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5 03: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長春
研究生(外文):zin-shu li
論文名稱:東晉南朝道教與政社會之關係
指導教授:毛漢光毛漢光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0
中文關鍵詞:道教五斗米道天師道淫祀房廟祠祀
外文關鍵詞:鍵入論文英文關鍵字並利用英文逗號來區分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8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8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鍵入論文的中文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問題之提出……………………………………………………………2
第三節 章節之安排……………………………………………………………3
第二章 東漢末曹魏東吳之道教之發展……………………………………………6
第一節 東漢末期的政治社會危機及道教之發展…………………………...6
(一)東漢末期的政治及社會……………………………………………….6
(二)太平道之及五斗米道之興起…………………………………………10
第二節 曹魏與道教之關係………………………………………………….18
(一)曹操與黃巾關係及其對黃巾之處置………………………………..18
(二)曹操對張魯教團之處置及曹魏與道教之關係……………………..21
第三節 孫吳道教…………………………………………………………….31
第三章 兩晉與道教之關係…….………………………………………………….38
第一節 西晉及道教之關係…………………………………………………..38
(一)曹魏末期的政局及西晉禪代與道教之關係……………………….38
(二)從孫登檢討曹魏集團及司馬氏集團與道教之關係……………….40
(三)晉惠帝及其後之政局與道教之關係……………………………….42
第二節 東晉政治及道教…………………………………………………….45
(一)東晉早期之政局及道教………………………………………….…45
(二)桓溫主政時期之政局及道教之關係……………………………….48
第三節 東晉末期孝武帝奉佛以後及與道教關係…………………………55
(一)孝武帝奉佛及與道教之關係……………………………………….55
(二)安帝朝之政局與孫恩之起事……………………………………….58
(三)桓玄之篡晉及其與佛、道之關係………………………………….64
第四章 南朝之政治及道教之關係………………………………………………..67
第一節 劉宋與道教之關係………………………………………………….67
(一)劉宋武帝與道教之關係………………………………………………67
(二)劉宋文帝之崇佛及其與道教之關係………………………………..70
(三)范曄謀反及元凶弒逆及道教………………………………………..71
(四)宋孝武帝及前廢帝之迷信巫覡…………………………………….74
(五)宋明帝之信巫覡及崇道……………………………………………..76
第二節 南齊與道教之關係 ……………………………………………….81
(一)南齊高帝之崇道……………………………………………………..81
(二)南齊武帝之崇佛及其與道教之關係………………………………..84
(三)南齊明帝之信巫覡及崇道…………………………………………..86
(五)東昏侯之崇信房祀…………………………………………………..87
(六)南齊社會之道教活動………………………………………………..88
第三節 梁朝與道教之關係………………………………………………….91
(一)梁武帝之道教背景及梁初之崇道…………………………………..91
(二)梁武帝捨道事佛及其對道教之態度………………………………...94
(三)梁朝末期之道教………………………………………………………98
第四節 陳朝與道教之關係………………………………………..……….101
(一)陳武帝之崇佛及祠房廟…………………………………………….102
(二)陳後主對信仰之態度………………………………………………104
(三)陳朝道教之活動活動……………………………………………….105
第五章 道教的教團體系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淫祀……………………………107
第一節 道教之教團體系……………………………………………………107
(一) 太平道及五斗米道早期的教團組織………………………………107
(二) 江南教派之性格與東晉南五斗米道之交流………..………….….113
(三)靜治體系…………………………………………………………….118
(三) 道民、籙生及祭酒之遷轉…………………………………………..125
(四) 道館之興造………………………………………………………….126
第二節 魏晉南朝之淫祀……………………………………………………135
(一) 東漢末及曹魏之禁淫祀……………………………………………135
(二) 東晉南朝之房廟信仰………………………………………………139
第六章 結論………………………………………………………………………147
參考資料………………………………………………………………
一、史料
范曄撰,《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民83年。
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民83年月。
房玄齡等撰,《晉書》卷三,(台北:鼎文書局,民國84年。
湯球輯,《九家舊晉書輯本》,台北:鼎文書局,民國84年。
沈約撰,《宋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82年。
蕭子顯,《齊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76年。
魏徵、姚思廉合撰,《陳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國75年。
李延壽撰,《南史》,台北:鼎文書局,民國82年。
司馬光撰,《資治通鑑》,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9年。
洪适,《隸續》,(《隸釋》《隸續》合印本)北京:中華書局,2003 年。
李昉編《太平廣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6年。
李昉等編,《太平御覽》,台北:國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69年。
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台北:世界書局,民國71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5月
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干寶撰,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台北:里仁書局,。
劉義慶著,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台北:仁愛書局,民國73年。

二、《道藏》經典
《玄都律文》,《正統道藏》第5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以下所列之《道藏正藏》均為同)
陶弘景,《周氏冥通記》,《正統道藏》第9冊。
劉大杉,《茅山志》,《正統道藏》第9冊。
朱法滿編,《要修科儀戒律鈔》,《正統道藏》第11冊。
《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正統道藏》第30冊。
《太清金液神丹經》,《正統道藏》第31冊,
陶弘景,《真誥》,《正統道藏》第35冊。
陶弘景,《登真隱訣》,《正統道藏》37冊。
張京房《雲笈七籤》,《正統道藏》第38冊。
陸修靜,《陸先生道門科略》,《正統道藏 》第41冊。
孟安排集,《道教義樞》,《正統道藏》第41冊。
王懸河修,《三洞珠囊》,《正統道藏》第42冊。
王懸河修,《上清道類事相》,《正統道藏》第42冊。
三天弟子徐氏,《三天內解經》卷上,《正統道藏》第48冊。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葛洪著,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三、參考書目
王明《道家與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出版社,1984年。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台灣仲信影印版。
王家葵《陶弘景叢考》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朱越利《道藏分類解題》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
任繼禹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任繼禹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李養正《道教史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道教經史論稿》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台北:臺灣開明書局,民國72年。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魏晉北朝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柳存仁《和風堂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新和風堂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道教史探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55年。
《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台北:帛書出版社,民國74年。
《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卿希泰《中國道教思想史綱(第一卷)》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5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收在《陳寅恪先生文集(二)》台北:里仁書局,民國70年。
陳啟雲《漢晉六朝文化.社會.制-中華中古前史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85年。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傅家勤《中國道教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7年。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鼎文書局,民國74年。
《往日雜稿》台北:彙文堂出版社,民國76年。
湯其領《漢魏兩晉南北朝道教史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
葛兆光《屈服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店,2003年。
(日)窪徳忠著,蕭坤華譯,《道教史》,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文化史》,(台北:雲龍出版社,)
潘雨廷《道教史發微》,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
顏尚文,《梁武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8年。
韓國磐,《魏晉南北朝史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羅宏曾《魏晉南北朝文化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饒宗頣,《老子想爾注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襲鵬程《道教新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0年。

四、期刊論文
丁煌老師,〈漢未三國道教發展與江南地緣關係初探-以張陵天師出生傳說、江南巫俗及孫吳政權與道教關係為中心之一般考察〉《道教文化》第五卷第一期,民國79年8月。
〈漢未三國道教發展與江南地緣關係初探(續)-以張陵天師出生傳說、江南巫俗及孫吳政權與道教關係為中心之一般考察〉《道教文化》第五卷第二期,民國79年12月。
(日)小林正美〈東晉時期道教的終末論〉《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4期。
〈三洞四輔與「道教」的成立〉(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4月。)
王宗昱〈三洞緣起〉《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2期。
〈道教的「六天」說〉(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4月。)
王明 〈論陶弘景〉《世界宗教研究》1期,1981.4
王明〈農民起義所稱的李弘和彌勒〉《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198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
王育成〈黃巾起義先驅與巫及原始道教的關係〉《歷史研究》1993年3期。
王家葵〈陶弘景與梁武帝—陶弘景交游叢考之一〉《宗教學研究》2002年1期。
王承文 〈東晉南朝之際道教對民間巫道的批判—以天師道和靈寶經為中心〉《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4期。
〈早期靈寶經與漢魏天師道—以敦煌本《靈寶經目》注錄的靈寶經為中心〉,《敦煌研究》1999年第3期。
〈古靈寶經的定期齋戒考論〉收在陳鼓應、馮文達主編《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道教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王榮法〈王羲之與道教〉《東南文化》1995年2期。
方詩銘〈”漢祚復興”的讖記與原始道教—晉南北朝劉根、劉淵的起義起兵及其化〉《史林》1996年第3期。
石泰安著、呂鵬志譯,〈二至七世紀的道教和民間宗教〉,《法國漢學》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朱越利〈方仙道和黃老道的房中術〉《宗教學研究》2002年第1期。
〈原始道教寺院種類考〉《江西社會科學》1995年第12期。
〈六朝上清經的隱書之道〉《宗教學研究》2001年;第2期。
〈論六朝貴族道教新房中術產生〉《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3期。
〈讀《茅山志》札記五則〉《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4期。
李剛 〈曹操與道教〉《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4期。
李養正〈道教的生命觀〉《中國道教》1999年4期。
〈顧歡《夷夏論》與”夷夏”之辯述論〉《宗教學研究》1998年第3期。
〈顧歡《夷夏論》與”夷夏”之辯述論(下)〉《宗教學研究》1998年第4期。
〈對道教義理規範中”積極因素”的探討〉《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3期。
李豐楙〈傳承與對應:六朝道經中「末世」說的提出與衍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9期,中研院中文史哲研究所,1996年9月。
〈《道藏》所收早期道書的瘟疫觀—以《女青鬼律》及《洞淵神呪經》系為主〉《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第3期,1993年3月。
〈《洞淵神呪經》的神魔觀及其尅治說〉《東方宗教研究》新2期,(台北,立藝術學院傳藝中心,1991年。)
〈六朝道教的度救觀—真君、種民與度世〉《東方宗教研究》民85年10月。
余 遜 〈早期道教之政治信念〉《輔仁學誌》11卷1~2期,1942.12。
林富士〈中國六朝時期的蔣子文信仰〉收在傅飛嵐、林富士編《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台北:允晨文化公司,民國89年。
姜 生〈東漢章和桓靈諸帝與原始道教關係考〉收在陳鼓應、馮文達主編《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道教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范家偉〈六朝時代嶺南的天師道傳播—出土的鎮墓文談起〉《宗教學研究》1996年3期。
孫亦平〈吳地道教概述〉《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3期。
孫明君〈阮籍與司馬氏集團之關係辨析〉《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9卷1期,2002年1月。
孫 麗〈兩晉之際琅琊王氏宗教信仰初探〉《東岳論叢》(濟南)1998年2月。
唐明邦〈《老子想爾注》—道教祖師宣道的金科玉律〉《宗教學研究》1995年Z1期。
柳存仁〈欒巴與張天師〉,收在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法)索安著,劉屹譯〈國之重寶與道教秘寶—讖緯所見道教的淵源〉《法國漢學》第四輯》,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施舟人〈道教的清約〉,《法國漢學》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張澤洪〈論道教的靈寶齋法〉《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刊)》2000年第5期。
〈早期正一道的上章濟度思想〉《宗教學研究》2000年2期。
〈論道教的靈寶齋法〉《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5期。
〈道教齋醮源芻析〉《宗教學研究》1996年3期。
〈城隍神及其信仰〉《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1期。
〈《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成書年代考〉《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1期。
郭榮章、馮歲平〈五斗米道之始末〉《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1994年1期。
陳萬成〈孫綽《遊天台山賦》與道教〉《大陸雜誌》86卷4期,
湯用彤〈讀《道藏》札記〉《歷史研究》1964年第3期。
湯其領〈張陵蜀地創教初探〉《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2期。
〈東漢道士探析〉《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4期。
〈東晉南朝道教論略〉《南京曉庄學院學報》16卷3期,2000年9月。
喻松青〈道教的起源和形成〉《歷史研究》1963年第5期。
傅飛嵐〈二十四治和早期天師道的空間與科儀結構〉《法國漢學》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楊世華〈茅山上清派授籙程序初探〉《宗教學研究》2002年1期。
楊聯陞〈老君音誦戒經校釋-略論南北朝時代的道教清整運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語所集刊》第28本
楊 皚〈早期五斗米道的諸首領及他們之間的關係〉《華南師範學報章(社科版)》1997年5月(?)
葛兆光〈張道陵「軍將吏兵」考〉《漢學研究》第16卷第2期,民國87年12月。
蒲慕洲〈神仙與高僧—魏晉南北朝宗教心態試探〉《史語所集刊》8卷2期。
劉仲宇〈宮觀和道教文化的發展〉《中國道教》2000年3期。
劉偉航〈寇謙之與陶弘景道教改革比較研究〉《釧鰹v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6卷1期;1997年第1期。
劉昭瑞〈論”黃神越章”—兼論黃巾口號的意義及相關問題〉《歷史研究》1996年1期。
劉 琳 〈魏晉南北朝道教的變革與發展〉《歷史研究》5期,1981.10~12。
黎志添〈從葛玄神仙形象看中古世紀道教與地方神仙傳說〉《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10卷第4期,香港,90年,
〈六朝天師道與民間祭祀〉收入氏編《道教與民間宗教論集》香港,學峰圖書,1999年
〈南朝天師道《正一法文經》初探〉收在陳鼓應、馮文達主編《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道教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龍顯昭〈論曹魏道教興西晉政局〉《世界宗教》1985年第1期。
〈中國古代宗教管理體制源流初探〉《中國文化論壇》2000年第4期。
蕭耦〈東晉末年的孫恩盧循起義〉《文史哲》1955.12
顧希佳〈江南地區民間信仰沿革考〉《宗教學研究》1994年4期。

五、日文參考書目
大淵忍爾《道教史の研究》,岡山:岡山大學共濟會,昭和39年。
《道教とその經典》,東京:創文社,1997年。
中國中世史研究會編《中國中世史研究—六朝隋唐の社會と文化》,東京:東海大學版社,1980年。
川勝義雄《六朝貴族制社會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82年。
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東京:創文社,1990年。
《中国の道教》,東京:創文社,1998年。
田中文雄、丸山宏、淺野春二編,《〔講座 道教〕第二卷 道教の教団と儀礼》,東京:雄山閣出版社,2000年。
吉川忠夫《中國古道教史研究》東京:同朋社,平成4年。
福井康順《道教の基礎研究》,東京:書籍文物流通會,1952年。
酒井忠夫編《道教の総合的研究》,東京:国書刊行会,昭和52年。
宮川尚志《中國宗教史研究》,東京,同朋社,1983年。
《六朝宗教史》,東京:國書刊行會,1974年修訂增補。
《六朝史研究(宗教篇)》,京都:平樂寺書店,1992年。
神塚淑子《六朝道教思想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99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