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慧芬(民88)。犯罪少年安置輔導之評估研究-以南投家扶園非行少年收容計劃為例。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楊奇芬(民90)。中途式中途學校課程與教學之個案研究 國北師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嵩蒼(民91)。停駐在脆弱之中的靈魂-非行少年在中途之家的學習故事。90級研究生論文計劃發表會(頁21-36)。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主辦。
賴樹明(民90)。永不放棄 : 一對異國夫婦的反毒告白。台北:培真文化。
潘英海(民 88)。人類學的田野工作。教育學研究方法論文集,楊深坑等著,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高雄:麗文。
范信賢(民89)。說教育研究的故事─有力量的文本。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主辦,第一屆教育研究論文發表會論文集。
周明(民89)。神秘威武的街頭舞者-「八家將」淺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訊,150(7),45-49。
蕭昭君(民85)。教室中的主人與客人-花蓮鄉下學童經驗課程觀察研究,偏遠地區的教育診斷理論與實務的探究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蕭昭君(民88)。成為識字學習的主人----提升低成就學童識字能力的行動研究。行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pp.590-613)。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夏曉鵑(民91)。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
謝慧娟(民85)。女性研究者在田野:田野研究中的性別意涵。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倪美貞(民91)。移民:一個國小女老師主體探索的故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石世明(民87)。臨留之際的靈魂-臨終照顧的心裡剖面。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劉墉(民81)。人生的真相。台北:水雲齋。
郭淑惠(民 91)。左手與我的故事:一個生命教育的自我探索。國立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李文英(民 88)。一位國小老師主體探究與身體教育實踐的故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賴誠斌(民92)。詹姆斯狄恩之死。「行動研究方法」研討會。台灣行動研究學會、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主辦。p19-23。
王芝安(民87)。面具後的臉孔。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Bogdan, R&Biklen, S. K.(2000/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 an int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rd ed.質性教育研究:第三版。李奉儒等(譯)。嘉義:濤石文化。
Brewer, John D.(2000)Ethnography.Philadelphia.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Connelly, F.M. & Clandinn, D. J. (1991). Narrative inquiry: Storied Experience. In E.C. Short (Ed.) Forms of curriculum inquiry. (pp. 121-153).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Denzin, N. (1989/1999). Interpretative interaction. 張君玫(譯)。解釋性互動論。台北:弘智。
Ellis, C & Bochner, A. p. (2000). Autoethnography, personal narrative, reflexivity: Researcher as subject. In In N. Denzin and Y.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733-768).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Freedman,J.、Combs, G.(1996/2000). Narrative therapy:Storytelling -- Therapeutic use.易之新(譯)。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台北:張老師文化。
Mclaren, P.(1998/2003). Life in schools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蕭昭君(譯)。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台北:巨流。
Van Maanen, J. (1988). Tales of the field: On writing ethnography..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adgett, D.(1998/2000).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王金永等(譯)。台北:洪葉文化。
Peshkin(2000)The Nature of Interpretation Qualitative Research. Education Research, 29(9), 5-9.
Schwandt, T.A.(2001). Dictionary of qualitative inquiry.Thousand Oaks.(p.13):Sage Publications
Smith, T.& Perez, S. (2000)。The Morals of Teachers'' Stories. paul, J.& Smith, T(eds)Stories Out of School--Memories and Reflections on Care and Cruelty in the Classroom.(pp.105-127)Stanford, Connecticut: Ablex Publishing
Vidich, A. & Lyman, S. M. (2000). Qualitative methods: Their history in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In N. Denzin and Y.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37-84).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White, M.& Epston, D.(1990/2001). 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 廖世德(譯)。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台北:心靈工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