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丁吉文(2001)。國民小學教師終身學習素養與其專業態度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王文科(1993)。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文瑛(1998)。終身學習理念與專業繼續教育的結合。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身學習年國際終身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3-192)。台北: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王如哲(2001)。知識管理的理論與應用─以教育領域及其革新為例。台北:五南。
王政彥(1995)。我國專業繼續教育的再出發。成人教育雙月刊,28,32-39。王政彥(1996)。終身學習的理論。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身學習與教育改革(頁241-268)。台北:師大書苑。
王政彥(1998)。終身學習的應然與實然。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身學習年國際終身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5-150)。台北: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台北縣教育局(2003年,6月)。2003年6月,取自
http://tpctc.tpc.edu.tw/000complain
白穗儀(1999)。國民中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江雪齡(1998)。美國終身學習的推展。成人教育雙月刊,44,48-53。余嬪(1998)。國中生之性別、學業成就、遊憩參與型帶予自重感之研究。高師大學報,9,119-147。
吳明烈(2004a)。一九九O年代後終身學習概念的發展。成人及終身教育,1(1),28-37。吳明烈(2004b)。終身學習─理念與實踐。台北:五南。
吳明隆(1992)。高雄市國小教師在職進修教育的調查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9(6),133-161。吳明隆(2003)。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數位。
吳秉叡(2002)。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終身學習素養與其專業態度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吳美麗(1996)。國小教師對參與學士後進修之態度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吳清基(1982)。中小學教師再職進修意願研究。台北:教育部中教司。
吳清基(1993)。教師與進修。台北:師大書苑。
吳慎慎(2003)。教師專業認同與終身學習:生命史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李佳霓(1999)。國民中學組織學習、教師個人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李瑞娥(2004)。國民學校終身學習文化、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狄英(1996)。大浪:教育台灣─海闊天空。天下雜誌1996年度特刊,138-142。周成平(1999)。教師的自我進修與發展。中等教育,50(1),22-28。
周崇儒(199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合懋(2000)。國民小學校長的成就目標、終身學習經驗、轉型領導與其多元智慧學校經營理念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台北:未出版。林如萍(1990)。中等學校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取向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美和等人(1993)。我國成人學習需求研究摘要。載於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成人教育專集(頁31-32)。台北:教育部社教司。
林清江(1997)。評1996歐洲終身學習年白皮書。成人教育,37,2-9。
林淑娟(1997)。高雄市市民學苑成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林勤敏(2002)。成人參與學習。載於黃富順(主編),成人學習(頁43-78)。台北:五南。
林勤敏(2002)。高齡學習者的障礙與困難。成人教育雙月刊,65,44-50。林麗惠(2001)。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與生活滿以杜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洪世昌(1995)。我國空中大學學生自我導向學習傾向及其與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胡夢鯨(2002)。終身教育典範的發展與實踐。台北:師苑。
孫國華(1993)。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高義展 編著(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群英。
崔宇華(1999)。國民小學教師終身學習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素偵(2001)。國民小學階段適齡學生終身學習方案之建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國珍(1991)。我國成人識字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清秀(1994)。國小教師從事研究活動之現況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瓊瑩(1994)。成人學習活動參與者、非參與者在參與障礙、教育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台北:作者。
教育部電子報小組(2004年8月10日)。老師才是教改的主角~杜正勝部長受訪紀要。教育部電子報。2004年8月10日,取自http://epaper.edu.tw/054/people.htm
郭金池(1988)。國民小學教師價值觀念、進修態度與教師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郭為藩(1990)。自我的意義及其概念架構。載於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編著),教育心理學(頁1-70)。台北:復文。
郭為藩(1995)。實現終身學習社會的教育改革。成人教育,28,2-6。郭秋勳(1990)。影響高及職業學校教師參與在職進修教育訓練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乃林(1998)。終身學習論析。成人教育雙月刊,41,36-41。陳木子(2002)。知識經濟與教育人員的體認。2002年3月,取自http://k.jz.ks.edu.tw/weeknew/weeknew41.htm
陳招玲(1993)。台北市老年人的學習參與障礙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英豪、李坤崇(1987)。教不倦、學不厭─國小教師進修意見調查分析。國教之友,39(1),20-26。陳香君(2004)。知識工作者終身學習歷程及其主要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未出版。曾俊銘(2003)。學校退休人員終身學習參與情形與再工作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黃月純(2002)。成人學習者。載於黃富順(主編),成人學習(頁23-42)。台北:五南。
黃倩儀等(譯)(2003)。Milldred L. Patten著。研究方法。台北:華騰。
黃富順(1985)。成人的學習動機─成人參與繼續教育動機取向之探討。高雄:復文。
黃富順(1989)。成人心理與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1993)。台北市成人教育實施現況及市民成人教育需求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教所。
黃富順(1994)。終身教育與自我導向的學習。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終身教育(頁71-91)。台北:台灣書店。
黃富順(1995)。終身教育的意義源起與發展。台灣教育月刊,535,41-46。
黃富順(1996)。終身學習的意義、源起、發展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身學習與教育改革(頁1-32)。台北:師大書苑。黃富順(1997)。終生學習理念的意義與發展。成人教育,35,6-15。黃富順(1998)。學校教師在終身學習社會中的角色。教師天地,97,17-22。黃富順(1999)。成人心理與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3)。社會變遷中終身學習典範的形成。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與成人教育(頁1-20)。台北:師大書苑。黃富順(2004)。社會變遷中終身學習典範的形塑。成人教育雙月刊,77,4。楊文雄(1974)。國民小學教師在職教育之改進途徑。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楊國德(1994)。發展學習組織,推動終生學習的策略。載於中華民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台北:中華民國教育學會。
楊國德(1996)。成人教育發展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樞(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東華。
楊國賜(1988)。人文主義哲學與教育。教育學,14,14-15。
楊國賜(1995)。我國大學成人教育的政策及發展方向。成人教育,568,2-4。楊國賜(1997)。我國終身教育法制與實施途徑。教育資料與研究,15,26-34。溫世頌(1978)。教育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劉文通(1987)。新竹市國小教師在職進修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劉世閔(1995)。教師專業成長與在職教育研究─一所國民小學教師個案分析。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蔡明昌(1999)。中學校師繼續專業教育學習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蔡培村(1999)。終身學習教師的發展培育。教育資料集刊,24,101-120。蔡培村、孫國華(1996)。教師的生涯發展與規劃。載於蔡培村(主編),成人教育與生涯發展(頁229-250)。高雄:麗文 。鄭照順(1988)。國中教師社會化之研究。高雄:復文。
鄧運林(1992)。自我導向學習對成人學生學習行為、學業成績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蕭慧津(2001)。國中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之研究─以終身學習四面向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賴蕙君(2000)。嘉義市國中教師終生學習行為意圖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的驗證。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賴麗珍(1998)。終身學習所需關鍵學習能力之分析。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協會主辦之「國際終身學習學術討會論文集」(頁151-171),台北。
鍾肇騰(1999)。老人教育參與者、非參與者教育態度與規範失調之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蘇癸玲(1998)。鄉村學校義工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Bagnall, R. G. (1989). Researching participation in adult education: A case of quantified distortion. Internation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8(3), 251-260.
Blackman, C. A. (1989). Issue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continuing agenda. In M. L. Holly & C. S. McLoughlin (Eds.), Perceptions on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Cropley, A. J. (1980). Towards a System of Lifelong Education. Oxford: Pergamo
Cross, K. P. (1982). Adults as learners. Washington: Jossey-Bass.
Delors, J, et al. (1996). 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 Paris: UNESCO.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ian.
Douglah, M.& Moss, G. (1968). Differential participation patterns of adults of low and high education attainment. Adult Education, 18(4), 247-259.
Elias, J. L., & Merriam, S. (1980).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adult education, NY: Robert E. Krieger.
Gay, L. R. (1992). Education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NY: Macmillan Publish Company.
Grossberg, M. F. (1981). Re-entry woman: An analysis of selected variables rel- ated to their re-entry decis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1(9), 3838-A.
Guglielmino, L. M. (1978). Development of the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1977). Dissera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38, 6467A.
Hiemstra, R. (1988). Self-directed learning: Individualizing instruction. In H. B. Long and Associates(Eds.), Self-directed learning: Application and theory(pp.99-124). Athens, GA: Adult Education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Georgia.
Holly, M. L. H. (1989).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in the USA and England. In M. L. Holly & C. S. McLoughlin (Eds.), Perceptions on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Hutchins, R. M. (1968). The learning society. New York: Britannica.
Hyde, A. A. & Pink, W. T. (1992). Thinking about effective staff development. In W. T. Pink & A. A. Hyde (Eds.), Effective Staff Development for School Change. Norwood, NJ: Ablex.
James, W. (1890).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 Holt.
Knappre, C. K. & Cropley, A. J. (1985). Lifelong Learning and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Croom Helm .
Knowles, M. S. (1975). Self-directed learning.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Knowles, M. S. (1976).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Knowles, M. S. (1990). The adult learner : a neglected species. Houston: Gulf.
Krejcie, R. V. & Morgan, D.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Lee, v. (1982). The Self-concept. London: Open Unviersity Press.
Lengrand, P. (1970). An Introducation to lifelong education. Paris: UNESCO.
Long, H. B. (1983). Adult learn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The Adult Education Company.
Longworth, N. & Davies, W. K. (1996). Lifelong Learning. London: Kogan Pag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ublic Cotinuing and Adult Education(NAPCAE).
(1977). Treasure of techniques for teaching adults. NAPCAE .
Penland, P. (1979). Self-directed learning. Adult Education, 29, 170-179.
Peterson, R. E. & Associates (1979). Lifelong Learning in America : An Overview of current practices, available resources, and future prospect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ress.
Rosenberg, M. (1965).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 Self-Ima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mith, R. M. (1982). Learning how to learn: Applied theory for adults. Chicago: Follett.
Wells, L. E. & Marwell, G. (1976). Self-esteem: Its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London: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