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部分
王保進(民86)。我國師資培育教育學程評鑑的可行模式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編號:NSC85-2418-h-023-002-f6),未出版。
王保進(民90)。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模式之內涵分析。教育研究月刊,91,52-62。王保進(譯)(民91)。大學自我評鑑(原作者:H. R. Kells)。臺北市:正中書局。
王睿君(民89)。國民中學校務評鑑的探討-以高雄市國民中學八十六學年度校務評鑑為例。高雄市醫學大學健康科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麗芬(民87)。大學校院教育學程自我評鑑模式之研究。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民80)。臺北市七十九學年度國民小學教育評鑑綜合報告。臺北市:作者。
立法院(民88)。教育基本法。台北:作者。
江文雄(民88)。校長做得好、不必怕評鑑。談校長評鑑的觀念。教育資料與研究,28,17-21。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教育改革總咨議報告書。台北:作者。
吳政達、郭昭佑(民86)。概念構圖法在國民小學教科書評鑑標準建構之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20(2),217-242。吳清山(民88)。學校行政。臺北:心理出版社。
吳清山(民89)。學校行政(第五版)。臺北:心理出版社。
吳清山(民91)。校務評鑑的實施挑戰與因應策略。教師天地,117,6-14。吳清山、林天祐(民90)。校務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44,132。
沈慶盈(民89)。從組織間關係談社會服務資源的整合。社區發展季刊,89,145-155。高強華(民85)。師資培育問題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高熏芳(民87)。校長評鑑之應為與難為。教師天地,96,19-24。張素貞(民90)。校務評鑑制度實施之探析-以臺北縣政府為例。教育研究月刊,91,22-29。
張鈿富(民90)。面對校務評鑑應有的理念與作法。教育研究月刊,91,30-35。張德銳(民81)。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張德銳(民82)。四條一款的迷失-小學教師如何考核。國教世紀,29(2),13-18。110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民59)。國民教育發展五年計劃期終評鑑報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民77)。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二十年。臺北:作者。
許籐繼(民84)。臺北市國民小學學校自我評鑑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郭昭佑(民89)。學校本位評鑑。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郭昭佑(民89a)。學校本位評鑑。臺北:五南。
陳奎喜(主編)(民87)。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主要理論。載於作者(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19-44)。臺北市:師大書苑。
曾文錄、湯志民、李珀、馮清皇、楊慶齡、賴文堅、楊雯、鄧鈞文(民90)。國民小學校務評鑑指標建立及評鑑實施之研究。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游柏芬(民85)。嘉義地區成人教育資源整合可行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嘉義市。游家政(民83)。國民小學後設評鑑標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游家政(民86)。國小教育評鑑的問題。載於黃政傑主編:飛向教改的天空,183-203。臺北:漢文。
湯志民(民91)。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務評鑑之評析。初等教育學刊,11,25-49。
黃武鎮(民69)。教學正常化評鑑之實施。師友月刊,160,34-39。
黃政傑(民83)。國民小學教育評鑑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黃政傑(民84)。國民小學教育評鑑之研究。國科會微縮小組。
黃振球(民81)。大學如何實施行政人員評鑑。現代教育,273-18。楊文雄(民69)。教育評鑑之理論與實際。臺中縣:臺灣省教育廳。
盧增緒(民74)。教育評鑑初探。師大學報,30,116。盧增緒(民82)。教育評鑑的問題與趨向。載於伍振鷟主編:教育評鑑。臺北:南宏。
賴志峰(民86)。臺北市幼稚園後設評鑑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文全(民79)。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文景。
謝文全(民83)。學校行政。臺北:五南。
謝雅惠(民91)。教育資訊資源整合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小學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五南。
藍瑞霓(民85)。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研習資訊,13(3),15-17。
羅清水(民88)。校長評鑑與專業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29,30-39。蘇錦麗、王偉中、呂鴻德(民88)。八十六學年度大學綜合評鑑試辦計劃成效評估之研究。臺北:教育部。
蘇秀花(民91)。臺北市國民小學校務評鑑實施成效及整合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二、 英文部分
Chelimsky, E. (1997). The coming transformations in evaluation. In E.Chelimsky & W.R.Shadish (Eds.) Evalu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1-26.CA:SAGE.
Cuttance, P. (1994). Monitoring educational quality through performanceindicators for school practice. School-Effectiveness-and-School- Improve-
Frazer, M. (1997). Report on the modalities of external evalu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3, 349-401.
Guba, E. , & Lincoln, Y. S. (1988).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California : Sage.
Hopkins, D. (1989). Evaluation for school development. London:Open University.
Hoy, W.K., & Miskel, C.G.(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 (4rded.). New York: McGram-Hill.
Jarvis, O.T., & Pounds, H.R. (1969). Organizating, supervising and admini-strating: The elementary school. New York: Parker.
Johnstone, J. N. (1981).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s. London:Kogan Page Press.
Kells, H. R. (1988). Self-study processes: A guide for postsecondary and similar service-oriented institutions and programs (3rd ed.). New York : The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and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ment, 5(2), 101-126.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487918)
Nevo, D. (1995). School-based evaluation: A Dialogue for school improvement. Tarrytown, Ner York : Elsevier Science Inc.
Raven, J. (1988). Evaluation reflections:School based evaluation and professional research.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4, 175-191.
Scriven, M. (1981). Evaluation Thesaurus. CA:Edge Press.
Smith, N. L. (1981). Criticism and Meta-Evaluation. In N. L. Smith(ED.). New techniques for Evaluation (p.266-273). Newbury Park, CA:SAGE publications.
Stake, R. E. (1983). Program evaluation, particularly responsive evaluation. In Medaus, G. F., & Stufflebeam, D. L. (EDs), Education modeles: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pp. 105-128). Boston:Kluwer-Nijhoff.
Stufflebeam, D. L. (1983). The CIPP model for program evaluation. In Madaus, G. F., Scriven, M. S. & Stufflebeam, D. L. (Eds). Education modeles: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pp. 117-141). Boston:Kluwer-Nijhoff.
Stufflebeam, D. L., Foley, W. J., Gephart, W. J., Guba, E. G., Hammond, R. L., Merriman, H. O., & Provus,M.M.,et al(1971).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IL:Peacock.
Stufflebeam, D.L.(1994). Introduc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evalu-ations in U.S. public schools.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0, 3-21.
The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1981).Standards for evaluations of educational programs,0 projects, and materials. New York : McGraw-Hill.
Worthen, B. R., & Sanders, J. R.(1987).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New York: Lon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