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3 16:0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玉利
研究生(外文):Yu-li Chen
論文名稱:馬祖海域污染防治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the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in Matsu
指導教授:歐慶賢歐慶賢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ng-Hsiewn O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系所名稱: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
學門:農業科學學門
學類:漁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9
中文關鍵詞:海洋污染防治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
外文關鍵詞:Prevention against ocean pollutionMarine environment protectionMarine resourc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8
  • 點閱點閱:85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摘  要
隨著經濟之發展,馬祖沿岸海域已呈多元利用現況,隨之而起的海洋污染問題已受到相關單位之重視,極思未雨綢繆。馬祖島嶼腹地雖小,但海域廣闊,故馬祖經濟直間接均依賴海洋甚深,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即保護了馬祖得以永續發展之經濟命脈。本研究分析國內外海洋污染防治之相關規範與經驗,並參酌馬祖海域生態與污染現況及其問題點,研提馬祖海域污染防治之策略,供作為健全馬祖未來海洋環境保護之參考,促進馬祖海洋資源之永續利用。研究結果摘要如下:
(一)馬祖海域之生態環境,由於地處閩江口,深受閩江每年大量淡水排放之影響,有鹽度終年較低,營養鹽經常保持高值之現象。
(二)馬祖海域之生物資源種類多,結構複雜度高,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原因在於其海底廣平且位居冷暖流交匯處,有相當豐富之營養鹽,初級生產力高所致。
(三)馬祖海域生態環境目前尚未有大礙,主要污染源仍以大陸閩江口漂流而來之垃圾為主,有待積極溝通協調防杜該污染源,而連江縣自行產生之家庭及駐軍的廢棄物對污水影響尚小。
(四)以目前連江縣海域使用頻繁之情況,有發生重大污染之潛在可能,而相關主管機關負責海洋污染防治之人力與經費編列確有不足之情形。
(五)馬祖地區地理與氣候條件特殊,水質變化頗大,需長期廣泛地執行水質監測,以確實掌握其變化情形。
(六)海洋污染防治人人有責,當地居民自發性地積極進行環保工作,可得立竿見影之效,並可利人利己,減少政府之負擔,值得推廣。
(七)連江縣已有部分食用貝類重金屬與石油碳氫化合物含量偏高,應加強海域污染防治及貝類檢驗,以保障消費者健康。
(八)馬祖海域污染問題應列入海峽兩岸會談議題,擴大國際輿論壓力,請大陸儘速面對著手改善此一問題。
(九)建立大陸福州市政府與連江縣政府之海域環保合作關係,共同著手預防重大油污染事件,建立雙贏之合作機制。
(十)研擬馬祖海域污染防治之政策目標在於保護馬祖海域環境,防治海域污染,增進當地國民之健康,促進馬祖海洋自然資源之永續利用。為利於執行,提出六項具體策略。
Abstract
As Matsu’s economy is on its way to upward development, its coastal waters are also being utilized in a variety of ways. However, such development also brings about ocean pollution that alarms the authorities. Although Matsu has small land areas, but its waters are vast, and its economy relies heavily on the ocean. Thus, a well protected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eans a well protec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tsu’s economy.
This study analyses preventive approaches for ocean pollution from abroad and at home, and takes into account the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situation of Matsu to derive at a set of preventive strategi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area’s marine environment. It is through preventive measures that the sustainable use of marine resources in Matsu can be maintain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Since Matsu is situated at the mouth of the Min River, its waters are affected by the large flow of fresh water from the Min River. The region is thus low in salinity and high in nutritional salt.
2.The Matsu region is rich in biological resources. They are abundant in variety and highly complex in composition.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ocean floor in the region is flat and the region is situated where cold and warm currents come together. It is rich in nutritional salt and spawning is high.
3.Currentl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Matsu is not in serious threat. Most of its pollution comes from the garbage that flows from the Min River. Negoti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hinese authority is necessary to stop such rubbish from reaching the waters of Matsu, as pollution from households and the military in Lienjiang Province is minimal.
4.The frequent utilization of the Lienjiang Province waters means there is a latent possibility of larger scale pollution to the area. However, the manpower and budget that are allocated for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insufficient to counter such potential problem.
5.Due to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makeup and climate of Matsu, water quality fluctuates tremendously. It is necessary to monitor the water quality on a long-term basis so one can accurately map out its changes.
6.Prevention against ocean pollution is a responsibility that everyone must take on. The people of Matsu take on their own initiative to be actively involved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Their efforts not only are beneficial to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reduce government spending.
7.Certain shellfish in the Lienjiang Province region shows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heavy metal and petroleum hydrocarbon. Prevention against ocean pollution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and shellfish needs to be tested to ensure that the health of the consumers is not jeopardized.
8.Ocean pollution in the Matsu region should be included in cross strait conferences and international opin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approaching China on the issue of improving the pollution problem.
9.Establish a win-wi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zhou City government and the Lienjia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to work together in preventing oil pollution.
10.Derive at a set of preventive strategies to protect the Matsu marine environment, to prevent ocean pollution, to improve the health of the local people, an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use of Matsu’s natural resources. Six concrete strategies are suggested for implementation.
目 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壹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4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內容 5
第貳章 國內外海洋污染防治之規範 8
第一節 「海洋污染」國際法上之界定 8
第二節 海洋環境保護之習慣國際法 10
第三節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之海洋環境保護制度 13
第四節 我國現行海洋污染防治之相關法規 19
第五節 中國大陸之海洋環境保護 30
第六節 小結 34
第參章 馬祖周邊海域之生態之分析 40
第一節 馬祖沿岸海域之海洋物理 40
第二節 馬祖沿岸海域之海洋地質 43
第三節 馬祖沿岸海域之海洋化學 46
第四節 馬祖海域的海洋生物資源特徵 54
第五節 閩江口海域之水質分析 58
第六節 小結 63
第肆章 重大緊急海域污染事件之處理 102
第一節 重大緊急海域污染事件之弊害 102
第二節 我國海洋油污染事故處理之檢討
-以阿瑪斯號為例 104
第三節 近年國內外重大海域油污染案例與處理 108
第四節 我國重大海洋油污染緊急應變計畫 111
第五節 小結 115
第伍章 馬祖海域污染之現況與防治 124
第一節 馬祖海域水污染之現況分析 124
第二節 馬祖海岸之廢棄物 126
第三節 馬祖海域水質對食用貝類之影響 128
第四節 馬祖海域污染防治面臨之問題 131
第五節 馬祖海域污染防治之監測系統 134
第六節 馬祖海洋污染防治的幾個實例 135
第七節 連江縣海洋水質管制計畫 139
第八節 連江縣重大海洋污染緊急應變計畫 143
第九節 小結 146
第陸章 馬祖海域污染防治策略之研擬 169
第一節 馬祖海洋污染防治之政策背景與目標 169
第二節 馬祖海域污染防治策略與措施 171
第三節 小結 175
第柒章 結論與建議 178
第一節 結論 178
第二節 建議 180
參考文獻 183

表 目 錄
表2-1 我國主要的海洋污染防治法規 36
表3-1 馬祖地區歷年潮汐推算統計 65
表3-2 馬祖沉積物的粒度特徵 68
表3-3 馬祖沿岸固定監測站座標 70
表3-4 閩江口機動性監測站座標 71
表3-5 馬祖沿岸海域水質固定性監測站檢測結果判讀範例
(馬祖各沃口) 72
表3-6 馬祖沿岸海域水質固定性監測站檢測結果判讀範例
(閩江口監測站) 76
表3-7 馬祖地區沿岸海水水質分析 78
表3-8 閩江口附近海域水質分析 82
表3-9 馬祖地區沿岸海水溶解性重金屬分析 87
表3-10 馬祖海區平均海水透明度、葉綠素a含量
和淨初級生產估算 91
表3-11 馬祖各海域之漁產 92
表3-12 馬祖沿近海域主要經濟魚介類之漁獲資料 92
表3-13 閩江口附近海水中溶解性重金屬分析資料 98
表3-14 保護生活環境相關環境基準 74
表4-1 海洋污染的成因 116
表4-2 世界著名重大船舶污染事件 117
表4-3 船舶油污染事件原因表 118
表4-4 海上油污染之因應措施 120
表5-1 馬祖四鄉五島海域主要海洋污染量之比較 148
表5-2 馬祖水質污染源分析 149
表5-3 海洋廢棄物的種類與內容 154
表5-4 馬祖2003年海漂垃圾統計表 155
表5-5 馬祖海岸計畫列管海灘一覽表 156
表5-6 馬祖貝類重金屬 158
表5-7 連江縣海洋水質管制計畫 164
表5-8 放流之污水主要成分之最大值 165
表5-9 有毒物質放流水濃度限值 165

圖 目 錄
圖1-1 論文架構 7
圖2-1 海洋污染防治法之基本架構 39
圖3-1 馬祖列島之地理位置 64
圖3-2 馬祖地區歷年潮汐之月別變化 66
圖3-2-1 馬祖海域海底地形圖 67
圖3-3 連江縣海域監測計畫之測站分布 69
圖3-4 閩江口水溫之水平分布 93
圖3-5 閩江口鹽度之水平分布 93
圖3-6 閩江口水溫之垂直分布 94
圖3-7 閩江口鹽度之垂直分布 94
圖3-8 閩江口至馬祖生化需氧量之分布情形 95
圖3-9 閩江口至馬祖濁度之分布情形 96
圖3-10 閩江口至馬祖大腸桿菌群之分布情形 97
圖3-11 閩江口海域銅離子分布情形 101
圖3-10 閩江口至馬祖沿岸水重金屬之分布情形 101
圖4-1 重大海洋油污染事件通報流程 119
圖4-2 我國重大海洋油污染緊急應變計畫
-各權責機關成立現場應變中心 122
圖4-3 重大海洋油污染緊急應變中心架構圖 123
圖5-1 馬祖地區醫院分佈示意圖 150
圖5-2 馬祖地區畜牧場分佈示意圖 151
圖5-3 馬祖地區發電廠分佈示意圖 152
圖5-4 馬祖地區酒廠分佈示意圖 153
圖5-5 連江縣環境保護計畫系統模式 166
圖5-6 連江縣重大海洋油污染事件通報流程 167
圖5-7 連江縣海域油污染防治現階段之體系與分工 168
圖5-8 英文台北時報馬祖海漂垃圾報導 159
圖6-1 馬祖海域污染防治之策略 177
參考文獻
林富華(1985):船舶油料污染之防治。省立海洋學院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江縣文獻委員會(1986):漁業篇。福建省連江縣誌卷六經濟誌第三篇。
趙徐懿(1988):台灣海峽中、北部海洋綜合調查研究報告。科學出版社,北京。
陳建民(1991):防治船舶油污染立法之研究。海洋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鎮東(1993):救救海洋。時報文化,台北。
李國添(1993):漁船活用型之地球環境監測事業。日刊水產經濟新聞,1993年1月7日。
林建成.曹成俤(1995a):馬祖海域漁具效應探勘底棲漁場調查試驗。連江縣水產試驗所,馬祖。
林建成.曹成俤(1995b):馬祖海域污染監測計畫。連江縣水產試驗所。
Ross, D. A.(1995) : Introduction to oceanography.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New York.
洪楚璋(1996):84年馬祖海域污染監測及國際貝類偵測計畫。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孫玉達(1997):台灣地區海岸污染防治與救濟之研究。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公哲(1998):永續發展導論。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台北。
連江縣地政事務所(2000):馬祖列島分佈狀況與地理位置。連江縣政府。
連江縣政府環境保護局(2000):連江縣環境保護計畫。連江縣政府。
謝世傑(2000):從國際法論我國海洋環境污染之法律制度。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邵廣昭(2000):馬祖風景特定區海洋生物資源調查與保育研究。交通部觀光局馬祖風景區管理處。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1):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中程施政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傅崑成編校(2001):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暨全部附件相關公約。協容國際顧問有限公司,台北。
洪楚璋(2001):從布拉格號到阿瑪斯號處理油污事件。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頁。30 May, 2004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D/090/SD-C-090-019.htm
中國國務院(2001):大陸海洋資源的永續發展戰略。海洋大學大陸漁業研究中心,大陸漁業資訊(3)。
黃騰正(2001):中國大陸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海洋大學大陸漁業研究中心,大陸漁業資訊(6)。
國科會永續發展研究推動委員會(2002):永續台灣的願景與策略白皮書。

Miller, G. T. (2002) : Living in the environment. 12th.Wadsworth group, Belmount, Ca.USA.
魏靜芬(2002):海洋污染防治之國際法與國內法。神州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台北。
劉家國.邱新福(2002):東引鄉誌。東引鄉公所。
黃桂娥(2003):基隆地區海岸環境清潔維護機制之探討。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異(2003):海域管理與行政法。神州圖書。
楊綏生(2003):牛角社區海上垃報攔截計畫結案報告。
連江縣政府環境保護局(2003):連江縣九十一年度連江縣海域監測計畫。
丁國桓(2004):台灣劃設漁業海洋環境保護區之策略。海洋 大學環境生漁業與漁業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監察院(2004):海洋環境保護調查報告。監察院。
The Torrey Canyon Oil Spills網頁。11 June, 2004
http://greennature.com/article228.html
The Exxon Valdez oil spills網頁。13 June, 2004
http://response.restoration.noaa.gov/spotlight/spotlight.html
中央氣象局網頁。13 June, 2004
http://www.cwb.gov.tw/index-f.htm
中國大陸福州市港務局網頁。14 June, 2004
http://www.fpa.gov.cn/web1/index/index1.htm
台灣電力公司網頁。20 June, 2004
http://www.taipower.com.tw/home_1_6.htm
行政院環保署水利處網頁,海洋污染防治阿瑪斯號處理報導。20 June, 2004
http://www.epa.gov.tw/waterpollution/四科/海洋污 染防治2/download/阿瑪斯輪漏油污染處理情形大事紀900703.doc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