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2.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4/01 15: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子安
研究生(外文):Zi-An Chang
論文名稱:同步考量預防維修策略於單機排程問題期使總延遲時間最小化
論文名稱(外文):Integrated preventive maintenance and job scheduling to minimize the total tardiness of jobs
指導教授:郭雅玲郭雅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ar-Lin Ku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工業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4
中文關鍵詞:生產排程預防維修策略動態規劃
外文關鍵詞:Production schedulingPreventive maintenanceDynamic Programm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5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生產排程(production scheduling)與預防維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 PM )策略,其要旨均在提高生產資源(如加工機台)之利用率。但無論在實際生產環境或理論研究中,均鮮少將二者同時整合考量,而採獨立視之,如先排定預防維修時程,而後再決定排程計畫。如此作法即忽略兩者間的關聯性(interaction ),求得之解自然非最佳策略。其中Cassady 及 Kutanoglu [2002]針對單機台(三個加工件)問題,採實驗設計方式(利用完全搜尋法),證實『整合考量排程及預防維修』策略確實將優於『排程與預防維修獨立視之』策略。在最小化加權總延遲時間之目標下,前者之目標值較後者好30%。
因此本研究將範圍限定於單機問題,假設機台在逐漸累積損耗量至某一程度(threshold)下勢必導致失效,在同時考量排程與預防維修策略下,利用動態規劃法(dynamic programming ),期能同時找出最佳之預防維修策略及加工之排序,而使總延遲時間(total tardiness )最小化。由於主要模式求解不易,故先針對「各物件(job)製程時間相同,到期日不同」之模式進行求解,而後再推廣至「各任務(task)製程時間,到期日均不同」之主要模式。其中此處之任務為包含多個製程時間相等之物件。
Both the purpose of production scheduling and preventive maintenance(PM) are to lift up the availability of machine. The two mentioned above seem to rarely be considered integratedly,but independently no matter in reality environments or theoretic areas. However, we got the idea that there exists a gap between the strategy considering scheduling and PM intergraterly(the optimal strategy)and the strategy considering scheduling and PM independently from the research of Cassady and Kutanoglu.
Hence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considering a single machine which will get breakdown due to accumulative damage, and hope to find out the integrated production scheduling and PM strategy to minimize the total tardiness of jobs using dynamic programming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致 謝 iii
目 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 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1.2 研究目的 2
1.2 研究流程架構 2
1.2.1 研究範圍與限制 2
1.2.2 研究流程與架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最佳預防維修(置換)策略 5
2.2 單機排程問題 7
2.2.1 確定性排程問題 (任何條件均為已知且確定) 7
2.2.2 隨機性排程問題 8
2.3結合排程問題與預防維修策略 8
2.3.1 將排程問題與預防維修策略獨立視之 8
2.3.2 整合排程問題與預防維修策略,同步考量之 8
第三章 模式建構(一) 製程時間相同,到期日不盡相同 11
3.1 主要問題描述 11
3.2 模式1-在最小化總完工時間目標下,尋求最佳預防維修策略 13
3.2.1 問題概述 13
3.2.2 模式建構 13
3.2.3 最佳解性質 14
3.3模式2-不考慮PM,僅考量機台失效,尋求最佳加工排序 18
3.3.1 問題概述 18
3.3.2 模式建構 18
3.4 模式3-同時考量加工排序及預防維修策略,期使總延遲時間最小化 27
3.4.1 問題概述 27
3.4.2 模式建構 27
3.4.3 最佳解性質探討 29
3.4.3.1 物件之最佳排序與是否實施預防維修作業無關 29
3.4.3.2 最佳預防維修策略 42
3.4.4 數值分析 49
3.4.4.1 數值分析先前作業 49
3.4.4.2 dmin 對於 k* 之影響: 52
3.4.4.3 n 與 dmin 對於 k* 之影響: 59
3.4.4.4 物件個數 n 與到期日對於 k* 之影響: 66
3.4.4.5 T 對於 k* 之影響: 71
3.4.4.6 製程時間 p 對於 k* 之影響: 78
3.4.4.7 其餘系統參數 D,a ,tr 與 tp 對於機台臨界壽命 85
第四章 模式建構(一) 到期日相同,製程時間不盡相同 90
4.1 問題概述 90
4.2 模式建構 91
4.3 最佳解性質探討 91
第五章 模式建構(三)到期日,製程時間不盡相同 97
5.1 問題概述 97
5.2 允許分批交貨且可於任務加工時程內進行PM 98
5.2.1 模式轉換 98
5.2.2 轉換後模式求解 98
5.2.3 範例輔助說明 99
5.3 不允許分批交貨且僅止於任務加工前方可進行PM 102
5.3.1 利用完全搜尋方式尋求最佳解 102
5.3.2 利用5.2節之模式轉換尋求其近似解 104
第六章 結 論 108
6.1 各物件製程時間p 均相等,到期日不盡相同 108
6.2 各物件到期日d 均相等,製程時間不盡相同 109
6.3 各物件到期日,製程時間均不盡相同 109
參考文獻 111
附件(一) 112
附件(二) 123
[1] Bean. J.C., Brige, J.R., Mittenthal. J and Noon. C.E. 1991, “Match-up scheduling with multiple resources, release dates and disruptions”, Operations Research, vol. 39, no.3, pp. 470-483, May.
[2] Ciriaco Valdez-Flores, Richard M. Feldman, 1989, “A survey preventive maintenance models for stochastically deteriorating single-unit systems”,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vol. 36, pp. 419-446.
[3] C.J. Liao and W.J. Chen, 2003, “Single-machine scheduling with periodic maintenance and nonresumable jobs”, 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 vol.30, pp. 1335-1347.
[4] C. Richard Cassady, Erhan Kutanoglu, 2003, “Minimizing job tardiness using integrated preventivemaintenance planning and production scheduling”, IEEE Transactions, vol. 35, pp. 503-513.
[5] Emmons. H., 1969, “The one machine scheduling to minimize certain functions of
job tardiness”, Operations Research, vol.17, pp. 701-715.
[6] Fisher, M. L., 1976, “A dual problem for the one machine scheduling problem”, Mathematics Programming 11, pp. 229-251.
[7] Graves. G.H., Lee, C.Y., 1999, “Scheduling maintenance and semiresumable jobs on a single machine”,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vol. 46, pp. 845-863.
[8] Lee. C.Y., Chen. Z.L., 2000,”Scheduling jobs and maintenance activities on parallel machines”,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vol. 47, pp. 145-165.
[9] Süleyman Özekici, 1995, “Optimal maintenance policies in random environ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 82, pp. 283-294.
[10] Tapan Sen, Joanne M. Sulek and Parthasaratic Dileepan, 2003, “Static scheduling research to minimize weighted and unweighted tardiness: A state-of-the-art survey”, 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 vol.83, pp. 1-1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4.甘添貴「幫助之幫助與錯誤」,月旦法學雜誌,第4 期,1995年8月。
2. 3.甘添貴「幫助犯之因果關係」,月旦法學雜誌,第3 期,1995年7月。
3. 1.甘添貴「間接正犯與己手犯之再認識」,中興法學,第24 期,1987年5月。
4. 12.甘添貴「共同正犯之罪數與犯罪競合」,月旦法學雜誌,第71期,2001年4月。
5. 13.甘添貴「教唆犯與幫助犯之罪數」,月旦法學雜誌,第74 期,2001年7月。
6. 15.陳志龍「搶鳳計畫與化骨水---間接正犯與其工具間認知差距的問題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78期,2001年11月。
7. 18.黃榮堅「被遺忘的後門」,月旦法學雜誌,第62期,2000年7月。
8. 19.蔡墩銘「一方共同正犯與同時犯之分際」,月旦法學雜誌,第76期,2001年9月。
9. 21.蔡震榮,張維平「電腦犯罪證據之研究」,刑事法雜誌,第44卷第2期,2000年4月出版。
10. 22.陳家駿「從臺積電員工傳送e-mail洩密--談公司處理電子郵件之法律問題」,智慧財產,第41期,2002年4月出版。
11. 26.黃淑如,莊玲玉「電子郵件系統探討」,商業職業教育,第68期,1997年5月出版。
12. 27.戴豪君「電子郵件所引發的著作權問題 -1-」,光碟購買指南,第14期,1997年6月出版。
13. 28.戴豪君「電子郵件所引發的著作權問題 -2-」,光碟購買指南,第15期,1997年7月出版。
14. 31.陳立中「郵界的明日之星﹣﹣電子郵件」,交通建設,第40卷第3期,1991年3月出版。
15. 32.王郁琦、陳炳全,濫發網際網路廣告信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八十一期,頁15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