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17: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博文
研究生(外文):Po-Wen Wu
論文名稱:從拉康精神分析概念探討咖啡廣告文本中的慾望主體
論文名稱(外文):An Interpretation of Desire-Subject in Coffee Advertising Campaign by Jacques Lacan’s Psychoanalysis Theory.
指導教授:朱嘉樺朱嘉樺引用關係萬胥亭萬胥亭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ia-Hua JwuJia-Hua Jw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商業設計研究所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產品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7
中文關鍵詞:廣告主體拉康精神分析慾望
外文關鍵詞:SubjectLacan's PsychoanalysisDesireAdvertise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220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6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摘 要

廣告在消費社會中,作為一種慾望主體的呈現,尤其是現代工業發達的情形之下,大量的商品使得消費者對於商品的一般需求已經降低,於是廠商利用行銷與廣告的方式來創造需求,將消費者不需要的東西能夠賣給他們,產生了因廣告(大眾傳播)而形成的消費意識型態的問題。本研究所探討的,是以廣告在消費社會中所呈現的主體結構為對象,以咖啡廣告為分析的文本,從拉康精神分析的概念中,建構主體的三層界域:想像、象徵、真實,對於慾望主體的結構進行分析,瞭解廣告是如何影響消費者在商品,或者是品牌形象上的認同,達到廣告對消費者產生「擬真」的需求,並且建立概念性模式於創作上的應用。
在本研究中探討有關慾望主體的結構,可以說是與消費者行為息息相關。慾望主體是一種概念上的主體,是想像、象徵、真實之間的交互關係,除了歷時性系統,同時也包含共時性的結構。歷時性的系統是構成慾望主體的生成,而共時性的結構是影響慾望主體的變化。主體的慾望並非是自為的產生,而是從「他者」的身上看見自己的慾望,同時「他者」也承認自己的慾望。從這樣的觀點來看廣告訴求的本質,成為一種與具有意識型態的社會價值的呼應,而這社會價值與消費者的認同關係上,有著很大的影響因素。
因此,慾望主體,是社會價值體系裡的慾望,是主體異化後的想像,在象徵界中尋找著自己永恆失去之物的形象。
Abstract

<a href="http://www.ntsearch.com/search.php?q=Advertising&v=56">Advertising</a> is represented as a desire-subject substitute in our consumer oriented society. Especially,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highly developed industry, consumers have already reduced their desires to non-unique products due to mass production. Therefore, manufacturers those employ <a href="http://www.ntsearch.com/search.php?q=marketing&v=56">marketing</a> and <a href="http://www.ntsearch.com/search.php?q=advertising&v=56">advertising</a> strategies are trying to sell low-desirable products to consumers by creating desires for them. Theses strategies result in a problem of consumers’ ideolog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campaign of <a href="http://www.ntsearch.com/search.php?q=coffee&v=56">coffee</a> <a href="http://www.ntsearch.com/search.php?q=advertising&v=56">advertising</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desire-subject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by Jacques Lacan’s psychoanalysis theory. From Lacan’s theory, there were three conditions to establish the subject’s structure: the imagination, the symboliz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desire-subject was the framework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explained how an advertisement effected consumers’ identification on products or brand images in order to create ‘virtual desire’ for the consumers who would be stimulated to buy a specific item according the advertisement’s appeals. This concept was also utilized to build an application for <a href="http://www.ntsearch.com/search.php?q=design&v=56">design</a> work.
In this research, the main discussion was the structure of the desire-subject, 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consumer behavior. The desire – subject was a conceptualized subject which had a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among imagination, symbolization and realization. Besides, 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structures were also included in the concept. The desire-subject was constructed by the diachronic structure; nevertheless the synchronic structure was the main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change of the desire-subject. The subject of the desire did not come from <a href="http://www.ntsearch.com/search.php?q=people&v=56">people</a> themselves but from ‘Other’ perspective to see their desires. Concurrently, ‘Other’ admitted that they also had their desires. From this viewpoint, the essence of <a href="http://www.ntsearch.com/search.php?q=advertising&v=56">advertising</a> appeals had a certain level of effectiveness to reflect on social value and ideology which would have great on the relationship of consumers’ identification and social value.
Therefore, the desire-subject is: 1) The desire of social values, 2) The imagination of alienation subject, and 3) To find a substitute that has been eternally lost in a person’s mind.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背景
1-1-1商品的角色與社會關係 01
1-1-2廣告於商品的指涉功能 03
1-1-3廣告的語言符號結構 06
1-1-4廣告中的慾望與主體 09
1-1-5小結 12
1-2研究動機 15
1-3研究目的 19
1-4研究範圍與限制 20
1-5研究方法與大綱 21

第二章 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
2-1拉康的思想脈絡
2-1-1前言 23
2-1-2於拉康思想中的激盪 24
2-1-3小結:我思於我所不在 31
2-2異化分裂的主體
2-2-1形成初次主體的「鏡相階段」 33
2-2-2語言結構介入的「伊底帕斯情結」 38
2-2-3分裂的主體:象徵秩序的內外 43
2-3主體的拓樸學
2-3-1想像界、象徵界、真實界 46
2-3-2圖式L 51
2-4小結:慾望主體
2-4-1需要—需求—慾望 54
2-4-2慾望主體的結構 55

第三章 咖啡廣告中的慾望主體
3-1廣告文本元素的分析
3-1-1伯朗咖啡 59
3-1-2左岸咖啡 62
3-1-3韋恩咖啡 64
3-2廣告文本的解讀
3-2-1伯朗咖啡 67
3-2-2左岸咖啡 70
3-2-3韋恩咖啡 73
3-3慾望主體的探討
3-3-1主體的異同 76
3-3-2主體的想像 80
3-3-3主體的對立 83
3-4小結
3-4-1陽具的假象:自我的認同 85
3-4-2象徵的主導:社會的認同 87
3-4-3廣告的慾望主體結構 89

第四章 創作:消費者的慾望主體
4-1創作主題分析:創作的設定
4-1-1創作背景:反應「真實」 93
4-1-2創作內容:真實空間 95
4-1-3創作的假想設定 96
4-1-4咖啡與生活 97
4-2創作概念:想像、象徵、真實的主體
4-2-1慾望是社會價值 100
4-2-2商品的社會價值 102
4-2-3想像的人物 104
4-2-4呈現真實的可能性 105
4-3廣告創作分析
4-3-1不是性別錯亂 107
4-3-2想像的空間 108
4-3-3假的美好生活 109
4-3-4凝視 111
4-4廣告創作呈現
4-4-1忘了美麗:雜誌廣告一 112
4-4-2窺視真相:雜誌廣告二 114
4-4-3相約在咖啡館:報紙廣告 116
4-4-4凝視‧純粹:海報 117
4-5創作主題:真實空間
4-5-1展場外部 119
4-5-2展場內部 120
4-5-3作品及廣告創作 121

第五章 總結
5-1結論 125
5-2研究成果 127
5-3後續研究建議 129

參考文獻 130

附錄:廣告文本分鏡表 135



圖 表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圖表1-1〕:語言符號結構與廣告符號結構 09
〔圖表1-2〕:語言符號與消費符號 09
〔圖表1-3〕:消費意識廣告的慾望與消費者的慾望 16
〔圖表1-4〕:研究論述流程圖 22

第二章 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
〔圖表2-1〕:嬰兒、母親、陽具之三角關係結構 40
〔圖表2-2〕:想像界、象徵界、真實界三者關係圖 48
〔圖表2-3〕:圖式L 51
〔圖表2-4〕:主體結構分析表 56

第三章 咖啡廣告中的慾望主體
〔圖表3-1〕:廣告的慾望主體結構圖(一) 89
〔圖表3-2〕:廣告的慾望主體結構圖(二) 91

第四章 創作:消費者的慾望主體
〔圖表4-1〕:忘了美麗:雜誌廣告一 112
〔圖表4-2〕:窺視真相:雜誌廣告二 114
〔圖表4-3〕:相約在咖啡館:報紙廣告 116
〔圖表4-4〕:凝視‧純粹:海報 117
〔圖表4-5〕:展場外側 119
〔圖表4-6〕:展場內部(入口左側) 120
〔圖表4-7〕:廣告創作展示(時報週刊:忘了美麗) 121
〔圖表4-8〕:展場內部(入口右前方) 121
〔圖表4-9〕:廣告創作展示(蘋果日報:相約在咖啡館) 122
〔圖表4-10〕:廣告創作展示(海報:凝視) 122
〔圖表4-11〕:展場內部(入口右側) 123
〔圖表4-12〕:廣告創作展示(壹週刊:窺視真相) 123
〔圖表4-13〕:展場內部(入口後側) 124
參考文獻


(一)外文翻譯書籍

Jacques Lacan(2000),褚孝泉譯,《拉康選集(1936-1960)》,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Rius (2002),黃耀輝譯,《馬克斯》,台北:立緒出版社。
Robert Bocock (1995),黃鵬仁譯,《消費》,台北:巨流出版社。
Hebert Marcuse (2001),劉繼譯,《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型態研究》,台北:桂冠出版社。
Darian Leader (2002),龔卓軍譯,《拉岡》,台北:立緒出版社。
Richard Appignanesi (2002),張弘瑜譯,《弗洛伊德》,台北:立緒出版社。
John Fiske (2001),張錦華等譯,《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
John Fiske , Tim O’Sullivan , John Hartley , Danny Saunders , Martin Montgomery(2001),楊祖君譯,《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台北:遠流出版社。
Sut Jhally (2000),馮建三譯,《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出版社。
Arthur Asa Berger (1992),黃新生譯,《媒介分析方法》,台北:遠流出版社。
田中洋、丸岡吉人(1993),蔡焜霖譯,《新廣告心理》,台北:朝陽堂。
Roland Barthes(2002),許薔薔、許綺玲譯,《神話學》,台北:桂冠圖書。
Roland Barthes(1998),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台北:桂冠圖書。
Walter Benjamin(1999),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北星圖書公司。
Jean Baudrillard(1998),洪凌譯,《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出版社。
Jean Baudrillard(2000a),林志明譯,《物體系》,台北:時報出版社。
Jean Baudrillard(2000b),劉成富、全志剛譯,《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Seth Godin (2003),梁曙娟譯,《紫牛》,台北:商智文化出版。
Jonathan Culler(1992),張景智譯,《索緒爾》,台北:桂冠出版社。
John Sturrock(1998),渠冬、李康、李猛譯,《結構主義以來》,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G. W. F. Hegel (1997),賀麟、王玖興譯,《精神現象學-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Jean Piaget (1987),倪連生、王琳譯,《結構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Michael Payne(1997),李奭學譯,《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莉絲蒂娃導讀》,國立編譯館主譯,台北:書林出版公司。
Jan M. Broekman (2003),李幼蒸譯,《結構主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Fredric Jameson(1996),張旭東編,《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拉康的想像界與符號界〉,北京:牛津大學出版社。
Malcolm Bowie(1979),John Sturrock主編,渠東等譯,《結構主義以來,從列維‧斯特勞斯到德里達》,北京:牛津大學出版社。
Slavoj Zizek(2002),季廣茂譯,《意識型態的崇高客體》,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Moustafa Safouan(2001),懷宇譯,《結構精神分析學—拉康思想概述》,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福原泰平(2002),王小峰、李濯凡譯,《拉康》,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David McLellan (1994),施忠連譯,《意識型態》,台北:桂冠出版社。
Elizabeth Wright(2002),楊久穎譯,《拉岡與後女性主義》,台北:城邦文化。
Philippe Bo薄]2002),孫建強譯,《咖啡》,香港:三聯書店。

(二)中文參考書籍

辜振豐(2003),《布爾喬亞—慾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台北:果實出版社。
文聘元主編(1999),《洞悉心靈—精神分析》,上海:鷺江出版社。
季桂保(2002),《布希亞》,台北:生智出版社。
何秀煌(2000),《記號學導論》,台北:水牛出版社。
羅貴祥(1997),《德勒茲》,台北:東大圖書。
杜聲鋒(1998),《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出版社。
梁濃剛(1989),《回歸弗洛伊德》,台北:遠流出版社。
王國芳、郭本禹(1999),《拉岡》,台北:生智出版社。
台灣電通行銷企畫部(2001),《2001年台灣市場指標》,台北:台灣電通。
高全喜(1993),《自我意識論》,台北:博遠出版社。
李幼蒸,〈關於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的辨析〉,《結構的時代》,台北:谷風出版社。
李幼蒸(1994),《結構與意義:現代西方哲學論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李幼蒸(1997),《理論符號學導論-卷一-人文符號學》,台北:唐山出版社。
李幼蒸(1997),《理論符號學導論-卷二-語義符號學》,台北:唐山出版社。
李幼蒸(1997),《理論符號學導論-卷三-哲學符號學》,台北:唐山出版社。
李幼蒸(1997),《理論符號學導論-卷四-文化符號學》,台北:唐山出版社。
李幼蒸(1998),《欲望倫理學:弗洛伊德和拉康》,嘉義:南華大學。
劉清虔(1996),《否定與合理》,台北:台灣書店。
高宣揚(1990),《結構主義》,台北:遠流出版社。
方生(2002),《後結構主義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夏光(2003),《後結構主義思潮與後現代社會文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方漢文(2000),《後現代主義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局。
潘知常、林偉(2002),《大眾傳媒與大眾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彬(2003),《符號透視:傳播內容的本體詮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張耀(1997),《打開咖啡館的門》,台北:時報出版。

(三)中文參考期刊文獻

陳建宏(1999),以父之名:拉岡對拉岡,《中外文學》,第28卷,第三期,P.84-153。
邱彥彬(1996),我被決定故我在?論傅柯與拉岡的主體觀,《中外文學》,第25卷,第5期,P.79-118。
劉阿榮(1995),弗洛伊德主義的形構與圖像—心理學與哲學的理解,《中大社會文化學報》,第2期,P.149-177。
林熒嬌(2003),魔域/磨慾:蘇童《米》中的城市父權隱喻與女性身體政治,《東華人文學報》,第5期,P.93-118。
蔡淑惠(1998),戀獄謎相的暗爽地緣,《中外文學》,第26卷,第8期,P.90-119。
李鴻瓊(2003),脫落與縫合,《中外文學》,第31卷,第11期,P.144-185。
Slavoj ?i?ek(2001),張寶云譯,變異的兩面,《電影欣賞》,第109期,P11-19。
朱立群(2001),主體的生成應變與轉化:拉岡派精神分析理論的詮釋與操練,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褚孝泉(1998),穿越拉康的魔鏡,《國外社會科學》,第6期,P.44-48。
林思平(2003),媒體八卦與社會真實:從淫穢、魅惑、到意識型態的鬼影,《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5期,P.257-295。
張紘炬,魏石勇(2000),產品之電視廣告效果個案分析,《民意研究季刊》,第213期,P.1-23。

(四)外文參考期刊文獻

Robyn Ferrell , (1996) , Passion in theory : Conceptions of Freud and Lacan , London , Routledge
Shoshana Felman , (1987) , Jacques Lacan and the Adverture of Insight ,London , Harvard College
Tsu-chung Su , (2000) , Desire and Its Traces in Hegel , Koj臀e , Lacan , Deleuze & Guattari , TaiNan : The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Journeal , Vol.4 , No.1 , pp.85-11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