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考 文 獻
壹、中文文獻
方炳林(民75)。教學原理。台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王秋絨(民80)。批判教育論在我國教育實習制度規劃上的意義。台北:師大書
苑
王嘉陵(民93)。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議題融入教學之探討。載於教育部編印,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理論基礎(二)(395-410 頁)。台北市:教育部。
白雲霞(民91)。教學評量。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
略(259 頁)。台北:師大師苑。
江月姻(民91)。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以一個國小教師為例。台中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明隆(民89a)。班級經營與教學新趨勢。台北:五南。
吳清基(民82)。當前中小學課程標準修訂之理念與作法。台灣教育,497,1-6。
吳瑋光(民93)。國小實習教師體育科教學計畫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緒武(民 80)。我國中學社會科教學方法改進。教育資料集刊,16,287-299。
李咏吟(民86)。三種基本教學法。載於李咏吟、善文經合著,教學原理(132-133
頁)。台北:遠流。
李咏吟(民86)。小組教學與合作學習。載於李咏吟、善文經合著,教學原理(191
頁)。台北:遠流。
杜美智(民86)。國民小學課程決定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花蓮。
沈桂枝(民83)。國民小學教師體育教學決定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翠蓮(民90)。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卓佩玲(民90)。國民中學實習教師教學思考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生傳(民92)。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心裡出版社。
林重新(民90)。教育研究法。台北:揚智文化。
林素卿(民91)。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復文。
林清財(民79)。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
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進材(民85)。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思考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
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進材(民86)。教師教學思考-理論、研究與運用。高雄:復文。
林進材(民89)。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176
林寶山(民92)。實用教學原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洪德健(民90)。國小社會科真實評量實施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夏淑琴(民87)。體育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之比較研究-以教師回饋為例。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志麟(民83)。教師思考研究之探討。載於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教育研
究方法論文集(247 頁)。台北:台灣書店。
孫維屏(民91)。國民小學實習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世平(民80)。行動研究法。載於黃光雄與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341-372
頁)。台北:師大書苑。
張世平、胡夢鯨(民77)。行動研究。載於賈馥茗與楊深坑主編,教育研究法的
探討與應用(103-139 頁)。台北:師大書苑。
張俊紳(民83)。教學計畫的擬訂與技術。國教之聲,27,49-55。教育部(民9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綱要。台北:教育部
鹿R怡(民89)。教師知識轉化-以一位國小實習教師的公平概念為例。台南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郭玉霞(民86)。教師的實務知識。高雄:復文。
陳伯璋 (民87) 。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
陳美如(民84)。躍登教師行動研究的舞台:課程行動研究初探。國民教育,35(11,12),21-28。
陳美音(民93)。STS 教育理念融入國小社會科教學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國彥(民90)。九年一貫社會領域課程研究。高雄:復文。
陳國彥(民90)。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台北:學富文化。
陳聖謨(民88)。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咏吟、善文經(民86)。教學原理。台北:遠流。
單文經(民86)。教學專業之能的性質。載於李咏吟、善文經合著,教學原理(65-77
頁)。台北:遠流。
曾一平(民87)。理化實習教師教學計劃認知與思考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科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湯仁燕(民8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湯梅英(民91)。重大議題的融入。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
教學策略(39 頁)。台北:師大書苑。
程建教(民87)。國小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黃政傑(民74)。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政傑(民80)。課程設計。台北:臺灣東華。
黃政傑(民86)。教學原理。台北:師苑。
黃政傑(民88)。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秋芳(民90)。體育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回饋行為與教學思考之比較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莉淇(民91)。高中英語科實習教師較學計畫歷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瑞琴(民83b)。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葉重新(民90)。教育研究法。台北:心裡出版社。
葉蓁燕(民93)。國民小學實習教師教學決定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
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詹志禹(民 91)。主題軸。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
(39 頁)。台北:師大師苑。
甄曉蘭(民92)。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民78)。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潘慧玲(民92)。教育研究的取徑-理論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蔡啟達(民92)。教師計畫中教學兩難困境的個案研究-以四年級社會學習領域
教學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市。
蔡清田(民89)。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清田(民93)。課程發展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清田、黃光雄(民88)。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簡紅珠(民81)。教育研究的主要派典及其啟示之探析。高雄:復文。
簡紅珠(民83)。國小專家與新手教師的班級管理實作與決定之研究。國科會專
題研究計畫(NSC82-0301-H-134-001),未出版。
簡紅珠(民87)。教師教學決定:內涵、思考歷程與影響因素。載於課程與教學
季刊,1(4),43-56。
簡紅珠(民90)。認知理論在微縮教學上的應用。新竹師院學報,2,137-156。藍雪瑛(民84)。我國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教學信念及形成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饒見維 (民88)。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革新。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
編,邁向課程改革的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革新(347-367 頁)。台北
市:教育部
貳、英文文獻
Banks,J.A(1990).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the Social Studies:Inquiry,Valuing,and
Decision-Making.N.Y.:Longman.
Calderhead,J. (1981).Stimulated recall:A method for reseach on teaching.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aychology,51.(2),211-217.
Clark,C.M.&Yinger,R.J.(1979). Teachers'' thinking . In Peterson,P.L. & Walberg,H.J.
(Eds.), Research on Teaching:Concepts,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pp.231-263)
Clark,C.M. & Elmore,J.L.(1981). Transforming curriculum in mathematics,science,and
writing:A case study of teacher yearly planning.East Lansing: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Teaching.
Clark,C.M. & Peterson,P.L.(1986).Teachers'thought process. In M.C. Writtrock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rd ed)(pp.255-296).New York :
Macmillian.
Clark,C.M. & Yinger,R.J.(1987)Teacher planning. In J.Calderhead.(Ed.) ,Exploring
Teachers'thinking(pp.84-103).London:Cassell.
Dick, W.(1996). The Dick and Carey model: Will it survive the decad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development, 44(3), 55-63 .
Elbaz,F.(1983) Teacher thinking :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N.Y:Nichols.
Isenberg,J.P.(1990).Teachers'thinking and beliefs and classroom practice. Childhood
Education,322-327.
Kemp, J.E., Morrison, G.R & Ross, S.M.(1991). Desig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 New
York:Macmillan.
Maxim,G.W.(1987). Social studies and th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 Columbus:Merrill.
McCutcheon,G. (1982).How Do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lan.The Nature of Planning
and Influences on It. In Doyle,W. & Good,T.L.(Eds), Focus on Teaching
(pp.260-279).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chaelis,J.U.(1992) Social Studies for Children:A Guide to Basic Instruction.USA:
Allyn & Bacon.
Ozebekham,H.(1968). Toward a Gereral theory of planning,the perspective of
planning,Paris:OECD.
Pajares, M.F.(1992). Teachers'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leaning up a messy
construc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3),307-332
Schon,D.A.(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ce.New York:Basic Books.
Schon,D.A.(1987).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San Francisc:Jossey-Bass
Publishers.
Shavelson,R.J.(1973).What is the basic teaching skill ?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4
(2),144-151.
179
Shulman,L.S. & Elstein,A.S.(1975).Studies of problem sloving,judgement,and decision
making: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F.N.Kerlinger(Ed.),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35-42.
Shulman,L.S.(1987)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57(1).1-22.
Shvelson,R.J. & Stern,P.(1981).Research on teachers' pedagogical
thoughts,judgments,decisions,and behavior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51
(4),455-498.
Spodek,B. & Rucinski,E.A.(1984). A study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beliefs: Primary
teach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Yinger,R.J. (1982).A study of teacher planning. In W. Doyle, & T. L. Good. (Eds.), Focus
on Teaching(pp.239-259).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Yinger.R.J. (1977). A study of teacher planning: Description and theory development using
ethnographic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chigon State University.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