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心理學詞典 (1984)。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王秀雄(1975)。美術心理學。高雄市:三信。
王書芬譯(2000)。電影劇本寫作(D. Parent-Altier)。台北市 :楊智文化
王麗芳(2001)。音樂意象表現於視覺傳達設計作品之研究。台北:臺灣師大設計所碩士論文。朱光潛 (1973)。文藝心理學。台北市:台灣開明書局。
朱光潛 (1982)。談美。台北縣:漢京文化事業。
朱孟實等 (1988)。中國詩歌的境界與情趣。台北市 :莊嚴出版社
何其芳(1962)。詩歌欣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佐口七朗編 (1990)。設計概論(藝風堂編輯部編譯)。台北:藝風堂。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發展紮根理論的技術和程序(Strauss & Corbin,1998原著第二版)。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鼎武、瓦歷斯(1999)。「電腦空間與人文」論文集 = Cyberspace and humanity。 台北市 : 田園城市文化。
李歐梵(2002)。音樂的往事追憶。台北市 :一方出版。
宗白華 (1987)。美學與意境。北京 :人民出版社
林怡伶(1995)。台灣流行音樂產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義男、陳淳文譯 (1989)。內容分析法導論(Robert P. Weber原著)。北市 :巨流圖書公司。
邱意珍 (1995)。形、色、詩詞意境共感覺之研究。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金開誠 (1982)。文藝心理論稿中的「藝術通感的心理內容」一文。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姚一葦 (1983)。藝術的奧秘。台北市:台灣開明書局。
姚正威(2002)。體驗劇本設計─震旦與神腦合作設計之接力工作營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柯克(1981)。音樂語言。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苗延威(1991)鄉愁四韻。中國現代民歌運動之社會學研究。台大社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英貝爾(1957)。靈感與技巧。北京:新文藝出版社。
孫旗 (1987)。藝術概論。台北市:黎明文化。
徐宗國譯 (1997)。質性研究概論(Strauss & Corbin原著) 。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恩‧邁耶 (1984)。音樂美學若干問題。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翁嘉銘(1992)。從羅大佑到崔健:當代流行音樂的軌跡。台北市:時報文化。
袁本秀(1989)。略論形象與意象。臺中商專學報,第21期,頁124~128。高楠(1987)。藝術心理學。 遼寧:人民出版社。
康丁斯基(1985)。點線面:繪畫元素分析論(吳瑪譯)。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康丁斯基(1987)。論藝術的精神。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前(1987)。略論音樂創作的心理過程與特徵─引自「音樂美學問題討論集」。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張前、王次炤(1992)。音樂美學基礎。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張思(1970)。怎樣寫電視劇本。台北市:私立輔仁大學視聽教育中心。
張洪模主編、伍蠹甫總編(1993)。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音樂美學卷。台北市:洪葉文化。
張健(1983)。文學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
張覺明(1992)。電影編劇。台北市:揚智文化。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策劃編輯(1997)。皮影戲:張德成藝師家傳劇本集。台北市 :教育部
曹日昌(1980)。普通心理學下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莊永明(1994)。台灣歌謠追想曲。台北市 :前衛出版社。
許天治(1987)。藝術感通之研究。台北市:臺灣省立博物館。
許常惠(1993)。學習音樂百科全書:音樂家的故事3。台北市:旺文社。
陳正之(1991)。掌中功名:台灣的傳統偶戲。台中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彭吉象 (1994)。藝術學概論。台北市:淑馨出版社。
費爾巴哈哲學著作精選集 (1959) 。北京:三聯書店。
黃國隆、吳艾青編(1985)。臺灣歌謠101。台北:天同出版社出版。
黑格爾(1984)。美學,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奧索夫斯基 (1986)。美學基礎。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楊裕富 (2000)。創意活力:產品設計方法論= Product design : design for need and design with niche。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楊嘉編(1998)。創造一個夢97’流行音樂年度鑑賞(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製作)。台北市 :元尊文化。
虞君質(1980)。藝術概論。台北市:黎明文化。
廖起超 (2002)。多媒體之情境設計探討─以「未來─行的憧憬」創作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數位媒體設計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漢斯立克(1980)。論音樂的美。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瑪克思 德索(1987)。美學與藝術理論(Max, Dessoir.)。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思量(1998)。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歐陽中石、鄭曉華、駱江編著 (1999)。藝術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
潘智彪譯(1991)。實驗審美心理學(瓦倫汀)。台北市 : 商鼎。
鄭麗玉 (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
鄭毓瑜(1996)。六朝情境美學綜論。台北市:臺灣學生。
錢鍾書(1962)。通感。載「文學評論」,第一期,北京。
顏文雄(1967)。台灣民謠。台中縣:中華大典編印會、音樂研究所。Denis, M. & Sven, W. (1996)。傳播模式(第二版)(Communication Models: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2nd ed.)(楊志弘、莫季雍譯)。台北:正中書局。(原著出版年:1995)
L.邁耶(1987)。音樂的感情和意義─引自:音樂研究 第4期,北京。
M‧李普曼(1986)。當代美學。北京市:光明日報出版社。
(二)西文部分
Abelson, R. P. (1981).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script concep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6, 715-729.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2
Frith, Simon (1987).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Popular Music.” in James Lull (ed.), 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Hirsch, Paul M. (1971). “ Soci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Pop Music Phenomenon.”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4(3): 371-388
Lasswell, H. D. (1948).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In L. Bryson (ed.).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Motates, D. R., & Schumacher, G. M. (1980).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psychology. Belmont, CA: Wadsworth.
Ryan, John & Peterson R.A. (1982). The Product Image. Individuals in Mass Media Organizations: Creativity and Constraint.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Schramm, W. (1973). Channels and audiences. In Ithiel Pool, Wilbur Schramm, Nathan Maccoby & Edwin Parker, (Eds.).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pp.116-140). Chicago: Rand McNally.
Shannon, C., & Weaver, W. (1949).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Urbana-Champaig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uch man, L. (1987). Plans and Situated Actions: The Problem of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