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資料
一、史料與工作報告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工作報告》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
《台灣省政府公報》
Annual Report on Tuberculosis Control Program, 1952、1955、1957、1963、1965.
Department of Health , Taiw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Ten Year Health Plan 1966-1975,(Taichung : Department of Health , Taiwan Provincial Government,1964).
Nation Tuberculosis Associ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pei: The Association Press, 1961).
中華民國防癆協會:《中華民國防癆協會報告》,民國51、65年度。
台灣省防癆局編;《台灣省的防癆工作(民國55年—64年)(台北:台灣省防癆局,民國65年7月)。
台灣省防癆局編;《台灣省的防癆工作(民國65年—70年) (台北:台灣省防癆局,民國71年7月)。
台灣省慢性病防治局:《台灣地區第一次至第七次肺結核病盛行調查報告合訂本》(台北:台灣省慢性病防治局,民國87年12月)。
台灣省慢性病防治局:<台灣地區第五次肺結核病盛行調查(民國66年至67年)報告摘要>。
台灣省衛生處防癆委員會:《台灣省防癆工作年報》,民國48、51年度。
二、專書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文化,民國88年)。
Bettyann H. Kevles著,楊玉齡譯:《露骨-X射線檔案》(台北:天下文化,2000)。
Erwin H. Ackernecht著:《醫學史概論》(台北:中國醫藥研究所,1966年)。
Eugene Staley著,江德成譯:《落後國家經濟發展的政治影響》(台北: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民國54年10月再版)。
Hillier Krieghbaum著,謝瀛春譯:《科學與大眾媒介》(台北:遠流出版社,民國83年)。
小田俊郎:《台灣醫學五十年》(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
今村荒南著、張矯然譯:《肺結核之常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2年台一版),頁86-90。
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自立晚報社,民國79年1月)。
王天濱:《台灣新聞傳播史》(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2002年8月)。
王洛:《公共衛生提要》(台北:衛生雜誌社,1959年)。
王溢嘉:《古典今看-從孔明到潘金蓮》(台北:野鵝出版社,1990年3月)。
王晴佳:《台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方孝謙:《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台北:巨流,2001)。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民國35年12月)。
台灣省防癆局:《防癆工作手冊》(台北:台灣省防癆局,民國62年7月)。
台灣省防癆局:《防癆工作手冊》(台北:台灣省防痨局,民國74年1月)。
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編:《台大醫院一百年》(台北: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1995年)。
台灣省衛生處防癆委員會:《抗癆十五年》(台北:台灣省衛生處,民國53年4月7日)。
台灣省政府糧食局《台灣省歷年農村物價統計》(南投:台灣省政府糧食局,民國67年)。
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醫學史工作室、醫望雜誌編:《台灣根除小兒麻痺症紀實》(台北: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1)。
百週年紀念特刊組:《彰基百週年紀念特刊》(彰化:彰化基督教醫院,1996)。
米歇爾.傅科著,劉絮愷譯:《臨床醫學的誕生》(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10月)。
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編印:《中美合作經援概要》(台北: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民國45年)。行政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編印:《中美合作經援發展概況》。
行政院衛生署:《台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共五冊(台北:行政院衛生署,1995)。
行政院衛生署編:《台灣撲瘧紀實》(台北:行政院衛生署,1993)。
何鳳嬌編:《政府接收台灣史料彙編》(新店市:國史館,民國79年)。
吳錫鐺:《新觀念下防癆人員訓練之商榷》(台中:台灣省政府衛生處防癆委員會,民國55年12月)。
李筱峰:《解讀二二八》(台北:玉山社,1998)。
李筱峰主編:《台灣史料研究》21(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3年9月)。
李騰嶽編纂:《台灣省通志稿政事志衛生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42年11月)。
杜門博士著,欒筱文譯:《肺結核病化學藥物治療》(台北:衛生教育社,民國69年9月)。
杜義夫:《肺結核防治講座》(台北:協和文化,2002年)。
周寶珠編譯:《聯合國之組織與業務》(台北:聯合國中國同志會,民國44年10月)。
林天佑:《象牙之塔春秋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47年)。
林吉崇《台大醫院百年史》(台北:台灣大學醫學院,1997)。
林道平主編:《五十年紀事》(台北:中華民國防癆協會,2002年1月)。
林瑤棋:《我走過了四個時代(上卷)》(台中:恆毅社,2003年6月)。
林衡道口述,卓遵宏,林秋敏訪談:《林衡道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民國85年)。
吳淑芬:《花的奇妙世界》(台北:綠生活,1995)。
政協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話說老協和》(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年)。
倪炎元:《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2003)。
勃郎勞來生著、俞鳳賓譯:《肺癆康復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0年台一版),頁10-20。
星兆鐸:《你要知道關於結核病的問題嗎》(台北:中華民國防癆協會,1958年)。
段成璞:《台灣戰後經濟》(台北:人間出版社,1992年6月)。
洪美玟編:《樹人樹木四十年:台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成立四十年紀念特刊》(台北:公共衛生研究所,1998)。
若林正丈:《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
范佐勳編:《台灣藥學史》(台北財團法人鄭氏藥學文教基金會,2001年)。
原榮著,王頌遠譯:《肺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9年台一版)。
孫金生:《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2年)。
國防醫學院編:《國防醫學院院史》(台北:國防醫學院,1995)。
秦風,宛萱:《宋美齡》(台北:大地出版社,2003年)。
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台灣史料編纂小組:《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Ⅰ(1945-1965)》(台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90年11月)。
許雪姬:《日治時期在「滿州」的台灣人》(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91年3月)。
張力:《國際合作在中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
張子文,郭啟傳撰:《台灣歷史人物小傳:日據時期》(台北:國家圖書館,民國91年)。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張良澤編:《鍾理和全集》(台北:遠行出版社,民國65年)。
張恆豪編:《王詩琅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2月)。
張恆豪編:《朱點人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7月)。
張恆豪編:《吳濁流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9月)
張恆豪編:《楊守愚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2月)。
張苙雲:《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8)。
張珣:《疾病與文化》(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3年9月)。
張憲秋:《農復會回憶》(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民國79年2月)。
莊永明:《台灣醫療史》(台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莊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台灣省通志政事志衛生篇》(台中:台灣省文獻會,民國61年6月)。
莊淑旂口述,許雪姬執筆:《莊淑旂回憶錄》(台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郭松棻:《奔跑的母親》(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
陳君愷:《日治時期台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專刊(22)(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2)。
梁妃儀,陳怡霈,陳欣蓉、蔡篤堅:《戰後嘉義醫療發展簡史》(台北:記憶工程,2003年12月)。
湖島克弘著,黃蔡玉珠等譯:《杜聰明與鴉片試食官》(台北:玉山社,2001年)。
彭瑞金:《鍾理和傳》(台中:台灣省文獻會,民國83年)。
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民國76年10月)。
彭懷恩:《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民國79年4月)。
游健治:《24個天才,11個意外》(台北:新新聞文化,2001年)。
黃越宏:《觀念—許文龍和他的奇美王國》(台北:商業周刊,民國85年)。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嘉眾草師主編:《小偏方治大病(五)》(南投:長青社,1998年11月)。
榮民總醫院胸腔部編:《榮民總醫院胸腔部工作與研究報告》(台北:榮民總醫院,民國53年8月)。
趙既昌:《美援的運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5)。
趙傳緯:《台灣結核病現況及其防治計劃》(台北:台灣省防癆局,民國58年)。
劉進慶:《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出版社,1993年2月)。
蔣夢麟:《農復會工作演進原則之檢討》(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民國79年2月)。
鄭志明:《台灣新興宗教現象─傳統信仰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1月)。
錢鴻鈞編:《吳濁流致鍾肇政書簡》(台北:九歌出版社,2000年5月)。
蔡篤堅:《台灣外科醫療展史》(台北:唐山出版社,2002年)。
戴東元等編:《台大醫院百年懷舊》(台北:台灣大學醫學院,1995)。
戴國煇著,魏廷朝譯:《台灣總體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89)。
鍾自若:《聯合國組織》(台北:正中書局,民國39年10月)。
鍾理和著,張良澤編:《鍾理和全集》(台北:遠行出版社,民國65年)。
鍾理和:《鍾理和書簡》(台北:遠行出版社,民國69年6月)。
醫望雜誌編:《福爾摩沙的聽診器》(台北:新新聞文化,2001年)。
蘇珊.桑塔格著,刁筱華譯:《疾病的隱喻》(台北:大田出版社,2000)。
欒筱文:《結核病》(台北:中華民國防癆協會,民國47年)。
三、期刊與論文集論文
《台灣衛生》資料室:<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我國衛生工作之貢獻>《台灣衛生》第58期(台北:台灣衛生雜誌社,民國59年4月),頁10。
不著撰者:《衛生雜誌》,8卷8期(台北:衛生雜誌社,民國44年5月20日)。
王俊淵:<台灣地區肺結核防治工作之流行病學觀>《公共衛生》7卷1期(台北:台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頁87。甘明:<X光機後的無名英雄—訪嘉義慢性病防治院技術員張肖亮先生>,《慢性病防治通訊》9期(台北:台灣省慢性病防治局,民國81年2月10日),頁16。
余巖:<中華舊醫結核病觀念變遷史>,《醫學革命論選》(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65年5月初版)。
吳就君:<台灣地區居民社會醫療行為之研究>《公共衛生》8卷1期(台北:公共衛生研究所,1981),頁1-25。吳嘉苓,黃于玲:<順從、偷渡、發聲與出走:「病患」的行動分析>《台灣社會學》3(台北:台灣社會學編輯委員會,2002年6月),頁73-117。
李尚仁:<從病人的故事到個案病歷:西洋醫學在十八世紀中到十九世紀末的轉折>《古今論衡》5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年12月),頁139-146。李尚仁:<醫學、帝國主義與現代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4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04年6月)。
狄縱橫:<駐臺美軍三十年>《亞洲人》創刊號(轉載自香港明報月刊,1980),頁82-83。林東明,李式鳳,陳群英:<肺結核病之家庭管理法之評價>《台灣醫學會雜誌》67卷11期,(台北:台灣醫學會,民國57年11月28日),頁435-449。
林新澤:<二十世紀前半期世界結核死亡率的趨勢>《台灣醫學會雜誌》54卷1期,(台北:台灣醫學會,民國44年1月28日),頁28-47。
林秋敏:<宋美齡女士與婦女聯合會-從慰勞工作談起>收於秦孝儀主編《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台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民國89年3月),頁421-440。
林崇熙,傅大為:<歷史中的台灣科學—關於「台灣科學史」研究的回顧與探討>《新史學》6卷4期(台北:新史學雜誌社,1995年12月)。林崇熙:<免洗餐具的誕生:醫學知識在台灣的社會性格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社,1998年12月),頁1-37。
姜藍章:<放射線與肺結核>《肺結核病的診斷與治療》(台北:衛生教育社,民國66年),頁23-24。
姜藍章:<神秘的X光>《衛生雜誌》5卷12期(台北:衛生雜誌社,民國42年6月10日),頁45-46。
姚人多:<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台灣社會研究》(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01年6月),頁119-182。
姚毓麟:<X光—診斷與治療疾病的儀器>,《衛生雜誌》12卷5期(台北:衛生雜誌社,民國46年10月5日),頁28。
星兆鐸,韓福吉:<抗藥性肺結核之臨床觀察>《中華醫學雜誌》11卷3期(台北:中華醫學會,民國53年9月),頁226-232。
星兆鐸,韓福吉:<中國人患肺結核者對結核菌素之反應>《中華醫學雜誌》11卷1期,(台北:中華醫學會,民國53年3月),頁5-7。
星兆鐸:<卡介苗無效,台灣地區小學生不應再接種>《衛生行政》4卷6期,頁14。
星兆鐸:<如何於五年內使肺結核病不再是國內公共衛生問題之應行措施>,《中華醫學會雜誌》31卷5期,(台北:中華醫學會,民國72年5月),頁337。
星兆鐸:<關於結核病的治療問題>《台灣醫學會雜誌》51卷8期(台北:台灣醫學會,民國41年8月),頁21。
胡幼慧:<另類療者的生活空間:一項田野研究的初步分析>《思與言》36卷2期(台北:思與言雜誌社,民國87年6月),頁184-184。徐美苓,胡紹嘉:<醫療保健新聞報導的科學Vs.非科學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7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國87年11月)。索任:<原住民肺結核問題的探討>《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民國90年12月),頁139-140。
祝平一:<展望台灣的科技與醫療史研究>《台灣史研究》4卷2期(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頁157-174。
張家琪:<欒筱文醫師訪問記>《慢性病防治通訊》第四期(台北:台灣省慢性病防治局,民國80年四月),頁18。
張珣:<民俗醫療與文化症候群>《歷史月刊》8卷1期(台北:歷史月刊社,1996年1月),頁50-52。張憲秋:<政府撥遷台灣前中國農業改進之重要階段>,《中華農學會成立七十週年紀念專集》(台北:中華農學會,1986年)。
莊凱全:<不打可以嗎?-台灣疫苗接種政策的現在與未來>《醫望雜誌》6期(台北:醫望雜誌社,1995年1月25日),頁70。梁妃儀,蔡篤堅:<烏腳病與小兒痲病症的隱喻在台灣>《中外文學》31:12(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民國92年5月),頁94-116。
許木柱:<民俗醫療與醫護因應>《榮總護理》9卷2期(台北:台北榮民總醫院,1992年6月),頁117-120。許世鉅:<農復會及其在台灣之鄉村衛生>《台灣醫藥衛生總覽》(台北:醫藥新聞社,民國61年),頁54。
許書刀:<BCG Vaccination的現狀>《台灣醫學會雜誌》51卷8期,(台北:台灣醫學會,民國41年8月28日),頁341-347。
郭文華:<台灣醫療史研究的回顧-以學術脈絡為中心的探討>《台灣史料研究》8期,(台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1996年11月),頁60-77。
郭文華:<美援下的衛生政策:一九六○年代台灣家庭計畫的探討>《台灣社會研究》32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1998年12月),頁58-59。
郭文華:<台灣洋物科技初探(1887-1895)--從台灣鐵路、台北機器局與基隆煤礦出發的初步討論>《新史學》7卷2期(台北:新史學雜誌社,1996年12月),頁99-136。郭文華:<歸檔台灣醫療:初探醫師書寫的歷史與社會學>《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4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社,2004年6月),頁105-148。
陳安琪:<經濟建設委員會檔案>《國史館現藏國家檔案概述》(台北:國史館,民國85年),頁135-136。
曾喜亮:<如何實施晨間檢查的合理辦法>《教學生活》6卷5期(新竹:台灣省立新竹師專地方教育輔導委員會,1956年5月)。
陶榮錦:<台灣省國民學校兒童結核病防治之初步報告>《台灣醫學會雜誌》50卷1-2號(台北:台灣醫學會,台北),頁1-4。
傅祖呈:<抗結核藥物之選擇與方法>收於《肺結核病的診斷與治療》(台北:衛生教育社,民國66年),頁31-32。
雷祥麟:<衛生為何不是保衛生命?民國時期另類的衛生、自我與疾病>《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4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04年6月),頁17-59。
彭明輝:<政經環境與報業經營:以聯合報系為中心的討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4(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1997年5月),頁325-330。彭明輝:<王惕吾的新聞理念及其實踐>《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3(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1996年4月),頁161-164。游鑑明:<蔣宋美玲創辦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小兒痲痹患者的福音使者>收於秦孝儀主編《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台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民國89年3月),頁464-492。楊思標,陸坤泰,欒筱文,張正二:<縮短肺結核病治療期間的研究:對肺結核病併用INH、RIF、EMB及SM做短期加強化學療法之治療效果>《楊思標教授榮退紀念特集暨論文集》(台北:台大醫學院,)頁41-44。
楊思標:<肺結核病藥物療法的最近趨勢>《當代醫學》,5期,(台北:當代醫學雜誌社,民國63年3月)。楊錫欽,楊思標:<肺結核病之治療趨勢—觀念的改變>《當代醫學》5卷11期(台北:當代醫學雜誌社,民國),頁19。廖麗娟:<台灣省慢性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追蹤研究>《傳染病防治》第二輯(台北:台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民國81年3月),頁56-72。劉士永:<「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台灣公共衛生觀念的轉變>《台灣史研究》8卷第1期(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2001年10月),頁45-87。
劉士永:<一九三○年代以前日治時期台灣醫學的特質>《台灣史研究》4卷1期(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民國88年4月)。
劉士永:<日治時期台灣地區的疾病結構轉變>《新史學》13卷4期(台北:新史學雜誌社,2002年4月)。劉士永:<從醫學的觀點紀錄台灣的殖民經驗:試析台灣之殖民醫學研究>,第一屆亞洲醫學史會議論文,(台北:中研院,2003年11月4日)。
蔡篤堅:<轉向規訓社會中的媒體角色:以解嚴前後醫療報導為主軸的分析詮釋>《新聞學研究》63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民89年4月),頁62-63。蔡篤堅:<台灣醫學史的另類觀點>《台灣史料研究》8期,(台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1996年11月),頁76-87。
鄭梓:<戰後台灣省制之變革:從行政長官公署到台灣省政府(1945-1947)>《思與言》26卷1期(台北:思與言雜誌社,1988年)。蕭叔軒:<結核病中國醫學上之史的發展>《醫史雜誌》復刊號;《醫史雜誌》3卷2期;《醫史雜誌》3卷3期。
欒筱文:<台灣省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登記及免費治療>《臨床醫學》4卷2期,(台北:臨床醫學月刊,民國68年8月),頁114。欒筱文:<肺結核病化學藥物治療的「社會觀」>《肺結核病的診斷與治療》(台北:衛生教育社,民國66年),頁66。
四、學位論文
呂哲奇:<日治時期台灣衛生工程顧問巴爾登對於台灣城市近代化影響之研究>(中壢:中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1999年)。李政益:<疾病、文化與社會變遷:由結核病流行觀點探究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台灣社會>(台北: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林宜平:<煤礦工塵肺症的地方知識、科學研究與健康照護:公共衛生的視角>(台北: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1月)。林佳潔:<西醫與漢藥: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1893-1986)>(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3)。范燕秋:<日本帝國發展下殖民地台灣的人種衛生(1895-1945)>(台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1)。范燕秋:<日據前期台灣之公共衛生-以防疫為中心的研究(1895-1920)>(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秦先玉:<台灣五○年代邊緣史片段:以「性政治」、「異己」、「身體衛生」三問題意識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張淑卿:<戰後台灣地區傳染病防治之研究(1945-1971)>(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許宏彬:<台灣的阿片想像:從舊慣的阿片君子到更生院的矯正樣本>(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郭文華:<一九五○至七○年代台灣家庭計劃:醫療政策與女性史的探討>(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陳威彬:<近代台灣的癩病與療養—以樂生療養院為主軸>(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陳淑芬:<「戰後之疫」:台灣公共衛生問題與建制(1945-1954)>(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黃文弘:<政經框架、典範碰撞與知識位移—台灣醫學典範轉折的系譜溯源>(台北: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黃培玉:<世界衛生組織之研究—國際政治糾葛下我國與世界衛生組織關係之演變>(台北: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民國85年6月)。
黃斌峰:<日治時期台南地區近代醫療衛生事業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2年)。趙育農:<一個女性經驗的家庭計劃:台灣家庭計劃的早期發展(1954-1964)>(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董宜秋:<台灣「便所」之研究(1895-1945年)--以「便所」興建及污物處理為主題>(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劉淑慎:<日治時期彰化基督教醫院之研究—以醫院經營與醫療人才培育為中心>(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賴郁雯:<日治時期台灣的衛生研究:以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為例>(中壢: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鄭淑芹:<日治時代嘉義地區西式醫療之發展—以嘉義醫院為主(1895-1920)>(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賴志忠:<台灣醫療傳道史之研究—英國與加拿大長老教會之比較>(台北: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蘇芳玉:<清末洋人在台醫療史:以長老教會、海關為中心>(中壢: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五、報紙
《中央日報》
《中國時報》
《自由時報》
《聯合報》
《徵信新聞報》
《防癆雜誌》(台北:中華民國防癆協會,民國81年8月15日),第一、四版
六、單張
陳千鑑:<我戰勝了病魔—肺結核>,中華民國防癆協會宣傳單章。
阿章提供的氣功練習單張。
貳、外文資料
一、專書
上野齊:《普通衛生講話》(台中:池ヶ谷榮吉商店,大正12年12月)。
丸山芳登編:《日本領時代に遺した台灣の醫事衛生業績》(橫濱:昭和32年9月)。
小田俊郎:《台灣醫學五十年》(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
小高健:《傳染病研究所》(東京:株式會社學會出版中心,1992年11月)。
加藤卯吉《台灣豫防衛生概觀》(台北:昭和10年8月)。
台灣地方病及傳染病調查委員會編:《本島醫生ノ慣用スル疾病ノ稱呼ト普通病名Ьノ對照調查》(台北:台灣地方病及傳染病調查委員會,1906)。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台灣の衛生》(昭和12年版),頁21-22。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衛生調查書—體格篇(本島人)》(昭和5年)。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台灣の結核》(昭和十四年刊行)。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一篇警察機關の構成》(台北: 1933)。
台灣總督府《台灣總督府職名錄》,(台北:明治37年)。
台灣醫學會:《日台病名對照錄》(台北:台灣醫學會,明治39年10月)。
羽鳥重郎,荒井惠:《通俗台灣衛生》(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大正6年5月)。
長野純藏:《日台病名對照表》(台北:台灣醫學會,1909)。
青木正和:《結核の歷史》(東京:講談社,2003年2月)。
厚生省20年史編輯委員會:《厚生省20年史》(東京:厚生問題研究會,昭和35年7月)。
財團法人結核豫防會台灣地方本部:《台灣結核統計》(昭和18年8月)。
高雄州衛生課,安倍貞次:《衛生組合指導要項》(高雄:高雄州衛生課,昭和14年10月)。
高雄州醫師會:《台灣醫業關係法令集》(高雄:高雄州醫師會,昭和12年8月)。
野間文一郎:《台灣通俗醫學》(台北:台灣評論社,昭和4年10月)。
福田真人:《結核の文化史》(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社,1995)。
Armstrong, David Political Anatomy of the Bod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Armstrong, David The New History of Identity: A Sociology of Medical Knowledge ,(NY: PALGRAVE, 2002).
Arnold , Davi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 Colonial Ind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Bates, Barbara Bargaining for Life: A social History of Tuberculosis, 1876-1938,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2).
Brock, Thomas D. Robert Koch: A Life in Medicine and Bacteriology, (Wisconsi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1988).
Bryder, Linda, Below the Magic Mountain: A Society History of Tuberculosis in Twentieth-century Britai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Burke , Peter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1).
Cunningham ,Andrew and Andrews ,Bridie ed. Western Medicine as Contested Knowledge,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7).
Daniel , Thomas M. Captain of Death: The Story of Tuberculosis,(N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1997).
Dormandy , Thomas The White Death: A History of Tuberculosis,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9).
Dubos, Rene and Jeanhe White Plague: Tuberculosis, Man, and Society, (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87).
Feldberg, Georgina D. Disease and Class: Tuberculosis and the Shaping of Modern North American Society, (New Brunswick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5).
Foucault, Michel The Birth of the Clinic,(NY: Vintage Books Edition, 1994).
Geertz, Cliffor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1973).
Jacoby, Neil H. U.S Aid to Taiwan: A study of Foreign Aid, Self-Help, and Development (N.Y.: Frederick A. Praeger Inc., 1966).
Johnston, William The Modern Epidemic: A History of Tuberculosis in Japan,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1995).
Kiple ,Kenneth F. 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Human Diseas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Kleinman, Arthur The Illness Narrative(NY: Basic Books,1988).
MacDonald, Betty The Plague and I, (London: Hammond, 1948).
Montgomery, Scott L. The Scientific Voice,(NY: Guilford Press, 1996).
Ott, Katherine, Fevered Lives: Tuberculosis in American Culture science 1870,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1996).
Rosenberg , Charles E. and Golden, Janet Framing Disease: Studies in Cultural History,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7)
Rothman, Sheila M. Living in the Shadow of Death: Tuberculosis and the Social Experience of Illness in American Histor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4).
Ryan, Frank The Forgotten Plague: How the Battle Against Tuberculosis Was Won and Lost, (New York: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92).
Sontag, Susan Illness as metaphor,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9).
Tomes, Nancy The Gospel of Germs: Men, Women, and the microbe in American Lif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Wear, Andrew Medicine in Society: Historical Essays ,(London: Cambridge, 1992).
Welshman, John Municipal Medicine: Public Health in Twentieth-Century Britain (New York: Peter Lang AG. 2000).
Worboys, Michael Spreading Germs:Disease Theories and Medical Practice in Britain, 1865-190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二、論文
二見直三:<銃後の護りに結核豫防>《台灣の結核問題》第四輯(台北:台灣結核豫防協會,昭和14年6月),頁1。
下條久馬一:<結核豫防に對する常識>《台灣社會事業の友》第43號(台北:台灣社會事業協會,昭和7年6月),頁8-9。
小田俊郎,大黑武三郎,李樹林:<台灣ニ於ヶル結核性內科疾患ニ關スル研究—第一報ツベルクりン反應ヨリ觀タル結核感染狀態>《台灣醫學會雜誌》,35卷1期(台北:台灣醫學會,昭和11年1月28日),頁65-66。
小田俊郎,大黑武三郎,花室憲章:<台灣ニ於ヶル結核性內科疾患ニ關スル研究—第四報所謂健康青少年間ニ蔓延セル肺結核ニ就テ>《台灣醫學會雜誌》,35卷4期(台北:台灣醫學會,昭和11年4月28日),頁898-905。
小田俊郎,大黑武三郎:<台灣ニ於ヶル結核性內科疾患ニ關スル研究—第三報死亡統計ヨリ觀タю肺結核>《台灣醫學會雜誌》,35卷4期(台北:台灣醫學會,昭和11年4月28日),頁761-765。
小田俊郎,松延正己,與儀喜慶,德重泰義,鵜殿直木:<台灣ニ於ヶル結核性內科疾患ニ關スル研究—第五報台灣各地ニ於ケル小公學校兒童及ビ台北市ノ學生、生徒、工廠勞働者ノ「ツベルクりン」反應ニ就テ>《台灣醫學會雜誌》,36卷4期(台北:台灣醫學會,昭和12年2月28日),頁459。
小田俊郎,松延正己:<台灣ニ於ヶル結核性內科疾患ニ關スル研究—第二報臨床統計ヨリ視タル罹患狀態>《台灣醫學會雜誌》,35卷2期(台北:台灣醫學會,昭和11年2月28日),頁500-511。
小田俊郎:<肺結核の養生に就いて二三の注意>《台灣の結核問題》第二輯(台北:台灣結核豫防協會,昭和12年4月),頁26-27。
山崎蓊:<結核病に就て>《台灣の結核問題》第四輯(台北:台灣結核豫防協會,昭和14年6月),頁29。
永井潛:<結核と結婚>《台灣社會事業の友》第113號(台北:台灣社會事業協會,昭和13年4月),頁12-16。
伊良子暉造:<台中監獄に於ける結核の統計>《台灣醫學會雜誌》,160號,(大正5年2月28日發行),頁82-84。
有馬賴吉:<我邦結核豫防事業今後の方針如何>《台灣社會事業の友》第43號(台北:台灣社會事業協會,昭和7年6月),頁40-44。
佐野研三:<療養所の擴張を促む>《台灣社會事業の友》第31號(台北:台灣社會事業協會,昭和6年6月),頁56-57。
吳起材:<肺結核ニ關スル二三ノ統計ニ就テ>《台灣醫學會雜誌》第114,115號,(明治45年5月),頁672-673。
東洋協會台灣支部:<特輯:熱帶家屋研究>270號《台灣時報》(昭和17年6月),頁48-70。
杉江四郎:<結核豫防日の意義を徹底せしめよ>《台灣の結核問題》第二輯(台北:台灣結核豫防協會,昭和12年4月),頁37-38。
杜聰明:<台灣ニ於ケル阿片癮者ノ統計的調查第三報告:阿片吸食特許者ノ死亡率及死亡原因ニ就ケ>《台灣醫學會雜誌》37號(台北:台灣醫學會,1938),頁1094-97。
邱賢添:<本島人間の結核に關する迷信及其民間療法>《台灣社會事業の友》第113號(台北:台灣社會事業協會,昭和13年4月),頁26-27。
後藤薰:<本島ズ於んペ結核對策ズ就サ>《台灣社會事業の友》第110號(台北:台灣社會事業協會,昭和12年4月),頁110-116。
施江南:<台灣の結核豫防に關する卑見>《台灣社會事業の友》第43號(台北:台灣社會事業協會,昭和7年6月),頁29。
倉岡彥助:<結核問題の解決は一に豫防法の實行にあり>《台灣社會事業の友》第43號(台北:台灣社會事業協會,昭和7年6月),頁2。
桂三友:<肺結核療法トシテノ人工的氣胸ニ就テ>《台灣醫學會雜誌》155號(台北:台灣醫學會,大正4年9月28日),頁1011-1026。
桂重鴻:<肺結核の起り方と之ズ對むゐ心懸けに就て>《台灣の結核問題》第四輯(台北:台灣結核豫防協會,昭和14年6月),頁27。
酒井菊雄:<社會衛生學的結核豫防對策に就て>《台灣の結核問題》第四輯(台北:台灣結核豫防協會,昭和14年6月),頁10-14。
高木友枝:〈社會問題ごしての結核〉《古弗氏紀念結核講演集》(台北: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醫院,大正4年9月),頁59-60。
高橋秀人:<台灣に於ける結核蔓延狀態と其の豫防施設>《台灣の結核問題》(台北:台灣結核豫防協會,昭和11年4月)。
堀內次雄:<結核の傳染及其豫防法>《古弗氏紀念結核講演集》(台北: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醫院,大正4年9月),頁5-6。
堀內次雄:<熱帶地ノ結核問題に風土心理學的關係>《台灣醫學會雜誌》,195、196號(台北:台灣醫學會,大正8年2月),頁413-423。
曾田長宗:<台灣の結核預防對策私案>《台灣の結核問題》第二輯(台北:台灣結核豫防協會,昭和12年4月),頁8-9。
新免勝:<台灣に於ける結核問題>《台灣社會事業の友》第31號(台北:台灣社會事業協會,昭和6年6月),頁18-21。
新免勝:<肺結核に就ての常識>《台灣社會事業の友》第77號(台北:台灣社會事業協會,昭和10年4月),頁48-50。
蓑和藤治郎:<台灣の結核豫防日に當リて>《台灣社會事業の友》43號(台北:台灣社會事業協會,昭和7年6月),頁39。
稻垣長次郎:〈結核の症狀及其治療法〉《古弗氏紀念結核講演集》(台北: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醫院,大正4年9月),頁39。
警務局衛生課:<結核豫防法の概說>《台灣社會事業の友》第112號(台北:台灣社會事業協會,昭和13年3月),頁25-30。
櫻井憲三:<結核豫防法の概說>《台灣の結核問題》第二輯(台北:台灣結核豫防協會,昭和12年4月),頁18-25。
鈴木晃仁:<十八至十九世紀初期英國的男性美與肺結核>《「健與美的歷史」研討會》,中研院史語所,1999.6.11-12。
福田真人,The Romantic Images of Tuberculosis:Culture History of a Disease,《「疾病的歷史」研討會》,中研院史語所,2000.6.16-18。
Armstrong, David ‘Public health spaces and the fabrication of identity’, Sociology 27(1993), pp.393-410.
Armstrong, David ‘The rise of surveillance medicine’, 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 17:3(1995), pp.393-404.
Bryder, Linda ’We shall not find salvation in inoculation’:BCG Vaccination in Scandinavia , Britain and the USA, 1921-1960’,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 49(1999),pp1157-1167.
Comroe Jr, Julius H ‘Retrospectoscope. Pay Dirt: the Story of streptomycin’ American Review of Respiratory disease, vol.117:4, 1978, pp774-777.
Comroe Jr, Julius H ‘Retrospectoscope. Pay Dirt: the Story of streptomycin’ American Review of Respiratory disease, vol.117:5, 1978, p962.
Gates, Hill ‘Ethnicity and Class’,In Emily M. Ahern and Hill Gates eds., The Anthropology of Taiwanese Society,(台北:南天書局,民國86年1月),頁260-262。
Dunphy, Lynne M. ‘the Steel Cocoon: Tales of the Nurse and Patients of the Iron Lung, 1929-1955’, Nursing History Review 9 (2001), pp9-13.
H F生譯:<人工的氣胸ニヨル肺結核ノ治療法ニ就テ>《台灣醫學會雜誌》78號(台北:台灣醫學會,明治42年4月28日),頁227-233。
Hudson , Robert P. ‘Reviewed David Armstrong, Political Anatomy of the Bod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In 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58:4 (1984),pp.610-611.
Jewson , N. D.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ick Man from Medical Cosmology,1770-1870’,Sociology,,Ⅹ(1976)pp.225-244.
Lawrence, Christopher, ‘Reviewed David Armstrong, Political Anatomy of the Bod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In 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 vol. 18 (1985),pp.90-91.
Lee ,Ti-Yuan and Hsu ,Tzu-Chiu ‘A study on the effect on simultaneous smallpox vaccination on the result of PPD test’, J.F.M.A vol.61, no.9,September. 28.1962,pp805-809.
Lee , Sung ‘ WHO and the developing world: the contest for ideology’, In Andrew Cunningham and Bridie Andrews ed. Western Medicine as Contested Knowledge,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24-45.
Luan H W.,’INH a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hinese Med J R.O.C., June 1973, pp76-84.
McDermott, Walsh ‘The story of INH’,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 Vol. 119:6, 1969, pp678-682.
Tao, Jung-Chin and Chang, Cheng-Chi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mong the Aboriginal population in Taiwan’, J.F.M.A vol.58, no.6,June 28.1959,pp312-313.
Tao, Jung-Chin , LIN ,Hsin-Tseh ’Isoniazid in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J.F.M.A vol.52:1, January,1953, pp1-13。
三、學位論文
Lin, Chung-his, The Politics of Scientific Practices in Taiwan : the Hepatitis B Control Program, (Virginia: Virginia State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 1994).
Liu, Shi-yung, Medical Reform in Colonial Taiwan,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h. D Dissertation, 2000 ).
Lo, Ming-Cheng Miriam , From Nation Physician to Medical Modernists: Taiwanese Doctors under Japanese Rule,(Ph.D. Dissertation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6.)
四、日文報紙
《台灣日日新報》大正12年5月2日;5月5日;5月27日;6月17日;6月24日;7月4日。
叁、網路資源
行政院衛生署,網址:http://www.doh.gov.tw/lane/history/photo2/chapter2/Welcome.html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網址:http://203.65.72.83/ch/dt/upload/qc/epi/epi_face.htm
國家文化資料庫,網址:http://nrch.cca.gov.tw/
台中縣衛生局,網址:http://www.hbtc.gov.tw/book/menu/07.htm
林富士:<疾病史研究芻議>,網址: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discuss/essay/disease-report.htm
傅大為:<從馬偕談清末台灣的半殖民醫療>,http://sts.nthu.edu.tw/scholarist_files/5_馬偕醫療與身體(簡明版).htm
士林官邸,網址:http://www.wlgsh.tp.edu.tw/DATA/1/89home/s1/year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