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01.8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5 14: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薛春華
研究生(外文):Chun-hua Hsueh
論文名稱:親師合作教學活動在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有效運作之研究-以宜蘭縣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N HOW TO USE CPT TEACHING EFFECTIVELY IN SOCIAL SCIENCE LEARNING AREA IN ELEMENTARY SCHOOL-AN EXAMPLE FROM I-LAN COUNTY
指導教授:鍾燕宜鍾燕宜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en-yi Ch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管理科學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1
中文關鍵詞:社會學習領域親師合作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4
  • 點閱點閱:49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親師合作教學」是跨世紀教育願景的新契機,結合學校、家長的人力資源,引導家長進入校園,參與學校教育,使學生獲得最有效的學習。本研究為因應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多元化目標,特選擇「社會學習領域」為觀察重點,編製「社會學習領域親師合作教師教學問卷」,並以宜蘭縣國小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探討影響親師合作教學成效之關鍵因素,提供國民小學教師參考與應用。
 
  研究結果顯示,295位宜蘭縣教師在社會學習領域實施親師合作教學比例達44.7%,影響親師合作教學成效之關鍵因素包括:家長協助實際教學與實作、家長對教師的信賴度與家長經驗與專長、親師之間時間上的配合、教師規劃的能力與學校支持度;而影響教師實施意願包括時間上配合及家長參與度以及該活動是否真正有需要實施親師合作。由於有90%以上教師對於未來實施親師合作教學多持高度願意,因此肯定教師對親師合作教學之運用價值。最後本研究並提出若干實施親師合作教學的參考與訓練建議,希冀提供教師在親師合作教學上之運用。
  A new education strategy called Cooperation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CPT) which involves parents into the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al systems enabling students obtaining more effective learning perform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regarding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for CPT teaching methods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science in I-Lan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Result shows that 44.7% of the 295 teachers in I-Lan County use CPT teaching methods. The ke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teaching effects includes: parent’s experience in assisting teaching, the trust for parents in the teacher’s profession, parent’s expertise, the timing problems (parents do have their own job), teacher’s abilities of planning the CPT, and the support system from school administration. Most of the teachers are highly positive support on CPT teaching, and 90% of them will consider applying the CPT teaching in the future. The further ap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discussed.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目錄 ... iii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目的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問題. 3
1.1.3 研究目的. 3
1.2 名詞界定.. 3
1.2.1 親師合作. 3
1.2.2 社會學習領域. 3
1.3 研究流程.. 4
1.4 研究限制與範圍 5
1.4.1 研究範圍. 5
1.4.2 研究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2.1 親師合作的意義與目的.. 6
2.2 親師合作的重要性....... 8
2.3 親師合作實施方式....... 11
2.4 社會學習領域. 13
2.4.1 社會學習領域內涵. 13
2.4.2 社會學習領域基本理念. 13
2.4.3 社會學習領域統整的功能. 14
2.4.4 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目標. 15
2.4.5 分段能力指標. 15
2.4.6 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歷史溯源. 16
2.4.7 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實施現況. 17
2.5 社會學習領域與親師合作教學之相關.. 18
2.6 親師合作運用在社會學習領域中實施之困境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2
3.1 研究架構. 22
3.2 研究設計. 23
3.3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27
3.4 研究工具. 27
 
第四章 統計分析.. 29
4.1 描述性統計分析. 29
4.2 卡方考驗分析十五項活動. 53
4.3 皮爾森相關考驗. 71
4.4 T檢定、變異數分析. 75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106
5.1 結論. . 106
5.1.1 社會學習領域親師合作教學現況. 106
5.1.2 影響親師合作教學之關鍵因素. 107
5.1.3 親師合作教學成效. 108
5.2 建議..... 108
5.2.1 對教師的建議..... 109
5.2.2 對學校單位的建議. 110
5.2.3 對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 110
5.3 親師合作在社會領域教學未來發展的方向. 111
5.4 後續研究建議. 111
 
參考文獻 . 113
附錄一 親師合作教師座談資料分析. 117
附錄二 親師合作在社會學習領域中的教學座談會實施困境分析表. 119
附錄三 社會領域學校課程卡方分析統計表. 123
附錄四 社會領域班級活動卡方分析統計表. 124
附錄五 社會領域學校活動卡方分析統計表. 125
附錄六 樣本抽樣紀錄表. 126
附錄七 問卷. 128
 
表目錄
表2.1 親師合作教學意義與目的 7
表2.2 親師合作教學實施方法 11
表2.3 社會學習領域的性質釋意表... 14
表2.4 台灣、美國社會科主題軸對照表. 17
表2.5 親師合作教學實施困境 20
表3.1 整體人數之抽樣分布. . . 27
表4.1 學校行政區域次數分配表 29
表4.2 學校規模次數分配表............. 30
表4.3 教師性別次數分配表. 30
表4.4 教師教育程度次數分配表 30
表4.5 教師教學年資次數分配表... 31
表4.6 教師擔任年級次數分配表 31
表4.7 教師成立班親會次數分配表.. 32
表4.8 教師已實施過親師合作教學次數分配表 32
表4.9 教師已在社會領域實施過親師合作教學次數分配表. 32
表4.10 教師對親師合作教學之瞭解次數分配表 33
表4.11 各項活動家長參與次數分配表..... 33
表4.12 課程教學節慶活動家長協助方式分配表.. 34
表4.13 課程教學職業介紹家長協助方式分配表.. 35
表4.14 課程教學鄉土教學家長協助方式分配表.. 35
表4.15 課程教學環境教育家長協助方式分配表.......................... 35
表4.16 課程教學自我家庭社區的認識家長協助方式分配表.................. 36
表4.17 班級活動親子讀書會家長協助方式分配表...................... 36
表4.18 班級活動教室教學佈置家長協助方式分配表.. 36
表4.19 班級活動教室整理家長協助方式分配表 37
表4.20 班級活動學生學習資料蒐集彙整家長協助方式分配表. 37
表4.21 班級活動親職教育家長協助方式分配表.. 37
表4.22 學校活動運動會或園遊會家長協助方式分配表. 38
表4.23 學校活動社區校園美化家長協助方式分配表 38
表4.24 學校活動社區校園資源回收家長協助方式分配表. 38
表4.25 學校活動校內各項安全教育宣導家長協助方式分配. 39
表4.26 學校活動圖書館運用家長協助方式分配表... 39
表4.27 社會科領域課程家長參與活動成效次數分配表. 40
表4.28 班級活動家長參與活動成效次數分配表... 40
表4.29 學校活動家長參與活動成效次數分配表... 41
表4.30 社會科領域課程家長最需具備相關背景次數分配表. 42
表4.31 班級活動家長最需具備相關背景次數分配表.. 43
表4.32 學校活動家長最需具備相關背景次數分配表.. 45
表4.33 未來教師實施親師合作教學之意願次數分配表. 47
表4.34 課程教學影響教師實施親師合作教學之因素次數分配表 49
表4.35 班級活動影響教師實施親師合作教學之因素次數分配表 50
表4.36 學校活動影響教師實施親師合作教學之因素次數分配表 51
表4.37 成立班親會與否與實施親師合作教學之成效與實施意願次數分配表.. 52
表4.38 節慶活動卡方分析表. 54
表4.39 職業介紹卡方分析表. 55
表4.40 鄉土教學卡方分析表. 56
表4.41 環境教育卡方分析表. 58
表4.42 自我家庭社區認識卡方分析表. 59
表4.43 親子讀書會卡方分析表 60
表4.44 教室教學佈置卡方分析表... 61
表4.45 教室整理卡方分析表............ 62
表4.46 學生學習資料蒐集彙整卡方分析表............ 63
表4.47 親職教育卡方分析表............ 64
表4.48 運動會或園遊會卡方分析表.. 66
表4.49 社區校園美化卡方分析表... 67
表4.50 社區校園資源回收卡方分析表 68
表4.51 校內各項安全教育宣導卡方分析表 69
表4.52 圖書館運用卡方分析表 70
表4.53 節慶活動皮爾森相關分析表.. 71
表4.54 職業介紹皮爾森相關分析表.. 71
表4.55 鄉土教學皮爾森相關分析表.. 72
表4.56 環境教育皮爾森相關分析表.. 72
表4.57 自我家庭社區認識卡方分析表. 72
表4.58 親子讀書會皮爾森相關分析表 72
表4.59 教室教學佈置皮爾森相關分析表 73
表4.60 教室整理皮爾森相關分析表.. 73
表4.61 學生學習資料蒐集彙整皮爾森相關分析表.. 73
表4.62 親職教育皮爾森相關分析表.. 73
表4.63 運動會或園遊會皮爾森相關分析表. 74
表4.64 社區校園美化皮爾森相關分析表. 74
表4.65 社區校園資源回收皮爾森相關分析表 74
表4.66 校內各項安全教育宣導皮爾森相關分析表 74
表4.67 圖書館運用皮爾森相關分析表. 75
表4.68 節慶活動t檢定分析表. 75
表4.69 節慶活動基本資料對活動成效相關分析表. 76
表4.70 節慶活動基本資料對教師未來意願相關分析表. 76
表4.71 節慶活動基本資料對教師了解程度相關分析表. 76
表4.72 職業介紹t檢定分析表. 77
表4.73 職業介紹基本資料對活動成效相關分析表.. 77
表4.74 職業介紹對教師未來意願相關分析表 78
表4.75 職業介紹對教師了解程度相關分析表 78
表4.76 鄉土教學t檢定分析表. 78
表4.77 鄉土教學基本資料對活動成效相關分析表.. 79
表4.78 鄉土教學對教師未來意願相關分析表 79
表4.79 鄉土教學對教師了解程度相關分析表 79
表4.80 環境教育t檢定分析表. 80
表4.81 環境教育基本資料對活動成效相關分析表.. 80
表4.82 環境教育對教師未來意願相關分析表 80
表4.83 環境教育對教師瞭解程度相關分析表 81
表4.84 自我家庭社區認識t檢定分析表.. 81
表4.85 自我家庭社區認識基本資料對活動成效相關分析表 81
表4.86 自我家庭社區認識對教師未來意願相關分析表. 82
表4.87 自我家庭社區認識對教師了解程度相關分析表. 82
表4.88 親子讀書會t檢定分析表 82
表4.89 親子讀書會基本資料對活動成效相關分析表.. 83
表4.90 親子讀書會對教師未來意願相關分析表... 83
表4.91 親子讀書會對教師了解程度相關分析表... 83
表4.92 教室教學佈置t檢定分析表 84
表4.93 教室教學佈置基本資料對活動成效相關分析表. 84
表4.94 教室教學佈置對教師未來意願相關分析表.. 84
表4.95 教室教學佈置對教師瞭解程度相關分析表.. 85
表4.96 教室整理t檢定分析表. 85
表4.97 教室整理基本資料對活動成效相關分析表... 85
表4.98 教室整理對教師未來意願相關分析表 86
表4.99 教室整理對教師了解程度相關分析表 86
表4.100 學生學習資料蒐集彙整t檢定分析表. 86
表4.101 學生學習資料蒐集彙整基本資料對活動成效相關分析表 .. 87
表4.102 學生學習資料蒐集彙整對教師未來意願相關分析表 87
表4.103 學生學習資料蒐集彙整對教師了解程度相關分析表 87
表4.104 親職教育t檢定分析表. 88
表4.105 親職教育基本資料對活動成效相關分析表.. 88
表4.106 親職教育對教師未來意願相關分析表 88
表4.107 親職教育對教師瞭解程度相關分析表 89
表4.108 運動會或園遊會t檢定分析表 89
表4.109 運動會或園遊會基本資料對活動成效相關分析表........ 89
表4.110 運動會或園遊會對教師未來意願相關分析表. 90
表4.111 運動會或園遊會對教師了解程度相關分析表. 90
表4.112 社區校園美化t檢定分析表 90
表4.113 社區校園美化基本資料對活動成效相關分析表. 91
表4.114 社區校園美化對教師未來意願相關分析表.. 91
表4.115 社區校園美化對教師了解程度相關分析表.. 91
表4.116 社區校園資源回收t檢定分析表.. 92
表4.117 社區校園資源回收基本資料對活動成效相關分析表 92
表4.118 社區校園資源回收對教師未來意願相關分析表. 92
表4.119 社區校園資源回收對教師瞭解程度相關分析表. 93
表4.120 校內各項安全教育宣導t檢定分析表. 93
表4.121 校內各項安全教育宣導基本資料對活動成效相關分析表. 93
表4.122 校內各項安全教育宣導對教師未來意願相關分析表 94
表4.123 校內各項安全教育宣導對教師瞭解程度相關分析表 94
表4.124 圖書館運用t檢定分析表 94
表4.125 圖書館運用基本資料對活動成效相關分析表.. 95
表4.126 圖書館運用對教師未來意願相關分析表... 95
表4.127 圖書館運用對教師瞭解程度相關分析表... 95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 4
圖3.1 研究架構流程設計 23
圖3.2 研究架構.. 24
一、中文部分:
 
1. 王淑芬(民91)。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特色之探討。翰林文教雜誌,21,8-14。
 
2. 王如哲(民88)。教育行政。高雄:麗文
 
3. 王懿士(民90)。親師合作共創雙贏。特教園丁,16(3),9-14。
 
4. 王連生(民86)。親師合作樂無窮-論親師溝通理念與技巧。班級經營,2(1),5-9。
 
5. 王麗君(民81)。親師合作。師友,300,42-43。
 
6.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作者。
 
7. 江樹人(民87)簡介美國家庭參與教育夥伴運動。教師天地,95,76-79
 
8. 伍鴻麟(民90)。桃園縣國小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及親師互動情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桃園。
 
9. 李慶泰(民88)。給他們機會他們會做得更好---推行學校義工制度效能篇。教師之友,40-5,57-62。
 
11.吳宗立(民87)。開放社會中學校親職教育的推展。教育實習輔導,4(2),70-73。
 
12.林明地(民87)。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校務:台灣省公私立國民中小學校長的看法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55-187。
 
13.林明地(民88)。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7(2),61-79。
 
14.秦葆琦(民83)。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概說。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15.徐嘉華(90)。親師協同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
 
16.家長會法草案(民87)「家長會功能與父母教育參與之法制研究」行政院發展考核委員會研究報告中提出的建議草案。
 
17.陳志福(民79)。國小實施家長義工制度途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18.陳清溪 (民83)。義工制度在校園。師友,330,36~39。
 
19.陳建利,從統整教學實例談國中小「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與教學的銜接問題。高雄市九十學年度國民中小學社會領域教學設計成果彙編教材魔法庫,20-35。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編印。
 
20.陳靜音(90)。班親會在一所國小實施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21.陳麗華、王鳳敏(民85):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22.張德銳(民85)。淺談建立親師合作關係的幾個做法。學生輔導通訊,45,84-89。
 
23.張學善(民90)。親師合作的內涵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國教天地,10(146),49-54。
 
24.張茂源(民90)。從家長參與談親師合作的推展。教師之友,42(2)期,58-63
 
25.許誌庭(民90)。課程改革是親師合作教學為基礎,教師之友,42(3),32-36。
 
26.教育部編印(民8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
 
27.教育部編印(民9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編印(民88)。教育基本法。
 
28.曾志朗(民90)。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新使命。文教新潮,6(3),1-5
 
29.詹志禹(民85)。家庭與學校推責、分工或合作。北縣教育,11,8-10
 
30.謝忠武(民87)。人力資源發展與教師進修。國教天地,130,37-42。
 
31.黃靖媛(民89)。班親會之理論與實務。國教之友,51(4),23-28。
 
32.蔡純姿(民86)。共創孩子的快樂同年—親師合作的理論與實務初探。公教資訊季刊,1(2),16-21。
 
33.蔡純姿(民89)。親師合作實施之檢討與展望。社教雙月刊,95,34-36。
 
34.鄭淑文(民89)。親師合作的重要。國教之友,51(4),29-30。
 
35.鄭端容(民90)。回看親師合作的策略面。北縣教育,38,21-23。
 
36.鄧毓浩(民90)。新舊教材的銜接與教學。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文集。219-238。
 
37.薛瑞君(民89)。親師領航共織教育遠景談親師合作的理念與實務。國教之友,51(4),3-13。
 
38.賴秀英(89)。國民小學親師生互動之個案研究---以一個小班教學班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39.鍾美英(90)。國小學生家長參與班級親師合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二、英文部分:
 
1. Anderson, S.A.(2000). How Parental Involvement Makes A Difference In Reading Achievement. Reading Improvement, 37 (2), 61-86.
 
2. Epstein, J. L.(1992). School A And Family Partnerships. In M. Alkin(Ed.),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th ed.), 1139-1151, New York: Macmilan.
 
3. Epstein, J. L.(1995). School / Family / Community Partnerships. Phi Delta Kapalan, 76(9), 701~712.
 
4. Haro, A. & Yoon, R.(2000). The Los Angeles Annenberg Metropolitan Project: "How Can Internal And External Evaluations Help Improve Parent Involvement Program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New Orleans,LA,April 24-28.
 
5. Johnson, E. E.(1977). The Home-School Partnership Model for Follow Through. Theory Into Practice, 16(1), 35~40.
 
6. Kellaghan ,T., Sloane, K., Alvarez, B. & Bloom, B. S. (1993). The Home Environment And School Learning . Jossey-Bass Inc.
 
7. Wolfendale, S.(1992). Empowering Parents And Teachers – Working For
 
Children . New York:Cassell Villiers House.
 
8. Williams Jr, D. L. & Chavkin, N. F.(1989). Essential Elements Of Strong
 
Parent Involvement Programs .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7(2), 18~2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2.張德銳(民85)。淺談建立親師合作關係的幾個做法。學生輔導通訊,45,84-89。
2. 13.林明地(民88)。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7(2),61-79。
3. 12.林明地(民87)。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校務:台灣省公私立國民中小學校長的看法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55-187。
4. 11.吳宗立(民87)。開放社會中學校親職教育的推展。教育實習輔導,4(2),70-73。
5. 37.薛瑞君(民89)。親師領航共織教育遠景談親師合作的理念與實務。國教之友,51(4),3-13。
6. 35.鄭端容(民90)。回看親師合作的策略面。北縣教育,38,21-23。
7. 34.鄭淑文(民89)。親師合作的重要。國教之友,51(4),29-30。
8. 33.蔡純姿(民89)。親師合作實施之檢討與展望。社教雙月刊,95,34-36。
9. 32.蔡純姿(民86)。共創孩子的快樂同年—親師合作的理論與實務初探。公教資訊季刊,1(2),16-21。
10. 31.黃靖媛(民89)。班親會之理論與實務。國教之友,51(4),23-28。
11. 28.曾志朗(民90)。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新使命。文教新潮,6(3),1-5
12. 25.許誌庭(民90)。課程改革是親師合作教學為基礎,教師之友,42(3),32-36。
13. 24.張茂源(民90)。從家長參與談親師合作的推展。教師之友,42(2)期,58-63
14. 23.張學善(民90)。親師合作的內涵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國教天地,10(146),49-54。
15. 9. 李慶泰(民88)。給他們機會他們會做得更好---推行學校義工制度效能篇。教師之友,40-5,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