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40.17)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8 01:5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洪國元
論文名稱:警察大學學生道德教育之內容與發展—郭爾保道德認知發展理論之應用
指導教授:林麗珊林麗珊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行政管理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道德教育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倫理學DI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6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論文摘要

中央警察大學係我國唯一培育警察幹部之養成學校,其畢業生全數投入警政、消防、海巡及刑事司法機構,肩負著社會治安、消防救災及矯治工作之重責大任,是以學生良好品格的養成一直為警大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而「道德教育」在廿一世紀的今天儼然又成為主流顯學,更為警大不可忽視的教育重點。
本研究主要以倫理學及郭爾保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為研究的基礎與工具,透過倫理學及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探討,檢視分析警大道德教育的利弊缺失。其次,以「社會問題意見調查表」(DIT)為測量工具,全面調查警大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並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一)四年制各年級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並未依年級的提升而成熟;二年制兩個年級的學生的狀況亦同。其代表警大教育並未顯著影響學生道德判斷能力。(二)二年制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顯著低於四年制學生。就學制而言,二年制與四年制學生最大差異在於年齡與學生來源背景,二年制學生年齡較大且皆為在職進修之現職警察人員,四年制學生年齡較小且皆為尚無工作經驗的高中畢業生。筆者初步認為,二年制學生道德判斷能力偏低可能與警察工作與文化有關。
最後,本研究針對警大道德教育現況分析及學生道德判斷能力調查之實證結果,據以提出對於警大道德教育之建議:(一)在教學方面,應將倫理學列為必修課程;(二)在學務工作方面,應全面推展「兩難困境教育模式」;(三)在學生總隊方面,則應培養學生執行道德的一般能力、行善的習慣及自我關照的能力。

關鍵字:道德教育、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倫理學、DIT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Adler, Mortimer L.(2001)。《六大觀念》(Six Great Ideas),蔡坤鴻譯,台北:聯經。
Babbie, Earl(1998)。《社會科學研究法》,李美華等譯,台北:時英出版社。
Copleston, Frederick(1991)。《西洋哲學史(一)》,傅佩榮譯,台北:黎明。
Donnithorne, Larry R.(1994)。《西點軍校領導魂》(The West Ponit Way of Leadership),陳山譯,台北:智庫。
Frankena, William K.(1990)。《倫理學》(Ethics),李雄揮編譯,台北 : 五南。
Hersh, R. H.、Miller, J. P. & Fielding, G. D.(1993)。《德育模式》(Models of Moral Education: An Appraisal),劉秋木、鋁正雄譯,台北:五南。
Knight, Gorge R.(1995)。《教育哲學導論》(Issues and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簡成熙譯,台北:五南。
Kohlberg, Lawrence(1986)。《道德發展的哲學》(The Psychology of Moral Development),單文經譯,台北:黎明。
Kuhmerker, Lisa、Gielen, Uwe&Hayes, Richard L.(1993),《道德發展柯爾堡的薪傳》(The Kohlberg Legacy for the Helping Professions),俞筱均等譯,台北:洪葉文化。
McLean, G. F.&Knowles, R. T.(1993)。《道德發展心理學》(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Character),方能御譯,台北:商務。
Moore, G. E.(1992)。《倫理學原理》,蔡坤鴻譯,台北:聯經。
Straughan, Roger(1994)。《兒童道德教育:我們可以教導兒童成為好孩子嗎?》(Can We Teach Children to be Good ?: Basic Issues in Moral, Personal, and Social Education),李奉儒譯,台北市:揚智。
毛連塭(1994)。《生活教育與道德成長》,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文科(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朱浤源主編(2002)。《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
但昭偉(2002)。《道德教育:理論、實踐與限制》,台北:五南。
李雄揮(1999)。《教育哲學》,台北:師大書苑。
沈 六(2000)。《道德發展與行為之研究》,台北:水牛。
林生傳主編(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林麗珊(2000)。《人生哲學》,台北:三民。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
唐凱麟主編(2001)。《西方倫理學名著提要》,台北:昭明。
袁廷棟(1989)。《普通倫理學》,台北:黎明。
高廣孚(1991)。《杜威教育思想》,台北市:水牛出版社。
張明貴(1986)。《約翰彌爾》,台北:東大。
郭實渝主編(1995)。《當代教育哲學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歐美所。
郭實渝主編(1997)。《當代教育哲學論文集Ⅱ》,台北:中研院歐美所。
陳秉章、陳信木(1988)。《道德社會學》,台北:桂冠。
傅偉勳(1990)。《西洋哲學史》,台北:五南。
單文經(1982)。《道德教育初探》,高雄:復文。
單文經、汪履維編譯(1989)。《道德發展與教學》,台北:五南。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國賜(1993)。《現代教育思潮》,台北:黎明。
葉學志(1993)。《教育哲學》,台北:三民書局。
詹棟梁(1995)。《現代教育思潮》,台北:五南。
詹棟梁(1999)。《教育哲學》,台北:五南。
鄔昆如(2002)。《倫理學》,台北:五南。
歐陽教(1974)。《道德判斷與道德教學》,台北:文景。
歐陽教(1985)。《德育原理》,台北:文景。
歐陽教(1999)。《教育哲學》,台北市:麗文文化公司。
潘小慧(2003)。《德行與倫理:多瑪斯的德行倫理學》,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
鄭光甫、韋端(1995)。《抽樣方法:理論與實務》,台北:三民。
謝昆明(1994)。《道德教學法》,台北:心理。
簡成熙(1997)。《哲學和教育— 20 世紀末的教育哲學》,高雄:復文。
羅 素(Russel Bertrand)(1955)。《西方哲學史》,鍾建閔譯,台北市:中華文化。
邊沁原著(1971)。《道德與立法原理》,李永久譯,台北:帕米爾書店。

中文期刊論文
尤淑如(2003)。〈書評:阿拉斯代爾˙麥金泰爾《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哲學與文化》,351,179-185。
方鳳琪(2003)。《台灣青少年的媒體使用與其道德判斷之相關性-以電視綜藝節目和網路連線遊戲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危芷芬及黃光國(1998)。〈積極義務與消極義務:台美大學生道德判斷的文化比較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0:2,137-153。
吳宗立(1999)。〈杜威道德教育理論對我國道德教育的啟示〉,《台灣教育》,587,9-14。
吳宗立(1999)。〈康德道德哲學對中小學道德教育的啟示〉,《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5,145-154。
吳俊賢(2000)。《台灣省中部地區青少年親子互動模式與道德判斷之相關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琪明(2003)。〈德行取向之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351,153-174。
李鴻章(2000)。〈出身背景、教育程度與道德判斷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2,147-171。
沈 六(1981)。《道德認知發展與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沈清松(1997)。〈道德教育的道德哲學基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2,6-17。
林 煌(1991)。《道德判斷與道德價值取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瀅(2003)。《國中道德氣氛與學生道德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湫(1999)。《性別、年級、道德推理、同理心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嘉義師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珊(1997)。〈論道德教育的可能性〉,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學系,《行政管理學系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
林麗珊(2000)。〈功利主義的運用與修正〉,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學系,《行政管理學系第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
林麗珊(2002)。〈從自我關照到改變形象〉,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學系,《警察形象行銷研討會論文集》,桃園。
林麗珊(2003a)。〈警察的裁量能力與倫理原則之應用〉,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系、警察專科學校行政警察科合辦,《警政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林麗珊(2003b)。〈發展警政倫理學的意義〉,《警學叢刊》,149,33-52。
俞懿嫻(1991)。〈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論—目的價值論與目的倫理學〉,《東海哲學研究集刊》,1,177-193。
俞懿嫻(1995)。〈自律與道德教育:亞里士多德與康德學說比較〉,《東海哲學研究集刊》,2,155-173。
施能杰(2002)。《法治取向德育教學對國小學童道德判斷與法律知識成效之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效智(1995)。〈道德論證問題在基本倫理學上—目的論與義務論之爭〉,《哲學與文化》,251,317-331。
高博銓(2000)。〈郭爾保的道德困境與道德教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62,105-124。
高鎮權(2003)。《我國警察倫理教育執行之研究-以台灣警察專科學校進修學生組為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婷(2001)。《出生背景、學校教育與道德判斷標準》,台東師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銀富(1983)。〈郭爾保道德認知發展理論之研究〉,《教育學院學報》,8,61-92。
陳永宏(1999)。《國小運動員與非運動員道德判斷之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安(2001)。《犯罪少年與一般少年道德認知發展之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英豪(1977)。〈我國青少年道德判斷的發展及其影響的因素〉,《高雄師院學報》,6,93-159。
陳照雄(1993)。〈論道德教育之問題與實施〉,《教育學報》,11,1-25。
單文經(1980)。《道德判斷發展與家庭因素之關係》,台灣師大教育研所,碩士論文。
單文經(2000)。〈兼論道德氣質的成分與道德教育的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5,169-184。
彭駕騂(1999)。〈從柯柏格道德發展理論說起〉,《台灣教育》,587,5-8。
黃 藿(1995)。〈羅素教育理念的探討〉,《當代教育哲學論文集》,119-152。
黃 藿(1999)。〈德行倫理學的復興與當代道德教育〉,《社會文化學報》,9,1-17。
黃 藿(2003)。〈從德行倫理學看道德動機〉,《哲學與文化》,351,5-19。
黃光明(1999)。《聽覺障礙學生道德判斷及其家庭影響因素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班論文。
楊銀興(1987)。《國小學生場地獨立性、內外控信念與道德判斷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敏芝(2003)。〈書評:黃藿《理性、德行與幸福-亞里斯多德倫理學研究》〉,《哲學與文化》,351,187-193。
劉益榮(2001)。《商學學生個人價值觀與道德判斷及其關聯性之探討》,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靖國(2002)。《國民教育階段學童之儒家道德判斷與現代道德判斷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慧慧(2002)。《國中資優生情緒智力與道德判斷關係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小慧(1997)。〈我國道德教育與儒家思想--當前道德教育的哲學省思〉,《哲學與文化》,24:4,頁337-350。
潘小慧(1998)。〈倫理自我主義述評--自我、自我主義及倫理自我主義〉,《哲學論集》,31,頁271-287。
蔡淑桂(1991)。《國小資優生高層次認知能力、道德判斷與道德行為之間的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百勝(1987)。《國中道德判斷與父母管教態度暨人格之關係》,中國文化大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自薔(1995)。《北市高中職學生道德判斷自我強度與內外控信念之差異及相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盧政吉(2002)。《國小教師專業道德推理自我強度與專業道德行為關係之研究 》,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偉斯(2003)。〈行政倫理研究與教學範圍的審視〉,《警學叢刊》,149,53-70。
薛光祖(2000)。〈中、美道德教育的比較分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2,6-15。
謝芳怡(2002)。《運動科學研究所運動成就目標與道德判斷之關係研究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青龍(2000)。《科學態度、倫理傾向、與道德判斷對科學學習成就之相關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簡 穗(2001)。《會計人員道德判斷及發展之探討與經理人道德推理對決策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成熙(2000)。〈正義倫理學與關懷倫理的辨證:女性倫理學的積極意義〉,《教育資料集刊》,25,185-211。
蘇清守(1972)。《我國學童道德判斷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 群(2003)。〈書評:阿拉斯代爾˙麥金太爾《德性之後》〉,《哲學與文化》,351,175-178。

英文書目
Albert, Ethel M., Denise, Theodore C.(1992). Great Traditions in Ethics, Calif: Wadsworth Pub. Co.
Brandt, R. B.(1996). Facts, Values, and Moral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lby, Anne(1987). The Measurement of Moral Judg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risp, R. & Slote, M.(2001). Virtue Eth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ankena, William K.(1989). Ethics, N.J.: Prentice-Hall,Inc.
Kagn, S.(1998). Normative Ethics,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Kohlberg, Lawrence(1981).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Moral Stages and the Idea of Justice,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Kohlberg, Lawrence(1984). The Psychology of Moral Development: The Nature and Validity of Moral Stages,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May, L., Friedman, M. & Clark, A.(1996). Mind and Morals, Cambridge: MIT Press.
Power, F. Clark, Higgins, Ann(1989). Lawrence Kohlberg's Approach to Moral Educ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est, James R.(1999). Postconventional Moral Thinking: A Neo-Kohlbergian Approach,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Rest, James R., Narvaez, Darcia(1994). Moral Development in the Professions: Psychology and Applied Ethics,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Thiroux, J. P.(2001). Ethics: Theory and Practice, N.J.: Prentice-Hall,Inc.
Reimer, Joseph, Paolitto, D.R., & Hersh, R.H.(1990). Promoting Moral Growth: From Piaget to Kohlberg, New York: Longman.




英文期刊
AL-Shehab, Ali J.(2002). A Cross-Sectional Examination of Levels of Moral Reasoning in a Sample of Kuwait University Faculty Members, in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0, pp. 813-820.
Bebeau, Muriel J.(2002). The Defining Issues Test and the Four Component Model: Contributions to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31, No. 3, pp. 271-295.
Hau Kit-Tai & Lew, William J. F.(1989). Mor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tudent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4, pp. 561-569.
Rest, James R., Narvaez, Darcia, Thoma, J. Stephen & Bebeau, Muriel J.(2000). A Neo-Kohlbergian Approach to Morality Research, i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9, No. 4, pp. 381-395.
Rogers, Glen(2002). Rethinking Moral Growth in College and Beyond, i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31, No. 3, pp. 326-33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尤淑如(2003)。〈書評:阿拉斯代爾˙麥金泰爾《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哲學與文化》,351,179-185。
2. 尤淑如(2003)。〈書評:阿拉斯代爾˙麥金泰爾《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哲學與文化》,351,179-185。
3. 吳宗立(1999)。〈康德道德哲學對中小學道德教育的啟示〉,《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5,145-154。
4. 吳宗立(1999)。〈康德道德哲學對中小學道德教育的啟示〉,《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5,145-154。
5. 李琪明(2003)。〈德行取向之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351,153-174。
6. 李琪明(2003)。〈德行取向之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351,153-174。
7. 李鴻章(2000)。〈出身背景、教育程度與道德判斷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2,147-171。
8. 李鴻章(2000)。〈出身背景、教育程度與道德判斷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2,147-171。
9. 沈清松(1997)。〈道德教育的道德哲學基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2,6-17。
10. 沈清松(1997)。〈道德教育的道德哲學基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2,6-17。
11. 俞懿嫻(1991)。〈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論—目的價值論與目的倫理學〉,《東海哲學研究集刊》,1,177-193。
12. 俞懿嫻(1991)。〈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論—目的價值論與目的倫理學〉,《東海哲學研究集刊》,1,177-193。
13. 俞懿嫻(1995)。〈自律與道德教育:亞里士多德與康德學說比較〉,《東海哲學研究集刊》,2,155-173。
14. 俞懿嫻(1995)。〈自律與道德教育:亞里士多德與康德學說比較〉,《東海哲學研究集刊》,2,155-173。
15. 孫效智(1995)。〈道德論證問題在基本倫理學上—目的論與義務論之爭〉,《哲學與文化》,251,317-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