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5.14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5 01: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呂慧芳
研究生(外文):Huei-Fang Leu
論文名稱:績效評估運用在大學評鑑制度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Apply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to University Evaluation
指導教授:徐仁輝徐仁輝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en-Hui Hsu, Ph.D.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行政管理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7
中文關鍵詞:績效評估大學評鑑評鑑指標
外文關鍵詞:performance appraisaluniversity evaluationevaluation indicato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43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由於大學校院數量的快速增加,而出生人口卻逐年下降,使國內高等教育環境正面臨質量失衡、教育資源緊縮的困境,如何能兼顧質與量的均衡發展,促進大學自我改進,提升高等教育品質,大學評鑑被認為是達成此一目標的重要途徑。
  有鑑於此,教育部也極思建立優質競爭機制,以維護高等教育品質。唯根據以往實施評鑑之經驗及相關研究發現,缺乏評鑑專責機構辦理評鑑工作、評鑑人才資料庫不足、評鑑指標無法顯現各校特色,是評鑑結果常倍受爭議之主要因素,本研究認為欲發揮大學評鑑應有之功能,有必要重新加以檢討。
  績效評估具有監督執行、激勵員工和改進缺失以提升績效之作用,並可結合組織與個人之目標,達成組織使命,因此廣泛運用於公、私部門,近年亦為教育界所採用,故擬從績效評估觀點,探討與大學評鑑相關之重要議題。
  本研究以文獻調查法蒐集、分析績效評估理論,及企業、政府與學校實務運用之差異性,並參考國外先進國家大學評鑑之經驗,與檢討國內實施現況,建構理論基礎。另訪談四位現任公私立大學校長,及一位長期服務於教育部之官員,以當事者的角度及其豐富的校務經驗提出實務面的意見,最後將深度訪談結果對照文獻分析做成總結及建議。
Due to the dramatic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ccompanied with the annual decline in the population birth rate, the environ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ation is now facing the problem of balancing between quality and quantity and a constraint on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University evaluation has been considered as the only path in achieving the goals of maintaining a 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quality and quantity, facilitating self improvement by the universities themselves, and elevating the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By knowing these facts,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s eager to establish a better designed competitive system in 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However, what were revealed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evaluations implemented in the past and pertinent studies are the lacking of special evaluation agencies designated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evaluation, insufficient personnel and data base in evaluation, and the failure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to reveal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chool. All these have rendere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controversial. In order to unfold and fulfill the designated functions of the university evaluation, this researcher feels that it is imperative to reexamine the issue.
Performance appraisal used in elevating level of performance has the functions of monitoring execution, encouraging employees, and correcting mistakes; it is also able to integrate the personal goal with the organizational goal in accomplishing the mission of the organization. Thus, it has been widely utilized in both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Since it has also been adopted recently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the researcher is planning to explore the subject of university eval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This study is based on literature survey in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theories and the differences as practiced in the business enterprises, government, and schools. Further more, this study will also take references from both the experiences derived from the advanced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internal reviews of the current practices in building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is study, in addition, also includes interviews with four current presidents from both the public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 and a senior official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ll the interviewees were asked to offer practical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ir direct and profound administrative experiences in education. Finally, conclusions were drawn and suggestions were given based on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results of the intensive interview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survey.
目  次                   頁次
第壹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四節 章節安排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績效評估的理論及應用       7
 第二節 與大學評鑑有關之重要概念      23
 第三節 績效評估運用於大學評鑑之探討 29
第參章 大學評鑑制度實施現況及檢討 32
 第一節 先進國家大學評鑑制度 32
 第二節 國內實施大學評鑑現況 37
 第三節 國內實施大學評鑑之檢討 42
第肆章 研究設計 4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9
 第二節 深度訪談的實施 50
第伍章 訪談結果分析 55
 第一節 大學的目的 55
 第二節 大學分類 57
 第三節 大學評鑑制度的設計 67
 第四節 評鑑指標的訂定 71
 第五節 建置大學評鑑專責機構 75
 第六節 績效評估運用在大學評鑑之可行性 81
 第七節 小 結 82
第陸章 結論及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 85
 第二節 建議 87
 第三節 研究限制 88
參考文獻 90
 壹. 中文部份 90
 貳. 外文部份 96
附錄一、研究主題說明與訪談大綱 98
附錄二、深度訪談紀錄表A 100
附錄三、深度訪談紀錄表B 105
附錄四、深度訪談紀錄表C 115
附錄五、深度訪談紀錄表D 118
附錄六、深度訪談紀錄表E 121
附錄七、大學校院評鑑指標-草案 127
壹. 中文部份
ARC遠擎管理顧問公司策略績效事業部譯,劉珊如審訂(2001),Kaplan R. S. & D. P. Norton 原著,《策略核心組織》,台北:臉譜出版。
中國時報(1997),1月30日。中時報系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kmw.ctgin.com/member/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8.asp? 2004/6/17。
中國時報(1997),1月8日。中時報系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kmw.ctgin.com/member/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8.asp? 2004/6/17。
中國時報(1999),7月1日。中時報系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kmw.ctgin.com/member/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8.asp? 2004/6/17。
中國時報(2003),10月25日。中時報系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kmw.ctgin.com/member/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8.asp? 2004/6/17。
中國時報(2003),10月25日。中時報系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kmw.ctgin.com/member/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8.asp? 2004/6/17。
中國時報(2003),3月10日。中時報系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kmw.ctgin.com/member/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8.asp? 2004/6/17。
內政部(2004),《內政統計通報》,內政部內政資訊服務網,【線上資料】,http://kmw.ctgin.com/member/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8.asp? 2004/6/17。
王保進(1997),〈大學評鑑之模式(二)〉,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台北:五南。頁257-296。
王保進(2003),《規劃成立辦理大學評鑑事務之財團法人專責單位案》,台北:教育部。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文化。
伍振鷟(1997),〈大學法與大學評鑑〉,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台北:五南,頁23-39。
牟宗燦(2003),〈大學評鑑的實踐與挑戰〉,發表於「私校中程校務發展計畫評鑑制度」研討會,台北:華梵大學。
何卓飛(1996),《兩岸大學評鑑制度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安妮(2000),〈績效評估之新方向〉,《主計月報》,530期,頁43-52。
吳清山、林天祐(2004),〈標竿學習〉,《教育研究月刊》,143期,頁117。
吳清山、黃美芳、徐緯平合著(2004),《教育績效責任研究》,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
呂美員(1991),〈我國大學教育評鑑概況及改進〉,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編,《教育論文集》,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頁81-91。
呂錦珍譯(1996),Michael J. Spendolini著,《標竿學習-向企業典範借鏡》,台北:天下文化。
李建華、方文寶(1996),《企業績效評估理論與實務》,台北:超越企管。
林文瑛(1999),〈大學的理念、教育品質與大學評鑑制度〉,發表於「大學教育改革」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
林振東(2003),〈中程校務發展計畫校內自我評鑑-以東海大學為例〉,發表於「私校中程校務發展計畫評鑑制度」研討會,台北:華梵大學。
林嘉誠(2004a),〈行政機關績效評估制度的建置與回顧〉,《政府績效評估》,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頁3-19。
林嘉誠(2004b),〈公部門績效評估技術與指標建立〉,《國家政策季刊》,3卷2期,頁1-20。
邱吉鶴(2004),〈英美兩國政府績效評估制度之比較〉,《政府績效評估》,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頁61-75。
邱吉鶴、黃宏光(2004),〈企業績效評估實務之探討〉,《政府績效評估》,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頁23-60。
金耀基(1999),〈在世紀之交談大學之理念與角色〉,發表於「大學教育改革」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
侯永琪、陳樂群(2002),〈美國高等教育定位功能之研究-卡內基高等教育機構分類表〉,《教育研究月刊》,103期,頁62-80。
胡悅倫(1997),〈大學評鑑之模式(三)〉,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台北:五南,頁297-326。
胡瑞華(2002),《應用平衡計分卡建構國立大學績效管理系統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仁輝(2004),〈績效評估與績效預算〉,《國家政策季刊》,3卷2期,頁21-36。
袁頌西(1977),〈大學評鑑之目的、意義、與進行之方法〉,《幼獅月刊》,45卷4期,頁11-12。
馬信行(1997),〈大學評鑑指標適切性之評析〉,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台北:五南,頁101-159。
高翠霜譯(2000),Eccles, R. G.著,〈績效評估宣言〉,《績效評估》,台北:天下遠見,頁29-50。
國科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簡訊(1997),第12卷第2期,【線上資料】,http://www.stic.gov.tw/stic/1/sticnewsletter/12-2.htm,2004/8/4。
張家宜、李怡禛(2002),〈全面品質管理應用於高等教育行政之實證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0卷1期,頁29-54。
教育部(1997),《八十六學年度大學綜合評鑑試辦計畫評鑑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八十六學年度大學綜合評鑑試辦計畫評鑑報告總說明》,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促進高等教育國際爭力專案報告內容〉,立法院第五屆第四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線上資料】,http://140.111.34.69/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1/sub05/01050032b ,2004/2/23。
教育部(2003),Eaton, J. S. 著,〈評鑑制度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原刊於《高等教育紀事報》,《國外教育資訊息全文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192.192.169.230/cgi_bin/edu_message/s_display,2003/02/28。
郭昱瑩(2001),〈政府機關績效評估〉,《研考雙月刊》,25卷4期,頁30-38。
陳正平等譯,于泳泓審訂(2004),Kaplan R. S. & D. P. Norton 原著,《策略地圖》,台北:臉譜出版。
陳向明(2003),《社會科學質化研究》,台北:五南。
陳漢強(1997a),〈大學評鑑之哲學省思〉,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台北:五南,頁3-22。
陳漢強(1997b),〈政府與大學評鑑〉,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台北:五南,頁63-97。
陳漢強、蘇錦麗(1993),〈大學評鑑委託公正學術團體辦理之研究與評估〉,《教育研究資訊》,1卷5期,頁69-83。
陳維昭(2000),〈當前我國大學教育的困境及其因應〉,《通識教育季刊》,7卷2、3期,頁169-175。
陳慶安(2000),〈績效評估發展趨勢〉,《人力發展》,82期,頁21-25。
湯堯、成群豪(2004),《高等教育經營》,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
賀德芬(1993),〈高教白皮書的緣起〉,《台灣高等教育白皮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頁3-6。
黃光雄主譯,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等譯(2002),Michael J. Spendolini, 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台北:揚智。
黃政傑、李隆盛(1998),《大學校務綜合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黃朝盟(2000),〈全面品質管理策略〉,黃榮護主編,《公共管理》,台北:商鼎,頁633-670。
黃朝盟(2003),〈績效管理的困境與轉機-外在控制V.S美專業倫理〉,《海巡》,003期,頁24-29。
楊長林、黃靜蓮(2001),〈應用平衡計卡於系所整體績效衡量〉,《管理會計》,57期,頁1-31。
楊思偉(1997),〈日本大學自我檢查與評鑑模式之分析〉,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台北:五南,頁583-615。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著(198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台北:東華書局。
楊國賜(2003),〈我國大學自我評鑑機制與運作之探討〉,發表於「私校自我評鑑機制」研討會,高雄:高雄醫學大學。
葉忠達(1995),〈大學教師對大學評鑑「全面品質管理」之反應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卷4期,頁73-87。
劉順仁(2004),〈論平衡計分卡的最新發展及其在公共部門的應用〉,《國家政策季刊》,3卷2期,頁79-106。
劉慶仁(2003),〈英國的大學評鑑與排名〉,《國外教育資訊息全文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192.192.169.230/cgi_bin/edu_message/s_display,2003/02/28。
鄭立輝(2000),《臺灣地區實施大學評鑑制度之探討》,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增緒(1995),〈論教育評鑑觀念之形成〉,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評鑑》,台北:師大書苑,頁3-59。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台北:揚智。
聯合報(2002),10月13日,版3。
聯合報(2003),1 月1日,A4。
聯合報(2004),1月1日,A4。
顏若映(1997),〈大學評鑑之模式(一)〉,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台北:五南。頁219-256。
蘇錦麗(1997),《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貳. 外文部份
Berg, B. L. (2004),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Pearson Education, Inc. 5ed.
Bohlander G.., S. Snell & A. Sherman (2001),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12ed. 317-359.
Dence R. (1995), “Best practices benchmark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The Open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124-151.
Eccles, R. G., (1995), “Th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anifesto.”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The Open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5-14.
Kawaguchi, A. (2004), “System of University Evaluation and Its Pilot Implement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Evaluation Criteria & Procedures for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Shih Hsin University, Taipei.
Lee H.C. (2004), “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University Accreditation System in Kore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Evaluation Criteria & Procedures for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Shih Hsin University, Taipei.
McNab, R. M. and Melese, Francois, (2003), “Implementing the GPRA: Examining the Prospects for Performance Budgeting in the Federal Government.” Public Budgeting & Finance23(2):73-95.
Seidman, I. E. (1998),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Teachers Colleges Press, 2ed.
Storey A. (2002),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Schools: could the Balanced Scorecard help?”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22(3):321-338.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2001), The Carnegie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2000ed【Online】.Availabile//www.carnegiefoundation.org.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2004a), Carnegie Classification . 【Online】.Availabile:// www.carnegiefoundation.org/Classification/faq.htm.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2004b), 2005 Revision of the Carnegie Classification . 【Online】.Availabile:// www.carnegiefoundation.org/Classification/future.htm.
Thirunamachandran, R. (2004), “Accessing Research and Teach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A UK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Evaluation Criteria & Procedures for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Shih Hsin University, Taipei .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試論筆法系統> 黃簡 著 在《書畫家》月刊 第十八卷第一期 75年9月
2. <構思有聲有色的書法教學---多媒體教學在書法上應用之探討>蔡明富著 《教師之友》二期 民86年4月
3. <劉熙載與《藝概》> 柯夢田 著 在《中國國學》第十八期 台灣省國學研究會編印 79年11月
4. <學書心得>洪業德著 在《書畫家雜誌》第八卷第一期頁34 70年8月
5. <因應九年一貫課程語文領域寫字(書法)教學的策略>吳東壁 著 在新竹師院出版 《國教世紀》第195期 頁39-42 2001年4月
6. <九年一貫課程書法教學之變革與因應> 余益興著 在台中師院出版《國教輔導》 第四十卷第五期 90年6月
7. 吳安妮(2000),〈績效評估之新方向〉,《主計月報》,530期,頁43-52。
8. 林嘉誠(2004b),〈公部門績效評估技術與指標建立〉,《國家政策季刊》,3卷2期,頁1-20。
9. 侯永琪、陳樂群(2002),〈美國高等教育定位功能之研究-卡內基高等教育機構分類表〉,《教育研究月刊》,103期,頁62-80。
10. 徐仁輝(2004),〈績效評估與績效預算〉,《國家政策季刊》,3卷2期,頁21-36。
11. 袁頌西(1977),〈大學評鑑之目的、意義、與進行之方法〉,《幼獅月刊》,45卷4期,頁11-12。
12. 張家宜、李怡禛(2002),〈全面品質管理應用於高等教育行政之實證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0卷1期,頁29-54。
13. 陳漢強、蘇錦麗(1993),〈大學評鑑委託公正學術團體辦理之研究與評估〉,《教育研究資訊》,1卷5期,頁69-83。
14. 陳維昭(2000),〈當前我國大學教育的困境及其因應〉,《通識教育季刊》,7卷2、3期,頁169-175。
15. 陳慶安(2000),〈績效評估發展趨勢〉,《人力發展》,82期,頁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