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03: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瑋文
研究生(外文):Wei-Wen Chang
論文名稱:界的浮現:初鹿村卑南族人病痛經驗及其療癒之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phenomenology of horizon: Exploring the ill experiences and healing processes through the exemplification of Bei-Nan Aborigine
指導教授:林耀盛林耀盛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aw-Sheng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高雄醫學大學
系所名稱: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2
中文關鍵詞:後現代醫療擬象療癒空間卑南族人病痛經驗療癒過程
外文關鍵詞:imaginal healing spaceBei-Nan Aborigineill experienceshealing processhorizonpostmodern medicin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7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研究基於對現代生物醫學的反思,提出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以不同於當代主流醫療所慣用的生物醫學模式來看待病患之病痛經驗,將個人生活的所有層面視為一整體的觀點,探討病患病痛經驗的整體性,以及其自主療癒的過程。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個案研究與田野參與之研究徑路,對台東縣卑南鄉初鹿村卑南族人進行探究,前後歷時兩年,實際天數約105天。其中深入訪談者共有9位(男性5位,平均年齡57歲;女性4位,平均年齡56歲),研究者以個案呈訴資料之多樣性為考量,選擇其中五位(男性3位,平均年齡56歲;女性2位,平均年齡46歲),作為個案研究之資料呈現的主要對象。研究者分別呈現病患之病痛經驗及病痛療癒過程,並提出「界」以及「擬象療癒空間」的概念。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思考路徑:現代醫療的反思與展望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8
第二章、文獻回顧 9
第一節、病痛經驗(Ill experiences) 12
第二節、病痛療癒(Illness healing) 14
第三章、研究方法 17
第一節、本論文之研究方法 17
一、質性研究的典範轉移 17
二、個案研究 19
三、深入訪談 20
第二節、本研究之研究程序 20
一、研究地點 20
二、研究時間 21
三、研究者的角色 21
四、研究工具 22
五、訪談方式 22
六、訪談對象 23
第四章 結果 25
第一節、杜妮可(tunik) 25
第二節、嘛法滴(mavadi) 40
第三節、丟佬(twlaw) 52
第四節、芭柰(panay) 61
第五節、邦吒(panzal) 71
第五章、結果討論 82
第六章、研究倫理反思、限制與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6


表 次

表一 身體圖受訪者之年齡分佈 23
表二 深度受訪者之基本資料 24


圖 次

圖3-1 26
圖3-2 41
圖3-3 53
圖3-4 62
圖3-5 72
圖4-1:二元素的生活世界 94
圖4-2 三元素的生活世界 95
圖4-3 擬象療癒空間 96
王乾任(民90)。〈導讀〉。O’nell J.《五種身體》。台北:弘智。
王嵩山(民90)。《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
何撒娜(民87)。《聚散之間:納人的喪葬儀式與家屋象徵》。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李宜澤(民86)。《祭儀活動下的神話思維:花蓮東昌阿美族喪禮研究》。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市。
李建民(民90)。〈身體感的歷史〉。栗山茂久。《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5-10。台北:究竟。
余德慧(民87)。《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會形文化。
余德慧(民92年4月)。〈華人心性與倫理的複合式療法:華人文化心理治療的探源運動〉。《台灣本土心理治療》。台灣本土心理治療,東華大學。
余安邦(民92年)。〈宗教療癒與行動倫理:以北縣SH慈惠堂的靈媒系統為例〉。《台灣本土心理治療》。台灣本土心理治療,東華大學。
林榮泉(民75)。《泰雅人與漢人生命禮俗之比較研究》。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明美(民85)。《阿美族巫師儀式舞蹈研究:吉安鄉東昌村miretsek實例分析》。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耀盛(民88)。《疾病意義、身體意象與認同形式:糖尿病患者社會心理因應歷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耀盛(民91a)。〈重弦俱寂,唯一高音?反思質性研究〉。《應用心理研究》,13,1-7。
林耀盛(民91b)。〈性別識盲及其不滿:以精神病為論述對象〉。《女學學誌》,14,119-172。
林耀盛(民92)尚未發表之手記。
胡幼慧(民90)。《新醫療社會學:批判與另類的視角》。台北市:心理出版。
栗山茂久(1999/2001).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究竟。
陳美貴(民92)。《負傷的敘事者:洗腎者因應資源之調整與轉化》。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雅婷(民90)。《母娘與祂的兒女:慈惠石壁部堂宗教人的經驗世界》。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市。
張珣(民78)。《疾病與文化》。台北:稻香。
張國賓(民86)。《從紡織與獵首探討太魯閣人的兩性意象與性別邏輯》。清華大學,碩士論文,新竹市。
張維怡(民93)。《實習醫師對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理念之經驗分析研究—以某醫學中心為例》。高學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彭榮邦(民89)。《牽亡:惦念世界的安置與撫慰》。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市。
項退結(民78)。《西洋哲學辭典》。台北:華香園。
項退結(民78) 。《海德格》。台北:東大。
黃麗珍(民90)。《初鹿卑南人的家》。台灣大學人類學,碩士論文,台北市。
詹碧珠(民87):《尪姨與其儀式表演:當代台灣女性靈媒的民族誌調查》。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市。
楊大春(民84)。《傅柯》。台北:生智。
楊明敏(民83)。《臨床醫學的誕生》。劉絮愷(譯)。台北:時報文化。
楊國樞(民83)。〈楊序〉。凱博文。《談病說痛:人類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台北:桂冠圖書。
楊江瑛(民92)。《mukoangai: 建和卑南巫師的儀式實踐》。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葛應欽(民84)。《原住民健康研究室計畫》。行政院衛生署八十四年委託研究計畫研究報告(編號: DOH84-HR-319)。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熊祥林(民60)。《完形論》。台北:大光華。
趙綺方(民82)。《沖繩竹富島種取祭的儀式過程:一項舞蹈人類學的研究》。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蔡友蘭(民90)。《十九世紀末西方醫療體系傳入台灣遭遇之抵抗與衝突—從馬雅各教案事件談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雅琪(民89)。《全民健康保險原住民醫療利用之分析研究》。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維民(民89)。《心靈哲學導論》。台北:揚智文化。
蔡錚雲(民89)。《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文化》。台北:中山文庫。
劉魁(民87)。《後現代科學觀》。台北:揚智文化。
簡美玲(民83)。《疾病行為的文化詮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藍忠孚、許木柱(民81)。《現代醫療體系對社會規範的衝擊:台灣原住民社會的實證研究》。行政院衛生署八十一年度委託研究計劃(編號:DOH81-TD-112)。台北市:陽明醫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Airhihenbuwa. (1995) 〈Culture, health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In Health and culture: beyond the western paradigm》, 3-10. Thousand Oaks, CA: Sage.
Balint, E. (1969) 〈The possibilities of patient-centred medicine〉.《J R College Gen Pract》17: 269-76.
Chirban, John, T., Hellenic Coll, &Lexington, (1992).〈Healing and spirituality〉.《Pastoral Psychology.》40(4),235-244. US: Kluwer Academic/Plenum P.
Chirban, John, T.,& Hellenic Coll, (1991).〈Healing and spirituality〉.Chirban & John T. (ED).《Health and faith: Medical, psychological and religious dimensions.》,3-11. Eng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Clarkson, P. (1989/2002). Gestalt counselling in cation.卓紋君(譯):《完形治療的實踐》。台北:心理出版社。
Conrad, P. & Kern, R. (1990).《 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 Crit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
Dean, K. (2004).〈The role of methods in maintaining orthodox beliefs in health research〉.《Social Science & Medicine》,58,675-685.
Denzin, N.K. (1989/ 2000). 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 張君玫(譯):《解釋性互動論》。台北:弘智文化。
Dreyfus, H. L., & Rabinow, P. (1982/1995).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錢俊(譯):《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
Foucault, M. (1964/ 1998). Histoire de la folie à l’ âge classique.林志明(譯):《古典時代瘋狂史》。台北:時報文化。
Smith, A.M. S. (1975/ 1994). The Birth of Clinic.劉絮愷(譯):《臨床醫學的誕生》。台北:時報文化。
Foster, G.M.(1979/1992). Medical Anthropology.陳華、黃新美(譯):《醫學人類學》。台北:桂冠。
Frank, A.W. (1995). 《The Wounded Storytell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arro, L.C., & Mattingly, C. (2000). 〈Narrative as Construct and Construction〉.Mattingly, C & Garro, L.C. (ED.)《Narrative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Illness and Healing》,1-49.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uajardo & Ann, K. (1999) 〈Spirituality and curanderismo in Mexican- American culture: folk healing, mental illness〉《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 Engineering》60(5B),2340. US:Univ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Hahn, R. (1995). 〈The role of society and culture in sickness and healing: In sickness and healing〉.《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76-98.
Hardey, M. (1999). 《Health Psychology》. 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Heidegger, M. (1927/1998).Being and Time.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台北:桂冠。
Jonathan, R. (1998 /2000). Heidegger: history and truth in Being and Time.蔡偉鼎(譯)。《海德格》。台北:麥田。
Lindenbaum, S., & Lock M. (1993).《 Knowledge, Power, and Practice: The Anthropology of Medicine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leinman, A. (1988). 〈The meaning of symptoms and disorders〉.《The illness narratives: suffering, healing, and human condition》, 3-30.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Kleinman, A. (1980).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illness experience and behavior〉. In Kleinman, A. (ED.) 《Patients and healers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 exploration of the borderland between Anthropology》, 119-145.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leinman, A. (1988/ 1994). The illness narratives: suffering healing & the human condition.陳新綠(譯):《談病說痛:人類的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Krailsheimer, A. (1983/ 1983). 孔令信(譯):《思考的蘆葦—巴斯卡》。台北:時報文化。
Mattingly, C. & Garro, L.C.(2000).《Narrative and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Illness and Healing》.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c Whinney, I. (1989). 〈The need for a transformed clinical method〉. In: Stewaet M, Roter D, (ED.) 《Communicating with medical patients》, London: Sage.
Mead, N., Bower, P. (2000). 〈Patient-centredness : Measuring patient-centredness: a comparison of three observation-based instruments.〉《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39: 71-80.
Neuman, W.L. (1997/2000).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文化。
Ogden, J. (1996). 《Health Psychology: a textbook》.Britain: Redwood Books.
O’Neill, J. (1985/2001). Five bodies: the human shape of modern society. 張旭春(譯):《五種身體》。台北:弘智文化。
Pitts M., & Phillips, K. (2000). The psychology of Health: an instroduction.王仁潔、李湘雄(譯):《健康心理學》。台北:弘智文化。
Radley, A. (1993). 《World of illness: Biograph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health and disease》. London: Routledge.
Sarafino, E.P. (1990 /1997). Health Psychology.蕭仁釗、林耀盛、鄭逸如(譯):《健康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
Scambler, G., & Higgs P. (1998).《Modernity, Medicine and Health.》 .USA and Canada: Routledge.
Schmidt, J. (1989 /1992). Maurice Merleau: Ponty 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Structuralism.尚新建、杜麗燕(譯):《梅洛龐蒂:現向學與結構主義之間》。台北:桂冠。
Schutz, A. ( 1967 /1991).The Phenomenology of Social World. 盧嵐蘭(譯):《社會世界的現象學》。台北:久大。
Stewart, M., Brown, J., Weston, W., Mc Whinney, I., Mc William, C., & Freeman, T. (1995)《Patient-centred medicine: transforming the clinical method.》London: Sage.
Strauss, A., & Corbin J. (1990/1997)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徐宗國(譯):《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Toombs, S.K. (1992/1999). The meaning of illness: a phenomenological account of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physician and patient. (邱鴻鍾)(譯):《病患的意義:醫生和病人不同觀點的現象學探討》。上海:青島出版社。
Watson, J. (2000). Male Bodies:《Male Bodies: Health, Culture and Identity》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WATSUJI Tetsurō''s(1987) .〈View of the Body.〉Yasuo, Y.(ED.)《The Body: Toward an Eastern Mind-Body Theory》,32-48. Albany:New York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