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書籍
〔1〕 萬哲鈺、高崇瑋,財務報表分析-分析與應用,台北市:華泰,2001年。
〔2〕 成大器,統計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智勝,2002年,第555-560頁。
期刊論文
〔3〕 王國樑、翁志強、張美玲,「台灣綜合證券商技術效率探討」,證券市場發展季刊,1998, 第93-115頁。〔4〕 林基煌,「我國銀行發展投資銀行業務之探討」,財務金融,第二期,1999, 第1-7頁。
〔5〕 陳欽奇、趙莊敏,「金融機構合併法對金融業的影響及其因應之道」,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8卷,第一期,2001,第151-168頁。
〔6〕 陳欽奇、趙莊敏,「美國金融產業整合趨勢與花旗集團經營策略分析」,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8卷,第三期,2001,第137-166頁。
〔7〕 黃台心、王美惠、歐陽良裕,「台灣銀行業投入產出面技術效率與規模校效分析—資料包洛分析法之應用」,東吳大學商管學報,第三十一期, 2000,第1-27頁。
〔8〕 黃旭男、林昭吟,「以多元財務指標評估台灣地區證券公司之經營績效」,銘傳學刊,第十卷,第三期,1999。〔9〕 葉彩蓮,「台灣地區銀行經營績效之比較-資料包絡分析法的應用」,企銀季刊,第二十二卷,第一期,1998,第37-45頁。〔10〕 葉彩蓮、陳澤義,「壽險業資源使用效率之衡量」,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十一卷,第一期, 2000,第322-341頁。〔11〕 趙莊敏、沈英明、李儀坤、吳再益,「金融控股公司相關政策法規之研究及台灣未來之展望」,立法院院聞月刊,第二十九卷,第四期,2001,第31-44頁。學位論文
〔12〕 王信仁,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之效率評估資料包絡法之應用,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高雄,1992。〔13〕 王嬪嫈,銀行業經營績效的評估,碩士論文,東吳大學會計學系,台北,1996。〔14〕 石智賢,臺灣地區銀行業經營績效之評估與比較-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碩士論文,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台北,1994。〔15〕 江家麟,台灣新銀行之經營效率分析,碩士論文,長庚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桃園,1999。〔16〕 江婕寧,美國金融控股公司與非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之比較─DEA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台北,2002。〔17〕 吳世勛,以DEA模式評估我國商業銀行之經營效率,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1994。〔18〕 吳百仁,銀行經營效率、生產力與技術過程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台北,1999。〔19〕 李玉菁,談金融控股與合併─以富邦金控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高雄,2001。〔20〕 李君屏,壽險公司經營效率之衡量-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碩士論文,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台中,1993。〔21〕 李美樺,台灣綜合證券商信用評等實證模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嘉義,2002。〔22〕 林珍如,台灣地區銀行業經營效率之評估-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碩士論文,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2000。〔23〕 林珍如,台灣地區銀行業經營效率之評估-資料包洛分析法之應用,碩士論文,私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2001。
〔24〕 林美秀,以財務報表分析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前後綜效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北,2004。〔25〕 林崇雄,以資料包絡分析法--來探討一個區域銀行的各分行經營績效評鑑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高雄,1999。〔26〕 林義和,以DEA模型評估我國證券商經營效率之研究,碩士論文,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系研究所,高雄,2000。〔27〕 林鴻聯,我國金融控股公司與國外綜合銀行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台北,2002。〔28〕 洪修遠,商業銀行財務績效之研究-DEA與因素分析法之比較,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台南,1995。〔29〕 洪廣益,本國銀行與外國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估-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碩士論文,逢甲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台中,1996。〔30〕 紀英台,金融控股公司經營效率評估之研究─以本國上市(櫃)金控公司為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管理研究所,桃園,2003。
〔31〕 徐萬爐,台灣地區商業銀行效率之研究-應用資料包絡分析法,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南投,2000。〔32〕 張翔圖,金融控股公司經營模式及其價值評估的探討─Korea on line公司個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台北,2002。〔33〕 莊渝萍,台灣地區銀行業經營效率之研究-DEA與馬奎斯特生產力指數,碩士論文,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台南,2002。〔34〕 許易民,台灣地區本國銀行多角化與成本效率關係之分析,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台北,2001。〔35〕 許雅總,台灣地區銀行業經營效率之評估與比較,碩士論文,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南,1998。
〔36〕 郭貞伶,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高雄,2002。〔37〕 陳永清,銀行分支機構經營效率評估與預期放款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系研究所,高雄,2002。〔38〕 陳芳馨,我國壽險業經營績效之研究─財務比率與資料包絡法之應用,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台中,2002。〔39〕 陳禹廷,我國產險業經營績效之研究─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台中,2002。〔40〕 陳棟貴,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台北,2002。〔41〕 陳瑞煬,台灣本國銀行業經營績效之分析─兼論購併之影響,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台北,2001。〔42〕
〔43〕 曾瑞雯,銀行購併前後經營績效的比較,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台北,2000。〔44〕 童宗傑,台灣地區新銀行經營績效比較分析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高雄,2000。〔45〕 黃旭男,資料包絡分析法使用程序之研究及其在非營利組織效率評估上之應用,博士論文,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新竹,1993。〔46〕 黃英哲,證券商競爭分析與合併策略之研究-Translog成本函數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台北,1999。〔47〕 黃家誠,證券商併購之效率分析-資料包絡分析法,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台北,2001。〔48〕 黃翔園,台灣地區網路券商經營績效之實證研究-以資料包絡分析法,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台中,2000。〔49〕 楊裴雯,金融控股公司之綜效評估分析,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高雄,2002。〔50〕 楊慧琦,應用資料包絡法在台灣壽險業經營效率分析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台中,2002。〔51〕 廖雅亭,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前後台灣金融業之效率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台北,2002。〔52〕 劉育碩,銀行經營效率與組織結機: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台北,1997。〔53〕 劉郁芬,台灣中小企銀不良債權與技術效率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台中,1999。〔54〕 劉雲霞,臺灣證券商經營狀況之探討:資料包絡分析法的運用,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台北,1995。〔55〕 歐陽如虹,台灣證券商經營效率分析,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2001。
〔56〕 蔡蕙鈺,應用資料包絡分析法與主成分分析法在國內產物保險業經營效率分析,碩士論文,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2001。〔57〕 蔣蕙嬣,不同主體結構下的金控公司效率分析,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所,高雄,2004。〔58〕 鄭秀娟,台灣地區壽險業經營績效之研究,碩士論文,銘傳管理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台北,1996。〔59〕 鄭松茂,台灣地區本國銀行效率評估及生產力成長與獲利成長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台中,1997。〔60〕 鄭曉萍,銀行經營績效評估-DEA模式與實務考核辦,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台中,1997。〔61〕 賴紹宗,臺灣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經營績效分析- DEA模式實證結果與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台北,2002。〔62〕 鍾怡如,開放新銀行設立對舊銀行經營效率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台北,1998。〔63〕 魏伯憲,從競爭性標竿制度的觀點來評估商業銀行之財務績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會計學系,台北,1996。英文文獻
書籍
〔1〕 Robbins Stephen P. and David A. DeCenzo,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2000.
〔2〕 Wooldridge Jeffrey M., 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 A Modern Approach, South-Western, 2000.
期刊論文
〔3〕 Aigner, D. J. and C. K. Lovell, and P.J. Schmidt,“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Models,”Journal of Econometrics,Vol.6,1977,pp.21-37.
〔4〕 Berger Allen N. and David B. Humphrey,“The Dominance of Inefficiencies over Scale and Product Mix Economies in Banking,”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1.28,1991.
〔5〕 Canals, J.,“Universal Banking: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6〕 Caves, D.W., L.R. Christensen and W.E. Diewert.“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s of the Measurement of Input, Output and Productivity,”Economertrica,vol.50,1982,pp.1393-1414.
〔7〕 Charnes, A., Clark, Charles T., Cooper, W.W., and Golany, Boaz,“A developmental study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in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maintenance units in the U.S. air forces”, Annuals of Operation Research,Vol.2,1985,pp.95-112.
〔8〕 Charnes, A., W .W. Cooper, and E. Rhodes,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 aking Unit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2,1978,pp.429-444.
〔9〕 Ellinger, P.N. and D.L. Neff,“Issues and Approaches in Efficiency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Banks,”Agricultural Finance Review, Vol.53,1993.
〔10〕 Fare, R. and S. Grosskopf.“The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and Returns to Scale: The Right Way,”SIU Working Paper,1996.
〔11〕 Farrell, M. 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57,pp.253-281.
〔12〕 Forsund, F.R., Knox Lovell, C.A. and Schmidt, P.,“A Survey of Frontier Productions and of Their Relationship to Efficiency Measurement,”Journal of Econometrics,Vol.13,1980,pp.5-25.
〔13〕 Fried, H. O., C. A. K. Lovell and S. S. Schmidt,“Production Frontiers and Productive Efficiency, in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p.3-67.
〔14〕 Golany and Roll,“An Application Procedure for DEA,”OMEGA,Vol.7, No.3,1989,pp237-250.
〔15〕 Hao, J., W.C. Hunter and W.K. Yang,“Deregulation and Efficiency: the Case of Private Korean Banks,”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vol.53,2001,pp.237-254.
〔16〕 John A. Haslem, Carl A. Scheraga and James P. Bedingfield,“DEA Efficiency Profiles of U.S. Banks Operating Internationally,”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Vol.8,1999, pp. 165-182.
〔17〕 Jordi Canals,”Universal Banking: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pp. 303-312.
〔18〕 Lewin, A. Y, and J.W. Minton,”Determin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nother look, and an Agenda for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ce,Vol.32,No.5,1986,pp.514-538.
〔19〕 M iller, S.M. and A.G. Noulas,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Large Bank Production,"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Vol.20,1996, pp. 495-509.
〔20〕 Mackara, W. F.,“What Do Banks Produce,”Review of Federal,1975.
〔21〕 Meeusen, W. and J. van den Broeck,”Efficiency Estimation from Cobb- 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s with Composed Err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Vol.18, 1977, pp.435-444.
〔22〕 Seiford, L. M. and R. M. Thrall,“Rencent Development in DEA:The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Approach to Frontier Analysis,” Journal of Econmetrics,vol.46(1/2) ,1990,pp.7-38.
〔23〕 Sherman, H.D. and F. Gold,“Bank Branch Operating Efficiency: Evaluation with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Vol.9,1985,pp.297-315.
〔24〕 Stephen M. Miller and Athanasios G. Noulas,“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Large Bank Production,”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Vol.20,1996,pp.49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