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1】 林朝欽,「林火與森林保護之關係」。
【2】 王成明,「預防森林火災防火線作為之探討-以森林保育處為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6月) 。【3】 林朝欽,「林火行為(初級)」,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系森林火災指揮人員訓練用教材 S190。
【4】 劉司謙,「雪霸國家公園火燒厚植被之變化(Ⅱ)」,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3(12月)。
【5】 Rothermel.R.C, Anderson, “Fire spread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d in laboratory”, Forest Service USDA Res. Pap. INT-69, 1969.
【6】 Albini. F. A. , “model for fire spread in wildland fuels by radiation” ,Combust. Sci. Technol. 42, 1985.
【7】 Catchpole.T. , de Mestre,N. , “Physical models for a spreading line fire”, Aust. For. 49(2), 102-111, 1986.
【8】 Mark A. Finney, “Fire Area Simulator-Mode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USDA RMRS-RP-4, 1998.
【9】 林朝欽,「認識森林火」,林業試驗所。
【10】 林朝欽,「林火原理及其在防救技術上之應用」,林務局台灣林業第十八卷第十期,1992。
【11】 陳溪洲,「台灣森林火災防救實務」,農委會林業特刊第二十五號 。
【12】 林朝欽,「森林火預測系統及研究之需要」,林務局台灣林業第十八卷第一期,1992。
【13】 林朝欽,「細說森林火」,林務局。
【14】 黃季敏、唐雲明、張士獻、盧守謙,「從梨山大火探討森林火災搶救戰術」,消防月刊內政部消防署中華民國91年12月。
【15】 林朝欽、張獻仁,「野火─林業的敵人?朋友?」,林務局台灣林業第二十六卷第四期,2000。
【16】 林朝欽,台灣之森林火及其生態角色探討」,林務局台灣林業第十六卷第八期,1988。
【17】 楊秋霖,「談森林生態之復健與救火系統之建立─梨山與雪山東峰森林大火過後」,林務局台灣林業第二十七卷第二期,2001。
【18】 邱祈榮,「建構林火資訊管理系統之重要性」,林務局台灣林業第二十七卷第二期,2001。
【19】 黃國楨,「遙測影像(RS)、地理資訊系統(GI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應用在森林火災之研究」,林務局台灣林業第二十四卷第二期,1996。
【20】 林永發、邱清安,「環山與雪山東峰火燒後植群之變化」,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九十一年度自行研究報告,2002(12月)。
【21】 歐辰雄、呂金城、廖敏君,「雪山東峰火燒後玉山箭竹開花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九十一年度研究報告,2002(12月)。
【22】 陳明義、施纓煜,「野火影響環山與雪山地區植群之研究(Ⅰ)」,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八十六年度研究報告,1995(6月)。
【23】 陳明義、施纓煜,「野火影響環山與雪山地區植群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八十七年度研究報告,1996(6月)。
【24】 「雪霸國家公園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3(六月)。
【25】 林誠興、黃家明、周明衍、黃翰仁,「台灣林火行為數值研究」,2003輸送現象與其應用專題研討會,2003(10月)。
【26】 林誠興、黃家明、周明衍,「以數值方法探討氣候因子與森林火災之關係」,中華民國第27屆力學會議,2003(12月)。
【27】 林誠興、黃家明、周明衍,「風與燃料因子交互作用對林火影響之數值研究」,中華民國燃燒學會第14屆學術研討會,2004(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