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1. 王淑芬(民91)。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特色之探討。翰林文教雜誌,21,8-14。 2. 王如哲(民88)。教育行政。高雄:麗文
3. 王懿士(民90)。親師合作共創雙贏。特教園丁,16(3),9-14。 4. 王連生(民86)。親師合作樂無窮-論親師溝通理念與技巧。班級經營,2(1),5-9。 5. 王麗君(民81)。親師合作。師友,300,42-43。
6.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作者。
7. 江樹人(民87)簡介美國家庭參與教育夥伴運動。教師天地,95,76-79 8. 伍鴻麟(民90)。桃園縣國小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及親師互動情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桃園。 9. 李慶泰(民88)。給他們機會他們會做得更好---推行學校義工制度效能篇。教師之友,40-5,57-62。 11.吳宗立(民87)。開放社會中學校親職教育的推展。教育實習輔導,4(2),70-73。 12.林明地(民87)。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校務:台灣省公私立國民中小學校長的看法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55-187。 13.林明地(民88)。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7(2),61-79。 14.秦葆琦(民83)。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概說。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15.徐嘉華(90)。親師協同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 16.家長會法草案(民87)「家長會功能與父母教育參與之法制研究」行政院發展考核委員會研究報告中提出的建議草案。
17.陳志福(民79)。國小實施家長義工制度途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18.陳清溪 (民83)。義工制度在校園。師友,330,36~39。
19.陳建利,從統整教學實例談國中小「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與教學的銜接問題。高雄市九十學年度國民中小學社會領域教學設計成果彙編教材魔法庫,20-35。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編印。
20.陳靜音(90)。班親會在一所國小實施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21.陳麗華、王鳳敏(民85):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22.張德銳(民85)。淺談建立親師合作關係的幾個做法。學生輔導通訊,45,84-89。 23.張學善(民90)。親師合作的內涵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國教天地,10(146),49-54。 24.張茂源(民90)。從家長參與談親師合作的推展。教師之友,42(2)期,58-63 25.許誌庭(民90)。課程改革是親師合作教學為基礎,教師之友,42(3),32-36。 26.教育部編印(民8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
27.教育部編印(民9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編印(民88)。教育基本法。
28.曾志朗(民90)。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新使命。文教新潮,6(3),1-5 29.詹志禹(民85)。家庭與學校推責、分工或合作。北縣教育,11,8-10
30.謝忠武(民87)。人力資源發展與教師進修。國教天地,130,37-42。
31.黃靖媛(民89)。班親會之理論與實務。國教之友,51(4),23-28。 32.蔡純姿(民86)。共創孩子的快樂同年—親師合作的理論與實務初探。公教資訊季刊,1(2),16-21。 33.蔡純姿(民89)。親師合作實施之檢討與展望。社教雙月刊,95,34-36。 34.鄭淑文(民89)。親師合作的重要。國教之友,51(4),29-30。 35.鄭端容(民90)。回看親師合作的策略面。北縣教育,38,21-23。 36.鄧毓浩(民90)。新舊教材的銜接與教學。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文集。219-238。
37.薛瑞君(民89)。親師領航共織教育遠景談親師合作的理念與實務。國教之友,51(4),3-13。 38.賴秀英(89)。國民小學親師生互動之個案研究---以一個小班教學班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39.鍾美英(90)。國小學生家長參與班級親師合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二、英文部分:
1. Anderson, S.A.(2000). How Parental Involvement Makes A Difference In Reading Achievement. Reading Improvement, 37 (2), 61-86.
2. Epstein, J. L.(1992). School A And Family Partnerships. In M. Alkin(Ed.),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th ed.), 1139-1151, New York: Macmilan.
3. Epstein, J. L.(1995). School / Family / Community Partnerships. Phi Delta Kapalan, 76(9), 701~712.
4. Haro, A. & Yoon, R.(2000). The Los Angeles Annenberg Metropolitan Project: "How Can Internal And External Evaluations Help Improve Parent Involvement Program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New Orleans,LA,April 24-28.
5. Johnson, E. E.(1977). The Home-School Partnership Model for Follow Through. Theory Into Practice, 16(1), 35~40.
6. Kellaghan ,T., Sloane, K., Alvarez, B. & Bloom, B. S. (1993). The Home Environment And School Learning . Jossey-Bass Inc.
7. Wolfendale, S.(1992). Empowering Parents And Teachers – Working For
Children . New York:Cassell Villiers House.
8. Williams Jr, D. L. & Chavkin, N. F.(1989). Essential Elements Of Strong
Parent Involvement Programs .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7(2),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