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1742:3a1e:c308:760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08: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忠信
研究生(外文):cheng chung-hsin
論文名稱:音樂情境意象導引模式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Scenario-oriented Guidence for Pop Musician
指導教授:梁桂嘉梁桂嘉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綜合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8
中文關鍵詞:共感情境導引故事基模流行音樂
外文關鍵詞:SynesthesiaScenario-orientedStory SchemaPop music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95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一般而言,音樂片(music video)導演在呈現音樂創作品的過程中,並未與創作者對音樂情境進行溝通,因此無法確實掌握與表現創作者在作品中的情境脈絡,以致於音樂片偏離了創作者的原意。本研究目的在發展音樂情境意象的導引模式,使導演在編寫音樂片腳本有參考導引的方向。透過文獻探討瞭解音樂情境脈絡中的因素,藝術感通的理論,音樂美學上感映出情境共像與溝通傳達間的故事基模;並透過對音樂創作者與導演的訪談,去了解兩者間對音樂情境的反映,進而歸納出音樂情境意象導引模式。
本研究推論出音樂情境意象導引模式,可分為五個步驟:一、從脈絡中尋找音樂情境因素;二、溝通共通的故事基模;三、融入共感的情境故事;四、編寫音樂情境文字腳本;五、繪製音樂情境繪本。
透過此音樂情境意象導引模式,音樂片導演就能呈現出音樂創作者的音樂情境脈絡,傳播出音樂的共像,能抓住情緒,產生共鳴與共感,就能表達出音樂創作品真實的原意。
Generally,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a song is regardless by the music video directors. It is because that they do not fully communicate with the song creator for the implication beforehand. As a result,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video deviates from the creator''s original intention. This research aims to develop scenario-oriented guidance for music video director to present the significance of pop song creator. Firstly, by way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reasoning process behind the music scenario context, the theory of corresponsdence, schema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was investigated. We then seek to understand the reflection of pop song scenarino context by interviewing song creator and music video director. Five steps were concluded for the guidance of song scenarion context process. First, to search for the context of music situation factors. Second, to communicate the concepts using the story scenario of song creator''s as the primary schema. Third, to incorporate the synesthesia of the two parties for constructing the scenarion. Fourth, to compile the music scenario script and finally, to illustrate the scenario story.
We conclude that the music video director will clearly present the composer’s song scenario context, and capture the synesthesia feeling, and express the song creator’s original intention by using this scenario-oriented guidance.
目錄 5
圖目錄 7
表目錄 8
第一章 緒論 9
第一節 研究動機 9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2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12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14
第二章 理論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音樂創作的思考歷程 15
第二節 音樂情境脈絡 26
第三節 傳播模式 32
第四節 藝術共感通 38
第五節 情境導引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程序 48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48
第二節 研究者角色 5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3
第五節 研究程序 54
第六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57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 60
第一節 文獻的整理與分析 60
第二節 訪談的整理與分析 64
第三節 音樂情境故事之分析 68
第四節 導演對音樂情境之分析 75
第五節 音樂情境共感 77
第六節 音樂情境腳本 79
第七節 音樂情境意象導引模式 82
第五章 創作研究與成果 85
第一節 創作主題 85
第二節 創作理念 85
第三節 創作流程 86
第四節 創作說明 88
第五節 創作作品 9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結論 9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01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01
參考書目及文獻 104
附錄一:張羽偉訪談稿 109
附錄二:熊天益訪談稿 120
附錄三:董振良導演訪談稿 126
附錄四:張清峰導演訪談稿 131
附錄五:熊天益之音樂作品 135
附錄六:鄭忠信之音樂作品 137
附錄七:張羽偉之音樂作品 138
附錄八:音樂情境繪本 139
附錄九:音樂情境動畫光碟(DVD) 155
(一)中文部分
心理學詞典 (1984)。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王秀雄(1975)。美術心理學。高雄市:三信。
王書芬譯(2000)。電影劇本寫作(D. Parent-Altier)。台北市 :楊智文化
王麗芳(2001)。音樂意象表現於視覺傳達設計作品之研究。台北:臺灣師大設計所碩士論文。
朱光潛 (1973)。文藝心理學。台北市:台灣開明書局。
朱光潛 (1982)。談美。台北縣:漢京文化事業。
朱孟實等 (1988)。中國詩歌的境界與情趣。台北市 :莊嚴出版社
何其芳(1962)。詩歌欣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佐口七朗編 (1990)。設計概論(藝風堂編輯部編譯)。台北:藝風堂。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發展紮根理論的技術和程序(Strauss & Corbin,1998原著第二版)。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鼎武、瓦歷斯(1999)。「電腦空間與人文」論文集 = Cyberspace and humanity。 台北市 : 田園城市文化。
李歐梵(2002)。音樂的往事追憶。台北市 :一方出版。
宗白華 (1987)。美學與意境。北京 :人民出版社
林怡伶(1995)。台灣流行音樂產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義男、陳淳文譯 (1989)。內容分析法導論(Robert P. Weber原著)。北市 :巨流圖書公司。
邱意珍 (1995)。形、色、詩詞意境共感覺之研究。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金開誠 (1982)。文藝心理論稿中的「藝術通感的心理內容」一文。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姚一葦 (1983)。藝術的奧秘。台北市:台灣開明書局。
姚正威(2002)。體驗劇本設計─震旦與神腦合作設計之接力工作營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柯克(1981)。音樂語言。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苗延威(1991)鄉愁四韻。中國現代民歌運動之社會學研究。台大社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英貝爾(1957)。靈感與技巧。北京:新文藝出版社。
孫旗 (1987)。藝術概論。台北市:黎明文化。
徐宗國譯 (1997)。質性研究概論(Strauss & Corbin原著) 。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恩‧邁耶 (1984)。音樂美學若干問題。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翁嘉銘(1992)。從羅大佑到崔健:當代流行音樂的軌跡。台北市:時報文化。
袁本秀(1989)。略論形象與意象。臺中商專學報,第21期,頁124~128。
高楠(1987)。藝術心理學。 遼寧:人民出版社。
康丁斯基(1985)。點線面:繪畫元素分析論(吳瑪譯)。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康丁斯基(1987)。論藝術的精神。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前(1987)。略論音樂創作的心理過程與特徵─引自「音樂美學問題討論集」。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張前、王次炤(1992)。音樂美學基礎。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張思(1970)。怎樣寫電視劇本。台北市:私立輔仁大學視聽教育中心。
張洪模主編、伍蠹甫總編(1993)。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音樂美學卷。台北市:洪葉文化。
張健(1983)。文學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
張覺明(1992)。電影編劇。台北市:揚智文化。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策劃編輯(1997)。皮影戲:張德成藝師家傳劇本集。台北市 :教育部
曹日昌(1980)。普通心理學下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莊永明(1994)。台灣歌謠追想曲。台北市 :前衛出版社。
許天治(1987)。藝術感通之研究。台北市:臺灣省立博物館。
許常惠(1993)。學習音樂百科全書:音樂家的故事3。台北市:旺文社。
陳正之(1991)。掌中功名:台灣的傳統偶戲。台中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彭吉象 (1994)。藝術學概論。台北市:淑馨出版社。
費爾巴哈哲學著作精選集 (1959) 。北京:三聯書店。
黃國隆、吳艾青編(1985)。臺灣歌謠101。台北:天同出版社出版。
黑格爾(1984)。美學,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奧索夫斯基 (1986)。美學基礎。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楊裕富 (2000)。創意活力:產品設計方法論= Product design : design for need and design with niche。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楊嘉編(1998)。創造一個夢97’流行音樂年度鑑賞(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製作)。台北市 :元尊文化。
虞君質(1980)。藝術概論。台北市:黎明文化。
廖起超 (2002)。多媒體之情境設計探討─以「未來─行的憧憬」創作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數位媒體設計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漢斯立克(1980)。論音樂的美。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瑪克思 德索(1987)。美學與藝術理論(Max, Dessoir.)。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思量(1998)。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歐陽中石、鄭曉華、駱江編著 (1999)。藝術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
潘智彪譯(1991)。實驗審美心理學(瓦倫汀)。台北市 : 商鼎。
鄭麗玉 (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
鄭毓瑜(1996)。六朝情境美學綜論。台北市:臺灣學生。
錢鍾書(1962)。通感。載「文學評論」,第一期,北京。
顏文雄(1967)。台灣民謠。台中縣:中華大典編印會、音樂研究所。
Denis, M. & Sven, W. (1996)。傳播模式(第二版)(Communication Models: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2nd ed.)(楊志弘、莫季雍譯)。台北:正中書局。(原著出版年:1995)
L.邁耶(1987)。音樂的感情和意義─引自:音樂研究 第4期,北京。
M‧李普曼(1986)。當代美學。北京市:光明日報出版社。
(二)西文部分
Abelson, R. P. (1981).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script concep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6, 715-729.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2
Frith, Simon (1987).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Popular Music.” in James Lull (ed.), 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Hirsch, Paul M. (1971). “ Soci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Pop Music Phenomenon.”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4(3): 371-388
Lasswell, H. D. (1948).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In L. Bryson (ed.).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Motates, D. R., & Schumacher, G. M. (1980).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psychology. Belmont, CA: Wadsworth.
Ryan, John & Peterson R.A. (1982). The Product Image. Individuals in Mass Media Organizations: Creativity and Constraint.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Schramm, W. (1973). Channels and audiences. In Ithiel Pool, Wilbur Schramm, Nathan Maccoby & Edwin Parker, (Eds.).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pp.116-140). Chicago: Rand McNally.
Shannon, C., & Weaver, W. (1949).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Urbana-Champaig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uch man, L. (1987). Plans and Situated Actions: The Problem of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