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部分:
天下雜誌主編(民85)。海闊天空─教育。臺北:天下雜誌社。
王千倖(民 88)。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成功的基礎:落實教師在職進修需求評估。視聽教育雙月刊。41卷第2期,25~29頁。史詩琪(民 91)。新竹市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現況與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行政院。
何青容(民84)。需求評估概念的澄清與分析。成人教育,23期,41- 46頁。
何福田(民71)。我國臺灣地區中小學教師進修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余民寧、賴姿伶、王淑懿(民 89)。教師終身進修制度相關議題之研究。國科委託之專題研究案。(編號:NSC-89-2413-H-004-011)。
吳佩昇(民85)。我國國小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型態之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清基(民78)。教師與進修。臺北:師大書苑。
吳清基(民84)。教師與進修。臺北:師大書苑。
吳碧霞(民93)。以「協同教學」模式進行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俊湖(民87)。教師專業成長模式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林美玲(民82)。國中教師第二專長現況調查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2卷5期。頁170-177。林進材(民88)。邁向教師教學專業成長。國教之友,51(3),3-8。林殿傑(民88)。九年一貫課程之政策規劃與因應策略。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發展學會。
秦夢群(民90)。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五南。
高永遠(民88)。對九年一貫課程的一些看法。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發展學會。
高耿明(民90)。職業學校工科教師參加在職進修對專業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薰芳(民87)。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需求評估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NSC87- 2413-H-032-006)。
張如柏(民92)。高中職教師在職進修現況、態度與成效知覺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春興(民78)。 張氏心理學辭典。 臺北:東華書局。
張珮玲(民93)。從教師專業發展探討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張鈿富(民81)。教育專業問題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349-365)。臺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民8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
教育部(民8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民92a)。92教師在職進修領域教學學分班暑期開班薦送名額表。臺北市:教育部。民92年12月31日,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民92b)。教育部補助師資培育機構配合九年一貫課程開設教師在職進修學分班作業要點。臺北市:教育部。民92年12月31日,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民93)。教育結構-各級學校女性教師比率。臺北市:教育部。民93年6月20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user1/index03.htm?open。
莊秀鳳(民92)。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莊國鋯(民89)。臺北市國小教師生涯發展與學習需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許坤富(民91)。教師參與社會科成長團體對其教學信念影響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郭 蘭(民92)。國民中學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灣中部四縣市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淑琳(民89)。臺灣地區高職(中)工業類科學校教師第二專長進修、教師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郭凱杰(民90年10月12日)。國中教育將以協同教學為主。青年日報。第11版。
陳仙子(民88)社區成人健康教育需求與求助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金山(民86)。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需求評估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陳俊宏(民90)。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之研究--第一、二、三階段知識概念層面分析。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柏岑(民92)。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之研究--以高高屏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洛薇(民90年10月12日)。國中教師改採領域檢定。中央日報。第13版。
陳曼玲(民89年12月27日)。師範院校將開闢領域學程。中央日報。第13版。
陳曼玲(民90年4月3日)。國中教師須訓練第二專長。中央日報。第14版。
陳曼玲(民91年11月22日)。九年一貫部編教本九十四學年問市。中央日報。第14版。
陳國彥(民89a)。九年一貫社會課程統整初探。國教天地,141:3-9。陳國彥(民89b)。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理論之研究:以社會領域為例。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陳榮裕(民91年11月22日)。九年一貫依教師專長分工。中國日報。第13版。
陳黎珍(民91)。國民中學社會領域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單文經(民81)。課程與教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單文經、高新建、游家政、蔡清田、張明輝、王麗雲等譯(民89)。JamesG.Henderson& RichardD.Hawthome 著。革新的課程領導。臺北:學富。
單文經、高新建、蔡清田、高博銓等譯(民90)。Allon A.Glatthorn 著。校長的課程領導。臺北:學富
彭仁晃(民89)。國民小學實施學校本位教師進修現況及其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彭映江(民86)。高級中學生活科技教師專業知能進修需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游家政(民88)。九年一貫課程的學習領域。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發展學會。
黃以敬(民89年12月13日)。教師跨科教學 亟待安排進修。自由時報。第10版。
黃以敬(民90年10月12日)。國中小師資將培訓跨科教學能力。自由時報。第2版。
黃炳煌(民88a)。談「課程統整」-以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為例。載於迎向千禧年-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黃炳煌(民88b)。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臺灣社會科課程改革。載於國民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務論文集。花蓮:花蓮師範學院。29-38。
黃敏政(民91)。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中教師專業進修需求及現況之調查研究--以高屏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黃富順(民86)。從大學成人教育的發展論我國師範學院推廣教育功能的發展。載自花蓮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主編。進修推廣教育的挑戰與展望。臺北:師大書苑。楊昌勳(民92)。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在職進修需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楊昭瑾(民92年4月8日)。北縣甄選教師將採領域方式。國語日報。第1版。
楊美雪(民85)。由教學設計觀點論需求評估的模式與內涵。教學科技與媒體。第26期,29~35頁。楊惠芳(民90年9月12日)。國中任教科目改採領域檢定。國語日報。第1版。
楊惠芳(民92年4月8日)。教育部暑假起開辦領域學、專長增長學分班。國語日報。第1版。
楊蕙菁(民87年10月1日)。分科教學改採合科協同教學。聯合報。第6版。
溫昇樺(民93)。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成效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葉郁菁(民86)。在職進修對小學初任教師專業發展之影響。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學專業與師資培育,23-44。臺北:師大書苑。
廖鳳嬌(民90)。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教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在職進修需求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灣師大(民 9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培育中等學校各學科(領域、主修專長)專門科目學分一覽表。臺北市:臺灣師大。民92年12月31日,取自:http://www.ntnu.edu.tw/aa/index.html。
歐用生(民88)。創世紀的學校。臺北市:臺灣書店。
歐用生(民89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的內涵與特色。九年一貫新課程手冊。臺北: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
歐用生(民89b)。課程改革。臺北:師大書苑。
潘文忠(民87)。教師進修DIY:建構以學習型組織為導向的教師進修模式。中等教育,49卷1期,3-10頁。
蔡秀媛,呂垂卿(民84)。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現況及影響因素研究。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蔡靜芳(民87)。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課程內涵需求評估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教學科技組碩士論文。未出版。鄭吉泉 (民88)。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專業科目教師學校本位在職進修需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鄭聰興(民82)。論技職教師在職進修。工業職業教育雙月刊。11 卷6 期。頁37-41。謝文全(民82)。學校行政。臺北:五南書局。
謝寶梅(民88)。教師進修需求之評估。國教輔導。第38卷第5期,34~39頁。簡建忠(民83)。教學科技與總結性評鑑。教學科技與媒體。第15期,12~19頁。簡茂發(民81)。臺中市成人教育現況需求及可行模式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羅清水(民87) 。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師進修制度談國小在職進修。國教天地,第130 期,44 頁。饒見維(民85)。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饒見維(民88)。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配套實施策略。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發展學會。
二、 英文部分:
Brown, A. L., Ash, D., Rutherford, M., Nakagawa, K., Gordon, A., & Campione, J. C. (1993). Distributed expertise in the classroom. In G. Salomon (Ed.), Distributed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considerations. (pp.188-22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urton, J. K &Merrill, P. F.(1991).Needs assessment: Goals, needs and priorities. In Briggs, L. J.,Gustafson, K. L., Tillman, M.H.(Ed.), Instructional design: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Englewood Cliffs,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21-45.
Furlong, V. J., Hirst, P. H., Pocklington, K., & Miles, S. (1988).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 and the role of the school. London: The Cambridge Press.
Houle, C. O. (1972) . The design of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Husen, T. & Postlethwaife, T. N. (Eds.) (1985) .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Vol. 6).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James Report (1972). Enquiry into teac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Kaufman, R. A., Rojas, A. M., & Mayer, H (1993). Needs assessment: A user’s guide.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 Inc.
Madaus, G. F.,Stuffebeam, D. L.,& Sciven, M. S. (1983).Program evaluation models: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Rtv. ed.). New York:Harper & Row.
McGehee, W. and Thayer, P. W.(1961).Training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 New York Wiley.
McKillip, J.(1987). Needs analysis: tools for the human services and education. CA: Sage Publishing Co., Inc.
Scissons, E. H. (1982). A Typology of needs assessment definition in adult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331, 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