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82.133)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21 01: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佩佩
論文名稱:封神演義神話元素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Myths of feng shen yan yi
指導教授:浦忠成浦忠成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語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9
中文關鍵詞:封神演義神話樂園變形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9
  • 點閱點閱:300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4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中國文學史的背後,事實上有著一個初始的原貌,我們可稱此為「遠古神話」。袁珂在《中國古代神話》一書中提到:「神話起源於古代,當世界還在蠻野蒙昧的狀態中,原始人類對於大自然所發生的各種現象……驚奇而得不到解釋,於是以為訂有一種超人的物事在做這些現象的支配者,這類超人的物事,原始人就叫它『神』,由此而產生的一些荒誕的傳說,就叫他『神話』。」可見,神話源自於人們的想像之中,並且可能成為一種口耳相傳的訊息,而可說為文學的源頭。一直到今天,當我們窺探豐富的中國文學史時得以發現,神話除了存在於口傳文學之中,也與歷史、傳說、宗教結合,影響著許多的文學作品,並且吸引著各代的讀者們。
神話可能影響著小說的起源,而小說中則時而出現神話色彩,這些「神話色彩」的部分並不一定完整,卻在片斷中影響著小說的鋪陳這些片斷的神話色彩,可稱為「神話元素」。袁珂認為,《封神演義》一書帶著濃厚的宗教迷信色彩,並不能稱之為神話小說。不過,《封神演義》或無法被稱為神話小說,然其中豐富的神話元素與精神,卻有其可深入的研究價值。
《封神演義》為研究民間文學與信仰相當重要的一本小說,然而其在文學史中,卻一直無法有相當的地位。縱使如此,直至今日,《封神演義》仍可說為一本頗受歡迎的作品,而其中的人物與情節,也為人們所熟知。觀《封神演義》中廣受歡迎的部分,可以發現其中有豐富的神話元素,這些神話元素在《封神演義》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使得《封神演義》一書較之前身的《武王伐紂平話》與《列國志傳》的情節更加精采而有趣,也可以說是《封神演義》流傳久遠的重要指標。
如此,可以說《封神演義》一書之所以在民間受到歡迎,甚至到今日能改編成動畫、電玩等新潮流,其神話元素佔有極大的影響,正由於其融合各種古代、宗教甚至新形成的神話角色,使得人物繁複而多變,承襲而甚至影響了宗教的神話傳說,讓讀者藉由這些人物的處理而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樂園神話起因於人們對於現實世界的失落、不滿,因此塑造出美好的樂園,期望追尋而至這個理想的地方,舉凡西方的「伊甸園」、「烏托邦」或是中國的「桃花源」等,都是典型的樂園形象。「樂園」給予人們一種完美的想像,讓在人世間不如意的衆生擁有著美好的希望。自古以來,「神話」與「樂園」就脫離不了關係,這些樂園或者是神話主角居住之地、或是所到之地,除了主角之外,這些地方也為神話增加了美麗的色彩,有了這些樂園,神話的境界使人更加嚮往,也倍覺奇幻與美麗。《封神演義》的樂園延續遠古而再創新,其中的仙鄉、神獸、仙藥仙物充滿了神話的色彩,更帶給讀者無限的嚮往。
「變形」,可視為構建神話思想的基因,透過變形,事物得以轉變成另一種型態,文化哲學大師卡西勒〈Ernst Cassirer〉將變形視為「支配神話的律則」,透過變形神話,生死課題得以以另一種形象轉換。此外,變形神話更置身在多變的法術中,不斷傳遞著隱喻於小說中的思想模式。樂蘅軍將變形神話的表現方式,歸納為兩種類型,一為力動的,另一為靜態的。所謂力動的變形,只由某形象蛻化為另一種形象,包含人、動植物和無生物之間的互變;而靜態神話則如圖畫一般來陳述人獸同體互生的神話,如蛇面人身、鳥獸人身之類的特異型態。無如死後變形、亦或是變形以解決危難,都屬於「力動」的變形,而如《山海經》中各類特異形象的人獸,則可歸屬於靜態的神話。這些變形的神話元素透過各種不同面貌呈現於小說中,使得《封神演義》這部在情節上與武打場景的描述中重複甚多的文學作品,卻得以用多元的面貌展現其不同於其他小說的特殊性。
神話學者袁珂曾提出「狹義」及「廣義」的神話說。其中「廣義的神話」一說,認為神話、仙話、傳說皆為「廣義神話」中的一部份。這種「廣義神話」的說法,雖不一定為神話學最準確的論述,卻爲與宗教信仰與民間傳說所融入的後世神話提供了合理的彈性空間,《封神演義》中加有許多民間傳說與宗教神話,「廣義神話」的定義正可提供《封神演義》神話元素一個較為寬廣的歸屬,然過於迷信荒誕的部分,仍應視為「巫術」範疇,因此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本論文以廣義神話的角度,探討《封神演義》中的神話元素,除期望能以另一角度看《封神演義》,尋求其在神話上的特質,找出其在民間廣受歡迎的原因之外,也希望能正視《封神演義》在文學史上有價值的一面。
論文之第一章為<緒論>,主要針對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及材料等加以說明,第二、三章介紹《封神演義》中的神話角色,包含原始神話角色、各種宗教神話角色以及精怪角色,第四章由「樂園神話」的角度探討《封神演義》的神話元素,第五章則以「變形神話」的角度探討《封神演義》的神話元素,第六章是為結論,歸納與整理全文論點。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
第三節 關於《封神演義》一書
第四節 《封神演義》神話研究之相關神話定義
第二章 封神演義的神話角色〈一〉
第一節 原始神話角色
第二節 佛教神話角色
第三章 《封神演義》的神話角色〈二〉
第一節 道教神話角色
第二節 其他神話角色
第三節 《封神演義》神話中的精怪角色
第四章《封神演義》的樂園神話元素
第一節 《封神演義》的仙境樂園
第二節 不死概念
第三節 仙物與仙藥
第四節 神獸形象
第五章 《封神演義》中的「變形」神話元素
第一節 《封神演義》中與生命有關的變形
第二節 《封神演義》中與變形相關的法術情節
第三節 《封神演義》中的角色的特異變形
第六章 結論
附表一 《封神演義》神話角色的特色與書中形象一覽表
附表二 《封神演義》神話元素一覽表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一、 參考書目
﹙一﹚《封神演義》文本資料
書籍類
《封神演義》〈題明.許仲琳撰〉民國七十二年臺北文化版
《新刻鍾伯敬先生批評封神演義二十本》〈題明.許仲琳編〉民國七十四年臺北天一出版
《封神演義》〈題明.許仲琳撰〉民國七十七年臺北桂冠再版
《封神演義一百回》〈題明.陸西星撰〉民國七十七年臺北東方文化版
《封神演義》〈題明.陸西星撰〉民國九十一年臺南市世一書局修訂一版
《封神演義》民國九十一年臺北三民書局初版五刷
《封神演義》〈題明.許仲琳撰〉民國九十二年臺北臺灣古籍初版
《封神演義一百回》民國九十二年臺北小知堂文化發行初版
《新刊全相平話武王伐紂書》〈元〉不著撰人 民國三十年海虞王古魯影攝元建安虞氏刊本
《武王伐紂書》三卷 一九九三年上海市上海古籍社
《武王伐紂平話》民國八十年 台北天一出版
《新鐫陳眉公先生批評列國志傳》十二卷〈明〉不著撰人 明萬曆乙卯( 43年 )姑蘇龔紹山刊本
﹙二﹚《封神演義》相關著作
書籍類
《封神榜故事探源》衛聚賢撰 民國四十九年香港說文社中興叢書
《封神真形圖》民國七十四年臺北天一出版
《臺灣民間信仰與封神演義之比較研究》曾勤良撰 民國七十四年臺北華正修訂再版
《神魔國探奇》劉逸生撰 民國七十八年臺北遠流臺灣初版
《封神演義故事探源》衛聚賢等撰 民國八十年臺北天一出版
《封神演義雜考》錢靜芳等撰 民國八十年臺北天一出版
《封神的主題與結構》沈淑芳等撰 民國八十年臺北天一出版
《封神之演化》臺靜農等撰 民國八十年臺北天一出版
《二郎神研究》容肇祖等撰 民國八十一年臺北天一出版
學位論文類
《封神演義研究》沈淑芳撰 民國六十八年東吳中研所碩士論文
《封神演義與武王伐紂書之比較研究》李若鶯撰 民國六十九年高師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二郎神傳說》江亞玉撰 民國七十五年東海中研所碩士論文
《陸西星的道教思想》郭啟傳撰 民國七十六年台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哪吒人物及故事研究》陳曉怡撰 民國八十五年逢甲中研所碩士論文
《封神演義的多重至上神研究》林朝全撰 民國八十六年淡江中研所碩士論文
《從思維方式剖析封神演義中封神的意義》蕭鳳嫻撰 民國八十六年師大國研碩士論文
《封神演義神仙譜系研究》朱秋鳳撰 民國八十七年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明代神魔小說之神格化人物研究》賴玉樹撰 民國八十八年文化中研所碩士論文
《明代神魔小說法術研究》葉有林撰 民國八十九年文化中研所碩士論文
《明清演史神魔之戰爭小說研究》陳昭利撰 民國九十年文化中研所博士論文
《論「封神演義」中的民間童話素質》潘桂美撰 民國九十一年南師國語文碩士班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類
<透視封神演義創作的時代背景>周燕謀撰 中央日報副刊民國54年10月29-11月1日
<伊底帕斯與哪吒>樊聖撰 《臺灣醫界》39卷12期,民國85年12月頁57-62
<悟空與哪吒--關於自我追尋的故事>黃心怡撰 《學生輔導通訊》49,民國86年3月 頁62-69
<從哪吒形象看小說家「點石成金」>華唐撰 《明道文藝》261,民國86年12月頁141-149
<「封神演義」世界觀剖析--生活世界的異化及復歸之道>蕭鳳嫻撰 《鵝湖》24:6,民國87年12月頁30-41
<《封神演義》西方教主考>山下一夫撰 民國八十八年《圓光佛學學報》第三期,頁241-259
<中國小說與民間文學的關係>李福清撰 《嶺南學報》復刊號,民國88年10月頁119-136
<《封神演義》之天概念分析>蕭鳳嫻撰 《鵝湖》27卷1期,民國90年7月頁46-56
<神話英雄人物在當代小說中的新詮釋--以后羿、神農、哪吒故事為例>林青蓉撰 《中臺學報:人文社會卷》卷13,民國91年5月頁133-148
<從中國封神概念探討「神」觀點的源起>蘇曼如撰 《東方人文學誌》1卷3期,民國91年9月頁123-138
<「封神演義」的神譜學>南方朔撰 《聯合文學》20卷5期,民國93年3月頁6-7
﹙三﹚神話及文學類相關著作
書籍類
《中國小說史料》孔另境撰,民國四十六年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神話與傳說》婁子匡等撰 民國五十九年臺北東方文化供應社
《神話叢話》婁子匡撰 民國五十九年臺北東方文化供應社
《楚辭中的神話和傳說》鍾敬文撰 民國五十九年臺北東方
《中國神話雜誌》燕冰撰 民國六十年臺北東方文化供應社
《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孫楷第撰 一九七四臺北年天一出版社
《崑崙文化與不死觀念》杜而未撰 民國六十六年台北學生書局
《從比較神話到文學》樂衡軍撰 民國六十六年二月台北東大出版
《神話與小說》王孝廉撰 民國七十五年台北時報初版
《中國神話傳說辭典》袁珂撰 民國七十六年臺北華世臺一版
《中國神話傳說》袁珂撰 民國七十六年臺北里仁初版
《宗教與神話論集》李亦園撰 民國七十六年臺北立緒初版
《中國神話研究》玄珠撰 民國七十八年五月臺北廣文書局初版
《中國民俗神話辭典》袁珂撰 一九八九年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外國神話辭典》王惟甦、肖朗譯纂 一九八九年江西省江西人民出版
《外國神話傳說大辭典》外國神話傳說大辭典編寫組編 一九八九年北京市中國國際廣播第一版
《古典神話辭典》馬淑琴、晏立農編譯 一九九o年吉林人民出版社
《古代小說與民間文學》李德芳、于天池撰 一九九二年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一版一刷
《明清小說比較研究》李保均撰 一九九六年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一版一刷
《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民國八十五年漢學研究中心
《神話與傳說》周作人撰 民國八十七年臺北駱駝初版
《中國神話大辭典》袁珂編 一九九八年成都市四川辭書出版社
《漢朝的本土宗教與文化》王青撰 民國八十七年臺北洪葉文化初版
《先秦神話思想史論》趙沛霖撰 民國八十七年臺北五南初版
《希臘羅馬神話故事》程羲編 民國八十八年臺北星光第一版
《埃及神話故事》程羲編 民國八十八年臺北星光第一版
《日本神話故事》程羲編 民國八十八年臺北星光第一版
《北歐神話故事》程羲編 民國八十九年臺北星光第一版
《希伯來神話故事》程羲編 民國八十九年臺北星光第一版
《波斯神話故事》程羲編 民國八十九年臺北星光第一版
《人類心靈的神話:容格的分析心理學》常若松撰 民國八十九年臺北貓頭鷹初版
《東方神話傳說. 第五卷, 佛教.耆那教.斯里蘭卡與尼泊爾神話》 薛克翹,張玉安,唐孟生主編; 鄧殿臣本卷主編 一九九九年北京北京大學
《茅盾說神話》茅盾撰,二OOO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國小說史略》魯迅撰 二OO一年香港三聯書局一版三刷
《神話的智慧》喬瑟夫.坎伯撰 民國九十一年臺北立緒再版一刷
《神話》喬瑟夫.坎伯 民國九十一年臺北立緒再版一刷
學位論文類
《六朝志怪小說研究》周次吉撰 民國六十年政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鏡花緣神話國度研究》王季文撰 民國六十七年輔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元雜劇神話情節研究》陳美雪撰 民國六十八年輔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漢鏡所反映的神話傳說與神仙思想》張金儀撰 民國六十九年台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山海經新探》彭澤江撰 民國六十九年文化中研所碩士論文
《臺灣山地神話研究》馬莉撰 民六十九年文化民族學所碩士論文
《楚辭神話之分類及其相關神話研究》宣釘奎撰 民國七十一年台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悲劇英雄》金善子撰 民國七十三年台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魏晉志怪小說中的世界--以搜神記為中心的研究》金克斌撰 民國七十三年東海歷史所碩士論文
《中國古代神話中人神關係之研究》林景蘇撰 民國七十四年高師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列子神話、寓言研究》黃美媛撰 民國七十四年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晉志怪小說與古代神話關係之研究》呂清泉撰 民國七十四年台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山海經神話研究》李仁澤撰 民國七十四年台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聊齋志異夢境與變形故事之研究》禹東完撰 民國七十五年東海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李白詩中神話運用之研究--以仙道神話為主體》楊文雀撰 民國七十九年輔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宋前神話小說中龍的研究》張貞海撰 民國八十年文化中研所博士論文
《炎帝神農的神話傳說與信仰》鍾宗憲撰 民八十一年輔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顧頡剛古史神話觀研究》葉憶如撰 民國八十一年高師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莊子>神話研究》甯怡撰 民國八十二年逢甲中研所碩士論文
《后羿射日神話研究》李瑋菁撰 民國八十二年東吳中研所碩士論文《中國上古神話與民間信仰;一個神話思維的考察》金洪謙撰 民國八十三年東海中研所碩士論文
《中國太陽神話傳說研究─遠古的文化、觀念、信仰與崇拜》張素美撰 民國八十四年高師大碩士論文
《帝女神話研究》陳怡秀撰 民國八十七年中央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六朝志怪樂園研究》林恭億撰,民國八十九年高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巴蜀神話研究》許秀美撰 民國八十九年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漢文佛典夜叉形象之研究》張雅惠撰 民國八十九年中正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先秦兩漢混沌神話研究》陳忠信撰 民國九十年彰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西王母神話仙話演變之研究相關著作》黃才容撰 民國九十年台大中研碩士論文
《「狐狸精」原型及其在中國小說的文化意涵》金洪謙撰 民國九十年東海中研所博士論文
《《山海經》神話思維研究》邱宜文撰 民國九十年文化中研所碩士論文
《中國民間文學中財神的研究》周啟松撰 民國九十年文化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姵棻《西遊記》宇宙建構及人物探源》 民國九十年東海中研所碩士論文
《先秦至唐狐狸精怪故事研究》江慧琪撰 民國九十年中興中研所碩士論文
《伏羲神話傳說與信仰研究》劉惠萍撰 民國九十一年中正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
期刊論文類
<古代九頭鳥的傳說>,朱介凡撰 民國65年台北《東方雜誌復刊》,頁68
<六朝仙境傳說與道教之關係>李豐楙撰 民國69年《中外文學》第八卷八期,頁170
<中國雷神形象>鍾宗憲撰 民國80年6月《輔大中研所學報》7期,頁335-359
<從佛教經典到民間傳說─李靖、妙善故事之變異>張瑞芬撰 ,民國81年1月《興大中文學報》第五期出版,頁285∼頁316
<袁珂「神話無下限論」初探>陳全得撰《中華學苑》 42期 民國81年3月 頁253-275
<中國古代神話與章回小說>李福清撰《漢學研究》民國82年6月頁361-382
<女媧原型之謎>劉方甫撰 民國82年8月《歷史月刊》67期頁24-28
<山海經的神話思維>﹙上﹚(下)鄭志明撰 民82年07月、10月《社會科學中國文化》2 期頁65-90 ,3期頁15-33
<神話中之變形>浦忠成撰 民國84年6月《花蓮師院學報》第5期 頁47-64
<神話、歷史與古史人物>趙沛霖撰 1995年《天津師大學報》第2期頁56
<失樂園─中國樂園神話探討之一>胡萬川撰,《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3月,頁103
<神話研究趨勢綜論>鄭志明撰 民國85年3月《鵝湖》頁5-15
<市民社會的神話>張汝倫撰 民國85年10月《中國研究》 頁13-17
<伊底帕斯與哪吒>樊聖撰 民國85年12月《臺灣醫界》 頁57-62
<從中國神話的內涵--論神話中的原型回歸與變型的特質>辛金順撰 民國86年1月《文明探索》8期頁91-103
<袁珂《中國神話史》評介>葉懿芳撰 民國86年3月《中國文化月刊》204期頁122-127
<楚辭中的自然神話 >張金撰 民國86年9月《道教學探索》10期頁1-13
<從哪吒形象看小說家「點石成金」>華唐撰 民國86年12月《明道文藝》261卷,141-149頁
< 俗文學中神話的意義與基礎作用>浦忠成撰 民國88年3月《國教新知》頁46-52
<「論衡」的神話觀解析>傅錫壬撰 民國88年11月《淡江人文社會學刊》4期頁1-22
<神話文明與「天」的崇拜>史作檉撰 民90年1月《文明探索叢刊》24期頁1-20
<紅樓夢與女媧神話>郭玉雯撰 民國90年6月《婦女與兩性學刊》12期頁39-63
<道教成立初期老子神話的演變與發展>王青撰 民國90年7月《宗教哲學》頁87-96
<中國神話的 事性與象徵性>鍾宗憲撰 民國90年11月《輔大學報》17期頁245-279
<神話英雄人物在當代小說中的新詮釋--以后羿、神農、哪吒故事為例>林青蓉撰 民國91年5月《中臺學報》人文社會卷13期 頁133-148
<西王母神話的演化>李錦山撰 民國91年11月《故宮文物》頁78-85
〈四〉思想與宗教
書籍類
《中國民間信仰論集》劉萬枝撰 民國六十三年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才性與玄理》牟宗三撰 民國六十三年臺北臺灣學生
《佛性與般若》﹙三部﹚牟宗三撰 民國六十三年臺北臺灣學生
《道教大辭典》李叔還撰 民國六十八年臺北巨流一版
《三教搜神大全》 民國六十九年臺北聯經出版
《中國哲學史》勞斯光撰 民國七十年臺北三民初版
《大正新修大藏經》大藏經刊行會編 民國七十二至七十七臺北新文豐修訂一版
《中國正統道教大辭典》楊逢時編 民國七十四年臺北逸群初版
《正統道藏》白雲觀長春真人編纂 民國七十四年臺北新文豐再版
《求古錄禮說補遺》金鶚撰 民國七十四年台北新文豐出版
《正統道藏目錄通檢》楊金鸞改編 1986﹙ 民國75年﹚日本京都市中文出版社
《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 宗教篇》婁子匡撰 民國七十七年臺北東方文化出版〈敦煌經銷〉
《三教源流聖帝佛祖搜神大全》〈明〉無名氏撰 民國七十八年臺北臺灣學生初版
《歷代神仙通鑑》二十二卷(明)徐道編撰,程毓奇續撰 民國七十八年臺北臺灣學生初版
《廣列仙傳》張文介編輯 民國七十八年臺北臺灣學生初版
《神考釋神》(清)李調元撰 民國七十八年臺北臺灣學生初版
《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民國七十八年台北臺灣學生初版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編 民國七十九年臺北文津出版
《中國民間諸神》呂宗力、欒保群編 民國八十年臺北學生書局出版
《仙話》梅新林撰 1992年6月上海新華書店
《中國哲學史》馮友蘭撰 民國八十二年臺北臺灣商務增訂臺一版
《中國民間宗教史》馮佐哲, 李富華撰 民國八十三年臺北文津初版
《道教文化辭典》張志哲撰 1994〈民國八十三年〉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第1版
《細說中國民間信仰 : 由神話起源探討民俗信仰》王世禎撰 民國八十四年臺北武陵二刷一版
《觀音信仰》邢莉撰 民國八十四年臺北漢揚初版〈揚智文化總經銷〉
《中國民間信仰》金澤撰 1995〈民國84年〉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第2版
《玉皇大帝信仰》陳建憲撰 民國八十五年臺北漢揚初版〈揚智文化總經銷〉
《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王治心撰 1996〈民國八十五年〉北京東方出版社第1版
《宗教哲學概論》楊紹南撰 民國八十五年臺北臺灣商務二版
《仙家修煉之理論與實證》張乙尹撰 民國八十七年臺北武陵一版
《道教術數與文藝》詹石窗撰 民國八十七年臺北文津初版
《道教與神魔小說》茍波撰 1999年9月〈民國八十八年〉成都:巴蜀書社第一版
《道教哲學》呂鵬志撰 民國八十九年臺北文津初版
《明代哲學史》張學智撰 2000年〈民國八十九年〉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第一版
《天上人間:道教神仙譜系》黃海德撰 民八十九年臺北大展初版
《道教文化研究》陳鼓應撰 民國八十九年臺北文史哲校訂一版
《中國佛教史》黃懺華撰 民國九十年臺北國家初版
《中國神仙研究》黃兆漢撰 民國九十年臺北臺灣學生初版
《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鄭素春撰 民國九十一年臺北臺灣商務初版
《中國道教諸神》馬書田撰 民國九十年六月臺北國家初版
《中國冥界諸神》 馬書田撰 民國九十年六月臺北國家初版
《中國佛教諸神》 馬書田撰 民國九十年六月臺北國家初版
《「道教與民間信仰的交談與會通」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輔大宗教系等撰 民國九十一年臺北內政部
《道藏輯要》 出版項不詳
學位論文類
《唐人小說中之佛道思想》王義良撰 民國六十四年高師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魏晉南北朝民間信仰研究》張億平撰 民國九十年台大中研所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類
<臺灣民間信仰的多重至上神觀>鄭志明撰 民國85年4月《宗教哲學》2卷2期頁135-155
<有關多神論的哲學思想>張雪珠撰 民國87年2月《哲學與文化》 頁122-127+196-197
<找尋女性觀音的可能前身>于君方撰 民國八十八年《香光莊嚴》五十九期
<門神>明玲撰 民國九十年台南靈霄寶殿皇恩玉龍宮 《玉龍刊訊》第七期
<「神」觀的交談--從「多重至上神觀」談起>鄭志明撰 民國90年5月《揭諦學刊》第3期頁247-270
<淺說道教與中國民間信仰>張豐隆撰 民國90年12月《歷史教育》第8期頁141-167
〈五〉經史子集類
﹙本部份以經、史、子、集順序排列,各部中又以編著或註者朝代排列,同朝代者,則以出版年依序排列。﹚
《尚書》 十三經注疏本 藝文印書館
《詩經》 十三經注疏本 藝文印書館
《左傳》 十三經注疏本 藝文印書館
《易經》 十三經注疏本 藝文印書館
《大戴禮記》 十三卷 (漢)戴德撰 民國五十四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臺一版
《孝經》一卷 (清)黃奭輯 民國六十一年臺北藝文出版
《詩緯》一卷 (清)黃奭輯 民國六十一年臺北藝文出版
《春秋緯 十五卷 論語緯 四卷 孝經緯 六卷》 黃奭輯 一九九三年上海市古籍第一版
《周禮》黃公諸選註 民國五十九年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禮記》 民國八十七年臺北台灣商務出版
《說文解字》〈漢〉許慎 民國八十八年臺北藝文印書館
《國語》〈春秋〉左丘明撰 民國二十四年上海市商務出版
《史記》〈漢〉司馬遷撰 民國八十四年臺北商務印書館臺一版七刷《漢書》〈漢〉班固撰 民國八十五年臺北商務印書館臺一版七刷
《吳越春秋》〈漢〉趙曄撰,民國五十一年臺北世界出版
《後漢書》〈晉〉范曄撰 民國八十九年臺北商務印書館臺一版七刷
《竹書紀年》(梁)沈約註 (明)范欽訂 民國六十八年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水經注》四十卷(後魏)酈道元 民國五十四年台北世界出版
《通典》〈唐〉杜佑 民國七十五年台北世界出版
《舊唐書》〈後晉〉劉煦撰 民國四十六年臺北藝文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影印
《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 民國八十九年臺北鼎文出版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撰 民國五十四年臺北中華書局出版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撰 民國七十七年臺北商務印書館臺六版
《宋史》〈元〉脫脫等 民國八十一年臺北錦繡初版
《元史》〈明〉宋濂撰 民國四十七年臺北藝文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影印
《明實錄》〈明〉夏元吉等 民國五十四年中研院歷史研究所
《明史記事本末》〈清〉古應泰撰 民國五十四年臺灣商務印書館
《明宮史》〈明〉劉若愚撰 民國五十五年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初編影印本
《明書》〈清〉傅維鱗撰 民國五十六年(1967)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初編影印本
《明史》〈清〉張廷玉等奉敕修 民國七十一年臺北藝文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影印
《繹史》〈清〉馬驌撰 民國七十二年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明史列傳》〈清〉徐乾學撰 民國七十四年臺北臺灣學生再版
《呂氏春秋》〈漢〉高誘注 民國六十三年藝文印書館
《道德經》〈魏〉王弼注 民國七十三年臺北學海出版
《韓非子集解》〈清〉王先慎撰 民國五十四年臺北臺灣商務臺一版
《荀子集解》〈清〉王先謙撰 民國八十三年臺北藝文印書館初版六刷
《管子今註今譯》李勉註譯 民國七十七年臺北臺灣商務出版
《新譯晏子春秋》陶梅生注譯 民國八十七年台北三民出版
《四書讀本》謝冰瑩等編譯 民國八十年臺北三民書局修訂四版
《莊子今註今譯》陳鼓應註譯 民國八十八年臺北臺灣商務出版
《穆天子傳》六卷〈戰國〉佚名 〈晉〉郭璞注 民國六十一年臺北臺灣中華臺四版
《風俗通》十卷 (漢)應劭撰 民國元年湖北官書處
《風俗通義》〈漢〉應劭 民國五十二年臺北世界
《神異經》〈漢〉東方朔撰, 民國五十六年台北藝文印書館
《論衡》〈漢〉王充撰 民國五十五年臺北臺灣中華
《靈憲》一卷(漢)張衡撰 民國五十七年臺北藝文印書館
《漢武帝內傳》〈漢〉班固 民國五十七年臺北藝文印書館
《漢武故事》兩卷〈漢〉班固 民國五十七年臺北藝文印書館
《釋名》〈漢〉劉熙 民國七十五年臺北世界出版
《淮南子》〈漢〉劉安撰 民國八十九年臺北臺灣古籍初版
《列仙傳》〈漢〉劉向 民國九十年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一版
《山海經》〈晉〉郭璞注 民國五十四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帝王世紀》一卷〈晉〉皇甫謐撰 民國五十六年臺北藝文印書館
《搜神記》〈晉〉干寶撰 民國五十九年台北里仁出版
《拾遺記》〈晉〉王嘉撰 民國七十一年臺北木鐸出版
《枕中書》〈晉〉葛洪 民國七十四年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初版
《神仙傳》〈晉〉葛洪 民國七十四年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初版
《山海經》袁珂,李豐楙校注導讀 民國七十五年臺北金楓初版
《博物志》〈晉〉張華 民國七十六年臺北金楓初版
《搜神記全譯》〈晉〉干寶撰 一九九一年貴陽市貴州人民出版社第一版
《抱朴子》〈晉〉葛洪撰 民國八十七年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初版
《異苑》〈南朝宋〉劉敬叔撰,清嘉慶十年虞山張氏照曠閣刊本
《述異記》二卷(梁)任昉撰 光緒元年湖北崇文書局原刻本
《續幽怪錄》四卷(唐)李復言撰 民國五十六年臺北藝文印書館出版
《初學記》 〈唐〉徐堅撰,民國六十一年臺北新興出版
《北堂書鈔》(唐)虞世南撰 (明)陳禹謨補註 民國七十二年臺北臺灣商務出版
《酉陽雜俎》二十卷〈唐〉段成式 民國七十八年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龍城錄》二卷〈唐〉柳宗元 民國七十八年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夷堅志》〈宋〉洪邁 民國七十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景德傳燈錄》卅卷 (宋) 釋道原編 民國七十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五燈會元》二十卷〈宋〉釋普濟撰,民國七十二年臺北臺灣商務出版
《雲笈七籤》一二二卷 〈宋〉張君房撰 民國七十二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朱子語類》一四○卷 〈宋〉黎靖德編,民國七十二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初版
《太平御覽》〈宋〉李昉等編 民國七十五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臺五版
《太平廣記》〈宋〉李昉等編 民國八十五年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續夷堅志》〈金〉元好問 西元二ooo年北京市北京出版社
《天中記》六十卷,附週天大象 賦一卷 〈明〉陳耀文撰 附卷〈漢〉張衡撰 民國七十二年臺北臺灣商務出版
《玉芝堂談薈》三十六卷 (明)徐應秋撰 民國七十二年臺北臺灣商務初版
《西遊記》〈明〉吳承恩撰 民國七十六年臺北桂冠再版
《四遊記》〈明〉吳元泰,余象斗,楊志和撰 民國七十七年臺北文化《歷代神仙通鑑》〈明〉徐道編撰 民國七十八年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撰 民國九十二年臺南西北初版
《三教源流蒐神大全》〈清〉葉德輝校訂 民國六十九年臺北聯經初版
《聊齋誌異》十二卷〈清〉蒲松齡撰 民國七十二年臺北里仁
《鏡花緣》〈清〉李汝珍撰 民國七十五年臺北桂冠出版
《楚辭》十七卷〈漢〉王逸章句 民國五十八年臺北藝文印書館
《楚辭集註》民國八十年 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文選》〈南朝梁〉蕭統編 李善等注 民國五十三年台北藝文印書館
《全唐詩》清康熙四十五年敕編 民國五十年臺北復興出版
《古今圖書集成》〈清〉蔣廷錫等奉敕纂 民國五十三年臺北文星
《四庫全書題要辨正》民國七十八年 臺北藝文印書館
〈六〉其他參考書目
《三輔黃圖》〈漢〉佚名,民國五十九年台北藝文出版
《浙江省杭俗遺風》(清)范祖述著 民國七十二年臺北成文臺一版
《江蘇省興化縣志》〈清〉張可立修 民國七十二年臺北成文臺一版
《最新社會科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Derek Layder撰,二零零三年臺北韋伯文化
〈七〉相關網頁
佛像欣賞網 http://www.oom.com.tw/libe/zangzu-c-09.html
山西語言文字網 http://www.sxyw.cn/
靈智心光 http://www.newage.net.cn/library/books/
台閩古蹟資訊網 http://webca.moi.gov.tw/link.html
豫西大觀網站 www.by666.net
香港大學學生會佛學會網站「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http://www.hku.hk/buddhist/yinshun/
中國長農網古廟介紹http://www.ccain.com/
佛光山海天佛剎網頁http://dharma.fgs.org.tw/shrine/fgsastw3k/簡介.htm
中華人網站http://www.greatchinese.com
漢文電子大藏經http://www.buddhist-canon.com
佛網http://www.buddhanet.com.tw
日本茨城大學人文系二階堂研究室網站http://nika01.hum.ibaraki.ac.jp/~nikaido/index_c.htm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叢桂(民87)。師生間的衝突事件與處理。學生輔導,57,42-51。
2. 吳瓊洳(民90)。家庭因素與國中學生反抗學校行為之關係研究。教育研究資訊,9(5),149-174。
3. 郭生玉(民79)。工作壓力與專業態度對教師工作心厭高低之區別功能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3,71-98。
4. 郭生玉(民78)。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心厭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2,131-146。
5. 郭生玉(民76)。教師工作心厭與背景因素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0,37-54。
6. 莊興惠(民89)。從訓導人員角色職責談-做好訓導工作之道。竹縣文教,20,42-48。
7. 張曉春(民72)。專業人員工作疲乏形成模式-以社會工作員為例。思與言,2(21),179-201。
8. 徐藝華(民86)。現代學分-忙裡偷閑術。師友月刊,366,1-2。
9. 紀有田(民81)。正視國中訓導問題。臺灣教育,494,40-42。
10. 林淑玲、楊極東(民80)。大專院校訓導人員職業倦怠研究。訓育研究,30(4),23-40。
11. 何東墀(民78)。國民中學益智班教師工作滿意、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學報,4,1-67。
12. 王素芸(民81)。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感之探討。教育研究雙月刊,27,16-23。
13. 吳宗立(民85)。國中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教學報,8:99-131。
14. 毛國楠(民84)。國中教師的樂觀信念、自我效能、對壓力的認知評估、因應方式與工作調適及身心健康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28,177-194。
15. 黃光國(民82)。互動論與社會交易:社會心理學本土化的方法論問題。本土心理學研究,2,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