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apage, W.F.,“Some Aspect of Forest Recreation,”Journal of Forestry,61(1),32-36,1963.
2. Wagar, J.A.,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ild lands for Recreation,”Society of American Foresters, Forest Service Monograph 7,23PP, 1964.
3. Lime, D.W. & G.H. Stankey, “Carrying Capacity: Maintaining Outdoor Recreation Quality, in Recreation Symposium Proceeding, Suracuse,”New York: College of Foresty, 12(14),122-134, 1971.
4. Frissel, A.C. & G.H. Stankey, “Wilderness Environmental Quality: Search for Social and Ecological Harmony,”Proceedings of Society of American Foresters, 12(2), 14-28, 1972.
5. Brown, P.J., “Whitewater River: Social Inputs to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Decisions, PP.92-122. Department of Forestry and outdoor recreation. Utah state University. Logan. 1977”
6. Shelby, B. & T.A Heberlei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arrying Capacity Determination” Leisure Sciences 6(4):433-451, 1984.
7. 邱茲容,「景觀規劃中之遊憩承載量的評定」,國立臺灣大學園藝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1978)。8. 林晏州,「玉山國家公園遊憩承載量及遊憩需求調查研究報告」,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87)。
9. 林晏州、吳義隆,「玉山國家公園宿營地點之實質生態遊憩容許量之評定」,東海學報 30:539-558,(1989)。10. 林晏州,「健行步道遊憩容許量之評定」,東海學報 31:613-627,(1990).11. 林晏州,「玉山國家公園遊憩承載量及遊憩需求調查研究報告」,內政部營建署委託研究報告,(1987)。
12. 林晏州,「太魯閣國家公園遊憩資源分析與遊憩承載量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委託研究報告,(1989)。
13. 林文和,「玉山國家公園遊客人數及遊憩活動對設施承載量之分析」,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研究評估,頁51-55,(2001)。14. 曹勝雄等,「陽明山國家公園容許遊憩承載量推估模式之建立」,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八十九年度研究報告,(2000)。
15. Tivy, J., “The Concept and Determination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Recreational Land in the U.S.A,”Occasional Paper, NO.3, Country Side Commission For Scotland, Battleby, Redgorton, Prrth, 1972.
16. Hammon, G. A., Capacity of Water-based Recreation systems Part I: The State of the Art A Literature Review,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1974.
17. Jackson, R., “Carrying Capacity and Lake Recreation Planning a Case Study from North-Central Saskatchewan, Canada,”Town Planning Review, 47(4): 359-373, 1976.
18. Manning, R., D. Lime, W. Freimund & D. Pitt, “Crowding Norms at Front country Sites: A Visual Approach to Setting Standards of Quality,”Leisure Science, 18, 39-59, 1996.
19. Stankey, G. H.,“The 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LAC) System for wilderness Planning, USDA Forest Service General Technical Report INT-176, 1985.”
20. 王小璘,「利用數學模式探討遊憩資源之合理經營方法(一)」,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89)。
21. 莊炯文,「遊憩承載量測定方法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1984)。22. 莊金霖,「遊憩區土地使用目標規劃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1984)。23. 陳思穎,「交通運輸與遊憩承載整合模式之研究-多目標數學規劃之應用」,碩士論文,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1995)。24. 鍾銘山、許菁如、全鴻德、陳仲誼、吳銘銓,「玉山國家公園遊憩活動對遊憩設施承載量之調查分析」,南投,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1998)。
25. 林晏州,「玉山國家公園高山步道遊憩承載量調查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委託研究報告,(2002)。
26. www.ymsnp.gov.tw/newhome/index.htm,內政部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27. 陳昭明,「武陵地區遊客承載量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1996)。
28. 鼎漢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委託規劃綠島遊憩承載量管制對策及具體可實施方案」,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2002)。
29. 謝美惠,「中部山區型露營區遊憩承載量與經營管理」,計畫經緯,16 .06頁33-38,(1991)。30. 錢學陶、楊武承,「保護區遊憩衝擊與實質生態承載量之研究-以台北市四獸山植群為例」,戶外遊憩研究,5:1,頁19-55(1991)。31. 吳孟捐,「步道衝擊預測模式與遊憩容許量評定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2002)。
32. 羅志成,「遊憩承載量決定之研究-模糊多目標規劃之應用」,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1999)。33. 楊武承,「保護區遊憩衝擊與實質生態承載量之研究-以台北市四獸山植群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1990)。34. 國家公園協會,「雪山主峰線登山步道承載量之計量研究」,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0)。
35. 吳義隆,「玉山國家公園登山宿營地點遊憩容許量評定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1987)。36. www.spnp.gov.tw/,內政部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37. www.ysnp.gov.tw/,內政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38. 黃正銅等,「雪見遊憩區服務設施新建工程」,雪霸國家公園委託規劃報告書,(2003)。
39. 黃躍雯,「雪見地區發展生態文化旅遊運作模式之研究」,內政部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八十九年研究報告,(2000)。
40. 李銘輝、郭建興,「觀光遊憩資源規劃」,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41. 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景觀學系,「雪霸國家公園雪見地區遊憩資源調查及遊憩模式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1995)。
42. 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澎湖風景特定區遊客調查暨旅遊人次推估規劃」,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公園風景區管理處。
43. 郭乃文,「台灣地區非都市土地環境管理與永續發展:以國家公園規劃與經營管理為例」,(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