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部分 安倍明義 1938 台灣地名研究,臺北市蕃語研究會。 朱正宜 2003 <台灣西南部平原史前文化層序再思(一)-大坌坑文化的分期及內涵>,《台灣史前史與民族學研究新趨勢》:5-1,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宋文薰譯,金關丈夫 國分直一著 1956 <臺灣先史考古學近年之工作>,《台北縣文獻叢輯》2:7-20。 宋文薰、連照美 1984 <台灣史前時代人獸形玉玦耳飾>,《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4:148-168。 1987 《卑南遺址第9-10次發掘工作報告》,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專刊第十二種,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1988 《卑南遺址第11-13次發掘工作報告》,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專刊第十二種,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何春蓀 1997 《臺灣地質概論》,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李明仁、江志宏 1995 《東北角漁村的聚落與生活》,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李匡悌 1998 《核能四廠出水管線預定地砲台腳遺址發掘評估報告》,台電公司委託執行。 李坤修 2000 <台灣東部的繩紋陶>,《宜蘭文獻》43:38-66,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2003 <台東地區的細繩紋陶文化研究>,《台灣史前史與民族學研究新趨勢》:7-1,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林朝綮 1957 《台灣地形》,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俊全 1993 <台灣東海岸地區的海岸線變遷與史前遺址關係之研究>,《田野考古》4(1):15-32。 洪敏麟 1984 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光直 1988 《考古學專題六講》,稻鄉出版社。 1995 《中國考古學論文集》,聯經出版社。 張忠培、俞偉超 1998 《考古文明與歷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黃士強 1974 <台南縣歸仁鄉八甲村遺址調查>,《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5/36:62-68。 1984 《台北芝山巖遺址發掘報告》,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1989 <台北市圓山遺址第二地點試掘報告>,《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5:20-65。 1991 《圓山遺址中山三十三號道路試掘與評估》,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1995 <台灣大坌坑文化與圓山下層繩紋陶文化>,《中國民族學通訊》33:18-24。 黃士強、劉益昌 1980 《全省重要史蹟勘察與整修建議─考古遺址與舊社部分》,交通部觀光局。 黃士強、劉益昌、楊鳳屏 1999a 《圓山遺址史蹟公園範圍區考古發掘研究計劃》,台北市兒童育樂中心。 黃士強、劉益昌、楊鳳屏 1999b 《台北兒童主題公園圓山遺址考古調查研究計劃》,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 黃士強、陸泰龍、戴瑞春 2002 《核能四廠施工期間文化遺址監看計劃(IV)衍生空窗期補勘暨過渡時期監看工作》,台灣電力公司。 連照美、宋文薰 1986 《遺址堆積層次及文化層出土遺物之分析研究》,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報告第三卷,教育部。 1989 《台東縣卑南文化公園考古試掘報告》,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專刊第十五種,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盛清沂 1962 <臺灣省北海岸史前遺址調查報告>,《臺灣文獻》13(3):60-152。 金關丈夫、國分直一著 1954 <台灣先史考古學>,《民族學研究》18(1/2):67-80。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著 李英茂譯 2000 <蘇澳郡新城石器時代遺跡>,《宜蘭文獻》43:28-37,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陳汝勤、林斐然 1990 《台灣附近之海洋地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陳正祥 1993 《台灣地誌,中》,南天出版社。 陳有貝 2000 《核能四廠臨時工房新建工程工地考古試掘報告》,台灣電力公司。 2003 《核能四廠「單身備情宿舍/餐廳新建工程」(餐廳部分)及「仁和宮以北至雙溪公路口圍籬改善及周邊景觀工程」之工地考古試掘報告》,台灣電力公司。 溫振華 1995 <核四及鄰近地區史前遺址與文化>,《凱達格蘭族文化資產保存─搶救核四廠遺址與番仔山古蹟-研討會專刊》:108-112,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游顯德 1993 《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人文資源調查》,交通部觀光局。 詹素娟、劉益昌 1999 《大台北都會區原住民歷史專輯》,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葉美珍 2003 <港口遺址繩紋陶文化之研究>,《台灣史前史與民族學研究新趨勢》:8-1,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趙金勇 1994 《台東縣長濱鄉長光遺址發掘報告》,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郭素秋 1995 《台東縣馬武窟溪流域史前遺址調查與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黎兆棠修,陳培桂纂 1977 《淡水廳志》,台灣文獻委員會。 劉益昌 1990 <台北縣金山鄉龜子山遺址出土的新資料>,《田野考古》1(2):61-72。 1993 《宜蘭縣大竹圍遺址初步調查報告》,宜蘭文獻叢刊2,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1995a <核四及鄰近地區史前遺址與文化>,《凱達格蘭族文化資產保存─搶救核四廠遺址與番仔山古蹟-研討會專刊》:70-92,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5b 《北宜高速公路頭成交流道匝道與宜蘭縣大竹圍文化遺址重疊部分發掘調查報告》,財團法人蘭陽文教基金會。 1997a 《台北縣北海岸地區考古遺址調查報告》,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7b 《台北市芝山岩遺址受「天母忠誠路次幹管工程」影響部分處理報告》,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2000 <宜蘭在台灣考古的重要性>,《宜蘭文獻》43:3-27,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2001a 《宜蘭縣大竹圍遺址受北宜高速公路頭城交流道匝道影響部分發掘研究報告》,宜蘭縣政府。 2001b <台灣北部新辨認的訊塘埔文化>,珠江三角洲與台灣地區考古-近年來的新發現和新評估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東南亞考古研究室。 2001c 《第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調查研究報告》,台北縣政府文化局。 2002a 《台灣原住民史史前篇》,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002b 《宜蘭縣丸山遺址搶救發掘資料整理計劃》,第二階段報告草案,宜蘭縣政府。 2003 <台灣玉器流行年代及其相關問題>,《史前與古典文明》,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劉益昌、陳儀深、詹素娟、陳亮全 1994 《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史前文化、人文歷史、視覺景觀等資源調查及居民資源之培育》,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劉益昌、陳玉美 1997 《高雄縣史前歷史與遺址》,高雄縣政府。 劉益昌 郭素秋 2000 《台北市考古遺址調查與研究》,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譚旺樹主編 1997 《親山近水-貢寮鄉》,台北縣貢寮鄉公所。 臧振華、劉益昌、朱正宜 1990 <台灣北海岸新發現的萬里加投遺址──兼述鄰近的龜子山遺址>,《田野考古》1(1):27-36。 臧振華、劉益昌、陳光祖、劉克竑、張菁芳 1996 《核能四廠預定地文化遺址調查評估報告》,國營會。 臧振華著 林建紅譯 1997 <臺灣大坌坑文化的年代及其來源>,《南方文物》1997(2):116-117、121。 譚繼山譯,金關丈夫、國分直一著 1994 《臺灣考古誌》 蘇仲卿等 1982 <第四核能電廠附近路上生態調查研究>,《環科會專刊》14:34-39。台電公司。 外文部分 Chang, Kwang-chih 1969 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 Yale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in Anthropology, No.73. New Haven. 1986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Yale University. Lien, Chao-Mei Tan, Li-Ping and Yu, Bing-Sheng 1996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aw Materials for the Jade Artifacts Excavated From the Peinan Site, Taiwan>, Special issue Mineralogical Studies of Archaic Jades, Science Reports of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earson Richard, J 1969 Archaeology of the Ryukyu Island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Hawaii Tsang, Cheng-hwa 1992 Archaeology of the P`eng-Hu Islands,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Special Publications No.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