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21:3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志鵬
研究生(外文):CHIN-PENG CHEN
論文名稱:盜採河川砂石犯罪行為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
指導教授:林瑞欽林瑞欽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9
中文關鍵詞:盜採砂石河川砂石犯罪歷程組織犯罪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142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以多面向研究策略,除參齒傢鷁s採砂石文獻外,探究南投縣所轄警察機關91年7月至92年6月所查獲移送盜採砂石犯罪行為。首先對警察機關移送書、檢察機關起訴或不起訴書、地方法院第一審判決書為文件進行內容分析。其次,則分別訪談盜採砂石犯罪者—負責人、挖土機司機、砂石車司機等主要犯罪成員,及執法者—河川巡邏員、警察人員,以及司法者—檢察官、法官等共21名。其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盜採砂石犯罪行為人,以36至45歲居多,盜採砂石犯罪行為的專業性,犯罪行為人會隨著河川採區而流動,本研究發現被查獲者有五成為非南投縣籍居民,且住居全省各縣市。盜採砂石以累犯或連續犯居多,有以盜採砂石為專業或常業竊盜犯,一年內最多被查獲五次。同時被查獲盜採砂石犯罪人,有63.64﹪有犯罪前科紀錄,有一般竊盜前科16.82﹪,有盜採砂石前科23.18﹪。
二、盜採砂石犯罪者犯罪動機,均為「金錢」貪圖暴利,犯罪前有完整盜採計劃。盜採砂石犯罪時間、地點與犯罪手法有關。而盜採砂石犯罪手法有合法掩護非法及直接盜採二類型。前者變化較多,通常假借工程名義藉機盜採,時間以日間居多。後者利用時間、地形來掩護及顧用把風人員,在河川直接盜採砂石,以夜間居多。同時距離砂石場或堆置場平均在500公尺左右,以利運輸減低被捕風險。
三、盜採砂石案件在警察機關移送220人中,起訴率為27.27﹪,不起訴率為71.82﹪,另2人因少年犯受保護管束。被起訴者經地方法院第一審判決有罪者約86.79﹪,無罪者約13.21﹪,另7人因通緝或應調查之原因至94年3月尚未審判。
四、審理時程,自警察機關移送地檢署平均偵查日數185.39日,地方法院平均審判日數155.56日,合計共340.95日,自查獲移送至審判終結將近一年。盜採砂石判決結果,科刑在六個月以下佔50﹪最多,七個月以上十個月以下佔30.43﹪次之,一年以上未滿二年及二年以上有期徒刑各佔5.52﹪。其中有期徒刑得易科罰金佔50﹪,有期徒刑得緩刑佔30.43﹪,又有期徒刑得易科罰金並緩刑有13.04﹪。犯罪者認為院量刑太重,尤其行政罰鍰新台幣100萬。反之,執法者或司法者認為有量刑太輕情形。
五、黑道介入及公務貪瀆均認為與盜採砂石有關,有待相關單位加強查緝與預防。盜採砂石犯罪行為雖屬財產性犯罪之一,但有別於一般竊盜案件,其犯罪本質、被害人、犯罪行為均有異,且任意盜採砂石不僅是犯罪問題,更是環保、國土安全及公共安全問題,影響層面至深至廣,政府機關應加以重視。
第一章、緒論…………………………………………………………00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其重要性………………………………001
第二節、研究動機與目的……………………………………007
第三節、名詞解釋……………………………………………008
第四節、研究範圍及限制……………………………………012

第二章、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013
第一節、河川砂石盜採現況與問題…………………………013
第二節、河川砂石盜採犯罪行為分析………………………021
第三節、河川砂石盜採相關犯罪行為及法令分析…………025
第四節、犯罪學相關理論詮釋………………………………035

第三章、研究方法與過程……………………………………………042
第一節、研究策略與流程……………………………………042
第二節、研究對象……………………………………………045
第三節、研究工具……………………………………………050
第四節、研究過程與資料處理………………………………053

第四章、研究發現與討論……………………………………………056
第一節、警察機關查獲盜採砂石案件分析…………………056
第二節、犯罪偵查機關地檢署偵查結果分析………………064
第三節、審理機關法判決分析………………………………076
第四節、盜採砂石犯罪者質性訪談…………………………084
第五節、盜採砂石執法者質性訪談…………………………118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161
第一節、研究結論……………………………………………161
第二節、研究建議……………………………………………170
第三節、後續研究之建議……………………………………173
1.王文忠(2002)。侵入住宅竊盜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會。
2.何明洲(2002)。汽車竊盜犯罪及偵防措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3.何明洲、陳烱旭、謝文苑(1998)。竊盜犯罪偵查實務。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4.李建廣(2001)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編印。
5.吳芝儀、李奉儒譯(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6.吳芝儀、李奉儒譯(2001)。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濤石。
7.孟維德(2005)。警察與犯罪控制。台北:五南。
8.閉K金著(1980)。犯罪學。台北:三民。
9.閉K金主編(1996)。警察行政概論。台北:三民。
10.張平吾著(1999)。被害者學概論。台北:三民。
11.張金清(2002)。警察機關防制竊盜犯罪成效之評估-以嘉義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會。
12.楊國樞等編著(198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東華。
13.楊士隆(1996)。竊盜犯罪認知與決意研究,台灣地區犯罪問題學術研討會,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主辦。
14.楊士隆。(1997)竊盜犯罪:竊盜犯罪與犯罪預防之研究。台北:五南。
15.楊士隆著(2001)。犯罪心理學。台北:五南。
16.楊士隆(2000)。竊盜犯罪問題與防治對策。2000年犯罪問題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17.蔡德輝與楊士隆合著 (2000)。犯罪學。台北:五南。
18.蔡德輝著(1983)。犯罪學辭典。中央警察大學。
19.蔡德輝與楊士隆合著 (2001)。犯罪學。台北:五南。
20.蔡中志(1988)。住宅被竊特性與防制研究。桃園龜山。
21.鄭昆山(1998)。環境刑法之基礎理論。台北:五南。
22.潘昱萱(2000)理性選擇對竊盜行為解釋效力之考驗。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參考料

1.經濟部水利處(1990)。河川砂石採取整體管理改善計畫說明。
2.經濟部(2003)遏止砂石盜濫採行為改進方案。
3.經濟部水利署(2002)河川砂石採取執行方式檢討評鑑期末報告。
4.經濟部水利署(2002)河川砂石採取執行方式檢討評鑑報告書。
5.監察院(2004) 檢視行政院核定實施「砂石開發供應方案」執行績效專案調查研究報告。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