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關係的探討不惟是先秦以來學術上的重要議題,它也是人生的重要課題。對於天的析義,論者不一。馮友蘭先生劃分為五義:曰物質之天、主宰之天、運命之天、自然之天、義理之天。就拙文論述的重點言,自然之天與物質之天類同,主宰之天與運命之天類同,故拙文只就天的三個層面析論天人之間的關係。 第一層是將天視為自然的總稱,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與天為一體。第二層是將天視為義理的根源,人的善性善德來自天賦,人的行為與倫理道德必須遵循天道,天理是人類社會的最高原則。第三層是將天視為人類社會的最高主宰,人的行為違背天意,天降災異予以警戒,人的行為符合天意,天降祥瑞予以嘉賞。 所謂的天人感應主要是指第三層面的天人思想,持此論者認為有一個主宰一切的天,時時視人行為的善惡得失,以降下祥瑞或災異的方式表達天心。因人格天是依賴自然的天來呈現自己,這就包括第一層面的自然規律,故人體察天意,必須從自然的天加以觀察、順應;而天在監臨、掌控一切的獎懲標準,又多與第二層面的義理有關。但這一層的天人思想,實際上的體認及行為表現,卻往往因人而異,因此最為紛歧。春秋以降,天人感應論又與陰陽、五行觀念結合,認為陰陽的順逆、五行的生克,都可能是天意的展現,而且逐步把人對自然環境的觀察和解釋,引進政治、社會領域。到«呂氏春秋»的時代,以陰陽消長配合月令,以四季配合五行之德,認為人主當與天同氣,順天之道,禍福吉凶均視此而定。拙文所要探討的災異思想,主要就是指結合陰陽、五行以論人事得失的天人感應。 漢人所謂「天人相通」與「天人相類」等學說,與第三層面的天人合一思想實為近義詞。因天與人的相類,在董仲舒的眼�堙A天人關係應該是相應相合的,保持相合的辦法是人法天,體認上天的旨意行事。如人表現得不夠好,天就會出現種種警告。人能根據天變現象自省、修正作為,則天就會報以祥和;如不知自省,天就會出現更嚴重的反常現象,即所謂災異,乃至傷敗。董仲舒以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的觀念闡釋儒經,開闢了漢儒以災祥說經、論政的風氣,並對此下漢朝的政治、學術、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對於這一段學術思想的發展,近現代很多學者自認為站在所謂知識的立場、科學的角度,給予否定,其實不免失之於主觀。因為就歷史發展而言,在漢代經學形成的過程,我們常常看到許多學者宣稱對天意有預測的能力。如董仲舒因遼東高廟災警告諸侯當裁抑;眭孟預言有匹夫將成為天子,這個人來自故廢之家;又如夏侯勝諫昌邑王「臣下有謀上者」等等。歷史証實了他們的先見之明,而他們自謂這種見解來自對天人關係及經義的領會。這些學者如何預知天意,固然是別人無法經驗的地方,其中部份經學家的人格確實是無庸置疑的,況且這些天人感應之論,既在當時發揮歷史的影響,漢人認為有補於世道,站在所謂「歷史把握的立場」,就不應該一筆抹殺。故拙文認為研究這一段經學思想不應以今律古,因其中有不當的類比運用或假稱天意的情形,就一概謂其迷信、不科學。站在今日科學的角度,更應該釐清這一段學術思想的淵源、發展過程、對當時的意義及對後世的影響。拙文分為八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方法、資料,並探討目前學術界研究的現況,拙文特別澄清「科學」在本議題的意義,希望以宏觀的角度釐清近代以來對經學災異思想的誤解。 第二章.災異思想的淵源。從«國語»、«左傳»中陰陽五行觀念的萌芽、戰國齊地陰陽五行思想的發展、«呂氏春秋»陰陽五行的融合及漢初的災異思想,闡述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等觀念源遠流長,不是董仲舒等經學家的獨創。 第三章.漢初經學與武帝的興革。從漢初經學、經學博士的發展,及武帝即位後種種儒學興革的意義,說明董仲舒之前,經學發展的實際情形、武帝隆儒的意義與制度上的影響,澄清武帝朝的儒術興革是武帝所主導,董仲舒的影響有限。 第四章.董仲舒經學的天人感應思想。從董仲舒的生平、著作、學術主張,論述董仲舒經學思想的特色,他兼綜諸子、陰陽五行等與儒學德政的觀念,提倡「奉天」、「法古」的經學思想,雖然在武帝朝的作用不大,其後適逢宣帝重視天人感應,五經博士遂濡染災異色彩,故就儒學的發展言,董仲舒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西漢經學災異思想與政治的互動關係。從由西漢各朝發生的災異事件、在位者的態度、因應措施等,分析災異思想的流行是歷史因緣湊巧所促成。進而由災異思想對政治的影響、政治上接受災異之後學者說經的改變,論述二者的互動關係。 第六章.西漢經說推衍災異的方法及其致用。譬如文章寫作,不同文體敘述、推論各有原理,西漢經師推衍災異思想,也因經書性質的不同而作不同的推衍。如春秋災異用歷史比附法,易陰陽學則用象類推衍法。本章除論述各經推衍災異的方法外,並探究其在政治上致用的情形。 第七章.西漢經學災異思想的意義、影響與困境。論述西漢經學災異思想對當時的政治與學術的正面、負面意義與影響外,並及其激化為讖緯的發展與對社會各層面的影響,然後剖析西漢學者以經學災異思想作為政治哲學的困境。 第八章.結論。綜合上述各章論述的精神,總結拙文以審慎、宏觀的態度,釐清歷來對西漢經學災異思想的誤解,並剖析了其所以然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