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2.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10 12: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潘宜輝
研究生(外文):PAN I HUI
論文名稱:微波成像雷達即時信號處理技術之研究
指導教授:黃炳森黃炳森引用關係杜德銘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
系所名稱:電子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分塊自適量化編碼法(BAQ)分塊浮點量化編碼法(BFPQ)向量量化編碼法(VQ)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1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主要針對微波成像雷達數據作資料壓縮,由於數據壓縮如要達成即時處理目的,壓縮方法就不能過於複雜。在研究時,首先針對原始數據進行分析,並利用純量量化編碼法,對原始數據執行壓縮工作,使整個數據壓縮成較低的位元數。之後,再將下傳至地面的壓縮數據進行解壓縮,以還原原始影像。除此之外,也利用向量量化編碼法進行壓縮及解壓縮工作,進行成像後PSNR比對,作為比較的依據。最後,為了加快運算速度以達到即時之要求,導入了平行處理的概念,以期提升整體程式之運算的速度。
誌 謝 ii
摘 要 iii
ABSTRACT iv
目 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符號說明和縮寫 xi
1.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動機 3
1.3 研究目的 3
1.4 研究方法 4
2. 合成孔徑雷達信號處理 5
2.1 點目標之相位 5
2.2 方位聚焦處理(Azimuth Focusing) 7
2.3 距離聚焦處理(Range Focusing) 11
2.4 SAR處理器結構 13
3. 壓縮方法探討 15
3.1 純量量化編碼法(Scalar Quantization) 15
3.1.1 分塊自適量化編碼法(Block Adaptive Quantization) 15
3.1.2 均勻量化編碼法(Uniform Quantization) 24
3.2 向量量化編碼法(Vector Quantization) 29
3.2.1 標準向量量化編碼法 30
3.2.2 LBG(Linde Buzo Gray)向量量化編碼法 32
4. 平行演算法 34
4.1分塊自適量化平行演算法 34
4.2 量化中央處理器各事件狀態 36
5. 研究方法與結果 43
5.1 實驗數據資料分析 43
5.2 各種壓縮方法比較 50
5.3 討論 65
6. 結論與未來工作 67
參考文獻 68
自 傳 70
[1]劉永坦,雷達成像技術,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哈爾濱,第7頁,2001。
[2]Curlander, J. C. and McDonough, R. 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1.
[3]Raney, R.K., Runge, H., Bamler, R., Cumming, I., and Wong, F., “Precision SAR Processing without Interpolation for Range Cell Migration Corre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Vol. 32, pp. 786-799, July, 1994.
[4]Moreira, A., Mittermayer, J., and Scheiber, R., “Extended Chirp Scaling Algorithm for Air- and Spaceborne SAR Data Processing in Stripmap and ScanSAR Imaging Modes,”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Vol. 34, No. 5, pp. 1123-1136, September, 1996.
[5]Bamler, R., “A Comparison of Range-Doppler and Wavenumber Domain SAR Focusing Algorithms,”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Vol. 30, pp. 706-713, July, 1992.
[6]Mittermayer, J., Moreira, A., and Loffeld, O., “The Frequency Scaling Algorithm for Spotlight SAR Data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Vol. 37, No. 5, September, 1999.
[7]Rocca, F., Prati, C., and Monti-Guarnieri, A., “New Algorithms for Processing of SAR Data,” ESA Contract Report, Ispra, Italy, pp. 88-90, 1989.
[8]Kwok, R. and Johnson, W. T. K., “Block Adaptive Quantization of Magellan SAR Data,”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ensing, Vol. 27, pp. 375-383, July, 1989.
[9]Cumming, I., Dutkiewicz, M., and Akam, B., “Study o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ata Encoding Techniques,” Proceedings of ESTEC Image Processing Workshop, Noordwijk, Netherlands, June, 1991.
[10]Lloyd, S. P., “Least Squares Quantization in PCM,”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pp. 129-136, March, 1982.
[11]Sayood, K., Introduction to Data Compression,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San Francisco, pp. 219-227, 2000.
[12]Max, J., “Quantizing for Minimum Distortion,” IR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pp. 7-12, June, 1960.
[13]張真誠、黃國峰、陳同孝,電子影像技術,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第35-39頁,200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論文
 
1. 王素琴(1996),我國童工保護規定之探討與建議,勞工行政第96期,頁3-7。
2. 35. 曾國雄,「合租共乘(Vanpool)&合車共乘(Car pool)在台灣地區之可行性」,都市交通,第30期,頁10-22,民國77年。
3. 13. 李治綱、陳朝輝、簡聰裕,「捷路鐵路列車延滯事件發生後行車調度策略之模擬分析」,運輸計劃季刊,第三十一卷,第二期,民國91年,頁299-322。
4. 王惠玲(1999),國際勞動基準之趨勢與發展-夜間工作公約之探討,勞資關係第17卷第12期,頁6-16。
5. 29. 張學孔、張美香,「捷運路線之接駁公車網路設計」,運輸,第23期,民國83年3月,頁31-52。
6. 2. 丁迺龍,「捷運接駁小巴士之研究」,都市交通,民國84年3月,頁29-42。
7. 27. 張有恆、楊博文,「配合大眾捷運系統之接駁公車營運計畫整合之研究」,運輸學刊,第10卷,第l期,民國86年3月,頁41-72。
8. 15. 何依栖,「都會區計程車共乘制度實施及管理之探討」,運輸計劃季刊,第18卷,第4期,民國78年,頁507-518。
9. 王卓脩(2003),全球化與社會運動中的企業精神展現,思與言第41卷第1期,頁69-118。
10. 古允文(2002),巨靈或螳螂?—全球化下的國家角色與社會福利,國家政策論壇第2卷第1期,頁149-151。
11. 艾洛克(2001),ILO與非政府國際組織,勞資關係第20卷第2期,頁46-49。
12. 成之約(1998),加拿大因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勞動調整政策之初探:兼論對我國之政策意涵,空大行政學報第8期,頁1-22。
13. 成之約(2002),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我國人力資源政策的意涵,經濟情勢暨評論第7卷第4期,頁25-42。
14. 成之約、辛炳隆、劉黃麗娟(2002),外籍幫傭與監護工引進對國內就業影響之初探,勞資關係論叢第11期,頁69-95。
15. 成之約(2003),貿易自由化與勞動權利的保障,國家政策論壇春季號,頁22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