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1.239)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9 21: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麒安
論文名稱:後冷戰時期美國聯盟外交之研究(1989-2001)
指導教授:關中關中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國際事務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9
中文關鍵詞:美國外交政策聯盟理論霸權理論美國-北約關係美國-日本關係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26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冷戰結束後,國際體系由兩極對立轉變成一超多強的局面,美國雖然成為了國際社會唯一的霸權,但仍採取聯盟外交的途徑,追求國家戰略利益的實現。因此,本論文便從一九八九年開始到二○○一年「九一一事件」為止,詳細探討美國聯盟外交的政策意涵,並試圖對聯盟理論做出補充。
本論文共有六章,在第一章序論當中包含了論文研究之動機與目的,研究架構與限制。第二章是理論架構與命題假設,分別運用聯盟理論解讀美國聯盟外交的動機;用互賴理論說明美國與聯盟夥伴之間的互動關係;用霸權理論解釋美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優勢地位與政策傾向。最後透過不同的命題假設釐清論文研究的重點所在。第三章是後冷戰時期美國對北約之聯盟關係,分別以北約戰略調整和北約東擴進程為範疇,探討美國對其北約盟國的互動,並分析美國在相關議題上的立場與影響聯盟關係的主要因素。第四章則是後冷戰時期美國對日本之聯盟關係,分別以政治軍事關係和經貿關係為研究重點,探討美日聯盟關係的真實面貌,試圖說明聯盟夥伴並不意味著平等地位,更不是沒有歧見,以凸顯霸權地位在聯盟當中的影響程度。第五章是針對後冷戰時期美國聯盟外交的分析,對於美國為何需要聯盟之動機歸納出:結交盟國遂行國家戰略、霸權國家維持權力差距、塑造國際行動之合法與正當性、因應國際議題複雜化之趨勢、民主和平論、合作共享經貿利益等幾項可能性;對於美國為何主要選擇日本與北約作為聯盟對象則是提出:與區域強權國家(集團)聯盟、面臨共同威脅、地緣戰略等三項主要考量;最後則是指出美國透過硬性強制權力領導聯盟、運用柔性權力吸引聯盟、藉由國際建制鞏固聯盟等手段,維繫了其聯盟關係在後冷戰時期的存在。第六章結論則是回顧聯盟理論與型態在國際關係中的發展,同時也說明了本論文的研究發現和未來發展方向。
在本論文當中,筆者主要研究的焦點在於美國聯盟外交的實質內涵,並瞭解美國對於其聯盟夥伴的看法,藉以分析霸權在其聯盟關係中所表現出的特徵。同時,論文中也指出了兩項主要的研究發現:一、霸權僅意味著優勢國力,不代表著單邊主義的必然。二、聯盟的意義受到擴充,除了對抗共同的威脅之外,亦可追求共同利益與發展合作共識或價值觀,而聯盟關係未必代表了地位平等,尤其當聯盟集團中有著霸權國家存在時。最後,根據理論架構與命題假設的驗證,筆者認為,在後冷戰時期由美國所主導的聯盟關係,是一個霸權領導下的聯盟。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Cold War,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changed from bi-polar system to uni-multipolar system. The U.S.A. has become the only superpower in this world, but it is still eager for the accomplishment of national interest by means of alliance diplomacy. Therefore, this thesis is going to clear out the policy of U.S. alliance diplomacy form 1989 to 2001.
In this thesis, there are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includes research motives, purposes, methods and limitations. Charter Two is the arrangement of precedent research theories and hypotheses, making use of alliance theory to explain the motives of U.S. alliance diplomacy, interdepency theory to describ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U.S. and her alliances, hegemony theory to illustrate U.S. primacy i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Chapter Three, U.S.-NATO alliance diplomacy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focuses on the adjustment of NATO strategy and the enlargement of NATO. Chapter Four, U.S.-Japan alliance diplomacy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highlights two aspects separately: politico-military and economic relations in order to explain that alliance relationship doesn’t mean the equal status nor cooperate smoothly. Chapter Five, the analysis of U.S. alliance diplomacy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points out six motives of the reason why U.S. need alliances:to fulfill national strategy, to keep power domination, to shape legality and legitimacy, to react to complications in a world of globalization, and to share the interests. Then, the thesis offers the reason why U.S. prefers to make alliances with NATO and Japan based on three points:first, to cooperate with regional powers;second, to face the same threats, and the last, to take the geo-strategy interests into considerations. Finally, the thesis emphasizes U.S. to lead alliances by hard command power, to attract alliances by soft power, and to solidify alliances by international regimes. Chapter Six is the conclusion.
This thesis mainly demonstrates two important ideas:first, hegemony only means superiority, it does not necessarily bring unilateralism in foreign policy;second, the meaning of “alliance” is expanded. The alliances get together not only for the same threats they face, but also for the same interests they want and the same values they have in common. Besides, alliances are not always equal partners, especially when there is a superpower inside.
In the end,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ories cited, the thesis concludes that the alliance led by U.S. is an alliance of its own hegemonic leadership.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結構與方法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8
第二章 理論架構與命題假定 10
第一節 聯盟理論 10
第二節 互賴理論 15
第三節 霸權理論 20
第四節 理論修正與命題假定 24
第三章 後冷戰時期美國對北約之聯盟外交 26
第一節 北約的戰略調整與轉型 26
第二節 北約的東擴與和平夥伴關係 35
第三節 影響美國對北約聯盟外交之主要因素 43
第四章 後冷戰時期美國對日本之聯盟外交 56
第一節 政治軍事關係 56
第二節 經貿關係 64
第三節 影響美國對日本聯盟外交之主要因素 74
第五章 後冷戰時期美國聯盟外交之分析 80
第一節 美國為何需要聯盟 80
第二節 美國為何與北約、日本聯盟 92
第三節 美國如何進行聯盟外交 101
第六章 結論 110
第一節 理論整理與修正 110
第二節 研究發現 113
壹、中文專書
l 孔令晟,大戰略通論(台北:好聯出版社,民國84年)。
l 王少普、吳寄南,戰後日本防衛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l 王緝思等,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與世界地位(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90年)。
l 伍貽康等著,三足鼎立?全球競爭體系中的歐美亞太經濟區(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
l 任曉、胡泳浩等著,中美日三邊關係(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l 朱成虎、趙子聿,當代美國軍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l 何思因,美國貿易政治(台北:時英,1994年)。
l 吳春秋,論大戰略和世界戰爭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
l 吳萬寶,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9年)。
l 李文志,後冷戰時代的美國亞太戰略:從扇形戰略到新太平洋共同體(台北:憬藝出版公司,1997年)。
l 邢愛芬等著,影響世界格局的國際關係理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l 周柏林,美國新霸權主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l 周煦,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88年)。
l 周煦,聯合國與國際政治(台北:黎明文化,民國82年)。
l 林添貴譯,大棋盤(台北:立緒文化,民國87年)。譯自:Zbigniew Brzezinski, The Grand Chessboard: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New York:BasicBooks, 1997).
l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8年)。
l 邱恩田,北約:從冷戰到熱戰(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年)。
l 金熙德,日美基軸與經濟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l 侯小河、劉友春、張暉,聯盟戰車─北約軍事戰略發展與現狀(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
l 洪兵,剖析美國利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
l 倪世雄,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l 夏立平,亞太地區軍備控制與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l 秦亞青,霸權體系和國際衝突─美國在國際武裝衝突中的支持行為(1945-198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l 張敏謙,美國對外經濟戰略(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年)。
l 張德明,東亞經濟中的美日關係研究(1945-2000)(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l 張蘊岭主編,伙伴還是對手─調整中的中美日俄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l 盛欣、何映光、王志堅、郭成建著,富士軍刀─日本軍事戰略發展與現狀(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
l 陳勁,歐盟外交政策與對外關係(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
l 曾祥穎譯,美國飛彈防禦的過去與現在(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譯自:K. Scott McMahon, Pursuit of the Shield:the U.S. Quest for Limited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n, 1997).
l 趙瑾,全球化與經濟摩擦(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l 蔡東杰,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台北:左岸文化,2002年)。譯自:Joseph S. Nye Jr.,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l 蘇進強主編,911事件後全球戰略評估(台北:台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貳、中文期刊
l 丁永康,「冷戰後美國的大戰略:建立單極霸權體系之挑戰」,美歐季刊,第十三卷第二期,夏季號,民國88年6月,頁161-180。
l 丁永康,「國際政治經濟的互賴關係」,問題與研究,第三十一卷第十期,民國81年10月,頁78-84。
l 丁永康,「從相互依賴理論看美加自由貿易區」,美國月刊,第六卷第三期,民國80年3月,頁38-46。
l 丁樹範,「中共對美國『戰區飛彈防衛計劃』的態度」,問題與研究,第三十八卷第十一期,民國88 年11月,頁1-17。
l 尹慶耀,「中共獨立自主對外政策的由來與發展」,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1期,民國88年1月,頁4-30。
l 尹慶耀,「烏克蘭的戰略核武器問題」,問題與研究,第十三卷第三期,民國83年3月,頁39-51。
l 王春生,「興起的亞洲和擴大美日安保條約」,海峽評論,第76期,民國86年四月,頁6-10。
l 王純銀,「21世紀初亞太安全形勢展望」,現代國際關係,1996年4月,第4期,頁6-9。
l 包宗和,「後冷戰時期的美國戰略佈局」,美國月刊,第七卷第九期,民國81年9月,頁91-95。
l 田立仁,「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與北約『新戰略觀』」,中華戰略學刊,冬季號,民國88年12月,頁187-212。
l 朱少先,「駐韓美軍撤退與東北亞安全問題」,問題與研究,第16卷第10期,民國86年6月,頁18-27。
l 吳東野,「北約全球化戰略走向對台海情勢發展之意義及影響」,遠景季刊,第一卷第四期,民國89年10月,頁25-57。
l 吳東野,「北約向東擴大問題」,美歐月刊,第十卷第一期,民國82年12月,頁4-15。
l 吳東野,「歐洲安全情勢變化對兩岸關係之意義及影響」,「展望跨世紀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大政治系,民國88年,頁171-186。
l 吳東野,「歐洲盟邦對美國外交政策的評估問題」,美國月刊,第八卷第十二期,民國84年11月,頁36。
l 吳朝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五十週年以後的戰略發展」,中華戰略學刊,冬季刊,民國89年12月,頁215-252。
l 宋德星,「國際關係三大理論流派對國家安全的思考」,國際論壇,第二卷第四期,2000 年8月,頁56-57。
l 宋學文,「從美日新防衛合作指針與三不政策探討台灣對中共之安全策略」,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4期,民國88年10月,頁21-54。
l 宋興洲,「國際合作理論與亞太區域經濟」,問題與研究,第三十六卷第三期,民國86 年3月,頁27-59。
l 宋鎮照,「美國霸權在亞太地區之挑戰」,美歐月刊,第11卷第3期。1996年,頁23- 39。
l 李明,「美國在東北亞:從歐洲冷戰說起」,美國月刊,第5卷第8期。1990年12月,頁43-52。
l 李大中,「北約之轉型:德國與大西洋兩岸秩序的重建」,問題與研究,第三十五卷第三期,民國85年3月,頁78。
l 李文志,「亞太安全體制建構的難題、方向與台灣戰略的思考」,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23期。1995年10月17日,頁2-3。
l 李佛迪,「評『日美防衛合作新指針』及其相關法案」,日本問題研究,1999年,第4期,頁59-65。
l 李國雄,「柯林頓政府與美國對東南亞政策」,美歐月刊,第11卷,第12期,民國85年12月,頁31-43。
l 李博文,「NATO與地域紛爭」,日本研究,民國88年9月,頁6-10。
l 沈玄池,「歐洲聯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體制與運作方式改革之研究」,美歐季刊,第三十九期,秋季號,民國89年9月,頁263-304。
l 周煦,「美俄戰略夥伴關係」,美歐月刊,第九卷第七期,民國83年7月,頁27-32。
l 周季華,「日美安保體制的強化與東亞的安全」,日本學刊,1996年7月,第4期,頁31-42。
l 周煥彩,「美日安保新防衛指南影響兩岸情勢之研究」,中華戰略學刊,第86卷第4期,1997年,頁195-217。
l 周德芳,「科所夫衝突之探討」,國防雜誌,第十四卷第十一期,民國88年5月,頁40-52。
l 林文程,「亞太安全體系與台灣的國家安全」,理論與政策,第10卷,第1期,民國84年冬季號,頁26-35。
l 林文程,「後冷戰時期美國的國家安全政策」,美國月刊,第八卷第六期,民國82年6月,頁4-14。
l 林文程,中共與亞太多邊安全機制,國家政策雙周刊,第171期,。1997年8月19日,頁6-8。
l 林正義,「亞太安全保障的新體系」,美歐月刊,第35卷,第12期,民國85年12月,頁1-18。
l 林吉郎,「當前美國國家軍事戰略之研究」,美歐月刊,第11卷第11期。1996年,頁4-20。
l 林宗達,「美國發展國家飛彈防禦計劃研析」,中華戰略學刊,夏季號,民國90年7月,頁113-142。
l 林碧炤,「論集體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8期,民國83年8月,頁1-23。
l 邱淑美,「北約東擴的機制與挑戰」,美歐季刊,第十三卷第三期,民國88年秋季號,頁 287-317。
l 邱淑美,「北約東擴的機運與挑戰」,歐美季刊,秋季號,第十三卷第三期,民國88年9月,頁287-317。
l 金榮勇,「一九九○年代日本的亞太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6期。1993年6月,頁30-39。   
l 門洪華,「國際機制與美國霸權」,美國研究,北京: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第一期,民國90年,頁74-88。
l 施玉宇,「北約新戰略及俄羅斯對策探討」,歐洲,北京:歐洲雜誌社,第十七卷第四期,民國88年8月,頁10-13。
l 洪丁福,「美國之歐洲盟邦在波斯灣危機中之角色與立場」,美國月刊,第六卷第五期,民國80年5月。
l 洪淑芬,「美日貿易爭端與日本開放市場」,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4期,民國84年4月,頁28-44。
l 洪德欽,「歐聯、美國與世貿組織農產品貿易政策之綜合研究」,歐美研究,第26卷,第2期 民國85年6月, 頁33-91。
l 席來旺,美國對日安全戰略的重大調整,現代國際關係,第6期。1996年6月,頁7-9。
l 翁明賢,「後冷戰時期北約與歐洲安全關係」,美歐月刊,第九卷第八期,民國83年3 月,頁4-18。
l 張台麟,「當前歐美戰略關係之研析」,問題與研究,第三十卷第四期,民國80年4月,頁47-57。
l 張亞亮,「克林頓政府對俄政策與世紀之交的美俄關係」,美國研究,北京: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第四期,民國89年,頁40-66。
l 張敏謙,「美國全球戰略剖析」,美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第四期,民國89年,頁7-39。
l 張惠玲,「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之運作理論與發展」,問題與研究,第三十九卷第十一期,民國89年11月,頁49-70。
l 張隆義,「日本防衛與美日協調」,問題與研究,第21卷,第1期,民國70年10月, 頁43-52。
l 張隆義,「後冷戰時期的日美關係」,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7期,民國82年7月,頁11-20。
l 張隆義,「冷戰後日本防衛政策的轉變與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7期,1996年,頁1-15。
l 張雅君,「中共與美、日的亞太海權競爭:潛在衝突與制度性競爭機制」,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5期。1998年,頁5-19。
l 張顯耀,「歐洲聯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之趨向」,美歐月刊,第九卷第五期,民國83年5月。
l 梁振宇,「後冷戰時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角色」,理論與政策,第三十二卷第七期,民國82年7月,頁29-39。
l 莫大華,「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與海外出兵準則」,美歐季刊,第12卷第1期,1997年,頁121-141。
l 郭承天,「單邊主義、區域主義、與多邊主義」,美歐季刊,第12卷第1期。1997年,頁1-25。
l 郭獻忠,「波灣戰後美國新全球戰略之構想」,美國月刊,第六卷第十二期,民國80年12月,頁27-37。
l 陳勁,「美國與歐盟安全關係的變動趨勢」,美歐月刊,第十卷第六期,民國86年6月,頁44-58。
l 陳一新,「後冷戰時期美、日、中共關係的調整」,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6期,1995年,頁1-26。
l 陳文賢,「後冷戰時代的美日關係與東北亞政局」,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2期,民國83年4月,頁1-13。   
l 陳鴻瑜,「後冷戰時期美國之亞太安全政策」,美國月刊,第7卷第7期。1992年,頁64-71。
l 彭慧鸞,「柯林頓政府的金融外交:多邊主義、多管道對話與民間角色」,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5期。1998年,頁17-33。
l 彭慧鸞,「柯林頓政府的新東亞政策:奈伊復合式領導的理論與實踐」,美歐季刊,第12卷第3期。1997年,頁73-92。
l 湯紹成,「後冷戰時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角色與功能的轉變」,問題與研究,第三十九卷第一期,民國89年1月,頁67-78。
l 鈕先鍾,「蘇聯變局後的美國戰略」,美國月刊,第六卷第十二期,民國80年12月,頁4-10。
l 馮昭奎,「日美關係:從戰後到冷戰後」,美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第10卷第3期,1996年,頁7-20 。
l 楊永明,「美日安保與亞太安全」,政治科學論叢,第9卷,1998年,頁273-302。
l 楊志恆,「美日安保之沿革及其對台海安全之影響」,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2期,2000年4月,頁1-11。
l 楊志恆,「美日安保條約延伸涵蓋範圍戰略涵意之研究」,中華戰略學刊,第86卷第2期,1997年,頁184-196。
l 廖文中,「美日安保合作對西太平洋區域安全之影響」,中共研究,第31卷第11期 。1997年,頁75-95。
l 劉書彬,「歐洲聯盟東擴的課題與影響─以波蘭、捷克、匈牙利申請加入歐盟為例」,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八卷第一期,民國89年6月,頁209-236。
l 劉復國,「綜合性安全與國家安全:亞太安全概念適用性之檢討」,問題與研究,第 38卷第2期。1999年,頁21-36。
l 劉德海,「日本邁向政軍大國與東北亞各國的反應」,國際關係學報,第8期。民國82 年6月,頁81-97。
l 劉德海,「談美國柯林頓政府未來對東北亞的政策」,理論與政策,第7卷第2期 。1993年,頁81-89。
l 蔡增家,「美日安保條約的政經意函與制度的調適」,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9期。民 國87年9月,頁1-18。   
l 衛嘉定,「美國總統科林頓之總體外交新架構」,問題與研究,第三十二卷第五期,民國82年5月,頁24-31。
l 鄭瑞耀,「柯林頓政府對俄羅斯外交政策」,美歐月刊,第10卷,第8期,民國84年8月,頁28-52。
l 鄧定秩,「泛論國家利益」,中華戰略學刊,第86期,民國86年12月。
l 盧業中,「論國際關係理論之新自由制度主義」,問題與研究,41卷第2期,民國91年3、4月。頁49-50。
l 戴萬欽,「冷戰結束後的美國全球戰略」,美國月刊,第六卷第八期,民國80年8月,頁39-45。
參、英文專書
l Aron, Raymond, Peace and War: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Garden City:Anchor Press, 1973).
l Carr, Edward H., The Twenty Years’Crisis, 1919-1939: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Harper & Row, 1964).
l Carter, Ashton B. and William J. Perry, Preventive Defense:A New Security Strategy for America (Washington: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99).
l Christopher, Warren, In the Stream of History:Shaping Foreign Policy for a New Era(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l Claude, Inis,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Random House, 1962).
l Cooper, Richard, The Economics of Interdependence:Economic Policy in the Atlantic Community(New York:McGraw Hill, 1968).
l Cox, Robert W., Approaches to World Order(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l Dougherty, James E., Robert L. Pfaltzgraff,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Comprehensive Survey (5th Edition)(New York:Longman, 2001).
l Friedman, Thomas L., 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New York:Farrar Straus Giroux, 1999).
l Gaddis, John Leiw, The Long Peace:Inquiries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Cold War(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l Gao, Bai, Japan’s Economic Dilemma:The Institutional Original of Prosperity and Stagna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l Giddens, Anthony, Runaway World: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New York:Routledge, 2000).
l Gilpin, Robert,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l Grimes, William W., Unmaking the Japanese Miracle:Macroeconomic Politics, 1985-2000(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1).
l Haas, Ernst, Beyond the Nation-State: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l Helpman, Elhanan and Assaf Raz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rade Policy(Cambridge, Mass.:The MIT Press, 1991).
l Hoffmann, Stanley, Janus and Minerva:Essay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Boulder:Westview Press, 1987).
l Holsti, K. J., International Politic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New York:Prentice-Hall, 1988).
l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New York:Simon & Schuster, 1996).
l Katzenstein, Peter J.,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l Kegley, Charles W. and Gregory Raymond, A Multipolar Peace?:Great Power Politic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New York:St. Martin’s, 1994).
l Kegley, Charles W. ed., Controvers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Realism and the Neoliberal Challenge(New York:St. Martin’s, 1995).
l Kennedy, Paul,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New York:Random House, 1987).
l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Nye, Jr.,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3rd Edition)(New York:Addison Wesley, Longman, 2001).
l Keohane, Robert O., 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l Kindleberger, Charles P., The World in Depression 1929-1939(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
l Kissinger, Henry, Diplomacy(New York:Simon & Schuster, 1994).
l Knorr, Klaus, The Power of Nation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Basic Books, 1975).
l Krasner, Stephen D., 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Raw Materials Investments, and U.S. Foreign Policy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978).
l Krasner, Stephen D., Structural Conflict:The Third World Against Global Liberali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985).
l Krugman, Paul, ed., Strategic Trade Policy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s(Cambridge, Mass.:The MIT Press, 1986).
l Lieber, Robert, No Common Power-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Harpa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995).
l Liska, George F., Nations in Alliance:The limits of Interdependence(Baltimore:John Hopkins Press, 1968).
l Mazrui, Ali A., Culture Forces in World Politics(New Hampshire: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Inc., 1990).
l Morse, Edward L., Modern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Free Press, 1976).
l Nye, Joseph S., Jr., Bound to Lead (New York:Basic Books, 1990).
l Pastor, Robert A., A Century’s Journey:How the Great Powers Shape the World(New York:Basic Books, 1999).
l Riker, William H.,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Coalition(New Heaven:Yale Press, 1962).
l Rosati, Jerel, The Poli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New York:Harcourt Brace, 1999).
l Rothstein, Robert L., Alliances and Small Power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5).
l Russett, Bruce ed., Grasping the Democratic Peace:Principles for Post Cold War World(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l Solomon, Robert, Money on the Move:The Revolution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since 1980(New Jers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l Spykman, Nicholas John, America''s Strategy in World Politics: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New York:Harcourt, Brace, 1942).
l Wallace, H. and W. Wallace, Policy-Making in the European Un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l Wallerstein, Immanuel Maurice, Geopolitics and Geoculture:Essays on the Changing World-Syst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l Walt, Stephen M., The Origins of Alliances(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l Weart, Spencer R., Never at War:Why Democracies Will Not Fight One Another(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l Wendt, Alexander,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肆、英文期刊
l Anderson, Stephanie, “EU, NATO, and CSCE Responses to the Yugoslav Crisis:Testing Europe’s New Security Architecture,” European Security, Vol.4, No.2, Summer 1995, pp.328-353.
l Aurelia, George, “Japan as America’s Global Partner:Problems and Prospects,”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Vol.XI, No.4, Winter 1992, p.3.
l Baker, James A., III, “America in Asia: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a Pacific Community,” Foreign Affairs, Vol.70, No.5, Winter 1991-92, pp.1-71.
l Baldwin, David, “Power Analysis and World Politics,” World Politics, Vol.41, No.2, 1979, p.176.
l Biscop, Sven, “The UK’s Change of Course:A New Chance for the ESDI,” European Foreign Affairs Review, Summer 1999, pp.253-268.
l Doyle, Michael, “Kant, Liberal Legacy and Foreign Affair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Summer 1983, pp.323-353.
l Gordon, Philip H., “Their Own Army? Making European Defense Work,” Foreign Affairs, Vol.79, No.4, July/August 2000, pp.12-17.
l Hirsh, Michael, “Calling All Regio-Cops, Peacekeeping’s Hybrid Future,” Foreign Affairs, Vol.79, No.6, November/December, 2000, pp.2-8.
l Hormats, Robert D., “The Roots of American 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70, No.3, Summer 1991, p.133.
l Huntington, Samuel, “America’s Changing Strategic Interests,” Survival, Vol. XXXIII, No.1, January/February 1991, p.6.
l Huntington, Samuel, “The Lonely Super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78 No.2, March/April 1999, pp.35-49.
l Kaifu, Toshiki, “Japan’s Vision,” Foreign Policy, No.80, Fall 1990, pp.28-39.
l Katzenstein, Peter, “Why is There No NATO in Asia?Collective Identity, Regionalism, and the Origins of Multilater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6, No3, Summer 2002, pp.575-607.
l Kindleberger, Charles P., “Dominance and Leadership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Exploitation, Public Goods and Free Ride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25, No.2, June 1981, pp.242-254.
l Krasner, Stephen D., “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s: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6, 1982, p.186.
l Manning, Robert A. and Paula Stern, “The Myth of the Pacific Community,” Foreign Affairs, November/December 1994, pp.79-93.
l Maoz, Zeev and Bruce Russet, “Normative and Structural Causes of Democratic Peace, 1946-1986,”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7, No.3, September 1993, pp.624-638.
l Menon, Anand, Anthony Forster and William Wallace, “A Common European Defence?” Survival, Vol.34, No.3, Autumn, 1992, pp.105-111.
l Morrow, James D., “Arms versus Allies:Trade-Offs in the Search of Secur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7, No.2, Spring 1993, p.213.
l Munro, Ross H., “Awakening Dragon-The Real Danger in Asia from China,” Policy Review, No.62, Fall 1992, pp.10-17.
l Nye, Joseph S., Jr., “The American National Interest and Global Public Goods,” International Affairs, 78, No. 2, April 2002, pp.238-244.
l Nye, Joseph S., Jr.,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105, Issue 2, Summer 1990, p.181.
l Nye, Joseph S., Jr., et. al., “Harnessing Japan:A U.S. Strategy for Managing Japan as a Global Power,”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16, No.2, Spring 1993, pp.29-42.
l Okamoto, Yukio,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The Essential Alliance,”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25, No.2, Spring 2002, p.64.
l Perry, William J., “Defense in an Age of Hope,” Foreign Affairs, Vol. 75, No.6, November/December 1996, pp.64-79.
l Purrington, Courtney and A. K., “Tokyo’s Policy Responses During the Gulf Crisis,” Asian Survey, Vol. XXXI, No.4, April 1991, pp.308-310.
l Snyder, Glenn H., “Alliance Theory:A Neorealist First Cu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44, No.1, Spring/Summer 1990, p.104.
l Song, Young-sun, “Prospects for U.S.-Japan Security Cooperation,” Asian Survey, Vol.XXXV, No.12, Dec. 1995, pp.1091-1091.
l Weidenfeld, Werner, “America and Europe:Is the Break Inevitable?”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20, No.3, Summer 1997, pp.37-52.
l Williams, Phil et al., “Atlantis Lost, Paradise Regained?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stern Europe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61, 1993, pp.1-17.
l Yoichi Funabashi, “Japan and the New World Order,” Foreign Affairs, Vol.71, No.1, Winter 1991/92, p.61.
伍、網站資料
http://www.whitehouse.gov 美國白宮
http://www.dod.gov 美國國防部
http://www.state.gov 美國國務院
http://www.rand.org 美國蘭德公司
http://www.fas.org 美國科學家協會
http://www.mofa.go.jp 日本外務省
http://www.un.org 聯合國
http://www.nato.int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http://europa.eu.int 歐洲聯盟
http://www.weu.int 西歐聯盟
http://www.osce.org 歐洲安全合作組織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l 周煦,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88年)。
2. l 丁永康,「冷戰後美國的大戰略:建立單極霸權體系之挑戰」,美歐季刊,第十三卷第二期,夏季號,民國88年6月,頁161-180。
3. l 丁永康,「國際政治經濟的互賴關係」,問題與研究,第三十一卷第十期,民國81年10月,頁78-84。
4. l 丁永康,「從相互依賴理論看美加自由貿易區」,美國月刊,第六卷第三期,民國80年3月,頁38-46。
5. l 丁樹範,「中共對美國『戰區飛彈防衛計劃』的態度」,問題與研究,第三十八卷第十一期,民國88 年11月,頁1-17。
6. l 尹慶耀,「中共獨立自主對外政策的由來與發展」,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1期,民國88年1月,頁4-30。
7. l 尹慶耀,「烏克蘭的戰略核武器問題」,問題與研究,第十三卷第三期,民國83年3月,頁39-51。
8. l 田立仁,「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與北約『新戰略觀』」,中華戰略學刊,冬季號,民國88年12月,頁187-212。
9. l 朱少先,「駐韓美軍撤退與東北亞安全問題」,問題與研究,第16卷第10期,民國86年6月,頁18-27。
10. l 吳東野,「北約全球化戰略走向對台海情勢發展之意義及影響」,遠景季刊,第一卷第四期,民國89年10月,頁25-57。
11. l 吳東野,「北約向東擴大問題」,美歐月刊,第十卷第一期,民國82年12月,頁4-15。
12. l 吳東野,「歐洲安全情勢變化對兩岸關係之意義及影響」,「展望跨世紀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大政治系,民國88年,頁171-186。
13. l 吳東野,「歐洲盟邦對美國外交政策的評估問題」,美國月刊,第八卷第十二期,民國84年11月,頁36。
14. l 吳朝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五十週年以後的戰略發展」,中華戰略學刊,冬季刊,民國89年12月,頁215-252。
15. l 宋學文,「從美日新防衛合作指針與三不政策探討台灣對中共之安全策略」,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4期,民國88年10月,頁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