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一、專書
王煥琛、柯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余德慧(1991):中國人的青春崇拜。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吳明隆(2000):SPSS 統計應用實務─透視新新人類。台北。松崗。
吳萬益、林清河(2001):企業研究方法。台北。華泰圖書。
李長貴(1984):社會心理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李坤崇、歐慧敏(1993a):行為困擾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心理。
林生傳(1996):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林進材(2000):成長路上親子行。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林淑梨、王若蘭、黃慧貞等(1991):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邦傑(1986):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第三版。台北。正昇科學教育社。
洪光遠、鄭慧玲(1995):人格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
(原作者:Lawrence A. Pervin‧原書名: Personality) 。
郭為藩(1987):自我態度量表。中國行為科學社。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徐光國(1997):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高強華(2000):理解青少年問題─透視新新人類。台北。師大書苑。
曹乃怡、劉麗容(1999):狂飆少年。台北。遠流出版。
張春興(200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芳杰(1985):牛津高級英英英漢雙解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彭駕騂(1985):青少年問題探究。台北。巨流公司。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黃慧真譯(1998):發展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
(原作者:Sally Wendkos Olds,
Diane E.Papalia‧原書名:Human Development) 。
黃厚堅(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語云譯(1997):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原作者:Lawrence S.Wrigbtsman‧原書名:Social Psychology) 。
楊國樞(1974):小學及初中學生自我概念的發展及其相關因素。
楊國樞、張春興(主編)中國兒童行為的發展,
p417- 463。台北。環宇。
莊懷義(1990):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劉安彥、陳英豪(1994):青少年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二、期刊文獻
甘夢龍(1990):國小學生行為困擾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第26 期,p25-52。
朱經明(1986):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24 期,p261-274。
朱龍祥(1997):流行歌曲歌迷偶像崇拜的行為與心態初探。應用心理研究,第8 期,p171-208。
李坤崇(1990):我國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第23 期,p133-159。
李坤崇、歐慧敏(1993b):國中國小行為困擾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報,第26 期,p109-137。
李麗真(1994):同儕團體與青少年行為─從麥可旋風談起。教師天地,第72卷,p59-63。
何英奇(1986):自我觀念評量的檢討。教育研究所集刊,第28 期,p75-97。
吳瓊洳(1998):談國中生的重要他人。學生輔導。第59 期,p106-111。吳瓊洳(1997):國中學生崇拜偶像之研究。輔導通訊,第51 期,p49-51。
岳曉東(1999a):青少年偶像崇拜與榜樣學習之異同分析:一個六邊形圖型和兩種社會學習和依戀模式的提出),《青年研究學報》,第4 期,
p137-152.
岳曉東(1999b):偶像與榜樣選擇的代溝差異:香港和長沙成年人的見解),《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15 期,p27-51.岳曉東、甄雪麗(1999):香港、長沙中學生偶像與榜樣選擇比較分析),《香港社會工作學報》,第33 卷,第1-2 期,p57-72.
岳曉東、張宙橋(2000a):青少年偶像與榜樣之比較:香港、廣州和長沙三地大學生的調查分析),《青年研究學報》,第5 期,p133-145.
岳曉東(2000b):香港和內地青少年四類偶像和榜樣人物之選擇和認同差異分析) ,《青年研究學報》,第6 期,p152-167.
岳曉東、張宙橋、黃成榮(2003a):香港與內地青少年偶像崇拜中性別與年齡的影響分析),《教育研究學報》,第18 卷,第1 期,p97-111。
林正文(1982):各類少年犯行為困擾及其父母教養態度之關係比較。台南師專學報,第15 期,p79-143。
高強華(1993):青少年次及文化了解與運用‧台灣教育,第511 期,p11-15。
張酒雄、陳枝烈、簡慶哲、張淑美(1993):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第10 期:p261-322。
張淑美(1995):從自我概念談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其輔導。學生輔導通訊,第36 期,p88-95。陳奎熹(1993):學生次文化研究與評析。台灣教育,第511 期,p1-10。
陳祥裕、許歆宜(1998):國小高年級學童偶像崇拜情形與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傳習,第16 期,p29-50。
許展榮(1994):請重視學生偶像崇拜的問題。國教輔導,第304 期,p39-40。曾文志、劉玲君(1996):青少年對偶像、流行歌曲、流行用語之看法與態度─調查報告(教育部委託高師大研究)。學生輔導,第41 期,
p144-148。
溫毓麒(1993):淺談青少年次級文化。台灣教育,第511 期,p25-27。
黃光民(1987):社經地位、產序、家庭氣氛與高職學生自我概念的關係。台南師專學報,第20 期,p213-253。
薛曉陽(1997):偶像教育:教育理論的新概念,《教育評論》(福州),1977 年,第1 期,p22-25。
蔡榮貴(1979):電視對我國兒童教育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21 期,p281-399。蔡順良(1985):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態度與學校環境對國中生自我肯定及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教育心理學報,第18 期,p239-364。
鄧郁敦(1989):正視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問題。教與愛,第26 期,p4-6。
鄭慶宗(1989):青春偶像青少年次文化。教與愛,第26 期,p7-8。
蕭文(1990):行為困擾學生的認識與處理。輔導月刊,第26 期。
萬育維、張智雅(2000):青少年偶像崇拜行為其社會意涵之初探‧香港青年研究學報,第3 卷,第1 期,p146-156。
盧欽銘(1980):國小及國中學生自我觀念特質之分析。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第27 期,p33-44。
簡茂發(1978):國小教師教導態度與學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第17 期,p99-120。蘇建文(1978):親子間態度一致性與青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第11 期,p25-35。三、學位論文
王鍾和(1992):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瑞仁(1984):國民中學學生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小惠(2000):青少年收看電視新聞的動機、主動性及收看程度三者關聯性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伍至亮(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蕙美(1992):父母教養方式對其子女情緒穩定及行為困擾影響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經明(1981):國中學生自我觀念、友伴關係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淑玲(1999):台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意玲(1993):國中學生的困擾問題、因應策略與求助行為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珠(1998):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數學學習動機與數學成就之關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呂錘青(1987):我國兒童認同對象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英貴(1987):台北地區國中生電視明星認同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宏恩(1989):高中職學生不同問題解決能力與其生活適應之差異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意茹(1995):國小學生行為困擾的相關因素及其因應方式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幸(1967):高中學生行為困擾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致君(2001):台北地區國中生偶像崇拜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侯雅齡(1998):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編制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韻梅(2003):國小高年級學生偶樣崇拜與自我概念之研究。台中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徐綺櫻(1993):父母管教態度與學齡兒童行為困擾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芬(1996):學童認同對象與自我觀念之關係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娟(2000):國中學生行為困擾、求助態度與求助偏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勝發(2003):國中生偶像崇拜之研究─以台東市國中生為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智雅(2000):偶像崇拜與青少年認同─以台灣流行音樂歌迷為例。慈濟醫學院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芬(1998):國小兒童自尊發展的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淑華(2002):國小學生行為困擾、求助對象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賀孝銘(1989):中部地區高中學生的困擾問題與求助態度。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盛蘭(1999):高中學生行為困擾與求助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國樑(2003):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之研究─以高中職為例。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學程在職專班。
莊旻潔(2002):群體規範、認知、認同對產品態度與忠誠度的影響─以青少年偶像崇拜行為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蕙菁(1998):從小虎隊到四大天王─台灣流行音樂偶像崇拜現象。台灣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州宙(1999):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漫畫人物認同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敏光(1985):高中生行為適應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柏原(1999):國中學生自我效能、求助態度與課業求助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趙曉美(2001):自我概念多層面階層結構之驗證暨增進自我概念課程之實驗效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
劉曉倫(2001):國中學生崇拜影視明星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強(1986):山地國中學生自我觀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麗紅(1990):多重模式團體諮商對父母離異兒童家庭關係信念、自我概念及行為困擾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
論文。
四、其他文獻
闕漢中(1995):家庭對青少年生活型態的影響─間問家庭功能與對策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6):青少年白皮書(86 年版)。
英文文獻
Allport,G.W.,Vernon,P.E.,& Lindzey,G.(1960), Study of Values.Manual and test booklet (3rd ed.). Boston:Houghton Mifflin.
Arkoff,A.(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Y:McGraw-Hill.
Bandura,A.,& Walters,R.H.(1963), 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
Bandura,A.(1969), Principle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 New York:Holt, Rineheart & Bandura,A.(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Bocock,R.(1993), Consumption. London:Routledge.
Bracken,B.A.(1992), Multidimensional Self-Concept Scale. Austin,TX:Pro Ed.
Bronfenberner,U.(1960), Freud:An theories of identification and their derivatives.Child Burns,R.B.(1979), The self-concept :Theory,measurement,development,and behavior.
Cheng,S.T.(1997), Psych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idolatry in adolescent. Adolescent, 32:687-692.
Corey,G.(1996),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5th Eds.). An International Thomoson Publishing Company.
Cooley,C.(1902),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 :Scribner.
Coan, R.W.(1983),.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Personal experience and development. N.Y: John Wiley & Sons.
Erickson,E.L.& Brookover W.B.(1969), Society,schools,and learning East lans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Fitts, W. H. (1965), 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 :Manual. Los Angles:Western Psychological.
Frith,S.(1996), Music and identity. In S.Hall & P. du Gay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108-127, London:Stage Publications.
Freud, S.(1935), A Greneral Introduction to Paychoanalysis. Joan Riviere (trana), N.Y. Liveright.
Feillitzen, C.& Linne, O.(1975), Identifying with Television character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5,51-55.
Gerits,J.L. & Stingle,K.G.(1968), Learning of generalized imitation as the Basis for identific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75(5),374-397.
Goldberg,M.E.(2003), Understanding Materialism Among Youth.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13(3).278-288.
Hall,S.(1996), Introduction:Who needs identity. In S. Hall & P.du Gay (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1-17, London: Stage Publications.
Harper,J.F. & Marshall,E.(1991), Adolescents’proble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elf-esteem. Journal of Adolescence,26(104),799-808.
Hattie,J.(1992), Self-concept. Hillsdale,NJ:Erlbaum.
Hurlock,E.B.,(1974),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McGraw-Hill.
James,W.(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Y:Holt,Rinehart & Winston.
Karniol,R.(2001), Adolescent females idolization of Male Media Stars as a Transition into Sexuality. Sex Roles, Vol.44, Nos.1/2,2001;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61-77.
Lawrence,D.(1988), Enhancing self-esteem in the classroom. London:St.Edmundsbury Press.
McCutcheon,L.E.; Lange,R. & Houran,J. (2002),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elebrity worship.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Feb 2002;93,ProQuest Psychology Journals,.67-84.
McCutcheon,L.E.; Ashe, D.D.; Houran,J. & Maltby,J. (2003), A Cognitive profile of individuals who tend to worship celebritie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July 2003;137,4;ProQuest Psychology Journals ,309-322.
Marcia,J.E.(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J Adelson (E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159-187, New York: Wiley.
Maslow,A.H.(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Row.
Mead,G.H.(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ooney,R.L.(1942), Problem Checklist. Columbus,OH:Bureau of Education,Ohio State University.
Mussen,P.H.&Parker,A.L.(1965), Mother nurturance and girls’ incidential imitative learn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3(1).94-97.
Parsons,T.(1951), The Social System. Glencoe lll,Free press.
Piers,E.V. & Harris,D.(1964), Age and other correlates of self-concept in children. Journal if Educational Psychology,55,91-95.
Piers,E.V.(1984), The Piers-Harris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Reviesed Manual. Los Angles: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Raviv,A.;Bar-Tal,d.;Raviv,A. & Ben-Horin,A.(1996), Adolesencent idolization of pop singers:Cause,expressions,and relia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encent, 35(5),631-350.
Rosenberg,M.(1979), Conceiving the self. New York:Basic Books.
Rutter,M.(1980). Changing youth in a changing socie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imon,H.A. (1957), Administration Behavior: 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2nd ed.,N.Y.:The Free Press.
Vossler J.M.(1998), Against the Tide. Middle School Journal 29(5):60-66.
Woodward,K.(Ed.)(1997), Identify and differenc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Zastrow,C.(1994), The practice of social work, California, Cole Publishing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