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 中文期刊:
1、 沈大白、柯瓊鳳 (1997),「淺釋風險及其管理」,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頁1-5。
2、 沈大白、柯瓊鳳、鄒武哲 (1998),「風險值衡量模型之探討-以台灣上市公司權益證卷為例」,東吳經濟商學報 第二十二期,頁57-76。
3、 沈大白、敬永康 (2000),「風險值的評估方法簡介」,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頁29-33。
4、 沈大白、敬永康 (2000),「風險值的應用與其對金融市場的影響」,頁 29-33。
5、 吳開霖(1990),「造紙及紙製品業成本制度設計實務(上)」,會計研究月刊 第一百零三期,頁32-38。6、 吳開霖(1990),「造紙及紙製品業成本制度設計實務(下)」,會計研究月刊 第一百一十八期,頁123-132。7、 吳素環、李雅慧(2003),「COSO的新發展-企業風險管理」,會計研究月刊 第二百一十七期,頁114-119。
8、 陳達新、林允永、邱智偉 (2000),「公司市場風險管理:J.P. Morgan CorporateMetrics的模型與應用」,證券金融 第六十六卷,頁91-102。9、 經濟部(1996),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頁99-101。
10、 經濟部(1997),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頁100-101。
11、 經濟部(1998),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頁100-101。
12、 經濟部(1999),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頁102-104。
13、 經濟部(2000),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頁102-104。
14、 經濟部(2001),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頁102-104。
15、 經濟部(2002),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頁102-104。
16、 經濟部(2003),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工業生產統計月報,頁102-104。
17、 鄧家駒(1999),「風險衡量與其理論基礎」,中國行政 第六十五卷,頁41-53。二、 中文書:
1、 宋明哲(1999),風險管理,三版,五南圖書,台北。
2、 宋明哲(2001),現代風險管理,五版,五南圖書,台北。
3、 李進生,林允永,陳達新,蔣炤坪,謝文良,盧陽正(2001),風險管理-風險值(VaR)理論與應用,新竹:清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部。
4、 林文琇,吳以苓,劉光卿編譯(1998),J. P. Morgan, Arthur Andersen著,企業風險管理,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
5、 周大慶,沈大白,張大成,敬永康,柯瓊鳳(2002),風險管理新標竿-風險值理論與應用,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 陳繼堯(1999),危險管理論,三民書局,台北。
7、 筒井信行(1999),風險管理,賴青松譯,日之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
8、 鄭燦堂(1998),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台北。
9、 鄧家駒(2000),風險管理,華泰文化,台北。
三、中文未出版論文:
1、 王俊雄(1990),臺灣地區企業風險成本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保險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2、 王佳真(1998),風險值觀念的介紹與應用-以台灣股票市場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3、 王維元(2000),台商海外營運環境不確定性之認知與因應風險管理策略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與紡織業赴大陸投資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4、 王弘維(2001),公司市場風險之衡量,私立東吳大學經濟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5、 胡曉婷(2002),運用現金流量風險值管理企業財務風險,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6、 許清豐(1995),B.O.T模式下投資環境的風險管理-以台灣投資環境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7、 陳星暉(2000),綜合證券商建構風險管理系統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8、 曾麗萍(2001),我國電子資訊產業內部風險之實證研究-Robert Simons 風險揭露計算器之應用,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9、 葉靜芳(1998),我國銀行業風險管理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10、 葉珮如(2002),公司風險值J. P. Morgan’s CorporateMetrics之模型與探討,國立中正大學財務經融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11、 蔡佳瑜(2002),企業風決定因素之探討,私立淡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12、 蕭佑竹(2001),海運承攬運送業風險管理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13、 鍾慧儀(2003),我國企業風險管理之研究-以生物科技公司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14、 酈治斌(2002),臺灣高科技產業智慧財產權風險管理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四、英文文獻
1、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COSO) , 2003,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Draft”,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erm.coso.org
2、 Kim, J., A.M. Malz, and J. Mina, 1999a, CorporateMetricsTM Technical Document, RiskMetrics Group.
3、 ____, J., A.M. Malz, and J. Mina, 1999b, LongRun Technical Document, 1st., RiskMetrics Group, New York.
4、 Morgan, J.P., and A. Andersen, 1997, The J.P. Morgan/Arthur Andersen guide to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
5、 Stein, J. C., S. E. Usher, D. LaGattuta, and J. Youngen, 2000a, A Comparables Approach to Measuring CashFlow-at-Risk for Non-Financial Firms, working paper, NATIONAL ECONOMIC RESEARCH ASSOCIATES,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ner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