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7 01: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莊煜芳
研究生(外文):Yu-Fang Chuang
論文名稱:取消漁業用油優惠及獎勵休漁政策對台灣漁業之影響評估
論文名稱(外文):The Impact of Elimination of the Fishery Fuel Tax Exemption and Suspension of Fishing Activities Program on Taiwan's Fishing Industry
指導教授:孫金華孫金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n-Hwa Su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系所名稱:應用經濟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經濟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中文關鍵詞:漁業用油優惠自願性休漁漁業部門部份均衡模型指定性休漁
外文關鍵詞:Fishery Fuel Tax ExemptionSuspending Fishing ActivitiesFisheries Sector 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Mandatory Closed Fishing Seas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8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台灣於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未來有關貿易與產品之交易將在其架構下運行。台灣實施數十餘年的漁業用油優惠政策受「補貼暨平衡措施協定」規範,為避免漁業用油優惠招致國際控訴影響國家整體利益並維護海洋資源永續利用,遂採取分階段調降漁業用油優惠標準及實施獎勵性休漁政策。此舉將使過去一直受國內政府保護的漁業部門面臨重大的挑戰,特別是漁業用油優惠之取消將使得漁撈作業成本大幅增加。
為瞭解自願性休漁獎勵金對漁民是否存有誘因,本研究進行自願性休漁獎勵金與平均每艘工資成本之核算,並估算自願性休漁獎勵金支付平均每艘工資成本之天數,估算結果顯示若將政府所給予之獎勵金額用以支付漁民平均工資成本,相當於僅夠支應0-10噸、10-50噸及50-100噸漁船18天、3天及2天的工資成本。對漁民而言,參加休漁不能出海作業除漁獲收益的直接損失外,船主尚須負擔船員的工資成本,在休漁獎勵金低誘因之下顯見漁民參與休漁意願當亦偏低。
本研究以數學規劃為研究方法,參酌孫金華、張靜貞及江福松(1999)建構之台灣漁業部門均衡模型,並以2002年資料更新分析上述政策效果。依據「九十一年九月一日至九十二年八月三十一日休漁期獎勵金核發作業要點」規定,其指定性休漁指定期間必須在港內連續停航60日以上。因此,在漁民連續兩個月不能出海作業之考量下,並參考大陸伏季休漁之實施月份大致為6至8月份,分析2002年沿近海漁業各作業漁法別之各月生產量。由本研究可知,以7月及8月份所佔的比例為同年其他月份較低者,故本研究將模擬國內實施7月份與8月份指定性休漁對台灣漁業部門之衝擊,並推估在維持漁民福利水準不變之下實施指定性休漁後生產者剩餘變動之補償變量,作為漁政單位未來為維持漁民福利水準不變下實施指定性休漁獎勵總金額擬定之依據。
實證結果顯示,就沿近海漁業部門而言, 2005年完全取消用油優惠,其產量預計將減少0.97%,淨產值減少6.23%。此外,相較於自願性休漁政策之模擬,結果顯示指定性休漁下沿近海漁業產量減產幅度及作業漁船投入減少幅度分別達5.72%及9.23%,均較自願性休漁之衝擊為大,可知未來指定性休漁之實施將可對漁獲努力量之控制有較高的成效。整體而言,指定性休漁之實施將使沿近海漁業產量相對於2004年用油優惠減半下減少5.72%,生產者剩餘更減少8.43%之巨幅。本研究建議未來可將用油優惠減半所結餘之經費轉至辦理指定性休漁,以支應漁民生產者剩餘之減少,維持漁民福利水準不變,除可使漁民回補漁撈作業損失亦可使沿近海漁業資源永續利用。
Taiwan had become the 144th member of the WTO since 2002 and had committed to follow the agreement on trade liberalization. Since the fishery fuel tax exemption policy in Taiwan is against the Agreement on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 under WTO agreement, the fishery sector in Taiwan has faced the impact of eliminating the policy.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conserve the fish resource, the government has implemented a program to reward the fishing vessels which had fulfilled the requirement to fish 100 days at least and had suspended their fishing activities at least 120 days voluntarily or 60 days in a row mandatorily started from Sep. 1, 2002 to Aug. 31, 2003.
Based on the average wage cost of various tonnage class fishing vessels in 2002,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annual rewards of the suspending fishing activities voluntarily are only enough to cover 18 days, 3 days, and 2 days of the fishing activities under 0-10 tons, 10-50 tons, and 50-100 tons, respectively. It is clearly that there is not enough incentive to reduce fishing effort to help the biomass to recover.
This study utilizes the most current dataset in 2002 to update the fisheries sector 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Sun, Chang, and Chiang (1999)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eliminating fishery fuel tax exemption and the impact of mandatory closed fishing season during July and August in Taiwan.
This study finds that if the fishery fuel tax exemption will be removed in 2005, the total production and the value of the coastal and offshore fishing industry may decrease by 0.97% and 6.23%, respectively. If the fishing season is closed during July and August, the total production and the vessel’s input of the coastal and offshore fishing industry would be decreased by 5.72% and 9.23%, respectively, which is much more seriously than the impact of suspending fishing activities voluntarily. If the mandatory closed fishing season is enforced, the producer surplus will be decreased by 8.43% and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is estimated about NT$12 billion to maintain the producer surplus unchanged. This amount of compensation is almost twice of the government’s expenses that reduced by eliminating the fishery fuel tax exemption. This study recommends the government should offer enough compensation to fishermen to achieve the management goal of sustainability of the fish resource.
目 錄
頁次
謝 辭..……………………………………………..…..………………..vi
論 文 提 要..……………………………………..…..………………viii
目 錄..……………………………………………..…..………...……...xi
表 次..……………………………………………………………...….xiii
圖 次..………………………………………………..…..…. ………..xv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3
第貳章 分階段調降之漁業用油價格優惠政策……………………...7
第一節 WTO補貼議題之源起……………….…………………..7
第二節 日韓兩國漁業用油政策概況 …………………...……..10第三節 台灣漁業用油價格優惠政策之沿革及相關文獻...……12
第四節 台灣漁業用油優惠油價之定價及調降期程…………..20第參章 休漁政策及漁船作業概況之分析………………………….27
第一節 中國大陸伏季休漁之實施概況 …………………….....27
第二節 台灣獎勵休漁政策之實施概況及相關文獻..………….29
第三節 漁船作業概況之分析…………………………………...36
第肆章 漁業部門模型架構與資料處理…………………………….42
第一節 數學規劃模型相關文獻及理論基礎…………………...42
第二節 漁業部門一般均衡模型之實證架構…………………...46
第三節 生產面資料處理與分析………………………………...54
第四節 消費面資料處理與分析………………………………...71
第伍章 模擬設定與實證結果分析………………………………….75
第一節 模擬情境之設定………………………………………...75
第二節 各漁法別生產經營之變化………………………..…….85
第三節 各類魚產品生產情形之變化………………………...…96
第四節 漁業部門福利水準之影響…………………………….100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106
第一節 結論……..……………………………………………...106
第二節 建議……………………………………………….……108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109
參考文獻……………………………………………………………...111
附錄一 世界各主要國家柴油產品價格及稅率…………………...115
附錄二 台灣地區漁業部門沿近海漁業別單位產量(2002) ……...116














表 次
頁次
表2-1 WTO之一般補貼規定…………………………..…..………...9
表2-2 我國、日本及韓國漁業用油政策體系表………..…..……….12
表2-3 台灣地區歷年甲種漁船用油及普通柴油之平均價格統計
表(1993-2002)………………………...……………………...16
表2-4 台灣地區歷年乙種漁船用油及普通柴油之平均價格統計
表(1995-2002)………………….………...……………......…16
表2-5 漁業用油優惠相關文獻比較………………………………...19
表2-6 農委會歷年對漁業用油優惠金額與數量(1992-2002)……...21
表2-7 1993年與2002年依作業漁法別所計算之沿近海漁船馬
力數…………………………………………………………...22
表2-8 甲種漁船油中油牌價與漁民實際負擔金額對照表...………23
表2-9 乙種漁船油中油牌價與漁民實際負擔金額對照表………...24
表3-1 台灣地區歷年三大漁業別生產量之變動狀況(1976-2002)...30
表3-2 獎勵休漁措施內容…………………………………………...33
表3-3 台灣地區各噸級別漁船休漁獎勵金額表…………………...35
表3-4 台灣地區依漁法別計算之漁船艘數(2002).………………...38
表3-5 台灣地區沿近海100噸以下各漁業別之出海天數及符合
休漁規定艘數之估計(2001).……………………………...…39
表3-6 台灣地區漁業部門沿近海漁業各作業漁法別之月別生產 比例(2002).……………………………………………...……40
表3-7 台灣地區漁業部門沿近海漁業各作業漁法別7至8月份 產量佔全年之百分比…………………………………...……41
表4-1 台灣漁業部門模型三大漁業之五十九項漁法類別………...55

表4-2 台灣漁業部門模型各類型魚產品所對應的魚種別…...........56
表4-3 台灣漁業部門各漁業別之閒置比例(2002)…………………58
表4-4 台灣漁業部門養殖漁業別養殖公頃數(2002)………………59
表4-5 台灣漁業部門遠洋漁業別單位產量(2002)…………………60
表4-6 台灣漁業部門沿近海漁業別單位產量(2002)………………61
表4-7 台灣地區漁業部門養殖漁業別單位產量(2002)………........62
表4-8 台灣地區漁業部門各項漁業產業生產成本項目……...........63
表4-9 台灣地區漁業部門遠洋漁業平均成本結構表……………...64
表4-10 台灣地區漁業部門沿近海漁業平均成本結構表………...…67
表4-11 台灣地區漁業部門養殖漁業平均成本結構表…………...…68
表4-12 台灣地區四十種魚產品國內產量及國內價格(2002)............72
表4-13 台灣地區四十種魚產品國內產量、進出口量、值及國內
消費量(2002)…………………………………………………73
表4-14 台灣地區漁業部門產品需求彈性….......................................74
表5-1 台灣漁業部門各魚產品實際值與模擬值差異…...…………86
表5-2 台灣漁業部門用油優惠政策下各漁法別的產量值、中間
投入成本之模擬結果…………………………...………...…90
表5-3 台灣漁業部門用油優惠政策下各漁法別的原始投入使用
量之模擬結果…………………………………………...……91
表5-4 台灣漁業部門休漁政策下各漁法別的產量值、中間投入
成本之模擬結果……………...…………………………...…94
表5-5 台灣漁業部門休漁政策下各漁法別的原始投入使用量之
模擬結果...……………...……………………………………95
表5-6 台灣漁業部門用油優惠政策下各項魚產品國內產量之差
異………………………………………...……………...……98

表5-7 台灣漁業部門休漁政策下各項魚產品國內產量之差異.…..99
表5-8 台灣漁業部門用油優惠政策下福利水準及均衡魚產品價
量之模擬結果…………………………………………...…..103
表5-9 台灣漁業部門休漁政策下福利水準及均衡魚產品價量之
模擬結果………………...……………………………...…..103
表5-10 自願性休漁獎勵金支付平均每艘工資成本之天數估算….105





















圖 次
頁次
圖1-1 研究方法與架構流程圖…………………………..………...…6
圖2-1 違法油品來源與流向…………………………………...........17
圖2-2 台灣地區歷年甲乙種漁船用油優惠數量與金額(1992-
2002)…………………………...………...……........................21
圖3-1 台灣地區歷年三大漁業別生產量之變動趨勢(1976-2002)…31
圖4-1 台灣漁業部門均衡模型之架構……………………………...48
圖5-1 模擬情境設定架構圖………………………………...............75
圖5-2 漁業用油優惠縮減之福利水準變動………………...............77
圖5-3 休漁政策之福利水準變動…………………………...............8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江福松、孫金華,2000,我國漁業補貼措施未來調適之芻議,亞太經濟合作評論,第5期:106-115,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
江福松、張凱音,2003,大陸低價進口魚產品對漁業部門之衝擊評估,第四屆全國實證經濟學研討會。
吳伊蘋,2003,WTO新回合農業談判市場開放對台灣農業部門之影響,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壯,2004,休漁對南海漁業資源的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南海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
宋燕輝,2000,中國大陸伏季休漁制度之發展與現況,漁業推廣月刊,第160期:41-49。
李憲宗,2002,台灣魩鱙漁業管理政策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正鴻,2001,加入WTO對台灣農畜漁產業之衝擊分析-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之應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依瑩,1996,溫室氣體減量的政策工具對農業部門之影響,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朝連、江英智,2002,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談判小組會議有關漁業補貼議題,漁業推廣月刊,第194期:19-24。
夏萬浪,2003,大陸休漁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金華、李國添、江福松,2003,評估獎勵休漁政策成效及規劃適合實施指定性休漁之漁業種類,台灣省漁會主管委託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孫金華、林正鴻、江福松、林國榮,2003,入會後關稅減讓及取消漁船用油價格優惠政策對台灣農畜漁產業之一般均衡分析,農業與經濟,第31期:21-54。
孫金華、張靜貞、江福松,1999,APEC EVSL對台灣漁業之影響評估-漁業部門均衡模型之應用,經濟論文,第27卷,第3期:359-383。
財政部關稅總局,2001-2003.8,中華民國台灣地區進出口貿易統計月報。
張宜慈,2001,貿易自由化對台灣漁業部門之影響評估與模擬-一般均衡分析之應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凱音,2003,進口大陸低價魚產品對台灣漁業部門之衝擊評估,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靜貞,1993,數學規劃在農業部門模型的應用,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0卷,第4期:37-50。
張靜貞,2004,全球化與貿易自由化趨勢下之台灣漁業政策調整方向,國際漁業議題發展趨勢分析座談會,中國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4月7日。
張靜貞、孫金華、徐世勳、黃宗煌、陳吉仲,2001,臺灣主要農產品受貿易自由化之衝擊評估及調整策略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九十年度科技研究計畫研究報告。
張靜貞、孫金華、徐世勳、黃宗煌、陳吉仲,2002,WTO新回合談判與經貿自由化對台灣農業影響之動態分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九十一年度科技研究計畫研究報告。
張靜貞、孫金華、徐世勳、黃宗煌、陳吉仲,2003,台灣農漁業部門產業結構調整與相關政策之分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九十二年度科技研究計畫研究報告。
郭文琪,1997,台灣漁業部門模型之建立及應用,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吉仲,1994,保護政策與技術變動對台灣農業部門福利影響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吉仲,2004,市場進入之非關稅障礙議題的可能經濟影響,中國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4月7日。
陳志仁,1995,漁船用油價格補貼之福利分析及政策評估,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添壽,2002,我國漁業優惠用油補貼政策調適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添壽,2002,漁業動力用油優惠油價調整措施之研究,漁業推廣月刊,第191期:17-24。
馮莉婷,1996,臺灣魚產品需求體系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貴民,1998,台灣地區遠洋漁業生產經濟調查分析,行政院農委會計畫報告,行政院農委會。
經濟部能源委員會,2003,消弭違法經營油品因應策略,能源速報月刊,第16期,http://www.moeaec.gov.tw/10/03/16/1/1.htm。
經濟部國貿局,2002-2003,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通關資料。
經濟部國貿局暨財政部關稅總局,2002,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稅則。
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1998,補貼暨平衡措施制度與實務,台北市:經濟部。
農委會漁業署,1976-2003,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漁業年報,行政院農委會。
農委會漁業署,2002,日本水產貿易要覽,行政院農委會。
農委會漁業署,2002,台灣地區沿近海及養殖漁戶經濟調查報告,行政院農委會。
劉宏祺,1995,台北市家庭生鮮水產品消費需求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家禎,2002,獎勵休漁措施之研擬及預期效益,漁業推廣月刊,第194期:25-26。
劉家禎,2003,獎勵休漁政策對台灣沿近海漁船休漁意願分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浩廷,2002,台灣東北部沿近海漁業實施季節性休漁之可行性分析-漁業共同管理理論之應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慶賢,1991,日本漁業權制度與漁業補償制度,漁業推廣月刊,第61期:11-16。
歐慶賢、鄭天明,2000,日本漁業補償的法律性質,漁業推廣月刊,第161期:41-47。
蕭堯仁,2001,貿易自由化與台灣漁業補貼制度因應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銘嘉,1997,台灣鰹鮪圍網產業市場結構及價格反應之分析-以泰國鮪罐原料市場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 英文部份:
Adams, R.M., S.A. Hamilton, and B.A. McCarl, 1986, The Benefits of Pollution Control: The Case of Ozone and U.S. Agricul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68: 886-893.
Baumes, H., 1978, A Partial Equilibrium Sector Model of U.S. Agriculture Open to Trade: A Domestic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Trade Policy Analysis, Ph.D. Dissertation, Purdue University.
Baumes, H.S. and B.A. McCarl, 1978, Liner Programming and Social Welfare: Model Formulation and Objective Function Alternatives, Cana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6(3): 53-60.
Bergstrand, Jerey H., 1985, The Gravity Equ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Some Microeconomic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Review of Economics Statistics, 67: 474-481.
Brooke, A., D. Kendrick, A. Meeraus and R. Raman, GAMS - A User’s Guide, U.S.A.: GAMS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Cramer, G.L., E.J. Wailes, and S. Shui, 1993, Impacts of Liberalizing Trade in the World Rice Market,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75: 219-226.
Duloy, J.H. and R.D. Norton, 1973, CHAC: A Programming Model of Mexican Agriculture, in A.S. Manne and L.M. Goreux (eds.), Multi-Level Planning: Case Studies in Mexico, 291-338,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Canada, Fishing Benefits, http:www.hrdc_drhc.gc.ca/ae-ei/pubs/fishing_e.html.
Kohli, Ulrich, 1998, Semi-Flexibility vs. Flexibility: U.S. Imports and Exports by Commodity Group,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7(1): 1-2.
McCarl, B.A. and T.H. Spreen, 1980, Price Endogenous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as a Tool for Sector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62: 87-102.
McCarl, B.A. and T.H. Spreen, 1997, Applied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Using Algebraic Systems, http://agrinet.tamu.edu/mccarl/regbook.htm.
Plessner, Y. and E.O. Heady, 1965,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Solutions with Quadratic Programming, Metroeconomica, 17: 117-130.
Samuelson, P.A., 1952, Spatial Price Equilibrium and Linear Programm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2: 283-303.
Takayama, T. and G.G. Judge, 1970, Alternative Spatial Equilibrium Models,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0(1): 1-12.
Takayama, T. and G.G. Judge, 1971, Spatial and Temporal Price and Allocation Models,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Publishing Co.
Yaron, D., 1967, Incorporation of Income Effects into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odels, Metroeconomica, 19: 141-160.
Yoon, S.W., 1988, Effects of Tariff and Nontariff Trade Barriers (NTBs) on the International Rice Trade: A Reactive Programming Model, 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13: 175-19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