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民90)。教育研究法(六版一刷)。台北:五南。
王石番(民85)。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
王雅各(民84)。國民小學美勞教材中的性別意涵:一個多文化觀點視
覺藝術教育的實例研究。多文化與跨文化視覺藝術與國際學術研討
會。
王叢桂(民84)。國小課本中的家庭與工作價值觀。測驗與輔導,133,2730-2732。
王麗玲(民89)。國高中階段聽覺障礙學生性問題田野調查報告--以台
北市立啟聰學校為例。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學生兩性教育資
源手冊。台北市立師院特教叢書第83輯。
方朝郁(民89)。教科書性別偏見檢核規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方德隆(民89)。國民小學性別意識的檢視。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千禧年全國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
方朝郁、謝臥龍(民88)。教科書性別偏見現象與其檢視準則。兩性平等教育季刊,6,77-86。
內政部編(民87)。台灣地區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統計處(民90)。婦女社會參與之成長情況分析。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戶政司(民92)。戶籍人口統計月報:台閩地區各縣市人口密度及性比例統計表。台北:內政部。
江文瑜(民84)。國語科。载於吳密察、江文瑜主編:體檢國小教科書。台北:前衛。
江麗莉(民83)。坊間幼稚園教材中兩性社會角色之評析。載於:兩性教育與教科書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
石計生、陳秀琪、胡淑雯,林志成、劉倫仕、林奐廷、梁文傑、高榮禧(民84)。意識型態與台灣教科書。台北市:前衛。
白博仁(民88)。國小學生的性別角色及其自我概念的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朱淑雅(民86)。國民小學一年級(上)社會科教科書內容之分析。國民教育,37(3),46-49。
杞昭安(民79)。視覺障礙學生性知識與性態度之探討。載於視障教育理論與實際。台北啟明學校啟明教育叢書第三十輯。
呂秀蓮(民79)。兩性問題女性觀。台北:前衛。
杜正治(民83)。智障兒童的性騷擾。特殊教育季刊,52,14-17。 杜正治(民88)。走出封閉性世界─談自閉症者性教育。特殊教育季刊,72,19-21。
李元貞(民82)。體檢小學教科書-主題體檢:兩性觀。台北:台灣教
授協會。
李雅琪(民89)。自閉症者的性教育。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學生兩性教育資源手冊。台北市立師院特教叢書第83輯。
李瑞娥(民90)。國小社會科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內容之分析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下),563-602。李翠玲(民91)。特殊學生的「性事」知多少?竹師特教簡訊,34,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特教系。
余佳倩(民92)。性別刻板印象的覺察與鬆動之研究--以大一女性學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余益興(民91)。融合教育安置下自閉症兒童之性教育。特教園丁,18(1),7-14。邱燕妮(民89)。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人際關係之內容分析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文睿(民88)。尊重與關懷─談兩性平權。社教資料雜誌,254,1-7。林秀珍(民89)。智能障礙者的性問題。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學生兩性教育資源手冊。台北市立師院特教叢書第83輯。。
林宗鴻譯(民86)。人格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林惠枝(民89)。國小教科書性別角色分析及國小高年級兒童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寶貴(民81)。啟聰學校(班〉課程綱要實施之檢討。中等教育,43(6),54-70。
林寶貴(民89)。特殊教育學生兩性教育資源手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教中心。
周水珍(民83)。海峽兩岸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意識型態的取向分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3,107-130。
周春芬(民92)。智障者的兩性教育。推波引水,38,16-26。
施慧淳(民83)。國小啟聰學童性教育之教學心得。國小特殊教育,17,27-30。
洪妙鈴(民91)。智能障礙學生的性教育案例輔導。特教園丁季刊,18(1),27-30。胡雅各(民91)。中重度智障者性教育相關問題及課程之探討。特教園丁季刊,18(1),62-75。柯幸玫(民91)。與資優生談性說愛從性教育與兩性教育議題切入。特教園丁季刊,18(1),15-19。翁韻萍、張素真(民88)。國民小學教科書兩性平等原則檢視報告之分析探討:國語科、道德與健康、社會科、數學科、自然科(第一冊~第三冊)。載於:兩性平等教育與課程改革研討會。
張欣戊(民79)。性別角色的形成。載於賴保禎等著:發展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205-231。
張昇鵬(民91)。智能障礙學生的性教育教學成效之調查。特教園丁,18(1),20-26。張春興(民83)。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民84)。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盈堃(民90)。性別與教育-批判教育學觀點。台北:師大書苑。
莊明貞(民84)。台灣國小社會科教科書兩性角色偏見之分析-及其在課程改革上的意涵。台北師院學報,8,113-138。
莊明貞(民88)。國小自然科教科書內容符合兩性平等教育原則檢視報告:第一冊至第三冊。載於:兩性平等教育與課程改革研討會。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莊明貞、林碧雲(民86)。檢視國小社會科新版教科書性別角色之偏見。載於:新興課程領域-兩性教育研討會。台灣師大教育研究中心。
許禎元(民86)。政治研究方法與統計-SPSS for Windows的實例操作。台北:五南。
教科書百科辭典編審委員會(民83)。教育百科辭典。台北:五南。
教育部(民88)。特殊教育法規選輯。台北:教育部。
陳玉賢(民88)。兩性平等教育的推展。國教之友,553,24-29陳明敏(民92)。臺海兩岸前期中等教育國文教科書性別偏見之比較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陳珮琦(民89)。1989-1999年台灣地區兒童圖畫書中兩性角色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皎眉(民85)。青春期的兩性關係。載於陳皎眉等著:兩性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29-62。
曾文錄(民82)。兒童性教育教材之研究。諮商與輔導,86,32-37。曾靜瑩(民89)。國民小學低中年級社會科新課程教科書之內容分析。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婦女新知基金會(民77)。兩性平等教育手冊。台北:婦女新知基金會。
黃安邦編譯(民78)。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忠賢(民90)。淺談自閉症者性教育。台東特教,13,31-36。
黃政傑(民77)。生活倫理課本教些什麼。載於:教育理想的追求。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俊憲(民91)。智能障礙者的性教育之探討。特教園丁季刊,18(1),44-50。黃莉(民86)。是不是「天生的不同」使男女兩性不同對待有了藉口?教育研究,54,24-26。
黃婉君(民87)。國小新版國語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內容分析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德祥(民83)。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義良(民89)。教師在兩性平等教育的角色與施行策略探討。教育實習輔導季刊,5,22,24-28。程瓊瑩(民78)。大專(商科)女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與職業期望關係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粟慧文(民92)。國小教科書性別角色內容分析-以語文領域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班碩士論文。楊孝榮(民78)。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809-831。
楊桂英(民91)。兩性平等教育在高職特殊教育班之探討。輔導通訊,70,57-60。楊瑞珠(民87)。從諮商輔導看兩性平等教育。載於:大專兩性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習會。國立高雄醫學院。
楊慧敏(民77)。父母親參與子女的性教育。特殊教育,28,33-38。
歐用生(民74)。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意識型態之分析。新竹師專學報,12,91-125。歐用生(民78)。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民80)。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民82)。國民小學教科書中的性別意識型態。載於陳伯璋主編: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民83)。兩性平等的道德課程設計。載於:兩性教育與教科書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
歐陽惠敏(民88)。性別與教育-打造一個性別敏感的學校教育。教育社會學通訊,15,7-15。劉秀娟(民87)。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劉秀娟、林明寬譯(民85)。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劉淑雯(民85)。溶解刻板印象:兩性角色課程對國小學生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雲德譯(民80年)。社會學。台北:五南書局,頁566。
蔡文山(民90)。兩性平等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之影響。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潘慧玲(民87)。檢視教育中的性別議題。教育研究集刊,41,1-15。
潘婉茹(民89)。母親性別教養與高職女生性別特質、異性交往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謝小芩(民83)。國中健康教育教科書之性別意識型態分析。兩性教育與教科書研討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
謝小芩(民84)。教育:從父權的複製到女性的解放。載於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頁183-218。台北:時報。
謝小芩、王佩芬、李安莉、李芳玲、陳惠敏、游千慧、楊佳玲(民88)。八十七學年度國中二年級教科書檢視報告。載於:兩性平等教育與課程改革研討會。
謝臥龍(民87)。建構兩性平等教育環境與情境之策略。載於:1998南區大專院校兩性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教師教學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與高雄醫學院兩性研究中心。
魏惠娟(民83)。國中國文教科書兩性形象與角色之分析。載於:兩性教育與教科書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
顏慶祥(民86)。教科書政治意識型態分析: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比較。台北:五南。
蕭福生(民85)。為什麼亞當不同於夏娃-談性別角色的形成與教育。载於晏函文主編:做個剛柔並濟的人。台北:張老師文化。
蘇芊玲等(民85)。落實兩性平等教育。台北:行政院教改審議委員會。
蘇盈宇、吳秉叡(民91)。聽障者性教育的迷思與因應,特教園丁季刊,18(1),36-43。龔芳慧(民91)。以兩性平等觀探討圖畫書中性別角色之呈現。國立台
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Bass, M. S.(1974). Sex education for the handicapped. Family Coordinator, 23(1), 27-32.
Brill, B.G., Merrill, E., and Frisina, D.R. (1973). Recommended organizational policies in education of the deaf. Washington, DC: Conference of Executives of American Schools for the Deaf.
Conti, N.E. & Kimm,E. B.(1993).Gender and cultural diversity
bias in evelopmental textbooks.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uth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39th,Atlanta, GA, march 24-27,1993)
Finch, C.R., & Crunklton, J.R.(1979).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Planning, concept, and implementation. Boston:Ally and Bacon.
Foley, R. M.(1995). Special educators’ competencies and preparation for the delivery of sex education. Special Services in the Schools, 10(1), 95-112.
Gilbert, P. (1985).Stereotypes for the Classroom: Student Teachers Write Sexist Children,s Stories.Australian Journal of Reading, 8,14-20.
Kehr, P, S., & Holden, R. R.(1996).Development of the gender role beliefs Scale.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11(5),3-16.
Kukn, D., Nash, S.C., & Brucken, L. (1978). Sex Role Concepts of Two and Three-Year-Olds. Child Development, 49, 445-451.
Liebert, R. M., Wicks-Nelson, R.& Kail, R. V.(1986).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4th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Inc.
Maccoby, E. E., & Jacklin, C. N. (1974). The Psychology of Sex Differences. Stand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Susan W., Comp.(1980).Resources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CA: Los Angeles Community College District.
Sadker, M. & Sadker,D.(1995〉.Gender bias in the curriculum. Washington, DC: Nation Edution Association.
Scott, K.P., & Schan, C.G.(1985).Sex equality and sex bias inninstructional Materials. In S.s.Kleein(Ed.).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 Baltimore: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Shaffer, D. R.(1988).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2nd ed. California:Brooks/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Spodek, B., & Saracho, O. N.(1994).Right from the start:teaching children age three to eight, Boston:Allyn and Bacon.
Tyler,R.W.(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