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唯芳,你不可不知的奈米科技,世茂出版社,第32~34頁,臺北,2002.07。
2. 李奮生、史紅虎,打造奈米經濟─引爆21世紀科技革命,書泉出版社,第19~20頁,臺北,2003。
3. 楊日昌,圖解奈米科技,工業技術研究院奈米科技研發中心譯,川合知二日文原著,初版,第10頁、21頁,新竹,2002。
4. 張立德,奈米材料,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3~25,63~82頁,臺北,2002。
5. 馬遠榮,奈米科技,商周出版,臺北,2002.10。
6. 鄭武順,奈米商機,臺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107~117頁,臺北,2003.03。
7. Progress Article, Nature Materials, Vol 2, 2003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2003.03.
8. 徐世昌,蓮花自清潔功能與奈米科技之應用,科學發展,第60~63頁,354期,新竹,2002.06。
9. 林景正、賴宏仁,奈米材料技術與發展趨勢,工業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 工業材料研究所,第94~101頁,新竹,1999年9月號。10. 溫志中、林天生,奈米複合材料技術與應用,工業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工業材料研究所,第109~112頁,新竹,1999年9月號。11. 賴宏仁,從微米進入奈米的材料技術,工業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工業材料研究所,第94頁,新竹,1999年9月號。
12. 陳中屏,聚合物/聚合物奈米複合材料,工業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工業材料研究所,第130~135頁,新竹,1999年9月號。13. 薛增泉,納米科技探索,清華大學出版社,第102~115頁,北京,2002。
14. 王永康、王立,納米材料科學與技術,浙江大學出版社,第218~234頁,浙江,2002。
15. 胡美鳳,走進納米世界,學林出版社,第8~15頁&第98~108頁,上海,2003。
16. 吳大城,杜仲良,高緒珊,納米纖維,化學工業出版社-材料科學與工程出版中心,第9~17頁,北京,2002。
17. 尹邦躍,奈米時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3~49頁,臺北,2002.06。
18. 黃德歡,納米技術與應用,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第129~132,上海,2003。
19. 王世敏,許祖勛,傅晶,納米材料制備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材料科學與工程出版中心,第145~241頁,北京,2002。
20. 高濂,李蔚,納米陶瓷,化學工業出版社-材料科學與工程出版中心,第1~9,140~148頁,北京,2001。
21. 李玲,向航,功能材料與納米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材料科學與工程出版中心,第1~18頁&第66~77頁,北京,2002。
22. 姜忠義,成國祥,納米生物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第1頁,北京,2003。
23. 朱靜,材料和器件,清華大學出版社,第1~32頁&第397~444頁,北京,2003。
24. 張立德,鈉米材料,化學工業出版社,第5~10頁,北京,2000。
25. 廖世傑、謝建德、陳金銘、林大森、郭蓉蓉、林秀芬、洪松慰、董志偉,功能性奈米塗層,工業材料,工研院材料研究所材料研究所,第93~97頁,新竹,2004.02。
26. 喬英杰、武湛君、關新春,新型化學建材設計與製備工藝,化學工業出版社,第42~52,119~133,229~260,276~292頁,北京,2003.07。
27. 劉福勳,營建材料,漢天下工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新竹,第203~222頁,2001。
28. 廖明隆,顏料化學,台灣文源書局,第1~48,415~419 頁,1982.04。
29. 許永綏,塗料概論,徐氏文教基金會出版社,臺北,2000。
30. 馬光輝,蘇志國,新型高分子材料,化學工業出版社-材料科學與工程出版中心,第173~175頁&第482~498頁,北京,2003。
31. 趙丞琛,界面基礎科學,P46~47頁,成功大學,臺南,1983。
32. 趙丞琛,界面活性劑化學,P10~11頁,成功大學,臺南,1984。
33. 張天勝,表面活性劑應用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精細化工出版中心,第445~588頁,北京,2001。
34. 林析右,固著液滴表面張力與接觸角之新測量技術,臺灣工業技術學院化學工程技術系,P1~3頁,臺北,1995。
35. S. Shibuchi, T. Yamamoto, T. Onda, K. Tsujii, Journal of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8, 287 , 1998.
36. S. Shibuichi, T. Yamamoto, T. onda, and K. Tsujii, Super Water-and Oil-Repllent from Frac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8, 287-279, 1998.
37. H. J. Jeong, D. K. Kim, S. B. Lee, S. H. Kwon, K. Kadono, Preparation of Water-Repellent Glass by Sol-Gel Process Using Perflouoroalkysilane and Tetraethoxysilane,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35, 130~134, 2001.
38. J. Bico, U. Thiele, D. Quere, Wetting of Textured Surface, Journal of Colloids and Surface, 206, 41~46, 2002.
39. R. N. Wenzel, Ind. Eng. Chem. 28, 988, 1936.
40. A. B. D. Cassie, S. Baxter, Tarns. Faraday Soc. 40, 546, 1944.
41. David. Quere, Fakir Droplets, Surface Chemistry, Nature Materials, vol1, 14, September, 2002
42. T. Young, Philos. Trans. R. Soc. London 95, 1805.
43. Chien Te-Hsieh, Influence of surface roughness on water- and oil-repellent surfaces coated with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Meeting of ITRI, 12, 2003.
44. 陳耀茂譯,田口實驗計畫法 Introduction to design of experiment,滄海書局,第215~243 頁,臺北1997。
45. 吳以晴,田品式品質工程,工研院田品式品質工程研討會,新竹,2003。
46. 鍾清章,品質工程(田口方法)Quality Engineering,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第215~243 頁,臺北2000。
47. 李輝煌,田口方法─品質設計的原理與實務,高立圖書有限公司,第27~44頁,臺北,2002。
48. 盧昆宏,工程品質設計實務田口方法之應用研討會,工研院,新竹,02,2004。
49. Masakazu Anpo and Masato takeuchi,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highly reactive titanium oxide photocatalysts operating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Journal of Catalysts 216, 505-516, 2003.
50. 林大森,吳卓夫,謝建德,奈米級材料應用於營建塗料防水性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五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臺中,12.2003。
51. S. Hata, Y. Kai, I. Yamanaka, H. Oosaki, K. Hirota, S. Yamazaki, Development of Hydrophilic Outside Mirror Coated with Titania Photocatalyst, JSAE, Elsevier, 97~102,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