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4 05: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昭華
研究生(外文):Chao-Hua Huang
論文名稱:達悟族舞蹈之研究-以頭髮舞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THE TAO GANAM-TAKE MIWALATHINI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王玉英王玉英引用關係許光麃許光麃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Ying WangKuang-Piao Hs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1
中文關鍵詞:舞蹈雅美族達悟族台灣原住民
外文關鍵詞:danceYamiTaoTaiwanese aborigina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48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中文摘要
  達悟族的傳統社會、文化、語言、價值體系,為台灣文化中寶貴的資產之一。本論文研究目的:追溯達悟族之起源與文化背景,舞蹈之演變與傳承,頭髮舞之動作型態風格。本研究以文獻分析、田野調查、深入訪談,三角交叉驗證法研究檢驗,加以分析、整理、歸納與詮釋,結論如下:
一、達悟族的起源發展為神造人、石生、竹生等創世神話,文獻記載充分地呈現出祖先的智慧與文化的多樣性;達悟族居住在純樸的蘭嶼島上,因地理隔絕,與漢人接觸較晚,在生活習俗與文化上,現在仍然保留比較原始的風貌。由於四周環海,族人以捕魚為生,亦發展成獨特的海洋文化。
二、達悟族頭髮舞演變與生活祭典息息相關,他們崇尚自然、崇拜圖騰、敬畏神靈頭髮舞發展為摹擬海浪律動、巫術祭典舉行、娛樂觀光表演;傳承保存為最重要的一環,盼政府、學校單位能積極協助舉辦慶典及規劃課程等,讓達悟族文化永續傳承下去。
三、達悟族頭髮舞受到全球化衝擊,造成傳統形式流失,現今之風格型態為將其原始風貌舞蹈之基本手姿、步伐等動作加以變化創作;達悟族婦女們跳頭髮舞時穿著傳統服飾、唱著古老歌謠,手牽手圍著圓圈,盡情地甩動頭髮,展現了達悟族的團結精神,這為台灣原住民族群中最具獨特的舞蹈,我們必須尊重與重視達悟族文化,將其推廣至國際世界各個角落。
Abstract
  The main body of Tao tribe, including its traditional social structure, culture, language and values, is a national treasure of Taiwanese cul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trace the origin of the Tao tribe and its rising, analyz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ition of its dance,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style and the moments of Miwalathini (the hair dance). The following methodologies are selected or adapted: document analysis, field research, interviews and triangulation. After a chronicle of studies, we could find that:
1.The rising of Tao Tribe was originated from its genesis mythologies such as “god creates men”, “born from a rock” and “born from a bamboo.” According to the archives, we leaned about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Tao’s ancestors and the diversity of its culture. Because of its geographical isolation on the island of La-Yu, the Tao Tribe got in contact with the Hans at a later time. Until now, they are still able to maintain their traditional lifestyle and keep their customs. Surrounded by the ocean, the Tao people make their living by finishing and there developed a peculiar oceanic culture.
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ing of Miwalathini (the hair dance) and the Tao rituals are tightly connected. The Tao people adore the natures, worship totems and respect the spirit. Developed from imitating the movements of the waves, Miwalathini is practiced at rituals, ceremonies as well as for the entertainment for the tourists. However, the preservation of such important tradition should be take high emphasis by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s for helping to host festivals and organize courses in order to preserve this peculiar tradition.
3.Influenced by modern choreography and globalization, Miwalathini dance has altered its original choreography. The new style and choreography are developed from the original hand and foot movements. While swinging their long, beautiful hair, wearing the traditional costume, the Tao women sing with their hands holding each other in a circle. This has truly conveyed the spirit of solidarity and is considered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dance amongst all the aboriginal Taiwanese tribes. Therefore, we must place high concern and respect for the Tao culture and make it shine in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e heritage.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相關文獻探討………………………………3
 第三節 研究的意義與課題…………………………1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9
 第六節 名詞解釋與用語規定………………………21

第二章 達悟族之文化背景……………………………26
 第一節 達悟族之起源發展…………………………26
 第二節 達悟族之地理緣由及位置…………………32
 第三節 達悟族之文化………………………………41
第三章 達悟族頭髮舞之演變及傳承…………………63
 第一節 達悟族頭髮舞之演變………………………63
 第二節 達悟族頭髮舞之發展………………………67
 第三節 達悟族頭髮舞之傳承及保存方法…………72

第四章 達悟族頭髮舞之型態風格……………………87
 第一節 達悟族頭髮舞之風格形式…………………87
 第二節 達悟族頭髮舞之內容結構…………………97
 第三節 達悟族頭髮舞之動作涵意…………………105

第五章 結論……………………………………………116

參考文獻…………………………………………………118
壹、參考文獻
一、書目
鈴木秀夫《台灣蕃界展望》,台北,理蕃之友,1935。
徐瀛洲《蘭嶼之美》,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4。
恩斯特•格羅塞《藝術的起源》,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黃萬居《蘭嶼國家公園及人文資源》,台北,內政部營建署,1990。
鮑昌《舞蹈論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
艾格里、林春美《蘭嶼之旅》,台北,1992。
庫爾特•薩克斯《世界舞蹈史》,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2。
森丑之助、宋文薰《台灣蕃族圖譜》,台北,南天出版社,1994。
于平《舞蹈欣賞》,台北,五南圖書,1995。
平珩《舞蹈欣賞》,台北,三民書局,1995。
阮昌銳《台灣的原住民》,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1996。
周宗經《雅美族的古謠與文化》,台北:長民文化,1996。
孫大川《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系列座談實錄報》,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
劉金吾《中國西南少數民族舞蹈文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
鄭元慶《與鹿共舞-台灣原住民文化(1)》,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1996。
孫大川《神話之美:台灣原住民之想像世界》,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1997。
李壬癸《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變遷》,台北:長民文化,1998。
李天民、余國芳《中國舞蹈史》,台北:大卷文化,1998。
范純甫《原住民傳說》,台北,華嚴出版社,1998。
鳥居龍藏著、楊南郡譯註《探險台灣》,台北,遠流出版,1998。
黃旭《雅美族之住居文化及變遷》,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
李莎莉《台灣原住民傳統服飾》,台北:漢光文化,1999。
吳榮順《台灣原住民音樂之美》,台北,漢光文化,1999。
隆薩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劉鳳學《與自然共舞-台灣原住民舞蹈》,台北:商周編輯,2000。
王嵩山《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2001。
王嵩山《當代台灣原住民的藝術》,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1。
李天民、余國芳《世界舞蹈史》,台北,大卷文化,2001。
劉其偉《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台北:雄獅圖書,2001。
田哲益《台灣原住民歌謠與舞蹈》,台北,武陵出版,2002。
田哲益《台灣的原住民-達悟族》,台北:臺原出版社, 2002。
林道生編著《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二)》,台北,臺原出版社,2002。
林建成《台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
劉其偉《蘭嶼部落文化藝術》,台北:藝術圖書,2002。
田哲益《達悟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出版,2003。
黃丁盛《台灣的節慶》,台北,遠足文化,2003。

二、期刊
劉斌雄<雅美族漁人社的始祖傳說>《民族學研究所集刊》,台北,中央研究院,第50期,1980,頁56。
夏曼·賈巴度<蘭嶼島地名>《蘭嶼田野調查系列—蘭嶼部落地景地名空間文化之調查》,1992。
王貞文<不只是原住民的問題-由原住民音樂創作談起>《台灣教會公報》,第2169期,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1993,頁8。
林秀美<律動中原始文化的探索與傳承之四原舞者>《慈濟》,第316期,台北,佛教慈濟基金會,1993,頁6。
台東縣史蹟源流研究小組<台東地區歷史文物簡介>《台東史蹟源流》,1994。

三、報紙
簡榮聰<台灣雅美族的竹生信仰>,台灣新生報,1998年1 月3日。
林建成<雅美族的異國情仇>,聯合報,1998年6月29日。
關孫知<雅美故鄉>,自由時報,1999年1月27日。

四、網路
周朝結<飛魚文化與雅美>,2002年10月28日,http:www.hello.com.tw/~saliway/saliway.html。
台灣原住民文化,2003年12月24日,http://www.contest.edu.tw/86/5/new/index1.htm。

五、錄影帶
程建人<海上雅美歌舞清歌>《民族藝術薪傳錄》,第36集,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基金,199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