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依作者姓氏筆畫,翻譯書依原作者姓名字母順序排列)
一、專書
(一)台灣部分
Claus Roxin著、吳麗琪譯,《德國刑事訴訟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7年11月初版)。
Corwin, Edward Samuel & Peltason, Jack Walter著,徐為東譯,《美國憲法釋義》,台北,結構群(1992年3月初版)。
土本武司著,董璠輿、宋英輝譯,《日本刑事訴訟法要義》,台北,五南圖書(1997年5月初版),。
王茂松,《非法取得證據有關法律問題之研究》,台北,金玉出版社(民國76年6月初版)。
王兆鵬,《刑事訴訟講義(一)》,台北,自版(2002年8月出版)。
王澤鑑,《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台北,自版(1999年5月)。
世界各國憲法大全編輯委員會編,《世界各國憲法大全》,台北,國民大會憲政研討委員會出版(1965年)。
司法院編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憲法判決選譯第三輯》,台北,司法院(2001年11月)。
石井一正著,陳浩然譯,《日本實用刑事證據法》,台北,五南圖書(2000年5月初版),。
朱石炎,《刑事訴訟法(上)》,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9月初版)。
李惠宗,《憲法要義》,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8月初版)。
林山田,《刑事程序法》,台北,五南圖書(2001年4版)。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總論篇》,台北,自版(2001年10月二版)。
林鈺雄,《註釋書系列1─搜索扣押註釋書》,台北,自版(2001年9月初版)。
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台北,學林文化(2001年9月)。
陳樸生,《刑事訴訟法實務》,台北,自版,(民國88年6月再訂二版)。
陳志龍,《人性尊嚴與刑法體系入門》,台北,自版(民國83年再版)。
許世楷,《世界各國憲法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初版)。
黃東熊、吳景芳,《刑事訴訟法論》,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10月修訂四版)。
黃朝義,《無罪推定─論刑事訴訟程序之運作》,台北,五南圖書(民國90年8月初版)。
黃朝義,《刑事訴訟法(證據篇)》,台北,元照出版社(2002年11月初版)。
蔡墩銘譯,《德日刑事訴訟法》,台北,五南圖書(1993年7月初版)。
鄭逸哲,《刑法素貌初探》,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88學年度第二學期,刑法與法哲學專題研究上課逐字筆記。
鄭逸哲《法學三段論法下的刑法與刑法基本句型-從法律「動物」到法律人系列刑事法學及其方法(一)》台北,自版(2002年8月初版)。
(二)大陸部分
田口守一著,劉迪、張凌譯,《刑事訴訟法─早稻田大學日本法學叢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初版)。
二、論文集
王兆鵬,〈論證據排除法則與電腦資訊錯誤〉,輯於氏著《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台北,自版(1999年3月)。
王兆鵬,〈證據排除法則的相關問題〉,輯於《搜索扣押與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台北,自版(2000年9月)。
王兆鵬,〈如何確保被告白白之任意性〉,輯於《搜索扣押與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台北,自版(2000年9月)。
王兆鵬,〈私人違法錄音、錄影、監察之證據能力〉,輯於氏著《搜索扣押與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台北,自版(2000年9月)。
法治斌,〈論違法搜索扣押證據之排除〉,輯於氏著《人權保障與釋憲法制─憲法專論(一)》,台北,月旦出版社(1993年9月)。
林鈺雄,〈從基礎案例談證據禁止之理論與發展〉,輯於《刑事訴訟之運作黃東雄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五南圖書(1997年11月)。
林鈺雄著,〈論告知義務─兼評台北地院八十八年度訴字第八二六號刑事判決〉,輯於氏著《刑事法理論與實踐》,台北,學林文化(2001年初版)。
段重民,〈從刑事訴訟法看Warren,Burger及Rehnquist法院〉,《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3年初版)。
陳運財,〈國家權力實施通訊監察之界限及其制衡〉,輯於《法治國之刑事立法與司法─洪福增律師八秩晉五壽辰祝壽論文集》,頁631-632,台北,許玉秀發行(1999年)。
陳瑞仁節譯,〈Katz v. United States〉,輯於司法院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憲法判決選譯第二輯》,台北,司法院(2001年11月初版)。
張麗卿,〈違法取得證據之排除〉,輯於氏著《刑事訴訟制度與刑事證據》,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初版)。
張懿云譯,〈日記證據案判決BverfGE 80,367-383-Tagebuch聯邦憲法法院第二庭1998.9.14判決;-2BvR1062/87〉,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編輯,《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八)─人性尊嚴與人格發展自由─》,台北,司法院(1999年6月)。
黃朝義,〈論證據排除法則〉,輯於《刑事訴訟之運作-黃東熊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五南圖書(1997年11月)。
黃朝義,〈證據排除法則〉,輯於同氏著《刑事證據法研究》,台北,元照出版(1999年5月初版)。
黃朝義,〈違反夜間訊問等規定之法律效果〉,輯氏著《無罪推定─論刑事訴訟程序之運作》,台北,五南圖書(民國90年8月初版)。
曾淑瑜,〈DNA之分析在刑事訴訟法上之問題〉,輯於《生命科學與法規範之調和》,台北,翰盧出版(2003年8月)。
劉瑞霖節譯,〈Wong Sun v. United State〉,輯於司法院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憲法判決選譯第三輯》,台北,司法院(2002年11月初版)。
劉秉鈞,〈法院職權調查之範圍〉,《刑事證據法則之新發展─黃東熊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台北,學林文化(2003年6月)。
劉秉鈞著,〈刑事訴訟法之基本概念〉,輯於《刑事訴訟之運作─黃東熊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頁266,台北,五南圖書(1997年11月)。
三、期刊論文
王兆鵬,〈證據排除法則(上)〉,《司法周刊》,1150期,台北(2003年9月10日)。王梅英,〈淺釋證據排除法則(上)〉,《司法週刊》,974期 (民國89年4月5日)。
江舜明,〈監聽界限與證據排除〉,《法學叢刊》,172期,台北(1998年10月)。吳景芳,〈各國緘默權之發展趨勢〉,《全國律師》,3卷5期,台北(民國88年5月)。吳巡龍,〈新法下緊急搜索之心證門檻、要件及違法搜索之證據排除〉,《法學叢刊》,189期,頁49,台北 (2003年1月)。何賴傑,〈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刑事訴訟法上一個新的法律原則?〉,《憲政時代》25卷4期,台北(民國89年4月)。何賴傑,〈訊問被告未全程連續錄音錄影之法律效果─評最高法院八十八年度台上字第五O七三、五七六二、六七五二號判決及台北地院八十八年度訴字第八二六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62期,台北(民國89年7月)。林東茂,〈被告防禦權評最高法院八十七年度台非字第四O七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53期,台北(1999年10月)。林鈺雄著,〈德國證據禁止理論之發展與特色〉,《律師雜誌》,232期,台北(民國88年1月)。林鈺雄,〈違法搜索與證據禁止〉,輯於《台大法學論叢》,28卷2期,台北(民國88年1月)。
林鈺雄,〈自由心證:真的很「自由」嗎?〉,《台灣本土法學雜誌》,27期,台北(民國90年10月)。
洪禎雄,〈論證據排除法則〉,《政大法學評論》,23期,台北(民國69年6月)。
陳樸生,〈刑事訴訟之證據排除與禁止(二)〉,《軍法專刊》,38卷9期,台北(1992年9月)。陳樸生,〈刑事訴訟之證據排除與禁止(三)〉,《軍法專刊》,38卷10期,台北(1992年10月)。陳樸生,〈刑事訴訟程序於證據制度之影響〉,《法學叢刊》,44期,台北(1996年10月)。陳運財,〈禁止夜間詢問之原則〉,《台灣本土法學雜誌》,6期,台北(2000年1月)。
楊雲驊,〈秘密證人與公平審判程序─我國大法官會議解釋與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之比較分析〉,《刑事法雜誌》,44卷3期,台北(民國89年6月)。楊雲驊,〈違反全程連續錄音錄影義務法律效果的再檢討-評最高法院九十年度台上字第七一三七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0期,台北(2002年11月)。
蔡墩銘,〈通訊監聽與證據排除〉,《刑事法雜誌》,39卷1期,台北(1995年2月)。蔡秋明,〈美國刑事程序中之證據排除法則簡介〉,《律師雜誌》,232期,台北(民國88年1月)。蔡秋明節譯,〈Miranda v. Arizona 384 U.S. 436 (1966)〉,輯於司法院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憲法判決選譯第二輯》,台北,司法院(民國90年12月初版)。
賴玉山,〈證據排除法則之研究〉,輯於《台大法學論叢》,7卷2期,(1978年6月)。
鄭逸哲,〈刑法-主觀「司法一慣性」印象下的最高法院刑事判決「斷代史」〉輯於元照主編,《二OO二年判解回顧》,台北,元照(2003年8月初版)。
三、學位論文
蔡清遊,《論刑事訴訟法上瑕疵證據之排除》,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0年6月)。貳、網路資源
日本之窗:htp://www.cn.emb-japan.go.jp/(2003/3/25)。
台灣人權促進會:http://www.tahr.org.tw/data/cp.htm(2003/2/14)。.
司法院網站:http://www.judicial.gov.tw/(2003/5/18)。
林鈺雄〈以憲法之名─刑事訴訟法做為應用憲法的趨勢與危機─〉,http://www.ntpu.edu.tw/(2002/12/17)。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2003年新法增修版)〉,第三頁,資料來源:「元照法律網」:http://www.angle.com.tw/(2003/5/19)。
東方法眼:http://www.dffy.com/(2003/1/4)。
翁玉榮,〈實用刑事訴訟法補述九十二年一月修法資料〉,資料來源:「元照法律網」:http://www.angle.com.tw(2003/5/19)。
趙彥清,〈受基本人權影響下的證據禁止理論─德國刑事訴訟法中的發展─〉,頁25。http://www.iuscrim.mpg.de/forsch/onlinepub/tradition.pdf(2003/4/5)。
網上法:http://www.ipeclaw.com.tw/movie/top(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