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54.236.58.220) 您好!臺灣時間:2021/03/06 22:40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詳目顯示
:::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陳立德
研究生(外文):
Chen, Li-Te
論文名稱:
開發一套視覺互動導向之體適能檢測系統
論文名稱(外文):
Using Vision-Based Interactive Technology to Develop A Physical Fitness Examination System
指導教授:
王照明
指導教授(外文):
Wang, Chao-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元智大學
系所名稱:
資訊傳播學系
學門:
傳播學門
學類:
一般大眾傳播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1
中文關鍵詞:
體適能
、
互動科技
、
電腦視覺
外文關鍵詞:
Physical Fitness
、
Interactive Technology
、
Computer Vision
相關次數:
被引用:
3
點閱:393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0
隨著國人對體適能的重視與電腦科技的快速發展,許多學者與專家都期望能藉由電腦的輔助,來提供更方便、快速與完善的體適能管理。本研究將提出一套以視覺互動導向之體適能檢測系統,運用網路攝影機(WebCam)價格便宜、體積小的特點,配合電腦視覺互動科技,開發一套新穎的體適能檢測系統。
本研究主要描述一套透過以電腦視覺進行評量、檢測,建構出個人的健康體能紀錄、透過數位化的資料與網路連結,提供分析體適能數據,以節省傳統體適能分析所花費的人力及物力支出,讓使用者可以方便的進行健康體適能檢測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
一、以電腦視覺互動科技來建立一套體適能檢測系統
使用電腦視覺技術的感測方式有著直覺、便利…等等優點,透過影像位移變化做為其感測動作的基礎,適合運用在肢體大範圍的運動,感測裝置不需接觸受測者,而不會影響檢測受測者的肢體動作。體適能檢測系統在結合其他互動裝置後,並且進行測量設計上的改變,將視覺感測技術運用在體適能檢測上。
二、透過建立常模對照表建立過程推演數據轉換之系統程序
透過整理相關文獻理論及現有體適能活動及系統,歸納出設計體適能的測量之項目、流程,並將檢測出來的數值與標準體適能常模做一比對,此一數據的轉換方式可以作為將來進行相關檢測的依據,讓未來相關系統亦可透過此一方式來進行數據上的轉換。
三、討論電腦視覺技術在體適能檢測系統的設計原則
透過實作與設計的過程,整合實際檢測過程與檢測後的訪談,整理出電腦視覺技術在體適能檢測系統的設計原則,提供後續研究開發之參考意見,提供電腦視覺應用於體適能之設計原則。
本研究經過設計四種體適能檢測活動,透過實際檢驗及檢驗後的評估,依照檢測數據建立出體適能對照表,並且確認過本系統具有其可行性。
Because of 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great amount of specialists are craving for a more accessible and complete computer assisted physical fitness management. This paper will propose an innovated physical fitness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computer vision interactive technology, involving the use of WebCam which is relatively cheap and small.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is to describe a system which uses computer vision to evaluate, examine and report one’s physical records. Comparing to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fitness analysis method, this implementation saves a great deal of manpower and money. The main focus of this study is to allow the potential users to assess their health-related fitness more easily and more conveniently.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are:
1. To develop a vision-based interactive technology system to examine one’s physical fitness;
2. To establish a model as the norm to cross-refer the data gathered by the new technology;
3. To discuss the principles on developing computer vision technology related to physical fitness examination.
This research has been designed four kinds of physical fitness examination activity and examined the valuation of physical fitness exam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examination, this system has its feasibility.
第一章 緒 論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研究目的 3
1.3研究架構 4
1.4 研究流程 5
1.5 預期貢獻 6
1.6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體適能概述 8
2.1.1 體適能的定義 8
2.1.2 體適能檢測原則 9
2.1.3 體適能常模 14
2.1.4 體適能檢測活動 15
2.1.5 體適能系統 21
2.2電腦視覺檢測技術 22
2.2.1電腦視覺檢測技術 22
2.2.2動作捕捉系統發展 23
2.2.3動作捕捉系統種類 25
2.2.4電腦視覺檢測技術應用 26
2.3 小結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設計 32
3.1.1 實驗研究法 33
3.1.2 調查訪問法 33
3.2 研究器材與設備 33
3.3 系統規劃 34
3.4 活動設計限制 35
3.5 實驗內容 36
3.5.1實驗規劃 36
3.5.2場地佈置 36
3.5.3測量項目與方式 38
第四章 體適能活動設計與實做
4.1電腦視覺運算技術 40
4.1.1 電腦視覺運算 40
4.1.2即時影像的擷取開發方案 43
4.2 體適能活動內容設計 44
4.2.1系統結構 44
4.2.2檢測項目 45
4.2.3 活動內容設計 48
4.2.4體適能常模對照表 56
4.2.5 小結 58
第五章 體適能活動測量結果與分析
5.1 體適能活動測試結果 60
5.1.1 打擊活動測試結果與評估 61
5.1.2 舉旗活動測試結果與評估 62
5.1.3 搖擺活動測試結果與評估 63
5.1.4 手舞足蹈測試結果與評估 64
5.1.5 小結 65
5.2 建立體適能常模對照表 66
5.3 電腦視覺體適能活動設計原則 68
5.3.1學童對於檢測系統之使用意見 68
5.3.2電腦視覺體適能活動設計原則 7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研究結論 73
6.2 未來研究建議 75
6.3研究心得 77參考文獻 78
1. Gavrila D. (1999),The visual analysis of human movement: a survey.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73 (1), p. 82-98.
2. Vicon Motion Systems(2002),Applications : gait analysis from the World Wide Web。上網日期:民國92年11月20日。http://www.vicon.com/main/applications/gait_analysis.shtml
3. 方進隆(民82),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漢文書店。
4. 方進隆(民87),體適能推廣策略與未來研究方向。中華體育,第12卷,3期,70-77。
5. 王人成、黃昌華、王季軍、白彩勤、楊年峰、金德聞(民88),基於普通攝像機的人體運動資訊檢測系統*。生物醫學工程學雜誌,1999年第4期第16卷,41-49。
6. 王亮、胡衛明、譚鐵牛(民91),人運動的視覺分析綜述。電腦學報,25卷,第3期,47-56。
7. 王順正(民88),運動的處方。運動生理週訊,第25期,32-36。
8. 王薪吉(民91),健康體能紀錄與評估系統支開發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9. 吳慧君(民87),我國中小學及大專學生體能常模之建立。國民體育季刊,27卷2期,45-50。
10. 林正常(民86),體適能的理論基礎。台北市:教育部。
11. 林宸生(民87),數位信號處理-實務入門。台北市:全華。
12. 林清波(民90),基於即時影像追蹤之交通監測系統。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系碩士論文。
13. 林暉岳(民90),健康體適能於壽險核保之應用研究。逢甲大學統計與精算所碩士論文。
14. 柯鴻銘(民90),光學式二維影像動作捕捉系統之開發研究-以臉部動作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國民體能檢測實施辦法,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四月二十九日台八十九體委全字第○○七○一四號令發布。
16. 張秋煉(民90),台北市石牌國小體育課教學對健康體適能影響之探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張基成、童宜慧(民89),一個架構於全球資訊網上的電子化學習歷程檔案。教學科技與媒體,51期,37-45。
18. 張欽圳(民89),以電腦視覺方式分析人與電腦互動應用中的物體姿勢及人體活動。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博士論文。
19. 教育部(民88),提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劃(333計劃)。國民體育季刊,28卷1期,147-157。
20. 教育部(民91),學校體育發展中程計畫。91年12月5日,台(九一)體字第九一一八七三九九號。
21. 陳鎰明(民91),我國大專體育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
22. 黃永任(民87),健康成年人的運動處方。中華體育,12卷2期,53-60。
23. 楊垂霖(民88),智慧型多媒體個人電腦防盜系統 --視覺影像警訊分析。國立成功大學製造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廖啟邑(民90),透過視訊影像取得人體動作資訊。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劉先翔(民85),國小學童的體適能活動。台灣省學校體育。第6卷第6號,20-26。
26. 蔡博智(民90),影像追蹤方法影用在監控系統之研究。中原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侯君昱(民85),從影像序列建構虛擬實境中的人體動作。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電機工程技術研究所論文。
28. 方裕民(民88),GUI界面設計理論與實務-以家庭娛樂系統設計案為例。中日設計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29. 吳建偉、林宸生、陳翹湘(民87),物件導向之機械視覺系統設計與應用。電子月刊,民國87年5月,90-96。
30. 中國智慧視覺監控(民91),人運動的視覺分析。上網日期:民國92年10月29日。http://www.sinosurveillance.com/yjcg.htm。
31. 自行車暨健康器材研發中心(民92),運動健身器材上之感測技術介紹。上網日期:民國92年11月11日。http://www.runride.com/technology/uptech/tech3.asp?tid=58。
32. scwang(民92),體育生理學網站。上網日期:民國92年11月14日。http://140.123.226.100/epsport/health/show.asp?repno=36&page=1。
33.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92),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網站。上網日期:民國92年11月14日。http://media.justsports.net.tw/spo_demo/online_body.asp?m_3_id=745。
34. 教育部(民89),教育部體適能網站。上網日期:民國92年11月14日。http://140.135.82.106/director/d1.htm。
35. 陳俊忠、蔡美文、李雪楨(民86),中高齡健康體能常模之建立。上網日期:民國92年11月20日。http://www.iosh.gov.tw/data/f8/86m141.htm。
36.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民89),我國勞工健康體能狀況調查---服務業、製造業與營造業。上網日期:民國92年11月20日。http://www.iosh.gov.tw/data/f5/news890107.htm。
37. 行政院衛生署-台灣e院(民92),體適能醫療諮詢。上網日期:民國92年11月23日。http://sp1.cto.doh.gov.tw/doctor/All/index.php?d_class=體適能&SECT=2&PHPSESSID=d33fb2462ca2f2bba574c9ef2f1c04ec
38. 光電工業研究所(民92),人體量測。上網日期:民國92年11月24日。http://www.oes.itri.org.tw/coretech/imaging/img_3di_und_007.html。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影像追蹤方法影用在監控系統之研究
2.
台北市石牌國小體育課教學對健康體適能影響之探究
3.
我國大專體育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
4.
基於即時影像追蹤之交通監測系統
5.
光學式二維影像動作捕捉系統之開發研究-以臉部動作為例
6.
從影像序列建構虛擬實境中的人體動作
7.
健康體能紀錄與評估系統之開發研究
8.
透過視訊影像取得人體動作資訊
9.
健康體適能於壽險核保之應用研究
10.
結合影像擷取虛擬實境技術建置國小英語互動學習系統
11.
以電腦視覺方式分析人與電腦互動應用中的物體姿勢及人體活動
12.
智慧型多媒體個人電腦防盜系統--視覺影像警訊分析
13.
體適能研究現況分析
14.
互動視訊遊戲設計及其應用於自動販賣機產品行銷之研究
15.
導入多人互動科技於國小樂趣化體適能活動設計之研究
1.
17. 張基成、童宜慧(民89),一個架構於全球資訊網上的電子化學習歷程檔案。教學科技與媒體,51期,37-45。
2.
9. 吳慧君(民87),我國中小學及大專學生體能常模之建立。國民體育季刊,27卷2期,45-50。
3.
4. 方進隆(民87),體適能推廣策略與未來研究方向。中華體育,第12卷,3期,70-77。
4.
29. 吳建偉、林宸生、陳翹湘(民87),物件導向之機械視覺系統設計與應用。電子月刊,民國87年5月,90-96。
5.
22. 黃永任(民87),健康成年人的運動處方。中華體育,12卷2期,53-60。
1.
導入多人互動科技於國小樂趣化體適能活動設計之研究
2.
開發語意查詢系統支援國小體適能訓練處方之擬定
3.
大專生體適能課程對體能追蹤影響之研究
4.
運用關連法則探勘於初等教育資料分析—以體適能為例
5.
老年人健康狀況、身體活動與功能性體適能相關之探討
6.
度量化的身體:學校體適能檢測的權力技術
7.
比較彼拉提斯或體適能為主的運動訓練對中高齡應力性尿失禁婦女之成效
8.
目標設定對大學生體適能及健康概念之影響
9.
適應舞蹈課程對於輕度智能障礙肥胖學生健康體適能之影響-以台北市立文山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學生為例
10.
國中生體適能狀況與日常生活型態之研究-以台北縣某國中為例-
11.
銀髮族參與休閒運動團體對其體適能之影響
12.
運動輔助訓練對改善巴金森氏症病人生理特徵及健康體適能之研究
13.
十二週彼拉提斯墊上運動訓練對國小舞蹈班女性學童芭蕾表現、靜態平衡與健康體適能之影響
14.
Gamma迴歸模型在體適能測驗資料上的應用
15.
不同體適能水準與免疫功能指標相關性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