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12: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洪濤
研究生(外文):Horng-taur Yong
論文名稱:兒童對物體運動事件的理解:時空線索與特徵線索的效果
指導教授:蔣文祁蔣文祁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9
中文關鍵詞:運動連續性時空線索特徵線索物體概念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6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的目的是透過操弄預覽的訊息,探討5至8歲的兒童如何利用不同的時空線索和特徵線索來推理遮蔽事件中的物體的位置和數目,這些推理能力的發展趨勢,以及兒童在三種不同行為測量(口頭回答、注視行為和押注)上是否出現分離的現象及其可能的原因。在本研究的三個實驗中,兒童分別觀看外觀相同或不同的物體在兩個遮蔽物後作連續和不連續的運動。在實驗一中,兒童未對事件涉及的物體作預覽的情況下,結果發現5至8歲的兒童比較傾向依據特徵線索來作判斷,而且在三種不同的行為測量上有一致性的表現。在實驗二中,兒童事先預覽事件中出現的所有物體的情況下,結果顯示預覽能促進兒童利用時空線索來判斷物體的位置和數目,但在三種不同的行為測量上有不一致性的表現。在實驗三中,預覽所提供的訊息和運動事件所提供的時空線索和特徵線索不一致的情況下,結果顯示5至8歲的兒童仍然比較傾向利用特徵線索來判斷物體的位置和數目,而且在三種不同的行為測量上有不一致性的表現。本研究結果發現兒童在判斷物體的位置和數目時,外觀線索是一項主要的線索。在事件涉及的物體外觀不同的情況下,預覽與否不影響兒童對物體的位置和數目的判斷,但在事件涉及的物體外觀相同的情況下,預覽與否會對兒童的判斷造成影響。
緒論………………………………………………………………………….…1
研究目的…………………………………………..…………………8
實驗一………………………………………………………………..…….…12
方法…………………………………………………………………12
結果……………………………………………………………...…..16
討論……………………………………………...…………………..24
實驗二……………………………………………………….………………..28
方法………………………………………………………...………..28
結果…………………………………………………………...……..28
討論………………………………………………...………………..36
實驗三………………………………………………………….……………..44
方法………………………………………………...………………..44
結果………………………………………………...………………..44
討論………………………………………………...………………..52
綜合討論…………………………………………………….………………..60
附註…………………………………………………………………….……..65
參考文獻………………………………………………………….…………..66

附錄一:圖……………………………...…………………………………………….68
Ahmed, A., & Ruffman, T. (1998). Why do infants make A not B errors in a search task, yet show memory for the location of hidden objects in a nonsearch task?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4, 441-453.
Baillargeon, R. (1987). Object permanence in 3½- and 4½-month-old infa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3, 655-664.
Baillargeon, R., Spelke, E. S., & Wasserman, S. (1985). Object permanence in five-month-old infants. Cognition, 20, 191-208.
Bower, T. G. R. (1967). The development of object-permanence: Some studies existence constancy.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2, 411-418.
Clements, W. A., & Perner, J. (1994). Implicit understanding of belief. Cognitive Development, 9, 377-395.
Hauser, M. (2001). Searching for food in the wild: A non-human primate’s expectation about invisible displacement. Developmental Science, 4, 84-93.
Hood, B., Cole-Davis, V., & Dias, M. (2003). Looking and search measures of object knowledge in preschool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9, 61-70.
Melkman, R., & Rabinovitch, L. (1998).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continuous and discontinuous move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4, 258-263.
Miller, S. A., Brwonell, C. A., & Zukier, H. (1977). Cognitive certainty in children: Effects of concept, developmental level, and method of assess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2, 236-245.
Munakata, Y., McClelland, J. L., Johnson, M. H., & Siegler, R. S. (1997). Rethinking infant knowledge: Toward an adaptive process account of successes and failures in object permanence tasks. Psychological Review, 104, 686-713.
Piaget J. (1954).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the child. New York: Basic Books.
Ruffman, T., Garnham, W., Import, A., & Connolly, D. (2001). Does eye gaze indicate implicit knowledge of false belief? Charting transitions in knowled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80, 201-224.
Spelke, E. S. (1994). Initial knowledge: Six suggestions. Cognition, 50, 431-445.
Spelke, E. S., Breinlinger, K., Macomber, J., & Jacobson, K. (1992). Origins of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Review, 99, 605-632.
Spelke, E. S., Kestenbaum, R., Simons, D. J., & Wein, D. (1995). Spatiotemporal continuity, smoothness of motion and object identity in infancy.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3, 113-142.
Xu, F., & Carey, S. (1996). Infants’ metaphysics: The case of numerical identity. Cognitive Psychology, 30, 111-15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論文
 
1. 周純一,〈「台灣歌仔」的說唱形式應用〉,《民俗曲藝》第71期(台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6年5月),頁108-143。
2. 周純一,〈「台灣歌仔」的說唱形式應用〉,《民俗曲藝》第71期(台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6年5月),頁108-143。
3. 何義麟,〈祝融光顧之後--蘭記書局經營的危機與轉機〉,《文訊》225期(臺北:文訊雜誌社,2007年1月),頁68-74。
4. 何義麟,〈祝融光顧之後--蘭記書局經營的危機與轉機〉,《文訊》225期(臺北:文訊雜誌社,2007年1月),頁68-74。
5. 李國俊〈閩南尪姨歌研究〉《民俗曲藝》第五十四期「專題」(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8年7月),頁126∼151。
6. 李國俊〈閩南尪姨歌研究〉《民俗曲藝》第五十四期「專題」(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8年7月),頁126∼151。
7. 李國俊,〈閩南「落陰」歌謠初探〉,《漢學研究》第八卷第一期(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年8月),頁683-699。
8. 李國俊,〈閩南「落陰」歌謠初探〉,《漢學研究》第八卷第一期(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年8月),頁683-699。
9. 王順隆,〈「歌仔冊」的押韻形式及平仄問題〉,《民俗曲藝》第136期(台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2002年6月),頁201-238。
10. 王順隆,〈「歌仔冊」的押韻形式及平仄問題〉,《民俗曲藝》第136期(台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2002年6月),頁201-238。
11. 王振義,〈語言聲調和音樂曲調的關係──台灣閩南語歌的「詩樂諧合」傳統研究之四:「詩樂諧合」的曲調修飾方法〉,《民俗曲藝》第51期(台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8年1月),頁33-73。
12. 王振義,〈語言聲調和音樂曲調的關係──台灣閩南語歌的「詩樂諧合」傳統研究之四:「詩樂諧合」的曲調修飾方法〉,《民俗曲藝》第51期(台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8年1月),頁33-73。
13. 王振義,〈歌仔調的「樂合詩」歌唱傳統與特質初探〉,《民俗曲藝》第54期(台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8年7月),頁97-107。
14. 王振義,〈歌仔調的「樂合詩」歌唱傳統與特質初探〉,《民俗曲藝》第54期(台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8年7月),頁97-107。
15. 王振義,,〈從歌仔調的歌唱特色──談「樂合詩」與「詩合樂」的歌唱傳統〉,《復興劇藝學刊》第20期(台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97年7月),頁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