurch, M. (1997) Professional notes: research: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research in Britain''s National Museums and Gallerie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16(2):211-214.
14. Weil, S. E.(1995) Progress report from the field :the Wintergreen conference on performanceindicators formuseums,.In: Weil, S. E.,A Cabinet of Curiosities :Inquiries into Museums and Their Prospects(Washington D.C.) pp.19-31.
15. Weil, S. E. & Rudd, P. D. (2000) Perspectives on Outcomes-based Evaluation for libraries and Museums (Washington D.C.: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
三、網站資料
1. Basic Guide to Program Evaluation,Carter McNamara,1999, http://www.managementhelp.org/evaluatn/fnl_eval.htm
2. Benchmarking primer:7 steps
Center for What Works http://www.whatworks.org/
3. Building on strength: Improving governance and accountability in Canada''s voluntary sector, February 1999,
Canadian Centre for Philanthropy
http://www.ccp.ca/information/documents/cp141.htm
4. Guide To Performance Management, Rogers Davis,1995,
Human Resourc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http://www-hr.ucsd.edu/%7Estaffeducation/guide/
5. Guideline fo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U.S. Department of Energy(DOE) Office of Policy & 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and Administration, June 30,1996,
http://www.orau.gov/pbm/documents/guidelines.html
6. How to Measure Performance-A Handbook of Techniques and Tools,1995,
Training Resources and Data Exchange(TRADE) Performance-Based Management Special Interest Group
http://www.llnl.gov/PBM/handbook.
7. Measuring program outcomes:A practical approach, 1996,
United Way of America''s Outcome Measurement Resource Network
http://national.unitedway.org/outcomes/pgmomres.htm
8. Museum advancement & excellenc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AAM) http://www.aam-us.org
9. Outcome measurement datas management systems for agencies
Outcome Measurement Resource Network
http://national.unitedway.org/outcomes/publctns.htm#R
10. Outcome measurement:Showing results in the nonprofit sector
Outcome Measurement Resource Network
http://national.unitedway.org/outcomes/ndpaper.htm
11. Panorama Business Views
http://www.pbviews.com/downloads/chooseing pmsoftware.pdf
12. Performance management:Management assistance program for nonprofits,1999
Free Management Library
http://www.managementhelp.org/perf_mng/perf_mng.htm
13.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s
http://www.performanceappraisal.co.uk/pa_model.htm
14.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not-for-profit and public-sector organization, Malcolm Macpherson,2001,
http://www.baldrigeplus.com/Indicators.pdf
15.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activities
http://www.orau.gov/pbm/documents/rd.html
16.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s Act (GPRA):hydra-headed monster or flexible management tool?
http://newfirstsearch.global.oclc.org/WebZ/FSFETCH
17. The Performance-Based Management Handbook(Volume one to six) ,2001,
Performance-Based Management Special Interest Group(PBM SIG)
http://www.orau.gov/pbm.
18. What is outcome-based evaluation?
http://arts.endow.gov/guide/out/out6.html
19. 《政府改造委員會》
總統府網站http://www.president.gov.tw/
20. 《行政院組織員額績效評鑑制度》、《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施政績效評估要點》行政院研考會網站http://www.rdec.gov.tw/
21. 《行政院中程施政展望》
http://pm.rdec.gov.tw/grpmis/mids/行政院中程施政展望.htm
22. 《國立故宮博物院九十一至九十四年度中程施政計畫》
http://pm.rdec.gov.tw/grpmis/mids/國立故宮博物院(All).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