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1. 今井賢一(1964),從技術革新回顧最近的產業政策,輯於小宮隆太郎等者,台灣經濟研究院編輯,日本的產業政策,64-226頁。
2. 大前研一(1987),策略家的智慧,長河出版社,臺北,第53-57頁。
3. 吳思華,「產業政策與企業策略」,中華經濟企業研究所,臺北,第89頁(1988)。4.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第27卷,第6期,第5-22頁。5.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第27卷,第7期,第1-20頁。6. 李連滋、江淑芬,(1997),我國潛在新與產業SWOT分析-以生物技術產業為例,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3卷第3期。7. 朱兆文(1995),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現況與展望,財團法人生技中心。
8. 田蔚城主編(1997),生物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台北:九州圖書文物公司。
9. 何雍慶(1990)。「實用行銷管理」。台北:華泰書局。
10. 生物技術之世界趨勢,國科會科資中心,2000。
11. 經濟部工業局,2002生技產業白皮書,2002。
12. 生物技術產業年鑑2003,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ITIS計畫,2003。10. 李清安(2000),對台灣生技產業政策之政策分析-以「行政院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為個案,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13. 方溪泉(1994),「AHP與AHP''實例應用比較--以高架橋下使用方案評估為 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4. 沈志剛(2001)「我國生物晶片廠商策略聯盟與競爭優勢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15. 邱欣柔(2002),「台灣發展生物晶片方向之研究」,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16. 蔡坤達(2002),「影響我國生物科技產業國際競爭力相關因素之研究」,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7. 陳日暐(2002)「我國生物晶片產業暨廠商競爭策略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18.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劃(2002~2007)」91/5/31院台經字第0910027097號函定。
19. 洪寶耀(2003),「台灣微陣列生物晶片之產業競爭與發展策略」,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學程碩士論文。20. 吳建慧(2003),「台灣微流體晶片產業創新需求與創新政策之研究」,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21. 洪志勳(2003),「以專利指標衡量台灣生物晶片產業之創新能力」,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22. 孫智麗(2003),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現況與產業創新策略,經濟情勢暨評論,第9卷第2期。23. 吳建慧(2003)「台灣微流體晶片產業創新需求與創新政策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
24. 吳俊福(2004),「新竹生物醫學園區影響因素之探討」,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5. 蘇遠志(2004),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策略,國家政策季刊,第3卷第3期。26. 許子心(2004)「台灣生技製藥產業之價值鏈分析」,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7. 主題網:生物科技,台北市發展生物科技產業推動小組,台北市政府建設局,http://ibs.taipei-elife.net/biotechnology/info.asp
28. 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資料網:http://rcted.ncu.edu.tw/
29.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http://www.dcb.org.tw
30. 工研院生醫中心:http://www.bmec.itri.org.tw/
31. 國科會:http://www.moea.gov.tw/
32.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http://www.sipa.gov.tw/
33. 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http://www.biopharm.org.tw/
34. 晶宇生物科技公司http://www.bio-drchip.com.tw/INDEX.asp
二、英文部份
1. Daniel,R.D.(1961)“Management information crisis”,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39,No.5,pp.111-21.
2. Rockart,J.F.(1979)“Chief Executives Define Their Own Data Needs”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rch-April,pp.81-93.
3. Satty,T.L.,(1980)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cGraw-Hill, New York.
4. Poter,M.E.,(1980)“Industry structure competitive strategy:Keys to profitably”,Financial Analysis Journal,No.7,pp.33
5. Ferguson,C.R.,&Roger D.(1982)“Critical succwss factor for diectors in the eighties”, Business Horizons,May,pp.14-18.
6. Boynton,A.C.&Zmud,R.W.(1984)“An assessment of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loan Management Review,Vol.54,No8,pp.17-27
7. Leidecker,J.K.,& Bruno,A.V.(1984)“Identifying and using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Long Range Planning,Vol.17,No.2,pp.26-30.
8. Hofer,Charles W.and Den Scheendle,Strategy Formulation(1985):Analytical Concepts,West Publishing Co.,St.Paul,pp.78-76.
9. OECD,(1997).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Background Report, OECD.
10. Pisano , G..P.,(1995)“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the Locus of Learming: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cess Development”, Long Range Planning.,28(4):125.